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1430649
171、止谤莫如自修张恨水先生曾写过一篇《为人应当接受批评》,他说:“生平很少和人打笔墨官司,就是人家指出我的名姓来教训一顿,我也不曾回复一个字。这样做,我并非怯懦,也并非过分的容忍。我有个感想,我错了,止谤莫如自修。我不错,最好借事实来答复。这是一个办法,也许不适于他人,但至少我自己,在做人上纠正了不少错误。而三十年来的写作生涯,略有寸进,一大半也就是根据别人的批评而得的。”恨水先生对待批评的态度,很值得当今文化人学习。172、没有鳔,就运动肌肉鱼在水中游动,需要不断调节沉浮。而鱼一般有一个储气的器官——鳔,需要上浮时鳔膨胀,需要下沉时鳔收缩,非常自如。同是水中生物,鲨鱼就没有鳔,为了完成沉浮,它只能依靠肌肉的运动。由于重力的作用,只要它停下来,身子就会下沉,所以它只能做大海里的行者,永不停息地游弋。作为水中运动生物,没有鳔可以说是不幸的。然而正是由于这一先天的不足,才成就了鲨鱼的“海洋霸主”地位。因为不停地游弋,它身体异常强壮,从而成为了极具战斗力的水中杀手。而那些有鳔的鱼类,生存条件可谓得天独厚,却无一不成为了鲨鱼的猎物。某些条件不如别人,不见得就是坏事。只要奋力拼搏,不断创造条件,劣势也能变成优势,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不足有时反而能成就强者——在克服不足的过程中,人会变得日益强大。173、心灵的掌声在我上高中一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位叫英子的女孩,总爱蜷缩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就已来到教室里,下课后,她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后来我们才知道,她的腿因为患小儿麻痹症而残疾了,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势。一天,老师让同学们走上讲台讲述一个小故事。轮到英子讲演的时候,全班40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了解英子的情况。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慢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英子的眼圈儿红了。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英子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定了定情绪。当她结束讲演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一阵掌声。自从那次讲演以后,英子不再那么忧郁了,高二那年,她代表我们学校参加了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还获了奖。3年后,英子被北京的一所大学破格录取。后来,英子给我来信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掌声。”174、奢侈病奢侈病,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伦理学与公共政策教授罗伯特正在研究的现代病,专指无节制的挥霍。罗伯特发现,一名美国CEO需要拥有一栋15000平方英尺的住宅,仅仅是因为与其地位相同的企业老板们都拥有如此规模的住宅。假如他购买一所小一些的房子,除了会在公众面前大丢面子之外,还将面临人们对企业运营状况产生猜疑的风险。但是,如果所有CEO都将自己的宅第规模缩小的话,他们内心的窘迫便会一扫而光。其实,每个CEO都希望自己购买的房子面积更小一些。毕竟,房子大了就不得不雇员工进行维护,并且需要额外的管理,这是一件相当棘手的事情。如果奢侈病只是富人们自己发烧,那么它也许还只是社会上的一道风景线。但是,上层的消费失控行为就像一种病毒,它影响并大量激发人们追求奢华的狂热,对中等甚至低收入家庭的消费模式也起到了倡导和改变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所有的人都受到了感染。人们为什么会无节制地、炫耀性地消费呢?这是因为人们“关注相对处境”超过了“关注实际处境”。是的,如果你的年收入10万元,你和年收入8万元的人在一起,一定很幸福;但是和年收入15万元的人在一起,你就会觉得悲哀。