等待千年
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都是硕士的一种,但是在毕业择业方向和在学习期间的主要学习倾向是不一样的,它们的区别是:1、学术型硕士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主导,更加偏重理论和研究,而专业学位以工作专业实践为导向,更加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2、学术型硕士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性硕士更偏重于培养社会工作类人才,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3、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4、在就业方面,专业硕士更加受用人单位的喜欢,而学术型硕士大多数都会留在学校搞学术研究,或去大型研究机构进行研究。5、学硕和专硕在毕业时毕业证相同,学位证书设计相同,但授予学位类型不同,分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型学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术型硕士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专业型硕士 
专硕和学硕最大的差别在于:学术硕士培养的是理论研究型人才,专业硕士培养的是实际操作型人才,在培养模式和方式,以及过程上两者是有很大差别的。
看完下面这几条,你就明白了。望采纳普通硕士和专业硕士在以下八方面有不同:一、培养方向不同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而专业硕士是具有职业背景的硕士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二、招生条件不同专业硕士要求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而普通硕士则不需要。绝大多数专业硕士还要求在职人员报考需经所在单位或相应管理部门的同意,有的甚至要求所在单位推荐等。三、招生考试不同对学生来说,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只有年初的“统考”,而统考以外的专业考试则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 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以自行选择,而这两大国家级别的考试的专业考试,也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四、入学难度不同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统考)完全是严进宽出的代表。据统计, 2005 年研究生考试考生人数为117 万,招生人数只有32 万,录取比例为7:1。北大、清华、复旦等名牌大学,以及微电子、信息科学、生物医药、世界经济、国际金融等热门专业,由于报考者众多,录取率更低。据了解,一些名校热门专业的录取比例甚至为70:1。而一些二流学校的冷门专业却年年招不满。因此,入学难度取决于考生报考的学校和专业。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 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自行选择。这两大国家级别考试的专业考试,是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不同专业的入学难度各不相同,热门专业相对难一些。例如,2004 年上海复旦、交大、财大三所高校MBA 的录取比例在6:1 左右;2004 年全国法律硕士录取率则不到10% 。此外,“联考”和“统考”的难度也不一样,由于“统考”考生远多于“联考”考生,考试竞争激烈程度自然也大。不过,“联考”的考试虽容易,但录取时更看重申请者的工作背景和经验。五、学习方式不同普通硕士: 全日制学习。一般为3 年。专业硕士:半脱产,学制2-3 年。六、学习费用不同普通硕士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录取为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硕士生须缴纳学费,一般为8000 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对于自筹经费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者商业贷款缓解学费的压力。专业硕士学费按照不同专业类别差别较大。例如,MBA 的学费要十几甚至几十万元,而工程硕士的学费一般为3-4 万元。专业硕士学位一般不能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七、文凭颁发不同与普通硕士不同,大多数专业硕士只授予学位证书,没有学历证书。但也有例外,例如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建筑学硕士等,就同时颁发学位和学历证书。大体来看,“统考”生拿“双证”,“联考”生拿“单证”。八、认可度不同普通硕士:由于是全日制正规大学硕士毕业,拥有学历、学位双证,因此社会对这样的毕业生的认可度非常高。但企业在招聘时也会考虑到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弱点:光有理论,经验不足。特别对于硕士专业与本科专业方向完全不同,又从无相关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企业会有所顾忌。建议这类毕业生通过实习、兼职或考职业证书来加强自身的竞争力。专业硕士:参加1 月份统考的MBA 能拿双证,而工程硕士目前只能拿学位证,因此对专业硕士的市场认可程度略有差异。当然,随着近几年专业硕士种类不断增多,报考人数连年上升,因此人气带动了市场效应,其认可度和求职地位也逐渐上升,很多企业不再苛求学历证书,而是更关注专业学位证书本身的含金量。
每个学校的政策不一样,有的学校专硕是2年,学硕是3年,而有的学校专硕和学硕都是5年或者3年,比如同济大学,而有的学校专硕和学硕都是2年制,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所以在报考学校之前要搞清楚报考学校的学制,少读一年可以早出来工作一年,对于不想读博的同学来说是有好处的。
除了学硕在研二可以直接申请硕博连读外,别的没有任何区别。导师在培养上也没有什么差异,主要以导师手头项目为主。找工作也没有什么区别,主要以项目经历为主,HR不会问你是专硕还是学硕,奖学金什么的都不重要。工作后,更不会有人问你是学硕还是专硕。毕业要求上,学硕可能对小论文要求严格一些,不读博的话,没必要发sci,浪费时间,而国内的期刊基本上都比较水,所以影响也不大。读研体验与导师人品密切相关,但是一般不好了解;找工作主要以学校档次和家庭实力密切相关,这基本上都差不多定过了,也不用多想。
虽然在培养方式上不一样,说学硕注重于科研,专硕注重于实践,其实对于项目比较多的导师来说,学硕和专硕都是一样的,都是研究生,都是一样的做项目,在研二时候的实习可能就是在某个单位实习一两个月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