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努力
2004高考四川满分作文:遭遇挫折,笑对痛苦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充满了种种荆棘,往往使人痛不欲生。痛苦之于人,犹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水舌之于心脏。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蹶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志气消沉;万古旷世,又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的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直至成功的一天。 “老当亦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没有王勃开朗阔达的胸襟,哪能有他吟放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面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由此看来,面对挫折,我们不应过分地沉迷于痛苦失意的阴影中不能自拔;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整日浸泡在悲伤痛苦的泥陷中越陷越深;面对挫折,我们不应长期颓废不振而迷失眼前的方向。遭遇挫折,缩小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相反,若一味沉迷于挫折的痛苦中,结果将不堪设想。 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挫折,因兄弟之情无法释怀,放大痛苦,结果在痛苦中做出错误决定,贸然出兵伐吴,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可悲可悲!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太多的榜样,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恨。在现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里,挫折无处不在。若因一时受挫而放大痛苦,将会终身遗憾。遭遇挫折,就当它是一阵清风,让它从你耳边轻轻吹过;遭遇挫折,就当它为一阵微不足道的小浪,不要让它在你心中击起惊涛骇浪;遭遇挫折,就当痛苦是你眼中的一颗尘粒,眨一眨眼,流一滴泪,就足以将它淹没。 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擦一擦额上的汗,拭一拭眼中欲滴的泪,继续前进吧!相信总有一天你会看见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草,还有你嘴角边的甜甜的笑…… 2005上海高考仿写作文:万事皆有可能“There a star for everyone。”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颗明星。这是Drugstore组合同名专集中主打歌Super Glider(超级滑翔机)的一句歌词。人们心中的星各不相同,可以是大侠纵骋的武林;可以是哼哈饶舌的说唱;可以是太极忧郁的生死恋;可以是混音拟成古典乐……但是造星的过程却应该是一致的。 是什么影响了人们的喜好,而决定了心中文娱价值观的趋向呢?如果将学术界的应激理论,引用到这里便有三种论调:首先是基因决定论(genetic determinism),其认为人的爱好由父母决定。父母喜欢什么,借着基因遗传,你也就喜欢什么。可是回顾,双亲(八零代的父母)青春时对于红宝书的痴迷,抑或是对于丽君歌曲的钟情凡此这般的喜好,却鲜现在其子女的身上。因此这个论断有点悬。另一个是心理决定论(psychic determinism),强调你的喜好是父母种下的因。但当下,父母的极力反对也无法改变自己孩子对流行文化的狂热,所以这个论点也不太靠谱。最后的环境决定论好像是问题的症结,如果再将其细分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这项考量依据的话,似乎有了些感触。再凝神细想,也就体味到了周遭的诸多变化—— 当李白不再吟诵诗词,而改唱流行;雨果不搞剧作,而投身百老汇;达芬奇不画梦那丽纱,而钻研密码学;罗米欧与朱丽叶走出莎翁小说的缠绵,而主演NC电影;当……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世界疯了,全球化的脚步使科技成为了人类的鸦片,高度发达的商业成了人民的精神食粮。商业文化与通俗文化再信息传播如此之快的今天,压碎了纸张和历史拼凑起来的书窗和积淀。如上这般不过只是创造崭新文化的代价罢了。 可是这种易食的罐头文化,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呢?我们该如何面对与理解这样的文化呢?仅仅是对纸醉金迷的文化产业化的悲嗟?或是说文化艺术摆脱不了消费社会带给她们的压力,而径直走进了高雅的通俗的死胡同里。