如果其他的人都送99朵玫瑰给女朋友,你就不好意思只送11朵了。但是,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她嫁给她老公是因为那年情人节,他非常窘迫地送给她一盒只有3颗的巧克力和一朵玫瑰。其实,一朵玫瑰也可以代表爱情。175、不一样的旅游刘先生20世纪80年代初就移民比利时,后来一直从事导游工作,接待的主要是国内游客。他向我介绍说,“国内游客的一个特点,就是安排的景点越多越好。去的景点越多越是觉得你这个导游好,来不及看没关系,只要到那里拍上一张照片就心满意足了。”克莱尔是我的英国朋友,今年38岁,她从小姑娘时起就跟父母去意大利的南部小城度假,每年都住在相同的旅馆,租海滩上同样的椅子。我好奇地问克莱尔,你整天躺在那里什么也不干有什么意思?她反驳说:“什么叫什么也不干,我在晒着太阳,当然你也可以游泳,打沙滩排球。再说,你为什么一定要干点什么呢?你上班不是一直在干着什么吗?度假的目的就是什么也不干。”欧洲人渴望不同的自我,公事私事分得清清楚楚,度假就度假,跟工作完全没有关系。中国人旅游是工作的延伸,外出手机一定带着,和单位随时保持联系,有的还带着笔记本,早晨起来第一件事上网了解一下国内外最新动态。国人旅游爱省事儿,他们大多选择跟团旅游,原因就是,人家都给你安排好了,多省事儿。而西方人喜欢自己决定行程和路线,讨厌别人的操作和安排,他们往往把旅行中的困难看作是旅行的一部分。西方人与中国人的旅游差异,还体现在对标志性景点的态度。去纽约不到自由女神像,去埃及不到金字塔,去荷兰不看大风车,对于中国人来说等于没到过那些地方。我在巴黎遇到一位美国游客,他告诉我说,埃菲尔铁塔没什么好看的,我在电视里看过无数遍。如果你留心,就会发现老外出门都要带一本厚厚的旅游介绍书籍。相比之下,大多数中国人旅游喜欢蜻蜓点水,而且“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定点尿尿,举旗报到,回家什么都不知道”。176、两支火把两支火把,奉火神之命到世界各地去考察。两支火把中有一支没有点燃,另一支是点燃的,发出很亮的光芒。过了不久,两支火把都回来了,而且都向火神提交了它们的考察报告。第一支火把说,整个世界都陷在浓郁的黑暗中,他觉得眼前的世界情况很坏,甚至已坏到了极点。第二支火把的报告却恰恰相反,他说他无论到哪里,总可以找到一点光明,所以,他认为这个世界是十分有希望的。听了这两个不同的报告,那个派他们出去考察的火神就对第一支火把说:“也许该好好地问一问自己,有多少黑暗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说到底是我们自己的形象定位。当我们像那支没点燃的火把,吝啬自己的光明时,我们自然会觉得眼前的世界陷在浓郁的黑暗里,自然看不到希望所在;当我们像那支点亮的火把,燃烧着我们自己时,我们眼前自然有不灭的光明,希望就在那光明里升腾。“也许该好好地问一问自己,有多少黑暗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是的,我们始终应该牢记,这个世界是光明还是黑暗,有我们自己的一份责任。177、最好的财富某家婴幼儿服务机构在举行一场现场招聘。最后他们又出了一道题:假使回到童年3岁的时候,面对眼前这3样东西,你将选择哪一样做玩具?在3位应聘者面前放着一只红色高跟鞋、一个大扫把、还有一把黄色的水壶。有两位应聘者分别选了高跟鞋、水壶。理由分别是:穿上高跟鞋可以学妈妈那样走来走去,因为小孩在那个年龄正处在模仿期,喜欢模仿成人。水壶是球形的,外表光滑,摸摸它比较好玩,而且敲打之后会有声音,有盖子,可以揭开放东西。而那个叫静的女孩选的是那把大扫把。她的玩法很多:1、可以骑着扫把当巫婆。2、可以用扫把够东西,不管是在高处还是在低处,只要喜欢或者需要,就可以把它扫过来。3、还可以把扫把毛当头发,用剪刀剪它,就像理发师给我剪头发一样。4、可以把扫把毛编成一撮一撮的小辫子。5、还可以拔扫把上的毛,最后比一比,是我拔的多还是扫把上剩的多……最后,主考官们选中的是静。因为最后这道题考的是天性,看他们有没有一颗童心。而童心是什么?童心就是,能把一些很简单枯燥的东西,变得有趣味。人生的路很少能一帆风顺,若能一直保持童心,将会减少和化解很多烦恼,而快乐是用金钱也买不到的幸福,所以,拥有童心,就拥有了世界上最好的财富。178、贤母教子“孤灯课读含苦辛,望尔修身为万民,勤俭家母慈母训,他年富贵莫忘贫。”这是宋朝《寇母课读图》中的一首诗。宋朝寇准,幼年丧父,母彻夜纺织助子攻读,无灯油,进山采松香以助之,风寒病故。后寇准高官,做寿大摆宴席,其家女佣人刘婆深明大义,十分焦虑:“如此豪华,倘若上行下效,焉能清廉自守?”于是寻机取出《寇母课读图》劝寇准。寇读后领悟,乃辞宾客,停歌舞,罢宴停觞。