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26j7shy
分享阳光,分担风雨智者曾说:“生命只是莲叶上的一滴甘露。”那么,朋友啊,我们便是莲叶上那闪耀着七彩的露珠。一滴一滴汇集而成的,我们的生命交织,我们一起分享着阳光,分担着风雨。 我们习惯以“群”自称。仿佛有了这个字便自成一派。也确实如此,我们更团结了。我想,当别人看到互相等候的我们的身影时,谁会认为“她们不是好朋友”呢?“群”是一个仪式,而仪式是为了让某一人,让某一天与其他人,与其他天区别开来。我们彼此之间,是特别的。 我们一起分享着快乐。仿佛在各自之前才能显示出自己的真实面貌。貌似乖乖仔的你会搭住我的自行车,大言不惭地喊“驾!”而我也会以“你看起来瘦了”来讽刺你那略微富态的身材。日复一日,互相等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回家的路上充满着欢声笑语。互赠的礼物,成了精神的慰藉。我们,加深了对友谊的理解,我们,学会了分享欢乐。 我们一起分担着悲伤。仿佛说出来,悲伤就会减半似的。当学习的压力袭来,你被压垮了。高不成低不就的成绩令你不受老师的重视。你哭了。当你喊着“做什么都不要做夹在中间的那个”的时候,我感到了悲伤。当你被编入普通的班级,一脸伤感的时候,我禁不住安慰你。你却故作轻松,一直说着“没什么”我们之间的友谊,得到了升华。我们一起,分担着悲伤。 有人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如果是,我将不会感到遗憾。因为这本书上,有你,有我。我们的这本书,虽然仓促,却很充实。交换的,不止是欢乐与悲伤。交换的,更是一颗真诚的心。我们的青春,因为互相的信任,绽放出了最美丽的光彩。 因为有你,静寂的黑夜不再孤单;因为有你,滂沱的大雨不再冰冷;因为有你,枯涩的生活不再单一……因为你,因为朋友。 朋友啊,未来的日子还很渺茫,我们终将分别在位置的时刻。但是,朋友啊,即使道路泥泞,荆棘丛生,也不要对生活失去信心。因为我,因为朋友。因为我们将一起分享快乐,分担悲伤。那么,请前行吧,鲜花将会为你沿途绽放! 2 分享 百灵啼声婉转,麻雀扑打着翅膀,鸟儿在同一片蓝天飞翔;小草青葱,树木成阴,草木在同一片土地呼吸;行人匆匆,游人闲适,人们在同一片土地生活。分享——一个具有魔力的词语,给我们以无尽的财富与收获。 分享阳光 偌大的图书馆里,安静如水,只能隐隐听到书页翻动的响声我捧着一大叠的书寻找靠窗的座位,我喜欢这里靠窗的座位,不只因为窗外有我喜欢的兰花,还因为我喜欢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身上暖暖的感觉。 可是,这次我来迟了,靠窗的座位已被占满了。于是我只好选择最靠近窗的第二排座位。坐下,推开书,刚想看,可发现书页上一片阴暗,没有阳光光顾的痕迹,我不禁皱了一下眉头,侧头看了一眼坐在我身旁的靠窗的男生。发现他也在看我,也许他看到我眉头皱一吧,他明白了我的意思,微微地挪了一下身子,阳光便擦过他,投射到我的书上,我高兴极了,对他点头表示感谢,他也点头回敬。 只是微微挪了一下身子,就能与人分享阳光,这是多么简单却又多么快乐的啊。分享童真 电梯口,一位奶奶抱着刚足岁的孙子,等待,我也在等,孩子长得很可爱,圆圆的脑袋,头上的头发都剔光了。只留下额前一小束,我最喜欢的是小孩子那又圆又大的眼睛,他的眼很黑很黑,却又那么清澈。 可此时那双水灵灵的眼里正噙着泪水,那两道又粗又浓的眉毛,此时正纠结在一起。我不忍心,看着他,然后我将舌头向后鄂卷起,发出“嗒嗒”的声音引起他的注意,他偏过头来看我,我就扮起鬼脸逗他笑,你知道那有多好笑,他一边笑着,一边眼里还掉出银豆豆来,电梯来了,我们一起进入,此时他已经用手抹掉了银豆豆,开始开心地笑了。电梯到了,门开了。 “跟姐姐说“再见”他的奶奶对他这样说道,但他不会说话,于是他将小小的手握起,摊开。这就代表着“再见”,我笑了。 只是几个鬼脸就能与小孩子分享童真,这是多么奇妙而又清纯的快乐呀。 