但是这些臆断是否本身就带有精英阶层的傲慢与偏见呢?应该看到,时尚文化、通俗文化这些经过商业包装后的文化本身就是,将小众文化推向大众的过程。套用一下时下足球界的行话:这就是革命,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就是要打破菁英阶层的文化霸权与垄断!若是这样,李白唱流行又何妨?至少还有“天生我才”的歌词。 “Nothing is impossible” 这是Adidas的一句广告词,如果直译的话,可以解释为没有什么不可能。确实当今全球话的背景下,文化的融合与嬗变超乎想象,似乎普天之下没有什么不可能发生的!而在这种文化环境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八零代,能带给中国怎样的惊喜呢?一切皆有可能!2005年北京高考优秀作文:说“安”古来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古时之人就把修身放在了第一位。我也认为:安家、安国、安邦,必先安心。 志者,必先安心。有志之士,必先有心。确定心之所向,志向也将势如破竹地冲破一切阻碍,成就一番事业。诸葛孔明忠义乾坤世人皆知,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便把“伏龙”这个名字照得亮堂堂的,孔明将心安在了汉室统一上,最后虽然出师未捷身先死,可后人永远将佳话围绕在了他身边。元帅岳飞将心安在大宋,一首《满江红》,歌出了“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志者,安心,心如磐石。 治者,必先安心。冰心诗中写道:“心若冰清,天塌不惊”。治国之人,必先做到天塌不惊。心安得稳,国安得就稳。勾践卧薪尝胆终报国耻的故事再次证明了治者安心。记得从书上看过这么一句话“不可忘,不可念”,用在这里正合适,所谓国仇不可忘,天塌不可惊;家耻不可念,心应若冰清。治者,安心。心若冰清。 智者,必先安心。曾经疑惑,曾经迷茫,将心放平,你便是智者。做得到宠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乱,做得到去留无心,看天上云卷云舒,这才是将心放平,一朝不得志便抑郁而终的人,也许是诗人,也许是文学家;也许是富五车,也许家财万贯,但不懂得笑看风云,不懂得安心的人,决不是智者。智者,是一份潇洒、一份幽默、一份认真、一份玩笑、一份勇敢,五份安心。智者,安心。心比镜湖。 知者,必先安心。佛曰:“渡人自渡。”也许这就是安心的最高境界。与人争名逐利,不如守掘归园田的恬淡轻松;与人比权量力,不如渡人自渡的豁达明朗。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只有懂得宽宏,懂得不把世界看得太清楚,懂得笑看得失,淡观荣辱的人,才是知者,才懂得笑看得失。知者,安心。心似苍穹。 安家,安国,安邦之人,必先安心。将心安如磐石的人是“志者”;将心置若冰清的为“治者”;将心比作镜湖的必为“智者”;将心看似苍穹的实作“知者”。安心、安家、安邦,之后安天下。【精彩点击】 好一篇说理层层递进的考场佳作,好一篇语言如行云流水的满分作文。该考生打破了议论文板着面孔说理的板滞,写出了有散文诗般韵味的灵动美文。文章开合得当,收放自如。 美文开篇从“修身”切入,引出本文中心:“安家、安国、安邦,必先安心。” 接着又分段提出“志者,必先安心。”、“治者,必先安心。”、“智者,必先安心。”、“知者,必先安心。” 四个分论点,说理层层递进。在每段说理中,又抒写“心如磐石”、“心若冰清”、“心比镜湖”、“心似苍穹”的“安心四境”,使文章情理融合,语言颇有韵味。卒章总括全文,升华中心:由“安心”扩展至“安天下”。如水之归海,令人拍案叫绝。(陈中复 评点)04年山东满分作文: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庸者,相信别人,怀疑自己;愚者,相信自己,排斥别人;智者,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题记 有人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于是相信别人,让别人决定自己。有人说:“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于是闭目塞听,在错误的泥潭中越陷越深。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看似是不可统一的矛盾双方,但二者却有统一的一面,它们正如我们的左臂与右臂,缺一不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既要相信自己,又要相信别人。 相信自己,是对自己的充分肯定,是对自己能力的赞同。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人,又能相信谁呢?当自己有着清醒理智的认识时,就应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在当初改组女排时压力很大,任务很重,许多人劝他以“保险”为好。然而他力排众议。相信自己,起用冯坤等新将,最终改组成功,夺回了失去17年的奖杯。假如当初他采纳别人建议,那金牌奖杯还有谁拿?正是在关键的时刻相信自己,陈忠和取得了骄人战绩。 然而,凡事都有限度,“过犹不及”。