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贤母(孟母、陶母、岳母、欧母)之一的陶母湛氏,其子陶侃在浔阳任“监鱼梁”时,一次将鱼库的鱼,糟了一坛送给母亲。陶母湛氏认为糟鱼是官家物品,当即写了一封信:“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我,乃以增我忧矣!”母亲的责备,使他感到深深的愧疚,下决心要做清正廉明的官员。后陶侃“尚廉节物”,成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焦裕禄的儿子焦跃进,当上了河南省杞县的县委书记。他处处以父亲为榜样,老百姓说他像当年的焦裕禄书记。焦跃进的母亲,是新时代的一位良母。她经常嘱咐儿子:“你工作干好了,人们会说你不愧是焦裕禄的儿子;你工作干不好,别人会说你哪儿像焦裕禄的儿子!”179、两颗种子有两个追求幸福的穷苦青年,经过艰难的跋涉,终于在一个很远的地方,找到了幸福的使者。使者见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便给了他们每人一颗幸福的种子。一青年回去后,将种子撒在自己的土地里,不久他的土地里就长出了一棵树苗。他每天辛勤地浇灌,第二年枝繁叶茂,果实挂满枝头。他继续努力,渐渐拥有了大片的果园,成远近闻名的富足之从。他娶了妻子,有了孩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另一青年回去后,设了一个神坛,将幸福的种子供奉在上面,每天虔诚地祈祷。青年把头发都熬白了,却仍然一贫如洗。他十分生气不解,又跋山涉水来到幸福的使者面前,抱怨使者骗他。幸福使者笑而不答,只让他到另一青年那里去看看。当他看到大片的果园时,顿时醒悟,急忙回去将那颗种子埋到土里,但幸福的种子已被虫蚀空,失去了生命力。一个埋头耕耘,一个则沉迷于借助虚幻的神力,其结果就是奖勤罚懒。180、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美国西部的一个小乡村,一位家境清贫的少年在15岁那年,写下了他气势不凡的《一生的志愿》:“要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探险;要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金利峰;驾驭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力山大一世走过的道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曲;写一本书;拥有一项发明专利;给非常的孩子筹集100万美元捐款……”他洋洋洒洒地一口气列举了127项人生的宏伟志愿。不要说实现它们,就是看一看,就足够让人望而生畏了。少年的心却被他那庞大的《一生的志愿》鼓荡得风帆劲起,他的全部心思都已被那《一生的志愿》紧紧地牵引着,并让他从此开始了将梦想转为现实的漫漫征程,一路风霜雪雨,硬是把一个个近乎空想的夙愿,变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现实,他也因此一次次地品味到了搏击与成功的喜悦。44年后,他终于实现了《一生的志愿》中的106个愿望……他就是上个世纪著名的探险家约翰•戈达德。当有人惊讶地追问他是凭借着怎样的力量,让他把那许多注定的“不可能”都踩在了脚下,他微笑着如此回答:“很简单,我只是让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随后,周身就有了一股神奇的力量,接下来,就只需沿着心灵的 
学术界对宋朝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地位,还存在不同看法。或认为宋朝是/积贫积弱0王朝,并非盛世;另则认为宋朝虽非盛世,但其社会是继盛世而又有所发展。或认为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高峰在唐朝;另则认为是在宋朝。或认为宋朝政策因循保守,无大作为;另则认为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承上启下的转折时期,其社会发展演变多多,如水之澜。宋朝社会发展高度如何?它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有什么地位?