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l2009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毕业前最后一个重要学习环节,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而且还是对学生的毕业资格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一、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组成 A.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B.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C.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包括:封面、中外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包括关键词)、目录、正文、谢辞、参考文献、附录);D.译文及原文复印件;E.图纸、软盘等。 二、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填写及有关资料的装订 毕业设计(论文)统一使用学校印制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毕业设计(论文)封面、稿纸(在教务处网上下载用,学校统一纸面格式,使用A4打印纸)。 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按要求认真填写,字体要工整,卷面要整洁,手写一律用黑或蓝黑墨水;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签字,经院长(系主任)签字后发出。 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要按顺序装订:封面、中外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包括关键词)、目录、正文、谢辞、参考文献、附录装订在一起,然后与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译文及原文复印件(订在一起)、工程图纸(按国家标准折叠装订)、软盘等一起放入填写好的资料袋内交指导教师查收,经审阅评定后归档。 三、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标题 标题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标题字数要适当,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 2.论文摘要或设计总说明 论文摘要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中文摘要在300字左右,外文摘要以250个左右实词为宜,关键词一般以3~5个为妥。 设计总说明主要介绍设计任务来源、设计标准、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资料,中文字数要在1500~2000字以内,外文字数以1000个左右实词为宜,关键词一般以5个左右为妥。 3.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即:1……、1……、1……),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附录也应依次列入目录。 4.正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正文包括绪论、正文主体与结论,其内容分别如下: 绪论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及要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说明本课题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文字量上要比摘要多。 正文主体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设计计算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理论论证,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课题得出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讨论等。学生根据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性质,一般仅涉及上述一部分内容。 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对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 5.谢辞 谢辞应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和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 6.参考文献与附录 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可向读者提供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一般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宜过多,但应列入主要的文献可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在2篇以上。 附录是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中,例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程序等;如果文章中引用的符号较多时,便于读者查阅,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明符号代表的意义。