我们在相信自己时,也要相信别人。这是由事物的多变性与自我局限性决定的。很多时候,我们的目光被禁锢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鼠目寸光”而又“自以为是”。这时别人多角度的观察、评价更具客观真实性,我们要相信别人。唐太宗接纳魏征等人的进谏,于是有了开明盛世;朱元璋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 粮”的建议,于是也国泰民安。相反,那顽固的马谡置王平忠言于不顾,自认为“熟读兵书”,结果痛失街亭,丢掉性命。别人的意见有时是好的,有时则不是,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是明智之举。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都不能夸口自己是完美的,代表亘古不变的真理;但同时,也没有人一无是处。因此我们要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 在“胸有成竹”时相信自己,在“迷茫怅然”时相信别人,让二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你会拥有精彩的人生。 
以下文章供参考: 我因祖国而自豪 历史的长河波涛汹涌,有人说你曾历经苦难,帝国主义的铁蹄下,你的身体惨遭蹂躏,你的儿女无家可归;现实的大地潮湿荒芜,有人说你还贫穷,你的容颜依然憔悴,你的儿女仍然饥饿。 历史的长河,终会万里归海;荒凉的大地,必将重生希望。只因,我爱我的祖国,我因祖国母亲而自豪。诗人艾青说:“假如我是一只鸟……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学者闻一多说:“呕出一颗心来,祖国啊,你在我心里。”多少次为诗人而感动,多少次为祖国而自豪。 祖国是一幅画,万里江山一派锦锈。东至海之滨,西至陆之缘,南眺群岛风采,北望万里冰封。难忘《蜀道难》“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之奇险壮美;犹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高胜绝美。母亲河从雪山走来,把一首《长江之歌》唱遍大江南北;洞庭湖端坐湘水之翼,把八百里“洞庭风采”传遍长城内外;西子湖静静不语,江南清丽的雨丝里,她会“淡妆浓抹总相宜”;瘦西湖杨柳依依,苏南婉转动听的丝语里,她会“回眸只待晚归人”……说不完的祖国风景,唯有因她而自豪。 祖国是一只摇篮,多少贤人义士从这里把名字刻进历史的脚印。汉大帝扬鞭一甩,千里江山终归一统;唐高宋祖振臂一呼,万里川泽天下归心,曾记否,那位“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谪仙人”用五花马、千金裘,换来“与尔同销万古愁”之美酒百杯;汨罗江畔的抑郁沉唱,期待“圣君明相”的重拾之意。秋季,硕菊盛开,那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还在吗?入夜,江水沉静,那位“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秀才还在吗?……道不完的祖国好儿郎,唯有因她而自豪。 祖国啊,你有着如此神奇的山川气象,祖国啊,你有着如此贤能的江山人才,你还愁什么光明的遥远? 历史的长河,泥沙俱下,但淘洗出的必是熠熠闪光的珍珠。现实的大地上,春风已到,艳阳已高照。你看:“神六”已升空,2008北京奥运即将到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你的儿女们正在缔造着一个个传奇和神话。 我是一粒沉沙,我因祖国而自豪。 我是一位儿子,我因“母亲”而自豪。 满分理由…… 读完全文,我们不得不被作者深厚的文化积累和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办所折服。文中的许多诗句和历史人物,作者信手拈来,如数家珍,长句短句交相辉映,文采斐然,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写出如此精巧的考场作文,实属难得。这也再次告诉我们厚积才能薄发,作文源自生活,源自积累。此外,文章立意高远,脉络清晰,从古写到今,从山川美景写到贤人志士;感情朴实自然,字里行间无处不流露着作者对祖国自豪之情和热爱之情。 2008年9月25日,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日子!晚上9点10分左右,激动人心的一刻终于到来,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船终于发射升空了! 起飞的那一刻,我们一家人非常紧张,生怕会失败。过了一会,电视上传来了发射成功的好消息,飞船很快进入了预定轨道。我高兴地跳了起来:“我们中国真厉害呀!” 9月27日下午4点35分,神舟七号飞船接到命令,打开舱门,航天员翟志刚叔叔走出飞船,来到了太空。开始在太空漫步,他高兴的挥动着五星红旗,好像在说:“太空,我们中国人来了!” 9月28日下午5点30分左右,电视画面上出现了像水母一样的大降落伞,渐渐地落了下来,神七返回舱在飞行了近68个小时后,载着英雄的航天员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医护人员很快地来到了返回舱旁,打开舱门后,赶紧给宇航员做了重力适应。