这是两个关乎正确认识宋朝历史、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也是关乎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和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首先,来看宋朝社会经济文化发展n况及其高度。宋朝在疆域、国力、开放性等方面是比不上汉、唐的。但是,宋朝社会在唐朝社会的基础上有明显发展,处于中国古代民族大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社会继续发展的时期。而且从总体而言,其发展程度高于唐朝。概而言之:社会生产方面 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比唐代有提高,小麦、棉花的种植面普遍推广,经济作物和手工业大多比唐代进步。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坊制0的突破,集镇兴起,城市发展,产生了世界第一张纸币/交子0(比欧洲第一张纸币早六百多年)。一些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也比唐代有明显发展。科学技术方面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有三项是在宋朝完成的,即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出现了世界最早的一台天文钟和世界著名的石刻天文图、地理图。数学家贾宪的/增乘开方法0、秦九韶的大衍求一术整数论中一次同余式的解法,比欧洲同类算法分别早八百年和五百年。医学从此前的三科分为九科,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著作5洗冤录6。针炙有了很大发展。5经史证类备急本草6所收药物比5唐本草6新增四百七十六种。建筑学、地学等也都达到新的水平。精神文化方面 完成了儒学复兴,传统经学进入了/宋学0的新阶段,产生了新儒学即理学。促进了儒、道、佛三家相互交汇的深入发展。完成了古文运动。在唐宋散文八大家中,宋人占了六家。词达到全盛。话本在中国文学史上开辟了新的纪元。史学体裁多样,兴起了方志学、金石学;著作丰富,史家辈出,达到了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顶峰。书院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如书法、雕塑、石刻、绘画等,都达到了新的水平。佛教、道教亦有了新的发展。制度文化方面 /以唐为鉴0,较唐完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官员的铨选、管理和监察制度,防止武将、文臣、后妃、外戚、宗室、宦官擅权专政和在政治上对儒士较为宽舒等。可以看出,在汉、唐的基础上,宋朝社会无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都有新的发展,而且在许多方面都是空前的、跻于当时世界前茅的。可以说,宋朝社会发展的高度总体上超过了唐朝社会。邓广铭先生曾指出:/两宋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0陈寅恪先生也曾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0其次,再看宋朝的社会变革。通观历史,宋朝社会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承上启下的变革转折时期,社会各方面多有变化。比如:经济方面 均田制彻底瓦解,租佃制普遍发展。租庸调制度废除,继/两税法0发展而完善为/二税0。一些城镇的功能由军事要邑发展为工商业城邑。由于商品经济的相对发展,宋朝时期出现了纸币/交子0,又有/会子0、/关子0等,对后世的币制影响很大。一些方面或地区已具有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社会条件。社会结构方面 统治基础由士族地主为主变化为以大官僚、大地主为主。劳动者的人身依附关系因租佃制的发展而相对松弛。政治制度方面 由皇帝、士族地主政治体制,变化为皇帝、官僚、地主政治体制。宰相事权的分化和削弱。由府兵制变化为募兵制。地方行政区划沿唐/道0而设/路0,并发展为一级行政机构。羁縻政策有所发展。农民起义方面 北宋初年的王小波、李顺起义提出了/均贫富0主张;南宋初年的钟相、杨幺起义进一步提出了/等贵贱0要求,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由此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思想文化方面 古文运动的完成,儒学的复兴,理学的产生,宋词的兴起,方志学的形成,金石学的兴起,话本的产生与发展,佛教的中国化大众化,等等,都是封建社会中划时代的变革和转折。