一般附录的篇幅不宜过大,若附录篇幅超过正文,会让人产生头轻脚重的感觉。 四、毕业设计(论文)要求 我校毕业设计(论文)大致有设计类、理论研究类(理科)、实验研究类、计算机软件设计类、经济、管理及文科类、综合类等,具体要求如下: 1.设计类(包括机械、建筑、土建工程等):学生必须独立绘制完成一定数量的图纸,工程图除了用计算机绘图外必须要有1~2张(2号以上含2号图)是手工绘图;一份15000字以上的设计说明书(包括计算书、调研报告);参考文献不低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要在2篇以上。 2.理论研究类(理科):对该类课题工科学生一般不提倡,各院系要慎重选题,除非题目确实有实际意义。该毕业设计报告或论文字数要在20000字以上;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并进行建模、仿真和设计计算等;参考文献不低于15篇,其中外文文献要在4篇以上。 3.实验研究类: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实验,取得足够的实验数据,实验要有探索性,而不是简单重复已有的工作;要完成15000字以上的论文,其包括文献综述,实验部分的讨论与结论等内容;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包括2篇以上外文文献。 4.计算机软件类: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个软件或较大软件中的一个模块,要有足够的工作量;要写出10000字以上的软件说明书和论文;毕业设计(论文)中如涉及到有关电路方面的内容时,必须完成调试工作,要有完整的测试结果和给出各种参数指标;当涉及到有关计算机软件方面的内容时,要进行计算机演示程序运行和给出运行结果。 5.经济、管理及文科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撰写一篇20000字以上的有一定水平的专题论文(外国语专业论文篇幅为5000个词以上。);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包括1-2篇外文文献。 6.综合类:综合类毕业设计(论文)要求至少包括以上三类内容,如有工程设计内容时,在图纸工作量上可酌情减少,完成10000字以上的论文,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包括2篇以上外文文献。 每位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同时要求:(1)翻译2万外文印刷字符或译出5000汉字以上的有关技术资料或专业文献(外语专业学生翻译6000~8000字符的专业外文文献或写出10000字符的外文文献的中文读书报告),内容要尽量结合课题(译文连同原文单独装订成册)。(2)使用计算机进行绘图,或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或进行文献检索、论文编辑等。 绘图是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毕业设计中学生应用计算机绘图,但作为绘图基本训练可要求一定量的墨线和铅笔线图。毕业设计图纸应符合制图标准,学生应参照教务处2004年3月印制的《毕业设计制图规范》进行绘图。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细则 1.书写 毕业设计(论文)要用学校规定的文稿纸书写或打印(手写时必须用黑或蓝墨水),文稿纸背面不得书写正文和图表,正文中的任何部分不得写到文稿纸边框以外,文稿纸不得随意接长或截短。汉字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 2.标点符号 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 3.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称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达尔文、马克思等)可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4.量和单位 量和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5.数字 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但在叙述不很大的数目时,一般不用阿拉伯数字,如"他发现两颗小行星"、"三力作用于一点",不宜写成"他发现2颗小行星"、"3力作用于1点"。大约的数字可以用中文数字,也可以用阿拉伯数字,如"约一百五十人",也可写成"约150人"。 6.标题层次 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 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1"、"2"、"3"等,第三级为"1"、"2"、"3"等,但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四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的末尾不加标点。 各层标题均单独占行书写。第一级标题居中书写;第二级标题序数顶格书写,后空一格接写标题,末尾不加标点;第三级和第四级标题均空两格书写序数,后空一格书写标题。第四级以下单独占行的标题顺序采用ABC…和两层,标题均空两格书写序数,后空一格写标题。正文中对总项包括的分项采用⑴、⑵、⑶…单独序号,对分项中的小项采用①、②、③…的序号或数字加半括号,括号后不再加其他标点。 7.注释 毕业设计(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或篇末注(将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而不可行中注(夹在正文中的注)。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 8.公式 公式应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 9.