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11

xiaomeilaie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果糖对健康的影响论文摘要

6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qc2013

已采纳
果糖是一种单糖,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水果和蜂蜜等食品中,在植物中也有存在,尤以菊科植物为多。在各种天然糖中,果糖的甜度最高,其甜度大约是蔗糖的8倍。在蜂蜜中果糖约含49%。 在体内,果糖可以转化为葡萄糖或合成糖元,但葡萄糖和糖元不能逆向转化为果糖,机体的果糖主要由肠道的二糖酶将蔗糖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而来。由于果糖可绕过糖酵解中的限速酶,故肝脏中的分解速度快于葡萄糖,且不受胰岛素的影响。正是由于果糖的这些特点,人们往往放松了对果糖的戒备。特别是一些糖尿病患者利用蜂蜜作为甜味剂,认为蜂蜜中的果糖不会造成血糖升高,以此作为养生的佳品。实际上,果糖吃多了危害性更大。 在我们的血液中果糖的含量非常少,主要的糖是葡萄糖,我们平时所说的血糖也是指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那么我们每天摄入的果糖哪儿去了?当果糖进入体内后,在肠道与肠粘膜上皮细胞载体蛋白结合后,能顺利地被吸收转化,果糖转化的主要场所是肝脏,可分别转化成糖原、葡萄糖和脂肪。所以,血液中果糖的含量不多。从这一点来看,果糖摄入过多后,同样会导致血糖的变化,并不是糖尿病患者安全的甜味剂。 果糖不仅可以转化成葡萄糖,还可转化成脂肪,并引起脂肪合成增多。与葡萄糖相比,果糖转化合成脂肪更容易。在人体内有一种物质叫做磷酸果糖激酶,又被称为糖酵解的限制酶,对糖的酵解有调节作用,而果糖则不受磷酸果糖激酶的控制,因而很容易转化为合成脂肪需要的甘油部分。当果糖摄入量少时,果糖能转变为葡萄糖,使肝脏中糖原的储存量增加。但是,当果糖摄入量大时,果糖就成为合成脂肪不受限制的原料。在导致人体肥胖的因素中,可以说果糖的危害性甚至超过了葡萄糖和蔗糖。 另外,果糖与葡萄糖被人体吸收的途径和利用不同,果糖没有抑制食欲和刺激机体增加能量消耗的作用。我们知道,人们吃了葡萄糖后,胰岛素的分泌就会增加,并将血液中的葡萄糖送进细胞,分解供能。同时,身体会增加“瘦素”的分泌,帮助人体调节食欲和脂肪贮存量。所以,当人们在进食含葡萄糖食物后,饥饿感就会减弱,食欲大大下降。但是,果糖却没有这样的功效,当人们吃了果糖之后,食欲不但不会下降,仍然还想吃东西。这是因为,果糖会刺激人体中分泌一种可导致暴食的激素。不仅如此,果糖不会刺激“瘦素”分泌,机体的能量消耗也不会增加。因此,大量吃果糖和大量吃脂肪一样,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 然而,目前我国社会各界并不了解大量摄入果糖的危害,因此,有必要让食品生产者和公众都了解过量摄入果糖的危害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大家也不必担忧吃水果会不会导致果糖摄入过量的问题,因为水果中的果糖含量还是很低的,不会引起不良反应。至于蜂蜜,每天吃少量蜂蜜对健康是有益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正含有大量果糖的食物是市面上流行的果汁和软饮料。虽然这些饮料标明是“无糖”的饮料,指的是这些饮料不含蔗糖,但是,它们都含有果糖,或者用果葡糖浆作为甜味剂,特别是碳酸饮料,危害更多。此外,各种甜食中所含的蔗糖在体内也会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因此应当限制各种甜食的数量,特别是甜饮料。

果糖对健康的影响论文摘要

140 评论(12)