作文还是要自己写的,这样吧,给你些资料,加上合适的联想就是一片完美的作文了 宋朝(960年—1279年) 分为两个阶段:北宋(960~1127) 和南宋(1127~1279) 【宋朝历史】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为北宋与南宋,合称两宋。宋朝开国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1127年使徽、钦二帝受金人掳去,迫使宋室南迁。到1279年宋朝又在崖山海战中亡于蒙元。但相对而言,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儒学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教之风气,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廉洁,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乱政和地方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而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也颇有人在。 【国号释义】 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使,归德军驻扎在宋州(今河南商丘)。次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即位,因其发迹在宋州,故国号曰“宋”,定都汴梁(今开封),靖康年间,金兵攻陷汴京,北宋遂亡。徽宗第九子赵构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 【宋朝国祚】 宋太祖赵匡胤是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设计了一套军事制度这套军事制度的核心就是防止武将拥兵自重,赵匡胤设计的军事制度非常错综复杂,这套制度致使整个宋代没有发生过一次军事政变,宋朝的国祚对比起中国其他王朝的国祚来说是比较长的,宋朝历十八帝三百二十年。而中国其他王朝的国祚一般都比较短,宋朝的长国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例外。[编辑本段]立国之初 宋太祖赵匡胤 宋朝开国皇帝是赵匡胤,庙号太祖。他本来是后周的殿前都点检,由于战功卓著,成为了后周世宗的左膀右臂。世宗死后,继位的恭帝年幼,赵匡胤于是有了称帝的野心。显德七年春节,赵匡胤的党羽制造辽国进攻的假情报,当时的宰相范质急令赵匡胤率军北上御敌。正月初三,赵匡胤抵达陈桥驿,当日夜里他酣睡之时,被手下黄袍加身,三呼万岁,拥戴为天子。后周官僚得知后已知无力回天,只得面对现实。周恭帝被迫逊位。 建隆二年(961年)七月与开宝二年(969年)十月,宋太祖收揽兵权,(历史上流传处“杯酒释兵权”的戏剧性学说),将手握重兵的将军与地方官吏的武将军权予以剥夺,委以虚职,并改以文官带军,将军权与财政大权全部集中到中央。将领所管辖的士兵甚至不认识将领的事情屡见不鲜,宋朝因此得以免于出现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但是这也导致宋朝在军事上长期萎靡不振,让宋朝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失败。 宋太宗赵光义 宋太祖所面临的另外一项事业就是统一全国。赵匡胤在与赵普雪夜商讨后,决定以先南后北为统一全国之步骤。赵匡胤首先行假途灭虢之计,灭亡了南平和楚。之后又灭亡后蜀、南汉、南唐三国。太祖一心希望统一全国,还设立封桩库来储蓄钱财布匹,希望日后能够从辽朝手中赎买燕云十六州。开宝九年(976年)八月,太祖再次进行北伐。但十月十九日太祖忽然去世,留下“烛影斧声”的历史疑案。其弟赵光义忙于即位,全国统一事业暂告停止。宋太祖弟赵光义即位,庙号太宗。太宗稳固统治地位后,继续国家统一事业,先是割据福建漳、泉两府的陈洪进及吴越钱氏归降,其后再灭亡北汉。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五月,太宗不顾大臣反对,趁灭亡北汉的余威,从太原出发进行北伐。起初一度收复易州和涿州。