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放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接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10.插图 毕业设计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粗细要合适,图面要整洁美观。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应在描图纸或在白纸上用墨线绘成,也可以用计算机绘图。 11.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后,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要按国家标准GB7714-87规定。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自然编号,一般序码宜用方括号括起,不用园括号括起。 
一、广告与文化: 传统文化与现代广告的关系 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商业广告的关系 现代传播手段的进步与广告形式的演变 艺术表现与广告文化的面貌 广告的韵味与品味 文化的对冲与调和——中外文化在广告中的冲突与交流 广告中的人文主义表现 文化因素对广告创意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创意中的应用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广告的影响 广告中(怀旧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的表现 现代社会亚文化(如左岸、布波等)文化在广告中的应用 现代主义艺术流派对广告设计的影响 二、广告创意与构思: 广告创意艺术谈 创意就在你身边——广告创意的几种方法及其应用 创意与生活经验 广告创意的设计要求 (恐惧、悬念、幽默、拟人等)技巧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广告的“神似”与“形似” 公益类广告的创意与构思特点 动画脚本的构思与设计 三、广告表现: 论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 谈平面设计的本土语言 图形创意的表现在广告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符号在现代招贴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广告中色彩要素与人的情感联系 多媒体广告与平面广告的表现特点 计算机数码技术与手绘原创结合 平面广告的形式美 动漫广告设计的创意思维 视觉传达的艺术手法 构成理论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广告作品中节奏感的控制 网络媒体在当今广告行业的应用 公益类广告的表现手法 Flash广告的使用与特点 技术突破与艺术表现的结合 艺术设计论文题目 《绘画与平面设计》 《‘全球化’图景中的差异性选择》 《“慨当以慷”与“与忧从中来”》 《“灵”与“肉”的交融》 《“中西合壁”要用中国文化底蕴来作为自己的根基》 《Flash广告发展前景初探》 《包装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包装设计中人文思想的再思考》 《被人遗忘的艺术》 《标志设计潮流的风格演变》 《标志设计的视觉语言》 《标志设计要素浅谈》 《标志设计中的虚形应用》 《陈设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 《触目的真实比漂亮的谎言要美》 《传统工艺美术中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 《传统酒包装设计的新理念》 《传统美学观对现代广告招贴设计的影响》 《传统美学观对现代广告招贴设计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传统与变革》 《传统装饰纹样中的吉祥观念与现代设计》 《从“摄影作为艺术”到“艺术作为摄影”》 《从波谱艺术看美术与设计的互融关系》 《从零度空间到多维空间》 《大学集体宿舍的室内设计和智能话探讨》 《对产品广告样本设计的探讨》 《对农村户外广告设计定位的探议》 《对数码革命与平面设计的一些思考》 《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反思》 《感性诉求广告创意新思维》 《关于CI设计的论文》 《观念艺术-后现代探索》 《观念艺术形式中的传统文化资源分析》 《广告创意对品牌的作用》 《广告艺术设计中的情感因素》 《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四考》 《汉字字体设计与民族文化的融合》 《吉祥符号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劳动者美术(民间美术)的造型观念与方式初探》 《论“美术”》 《论产品的文化意蕴设计》 《论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论汉字的魅力与发展》 《论科学美与艺术美》 《论审美创造力与艺术表现语言的统一》 《论中国当代艺术从‘理想’到‘时尚’的嬗变》 《平面设计常用表现手法》 《平面设计从混沌中走出》 《平面设计的现状与思考》 《平面图形设计中的符号原理》 《平面艺术设计的本土语言》 《浅论点、线、面及其综合运用》 《浅谈版式设计》 《浅谈包装设计的文字艺术》 《浅谈波普艺术》 《浅谈技术的发展对插图设计的影响》 《浅谈美术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造能力》 《浅谈企业文化中文化管理的特点和标志》 《浅谈如何更好的在现代图形设计中运用汉字》 《浅谈色彩语言中的色彩对比》 《浅谈设计美学》 《浅谈书籍装帧的封面设计》 《浅谈图形的张力》 《浅谈网页设计技术与艺术的紧密结合》 《浅谈线造型教学与儿童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药品的包装设计》 《浅谈艺术创作》 《浅谈印刷的基础知识》 《浅析21世纪中国艺术设计的信息社会化》 