如同孩子向往外面更大的世界,人类也从未磨灭“离开地球摇篮,扩大生存空间,向着宇宙更深更远处出发”的梦想。而航天事业,正是这一梦想与智慧的完美结合。鼓荡着梦想与智慧的双翼,天宫一号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中国人有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之家”。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天宫一号的发射难度要小于随后的神舟八号飞船,即使此次航天试验中,真正的高潮也是在其后的两个航天器交会对接。但这又不是一个简单的开始。天宫一号的升空让空间站梦想变得如此之近,它激发着我们对更广阔世界的想象,这是“走出地球”的必然一步,让人类用更高更全面的视角审视地球和自身。在追逐“太空驻留”梦想的路上,中国还是追赶者。1966年,美国两个航天器完成世界上首次在空间的交会对接;1971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而此次交会对接完成,距离我们的空间站完全建成也还需近10年。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苍山无语,不问光阴。我生来便在寻找,寻找那精神的故园。我知道一个理想的城穿越了时空向我低喃,而我正伫立茫然的渡口。“渡向何方?”我寻找着声音的来处。“渡向何方?”它再度响起,沉重,像寒风般无孔不入,让我纤弱的身躯颤抖不止。 “我在寻找。”我告诉它。 它便让我在寻找的道路上遇上了你们,那些被埋葬在历史淤泥之下的寂寞灵魂。我知道你们也在寻找,寻找那精神的故园。 那多情的光阴,请渡我,渡我到泛黄的春秋。孔子,在一条沙尘飞扬的小道上,我看见了你。六十三岁的你依然瘦小,九年周游列国的经历耗尽了你的心血,却未能让你功成名就。“发愤忘食,乐以亡忧,不知老之将至。”你笑着形容自己。纵使风尘已经改变了你的容颜,而我知道你的一生都在寻找。那“仁政”的理想已在九年车轮的碾压中化为沙砾,而你坚持着,寻找着, 于是后世连同你的儒学,记住了你湮没在斜阳古道里的身影。 那多情的光阴,请渡我,渡我到遥远的大唐。杜甫,在那安静而破败的草堂里,我寻到了你的身影。艰难苦恨染得你两鬓如霜,连绵的战火与生活的窘迫终于拖住了你一生寻觅的足迹,却无法遮蔽你的炯炯目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明白,那沧桑凝泪的双眼,为何只向着你梦里的桃花源。寻找的结果是国破山河在的破败,我看见你疲惫了。满树红枫如泪般落下,染红了护城河的水。 那多情的光阴,请渡我,渡我到黯然的晚清。王国维,看那清华园满池的荷花,在你生命的滋养下开得多么绚丽。他们说你的自沉“是殉清,是尸谏”,而你已经说过:“五十之年,唯欠一死,至此事变,义无再辱!”他们怎么知道,你殉的不是清王朝而是清文化。你是为学术而生,为学术追寻一世,最后为学术而死!北伐军在“万方鼓角”中势如破竹,你仿佛看到了你的理想连同故清的象征被连根拔起。“生灭元知色即空,眼看倾国付东风。”我凝视着昆明湖的一池碧水,我想问,王老,你可曾寻到——那精神的故园? 我仍伫立在那茫然的渡口,我看见人们匆匆走过。他们都在寻找。他们的目的地也许不尽相同,无论幸福、爱情、亲情、财富,但我知道,那一切终归属于他们精神的故园。 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它让我看见你们孤独追寻一生的宿命,你们的灵魂因寻找而回归,因而永垂不朽。 我们依然在寻找。然而即便寻得的只是一抔精神故园的尘土,也将耗尽我们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