太宗志得意满,下令进攻燕京。结果在高粱河遭遇惨败。此役之后,宋朝的战略便转为被动。雍熙三年(986年),太宗再次北伐,结果又败,著名的大将杨业也在此役中阵亡。之后宋朝在对党项的战争中也多失败,四川又爆发民变。太宗的施政不得不转为重内虚外。太宗本人附庸风雅,喜好诗赋,政府也因此特别重视文化事业,宋朝重教之风因此而开。太宗还喜好书法,善草、隶、行、篆、八分、飞白六种字体,尤其是飞白体。连宋朝的货币淳化元宝上的字也是太宗亲题。 太宗即位之事颇有疑云,是为“烛影斧声”事件,民间也一直传说赵匡胤是被赵光义害死的。为确保政权的合法性,赵光义抛出其母杜太后遗命之说,即“金匮之盟”。金匮之盟起源于杜太后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命,杜太后称要赵匡胤死后先传光义,再传光美(后改名为廷美),再传德昭(赵匡胤长子)。这份遗书藏于金匮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虽然有金匮之盟的说法,但是太宗却先后逼死太祖之子德昭和德芳,又贬黜廷美到房州,两年后廷美就死于谪所。太宗长子元佐也因为同情廷美而被废,另一子元僖暴死,最后襄王元侃被立为太子,改名恒。至道三年(997年),太宗驾崩,李皇后和宦官王继恩等企图立元佐为帝。幸亏宰相吕端处置得当,赵恒才顺利即位,庙号真宗。宋朝也开始进入全盛时期。[编辑本段]步入盛世 宋真宗赵恒 太宗死后,真宗赵恒接替即位。真宗奉行太宗末年的黄老政治,无所作为。自从雍熙北伐之后,辽朝就经常在宋辽交界处抢劫杀掠,到景德元年(1004年)终于演变成大规模侵宋战争。宰相寇准力主抗战,结果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振,与辽军相持在澶州城下,辽军被迫求和。经过几番交涉,两国议和成功。和约主要内容是:宋每年给辽绢廿万匹,银十万两,双方为兄弟之国。史称该和约为“澶渊之盟”。 后来,寇准渐渐失宠,最终被罢相。真宗开始信用一佞臣王钦若。王钦若擅长逢迎,深知真宗希望营造天下太平的氛围,于是极力鼓吹真宗封禅。王钦若本人也与另外一位宰相王旦联手,在各地制造很多“祥瑞”之象,深得真宗之意。结果真宗在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先后三次封禅。这严重损耗了民力。 真宗与皇后刘氏无子。一次真宗偶尔临幸刘氏的一名侍女李氏,结果李氏与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产下一子(赵受益),也就是后来的仁宗。后来刘氏与另外一名嫔妃杨氏共同抚养这名孩子。天禧二年(1018年)中秋,真宗正式封赵受益为太子,并改名为赵祯。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廿日,真宗驾崩。太子赵祯即位,刘皇后被尊为皇太后,在仁宗成年前代理军国大事。从此开始了刘太后十六年的垂帘听政时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仁宗执政早期一直处在刘氏的阴影之下,直到刘氏死后他才得以施展抱负。仁宗皇后虽是曹氏,但他一直特别宠爱一名张贵妃。但张氏出身低贱,一直未能成为皇后。皇佑六年(1054年)正月初八,张氏去世。仁宗竟以皇后之礼处理丧事,并追封为温成皇后,结果出现的一生一死两皇后,可谓旷古未见。 西夏李元昊于大庆三年(1038年)称帝后,宋夏之间爆发了数年的战争,宋军屡战屡败,导致了重熙增币。尔后仁宗任用范仲淹、吕夷简、富弼、包拯、韩琦等能臣推行庆历新政,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国家进入建国以来最繁荣的阶段。但是一些守旧派人物指称这些改革派官吏拉帮结伙,互相吹捧,是朋党。由于仁宗一向最厌恶结党营私,这些官僚后来多被贬为地方官。短暂的庆历新政就此结束。在边疆上,仁宗任用大将狄青,先后弭平了南蛮侬智高的叛乱和西夏的挑衅。 仁宗死后,接替即位的是英宗赵曙。他是真宗之弟商王赵元份之孙。嘉佑七年(1062年)被立为皇太子。英宗多病,最初朝政都由曹太后掌管。治平元年(1064年)五月后,英宗才开始亲政。但是英宗亲政半个月后就爆发了濮议事件,这场争论长达十八个月。时间起因是宰相韩琦提请讨论关于英宗生父的名分问题。朝中因此分成两个派别,一派认为应称英宗生父濮王为皇伯,另外一派则认为应该称为皇考。最终曹太后下旨,称英宗之父为皇考。才平息了这场争论。但总体来说,英宗还是一位有为的君主。他继续任用前朝能臣,也大胆挖掘新人。英宗也非常重视书籍的编修,《资治通鉴》的写作就是英宗所提出发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