《浅析CI设计中的企业文化冲击力》 《浅析表现与再现》 《浅析灵感的产生在艺术摄影中的体现》 《浅析现代标志设计与传统图形艺术的结合》 《浅议设计思维的主体——符号》 《情感的艺术表现论》 《认识新媒体广告》 《如何推进新传统之我见》 《乳品包装设计现状与展望》 《色彩与设计》 《设计、文脉》 《设计底蕴》 《设计界面说——探讨设计艺术》 《设计是空——极简思维》 《设计引导人与人引导设计》 《设计与美学》 《设计专业对传统图案的学习》 《视觉传达艺术——论独立创作》 《视觉文化到来的几点因素》 《试论广告人格化》 《室内环境设计的基本内涵》 《室内装饰设计的功能、设计与审美》 《书籍装帧中的文字版式设计探讨》 《数字空间——浅谈数码设计》 《谈民居研究的实质手法》 《谈色彩设计》 《谈通过幼儿创造性的美术活动发展幼儿创造能力》 《谈我国工艺品的市场前景与创新设计》 《探悉我国北方农村商业广告的现状与发展》 《图案在服装中的运用》 《网络广告的现状与发展》 《网络时代的设计》 《网页的审美需求——设计因素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 《网页设计的布局与用色技巧》 《网页设计的审美需求》 《网页设计之视觉信息传达分析》 《网站文化与网页设计》 《文字视觉语言的力量》 《我的“色”论——论色彩在建筑装饰与环艺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包装设计的文化观》 《现代和前卫的标尺是什么?——论中国现代性的另类逻辑》 《现代消费心理对包装设计的影响》 《现代艺术发展浅析》 《现代艺术之我见》 《新媒体、新广告》 《性别歧视与女性广告分析》 《学慎始习 功在初化》 《艺术设计与社会经济》 《艺术与科学创造的融合》 《在美的背后》 《中、日、美动画创作之对比 》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 《中国当代艺术的审美理想——论艺术之真、善、美》 《中国古代图徽与现代标志设计》 《中国广告发展中国际化与本土化》 《中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历史演进》 《中国文字的演变与视觉运用》 《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发展过程中的分解与重构》 《中国装饰艺术——论吉祥观念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 《中外电视广告中的品牌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与广告语言》 《装饰文化的现实意义》 《自然光与建筑空间》 《 重新回到传统 》 《传统与个性》 《激发成绩 培养创新》 《优化课堂教堂 实施鼓励性教育》 《现代室内环境色彩设计初探》 《“天人合一”审美观在现代农村民居中的继承和发展》 《波谱艺术的理论与文化背景》 《城市大众休闲空间初探》 《城市开放性休闲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城市老年人的户外活动空间研究》 《传统 现代 延伸》 《传统聚落的交往空间对现代人居环境的启迪》 《传统民居建筑美学特征试探》 《传统四合院院落空间的继承与创新》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创新意识的培养》 《从外文的运用论中国平面设计师的责任》 《当今有材料表现》 《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性化的一点看法》 《高校校园的外部空间设计》 《更新观念 转换角色》 《公共图象与艺术》 《构建自然和谐人居环境》 《关于“后现代”的美学反思》 《关于设计美的思考》 《关于图书馆建筑人性化设计的思考》 《关注人的健康-——将生态引入室内设计》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家居环境的色彩设计初探》 《家居环境的无障碍设计研究》 《家具的绿色设计浅论》 《家具设计的人性化思考》 《居住区环境的绿色设计》 《居住区环境设计的生态化设计》 《居住小区中交往空间设计初探 》 《空心的深度》 《立体性与平面性》 《略论色彩设计在公共空间环境中的运用》 《论CI企业识别与现代企业文化》 《论家居设计中人性与个性的统一》 《论科学美及其美感》 《论摄影艺术中的艺术因素》 《论时代风格与审美意识的关系》 《论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美学思想的萌芽——希腊艺术文化》 《美在和谐》 《民间美术与现代意识》 《民艺文化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民族性与全球性》 《平面设计与绘画的差异》 《浅谈包装与环保》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人性化》 《浅谈厨房的人性化设计》 《浅谈家居室内照明设计》 《浅谈家居中的灯光设计》 《浅谈酒店大堂的“ 光色”设计》 《浅谈居住区的户外交往空间设计》 《浅谈老年人居住空间的无障碍设计》 《浅谈美术/设计教学中的讨论艺术》 《浅谈室内设计与审美心理》 《浅谈现代家居的 “绿色设计”》 《浅谈艺术的足迹》 《浅谈艺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浅析城市广场的文化性》 《浅析家居设计》 《浅析家居设计元素——室内绿化》 《浅析居民小区的无障碍设计》 《浅议包装设计中的色彩》 《诠释现代艺术,解构感知体系》 《少一点模仿 多一些创意》 《时尚家装》 《视觉设计个性化探微》 《室内装饰织物的色彩应用》 《谈儿童房设计的人性化》 《谈现代家居设计风格》 《谈现代家居设计元素——材质语言的设计》 《拓宽思维空间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网页艺术设计初探》 《我谈中西审美的区别》 《物质性对精神性》 《西方后现代主义在中国》 《析中国传统文化对家居设计的影响》 《现代设计观念与传统书法》 《现代视觉艺术思维》 《小区景观灯光设计探索》 《寻找陌生感》??? 《用新型建材打造新农村人居环境》 《与新课程零距离》??? 《在美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怎样创造理想的家居环境》 《中国:后现代主义温床》?? 