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半个小时后,宇航员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走出舱门。这时,爸爸妈妈兴奋地叫了起来:“祖国真伟大!”我也高兴地喊道:“宇航员叔叔们,你们真厉害!我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后要像你们一样,为祖国争光!” 祖国啊祖国!你是多么伟大,我们为你自豪! 导读:今夜礼花绽放,今夜欢乐满天,今夜群情激昂,初中生为奥运闭幕式的每个镜头写下辞藻优美的赞句。 今夜礼花绽放,今夜欢乐满天,今夜群情激昂。在经历了16个难忘的日日夜夜后,第29届北京奥运会在鸟巢胜利闭幕了。 看,运动员们再次出场了。和开幕式出场时相比有所不同,这次不是按一个个国家依序入场,而是自由入场,但丝毫不乱。认识的不认识的运动员们相拥而入,“相互了我、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在这些运动员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看他们个个英姿勃发、喜笑颜开的,有的还冲着镜头做鬼脸呢,就知道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枚枚奖牌,更多的是喜悦。 是的,北京奥运会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有204个国家一万多名运动员参加,共产生了302枚金牌、303枚银牌、353枚铜牌,还打破了38项世界纪录,85项奥运会纪录,这在奥运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祖国,我真为你感到自豪! 是的,我自豪!这届在家门口的奥运会不仅让各国运动员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归。特别是我们的运动员发挥了最好的水平,这次的金牌总数达到51枚,这在中国的奥运史上可是第一次啊,比第二名的美国足足多了15枚,以遥遥领先的实力高居金牌榜之首。作为一名中国人怎能不扬眉吐气? 从一枚枚奖牌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拼搏的身影,他们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他们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然而,我也看到了在赛场上流血流汗、奋力拼搏的无名英雄,他们虽然没有得到奖牌,但他们一样是我们的骄傲,因为在体育竞技场上,更重要的是体育精神,人民感谢他们!我为祖国有这些顽强拼搏的运动健儿而自豪。 北京奥运会结束了,但这场精彩绝伦的体育盛典将永驻我们的心间,因为它象征着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人类为之骄傲,世界为之沸腾。祖国,我更为你自豪!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时刻: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巨大的震动裂开了祖国母亲那美丽的面庞,这一时刻,时间凝固了,定格的是一张张恐惧的脸。地震,震伤了这个正在腾飞的古老民族,吸尽了她的泪水,扯牵了她的疼痛;然而,地震却震不碎她的心灵,震不垮她的情怀……� “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这是胡总书记和温总理赶到灾区发出的第一声号召。忘不了温总理迎着风雨、踏着泥泞赶到灾区时那焦急的眼神;忘不了他看到遇难学生的一排排书包时,含泪的双眼;忘不了他带病向人民子弟兵呼喊:“是人民养育了你们,你们看着办!”忘不了他抱着失去双亲的灾区孤儿,坚定地说:“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这一切的一切,只因他把人民装在心中。一位外国记者说:真不敢相信,那位站在瓦砾前双手沾满泥土的老人,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温总理,时刻牵挂人民、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好总理,怎能不让我为拥有这样的领导人的祖国而自豪!� 一位母亲,结束生命的姿势令人不解,她双膝跪地,像是在祈祷什么。等救援人员发现她时,她的身躯已经僵硬,却好像在保护着什么。当救援人员在她身下狭小的空间里,找到一个熟睡的婴儿时,一切答案都明了了。医护人员马上打开婴儿身上包裹的被褥,检查孩子有没有受伤,这时他们发现了一个手机和一条已编好的信息:宝贝,如果你能活下来,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这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啊,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留下了如此温暖的话语。