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医院院长
2体育运动概论论文借鉴 我们研究的第三部分是一个重点,研究的篇幅也比较大。体育产业,或者体育商业的要素,与这些要素所带来的商机。第一,赛事资源管理与赛事运营,我们主要思考一个问题,主办权,即知识产权的拥有和商业模式怎么结合?到目前为止,武林大会号称是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赛事,但是它的主办方还是一个体育协会,这个主办权或者知识产权的拥有直接影响到这个产业、这个项目的持续性。如果这个知识产权不在企业里,那可能过了几年主管部门、领导部门换届,会不会产生一些不连续性。我们讲企业的持续性会比一般政府的持续性强,因为企业做品牌,它有很大投入,它不会轻易放弃某些项目。所以我们想做中国体育产业主要要关注知识产权的问题。第二,体育传媒业,传媒是商业模式得以实现的核心要素,因为很多中国体育产业的不发达有可能跟传媒不是很发达有关,因为很多体育赛事得不到选播,当然这个体育赛事本身的品质还是有问题,因为涉及到产权和投入的问题。特别是体育竞技业,产业价值的实现必须要依靠传媒来实现,就是说你要举办一个大型的体育赛事,必须依靠央视这种顶级的媒体,否则肯定做不了产业化。第三,体育明星和中介业。商业模式当中,我们会设计很多的亮点,其中体育明星就是一个很大的亮点,它是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它实际上有一个点,但是这个点的把握,包括我们现在的体制问题,可能会影响体育明星的打造。因为目前涉及到奥运竞技体育方面的体育明星还是国有资产,它的产业化可能还是有些障碍。第四,也是一个商业机会,体育场馆建设和经营管理。现在国家统计局和体育总局联合发布的文件中,把体育场馆建设纳入进来了,体育场馆建设在国内有些案例做得比较好,场馆和地产结合,能够把群众体育带动起来,有很好的案例,我们也做了一些分析。而且我们想如果说这个场馆的经营形成像院线一样联盟之后,场馆本身就是一个媒体可以开发。第六,品牌赞助商与体育营销。现在很多企业都已经有这种共识了,利用品牌的赛事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打造企业的公益形象。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同类的企业对体育赛事赞助的竞争。第七,体育用品业的商机会少一些,现在竞争相当的激烈,但是体育运动高端比赛的机械生产、国内的研发还是有一定的空间。我们要组建一些类似于体育联盟的组织,合理地配置资源。 基于以上认识,从产业本身发展特征出发,我认为商业体育是基于体育为要素的配置资源形成的产业。奥运会其实是一次巨大的体育要素资源配置的活动,它把国内国际顶级的企业都作为一种资源配置进来了。 我们研究的第四部分是奥运会对中国体育的影响。奥运会竞技体育带来了一个体育热,即大众对体育的关注。这一结果和中国经济发展程度、和大众消费能力也相关,这种背景下,我们在做体育产业的时候有一些优势。我们研究了奥运会的商业模式,解剖了奥运商业模式中得到一些好处。从文化层面上,84年前的奥运会和84年后的奥运会没有什么变化。但是80年前的奥运会和84年后的奥运会是一个挣钱、一个赔钱的分水岭。这个巨大的变化背景实际上是商业模式的变革带来的,特别是电视媒体的发展。第三,通过体育精神的提炼形成体育文化的价值观。我们在做传统体育推广的时候,我们要善于学习奥运会把一种文化提升为精神层面的一个价值观的东西。因为中国很多传统的体育文化,我想比奥运会多的多,但是没有一个被提升成中华民族代表的一种价值观来传递。我们要学习奥运,要学会编故事,编故事就是在文化上做一些价值、精神层面的包装。第四,我们研究国外商业体育的特点和经验。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日本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也做了一些比较,以及中国发展体育产业的借鉴。 最后一部分是体育商业发展的趋势。今天上午陈院长已经讲了十大趋势。我认为这里面有几个是比较重点的。比如知识产权的问题,只有掌握知识产权,这个产业才能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如果知识产权的问题解决不了,现在很多的赛事都集中在国家体育总局手上,没办法市场化。第二就是一种商业模式,我们学习了西方的商业模式之后,怎样对国内的体育文化进行包装?第三就是要学习文化产业,争取国家扶持政策。北京在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时候,每年有5亿的资金,这个钱是免费给的。各区县配套的资金大概达到30亿,包括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园区、硬件及配套。我认为应该组织一个体育产业相对应的向国家要求扶持资金。第四,我们要加大力度宣传品牌企业参与体育产业的热情,因为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是依靠比较公益性的体育。比如企业最终终极目标并不是盈利,终极目标肯定是慈善,我们要加大这方面的宣传。 
(1)联系工作实际选题要结合我国行政管理实践(特别是自身工作实际),提倡选择应用性较强的课题,特别鼓励结合当前社会实践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建议立足于本地甚至是本单位的工作进行选题。选题时可以考虑选些与自己工作有关的论题,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上升为理论,或者以自己通过大学学习所掌握到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引起实际工作问题。(2)选题适当所谓选题要适当,就是指如何掌握好论题的广度与深度。选题要适当包括有两层意思:一是题目的大小要适当。题目的大小,也就是论题涉及内容的广度。确定题目的大小,要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而定。如果题目过大,为了论证好选题,需要组织的内容多,重点不易把握,论述难以深入,加上写作时间有限,最后会因力不胜任,难以完成,导致中途流产或者失败。相反,题目太小了,轻而易举,不费功夫,这样又往往反映不出学员通过几年大学阶段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水平,也失去从中锻炼和提高写作能力的机会,同时由于题目较小,难以展开论述,在字数上很难达到规定字数要求。此外,论文题目过小也不利于论文写作,结果为了凑字数,结尾部分东拼西凑,结构十分混乱。二题目的难易程度要适当。题目的难易程度,也就是论题涉及的深度。确定题目的难易,也要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而定,量力而为。题目难度过大,学员除了知识结构、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外,资料搜集方面也有局限。这样,就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致使论文写了一半就写不下去了,中途要求另选题目。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不要脱离实际,好高骛远,去选一些自己不可能写好的论题;又不能贪图轻便,降低要求,去写一些随手可得的论题。(3)选题要新意所谓要有新意,就是要从自己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出发,在研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善于发现新问题,敢于提出前人没有提出过的,或者虽已提出来,但尚未得到定论或者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只要自己的论文观点正确鲜明,材料真实充分,论证深刻有力,也可能填补我国理论界对某些方面研究的空白,或者对以前有关学说的不足进行补充、深化和修正。这样,也就使论文具有新意,具有独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