《中国CI热的冷思考》 《中国传统民居的审美分析》 《中国传统民居设计对当代人居环境的启示》 《住区的生态化设计》 《住区外部聚合空间环境的设计》 《住区外部人性化空间环境的设计策略》 《自由与控制——关于毕业创作的一点思考》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印象派又称为“外光派”,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1874年莫奈创作的题为《印象·日出》的油画,遭到学院派的攻击,评论家们戏称这些画家们是“印象派”,印象派由此而得名。印象派是古典绘画和现代绘画的转折点。特别是后印象派的三位大师的影响(见后说明)。 印象派(又称作早期印象派,早期印象派没有完全脱离古典主义)代表画家:马奈(他的画作大多以纯粹的大红大黑为主色调,视觉震撼力强,《草地上的午餐》), 莫奈(印象派的名称起源于莫奈的一幅画“日出·印象”,原来是被艺术界嘲笑的名词,后来成为他们的代表。莫奈其他特别有名的作品有:在《泰坦尼克号》中提到的 “睡莲”,他倡导在户外作画),雷诺阿(善用圆笔画法,有一种毛茸茸的感觉,象在浪漫的烟雾之中的感觉,于他年轻时在瓷器厂作过学徒,故在人像创作中运用了这种细腻的工艺手段,裸体与妇女形象占据他一生作品的主流。代表作《包厢》)、德加(他创造了以调色刀作画的画法,他选择的主题不是风景,而是肖象、赛马、音乐厅和剧场,对芭蕾舞尤感兴趣,作品多表现裸女和舞蹈演员,在众多代表人物中以运动感突出,雷诺阿、德加为人像画及肖像画画家)、西斯莱、毕沙罗(这两位是风景画家)。 新印象派(点彩派,分割主义):为了充分发挥色调分割的效果,用不同的色点并列地构成画面,画法机械呆板、单纯追求形式,他们精心研究色彩理论和感觉现象,重视色彩的物理特性。画家有修拉(Georges Seurat 1859-1891)、西涅克(Paul Signac 1863-1935),修拉的代表作品有《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 后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从印象派发展而来的一种西方油画流派。在十九世纪末,许多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的艺术家开始反对印象派,他们不满足于刻板片面的追求光色,强调作品要抒发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感情,于是开始尝试对色彩及形体表现性因素的自觉运用,后印象派从此诞生。后印象派将形式主义艺术发挥到极致,几乎不顾及任何题材和内容。代表画家:塞尚(Paul Cezame 1839-1906),现代绘画之父之称,立体派的奠基人。静物是他的长项,代表作《艾斯达克海湾》。画家高更(Panl Cauguiu 1848-1908)和 画家凡高(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是野兽派和表现主义的奠基人。凡高以跃动的线条,凸起的色彩表达主观感受和激动情绪,自然物体也能体现一种冲动的扭曲的力,创作方法为大堆大堆的颜料直接堆在画布上。作品有《向日葵》《星空》《吃土豆的人》《自画像》等。此外在一些美术史中:后印象派其他代表人物还有劳特列克(残疾贵族,下肢残疾,他的画作主要以红灯区的旅馆和酒吧中的妓女等下层人物为题材)。 欣赏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凡高,高更的作品。 《静物:苹果与橘子》 该画中的各种物体,尽管没有像古典静物画中强调的那种真实的质感,但其坚实,硬挺而内在的形体结构给人以独特的感受。色彩单纯、响亮而饱和,在对比中又使画面富有明快的节奏感和韵六律。塞尚的这种理性分析与主观表现,引发了人们绘画观念上的变革。塞尚被20世纪的艺术家们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向日葵》 这幅作品以包满而纯净的黄色调,展示了一个画家内心中似乎永远沸腾着的热情与活力,宣泄着画家对生命的尽情体验与永久的激动。凡高那种狂放不羁的风格对后来的野兽主义绘画产生了很大影响。 《塔希提妇女》 这幅画是后印象主义另一位画家高更的作品。画家以饱满而浓烈的色彩、宽大而又果断的笔触、稚拙而又粗矿的线条,将两位土著妇女平实而又厚重的表现出来。画面给人一种浓郁的土著生活气息,充满浑朴天真,神秘而久远的原始感。高更的作品具有主观化的自然情境。 小结:后印象主义画派,注重如何在绘画中强调表现画家的主观情感和内心世界,不在片面追求外光和色彩效果在画面上产生的真实感觉,而是具有更为主观化的感情因素和象征性的精神观念。这种观念的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动,它孕育于西方现代文化的母胎中,是秉有西方传统文化基因又在后工业化语境中变异而产生的“文化幽灵”对当代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本身并没有整齐清晰的模式和思想体系,在后现代主义的大旗下汇集着形形色色的流派、理论和假说。可以说,它是西方后工业社会中全面反叛性的思潮,它一反传统文化的一元性、整体性、中心性、纵深性、必然性、明晰性、稳定性、超越性,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标举多元性、碎片性、边缘性、平面性、随机性、模糊性、差异性和世俗性,彻底否认了传统文艺的美学追求、文化信念和叙事规则,典型的后现代主义作品呈现出构理性、消解中小躲避崇高、零度叙事、表象拼贴、与大众文化和流的鲜明特点。
学术堂整理了一些艺术设计专业论文选题,供大家进行参考: 1、《“天人合一”审美观在现代农村民居中的继承和发展> 2、《传统四合院院落空间的继承与创新》 3、《当今现有材料表现》 4、《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性化的一点看法》 5、《构建自然和谐人居环境》 6、《关于设计美的思考》 7、《关于图书馆建筑人性化设计的思考》 8、《家具的绿色设计浅论》 9、《家具设计的人性化思考》 10、《居住区环境设计的生态化设计》 11、《论家居设计中人性与个性的统一》 12、《浅谈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人性化》 13、《浅谈家居中的灯光设计》 14、《浅谈老年人居住空间的无障碍设计》 15、《浅析居民小区的无障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