拥有这样的母亲,叫我怎么能不为祖国而自豪!� 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积极捐款捐物,有的志愿者甚至辞退工作亲自到灾区帮助救援。学校的学生,工厂的工人,医院的医生护士,此刻都只有一个名字,那就是中国人!身边的好多同学掀起捐款热潮,踊跃为灾区人民献上绵薄之力,不惜掏出自己身上所有的零花钱;全国各地的采血站、移动采血车的门外更是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在人们脸上,显示出各种各样的神情,但只有一种是它们所包含的共同含义:希望。全国各地的捐款、献血、义演、关注……不一样的表达,同样的爱心。拥有这样的人民的祖国,叫我怎么能不为之自豪!� 地震,震碎了祖国的山河,却震不断祖国的意志和情怀。在大地震中,伟大祖国所涌现出的公仆情、人民情、亲情、友情、师生情……融合成一股宏大的动力,推动着祖国勇敢地站起来,并继续向前进。这样一个伟大的祖国,叫我怎么能不为之自豪!� 自豪啊,为我的祖国!� 名师点评: � 文章紧紧围绕“为祖国自豪”这一论题,从三方面展开(分别展现“公仆情”“亲情”及“人民情、同胞情”)。作者熟知地震灾害和抗震救灾中发生的一系列细节,笔下文章不仅思路清晰,而且内容翔实,点与面有机结合。“内容”项可得20分。结构完整,字里行间融入了深情(如开头一段的“地震,震伤了这个正在腾飞的古老民�族……�”以及下文的“这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啊,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留下了如此温暖的话语”等);“叫我怎么能不为之自豪”一语反复出现,增强了感染力。“表达”项也得20分。“发展等级”从“材料丰富”“文句有表现力”两个点上计分,得20分。� 高考作文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内容单薄,内容单薄的主要原因是平时缺少甚至没有积累。这个积累包括阅读积累、生活积累、审美积累等多个方面。像本文作者一样,平时积累多,考场上自然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样内容上就会呈现出“丰富”�的状态。
· 题名(Title,Topic)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 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 作者姓名和单位(Author and department)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即: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 (三)摘要(Abstract)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关键词(Key words)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 主题词是用来描述文献资料主题和给出检索文献资料的一种新型的情报检索语言词汇,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和发展,才使得情报检索计算机化(计算机检索)成为可能。 主题词是指以概念的特性关系来区分事物,用自然语言来表达,并且具有组配功能,用以准确显示词与词之间的语义概念关系的动态性的词或词组。 关键词是标示文献关建主题内容,但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篇论文可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或主题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纵观全文,先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这些住处或词江,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选。例如上例,关键词选用了6个,其中前三个就是从论文标题中选出的,而后三个却是从论文内容中选取出来的。后三个关键词的选取,补充了论文标题所未能表示出的主要内容信息,也提高了所涉及的概念深度。需要选出,与从标题中选出的关键词一道,组成该论文的关键词组。关键词与主题词的运用,主要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以及适应国际计算机联机检索的需要。一个刊物增加“关键词”这一项,就为该刊物提高“引用率”、增加“知名度”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五)引言(Introduction)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碎,措词要精炼,要吸引读者读下去。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长的可达700~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