Xueergo

会降低人的免疫力,使得各种细菌病毒入侵,还会引起肥胖糖尿病血管硬化等一些疾病,所以还是要减少糖类的摄入。
154 评论(9)

flynano

注意了!果糖可是有很大迷惑性,这么做,可能会变成脂肪!
179 评论(14)

quhongli328

主要影响血糖, 血糖一高身体各项负荷就高了就有并发症了
86 评论(8)

CAE_Favor

多吃会导致热量摄入增加、身体发胖 果糖很难被肝脏完全分解,会产生乳酸积累在肝脏中,时间长了,可能引起人体慢性中毒
346 评论(8)

lhy021610

什么是果糖  果糖是水果和花蜜中的一种糖分。在各种天然糖中,果糖的甜度最高,其甜度大约是蔗糖的8倍。在蜂蜜中约含49%的果糖。  甜蜜果糖曾经辉煌  由于没有适合的农作物能用来生产果糖,大量生产果糖一直是人们的梦想。1967年,这一梦想终于变成现实:美国成功地利用葡萄糖异构酶使葡萄糖转化为果糖,所生产的混合糖浆含果糖为42%。大约10年后,他们又生产出果糖含量为55%和90%的糖浆。从1984年起,美国在食品和饮料生产中利用玉米淀粉生产的高果糖玉米糖浆代替蔗糖,使果糖的生产和消费量超过了蔗糖。  果糖可致“甜蜜危害”  过去,人们认为食用果糖有利于控制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但在果糖生产迅速发展的同时,美国的肥胖症发病率也在大幅度上升。这就使生理学家不得不认真地研究果糖对人体的作用。新的研究证实,在人体内,果糖与葡萄糖的代谢过程是不同的:  容易转化为甘油葡萄糖在肝细胞内转化为合成脂肪的甘油部分,通常要受磷酸果糖激酶的控制。而果糖则不受磷酸果糖激酶的控制,因而很容易转化为合成脂肪需要的甘油部分。当果糖摄入量少时,果糖能转变为葡萄糖,使肝脏中糖原的储存量增加。当果糖摄入量大时,果糖就成为合成脂肪不受限制的原料。  抑制胰岛素和苗条素分泌如果胰岛素在中枢神经里浓度高,就会使人食欲降低。苗条素除了能抑制食欲外,还能增加能量消耗。食用葡萄糖能刺激人体分泌胰岛素和苗条素,而食用果糖,则对这两种激素的分泌不产生任何刺激作用。  “甜蜜危害”证据确凿  为了比较葡萄糖和果糖对分泌胰岛素和苗条素的影响,研究人员让12名女士在一天的三餐期间饮用含果糖的饮料,又在另一天的三餐期间饮用含葡萄糖的饮料,并使饮料提供的能量占总摄入能量的30%。结果显示,与饮用含葡萄糖的饮料相比,饮用含果糖的饮料者的血糖和胰岛素浓度的上升较小,苗条素的低浓度时间可超过24小时。  如果在进餐期间饮用含高葡萄糖饮料,有促进食欲作用的饥饿素的浓度在餐后1~3小时明显降低。而饮用含高果糖的饮料对餐后饥饿素的分泌没有抑制作用。  2000年,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曾让24名健康志愿者在6周内食用含17%果糖的食物(在美国,有2700万人的食物中含有这种含量的果糖),再让志愿者食用加等量葡萄糖的食物。实验结果表明,与吃含葡萄糖的食物相比,吃含果糖的食物使志愿者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浓度明显升高,男士比女士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浓度要高32%。  不必谈果糖色变  胰岛素、苗条素和饥饿素有长期调节能量平衡的作用。而果糖引起的变化全部是使能量摄入增加和体重增加,这正是长期摄入大量果糖而产生危害的根本原因。而目前我国社会各界并不了解大量摄入果糖的危害,因此,让食品生产者和公众都了解过量摄入果糖的危害很必要的。但是这种对果糖的担忧不必扩大到水果所的含果糖上来,因为水果中的果糖含量是很低的,不会引起不良反应。此外,每天吃少量蜂蜜对健康也是有益的。
292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