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restone
七、 工业经济 1、 论工业经济增长与科技进步的关系 2、 对工业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体系问题的探讨 3、 县域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思考 4、 论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5、 区域工业经济发展状况的比较分析 6、 工业经济宏观评价方法及实证分析 7、 优化结构,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率 8、 加强科技进步力度,提高我国工业经济发展质量 9、 关于我国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问题 10、大力培植新的增长点,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11、县域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12、合理调整地区结构,加速中西部包装工业的发展 13、我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障碍及对策 14、论工业经济的存量优化调整 15、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 16、我国工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17、对欠发达地区工业经济转变增长方式的调查与思考 18、工业产品结构升级与工业经济高效快速发展 19、我国工业经济的新特征 20、我国工业经济结构变化的区域性差异分析 八、农业经济 21、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2、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3、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经济发展 24、论市场化的政府农业宏观调控 25、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应追求的目标 26、西部农业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与对策 27、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理性思考 28、农业经济组织的制度结构与经济绩效分析 29、确保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 30、论农业产业化的信息保障 31、关于建设生态农业经济的思考 32、我国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抉择 33、论人力资本与中国农业经济发展 34、农业信息化与产业化发展趋势 35、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36、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37、中西部地区农业开发现状及对策分析 38、贫困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希望 39、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40、增加农民收入与扩大内需 41、农业经济结构与高效特色农业 42、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43、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44、西部农村农产品市场的开拓 45、“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46、影响我国农业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因素及对策分析 47、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 48、目前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 49、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对策分析 50、论农业产业化的制度支撑 51、民族地区农民增收问题及市场对策 九、贸易经济 52、提高企业组织化程度,加快贸易经济增长 53、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途径分析 54、论县级对外贸易及假如WTO后的对策 55、我国区域发展差异的贸易经济研究 56、小商品与大市场 57、对外经济贸易与再就业 58、加入WTO对我国卖艺经济发展的影响 59、区域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60、对私企直接参加对外贸易的思考 61、我国对外贸易中影响进口额的因素分析 62、中国对外贸易市场化研究 63、目前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 64、论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提高 65、环境壁垒与我国对外贸易 66、论保护国内市场与与适度对外贸易 67、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中的寻租现象分析 68、国际反倾销对我国商品出口的危害及其对策 69、论农产品国际市场的开拓 70、中国产品出口结构研究 71、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竞争政策选择 
第一章单元测试1、经济学是关于()的科学。A:如何减少稀缺性B:如何帮政府制定经济政策C:选择D:如何赚钱正确答案:C2、学习经济学,可以()。A:让企业不破产B: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个世界C:让我们发财D:让我们不失业正确答案:B3、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在传统农业社会,不允许女性上桌是()。A:是男权对女性的压迫B:对女性的歧视C:一种非理性的行为D:是人类在产出有限下生存下去的理性选择正确答案:D4、人为什么能够做出选择()?A:因为资源是稀缺的B:在特定的选择时刻,各种不同的选择对行为人而言价值并不相同C:选择无处不在D:因为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正确答案:B5、为什么在中国古代,每家每户的田地是东一块,西一块的()?A:为了规避风险。B:因为土地的质量是不同的。C:因为土地的大小是不同的。D:因为土地距离村庄的距离是不同的。正确答案:A第二章单元测试1、经济学中的成本是()。A:会计成本B:沉没成本C:客观成本D:机会成本正确答案:D2、天生我材必有用说明的经济学道理是()。A:理性的人思考边际B:每一个人在生产商品时均具有比较优势C:有选择就一定需要付出代价D:人会面对刺激做出反应正确答案:B3、关于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下面说法准确的是()。A:在没有市场失灵的地方,应该让市场发挥主导作用,政府不应该干预市场运行B:市场是完美的,我们不需要任何政府干预C:市场运行存在很多问题,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政府干预市场D:只要市场出现失灵,政府就应该干预市场正确答案:A4、经济思维是一种()的思维。A:平均B:边际C:总量D:非此即彼正确答案:B5、“追求公平正义不能无视代价”,关于这句话,下面的论述错误的是()?A:在追求公平正义的时候,也应该考虑成本与收益的问题B:当社会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微小的提升公平和正义程度时,社会不应该这样做C:追求公平正义也应该考虑资源约束D:公平正义是人类永恒的价值,因此这句话是错误的正确答案:D第三章测试对于正常商品而言,收入的增加会造成()。A、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需求曲线向右移动C、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正确答案:B预期未来收入增加,会造成()。A、对奢侈品的供给增加B、对劣等品的需求增加C、对劣等品的供给增加D、对奢侈品的需求增加正确答案: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定会造成均衡价格上升的是()。A、需求增加B、需求和供给均减少C、供给增加D、需求和供给均增加正确答案:A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于低档商品,一个人收入减少会()需求。A、不变B、所有给出答案均有可能C、增加D、减少正确答案:C今年西安的草莓大丰收,会造成草莓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的()。A、上升;上升B、上升;下降C、下降;下降D、下降;上升正确答案:B第四章测试如果价格变化了10%,需求量变化超过10%,则()。A、需求弹性大于1B、需求弹性大于1、等于1或小于1均有可能C、需求弹性等于1D、需求弹性小于1正确答案:A在需求弹性大于1的情况下,价格上涨,供给者的总收入()。A、均有可能B、不变C、增加D、下降正确答案:D下面关于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错误的是()。A、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衡量了因市场交易提升的社会福利B、在不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市场机制可以自发使社会总剩余最大C、消费者剩余衡量了消费者自己所感觉到的因交易获得的额外收益D、消费者剩余是一个客观的衡量指标正确答案:D“我消灭你,和你无关”这句三体中的语言被用来解释商业实践,其中运用的经济学概念是()。A、需求交叉弹性B、需求价格弹性C、需求收入弹性D、供给价格弹性正确答案:A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对其支出下降,则说明该商品()。A、单位价格弹性B、富有价格弹性C、缺乏价格弹性D、所有情况均有可能正确答案:C第五章测试如果政府期望一个很小的税收就能起到大量抑制垃圾食品消费的目标,它应该期望()。A、需求富有弹性和供给富有弹性B、需求富有弹性而供给缺乏弹性C、需求缺乏弹性和供给富有弹性D、需求缺乏弹性和供给缺乏弹性正确答案:A套利中的“利”最终落在()。A、需求方B、需求和供给方中富有弹性的一方C、需求和供给方中缺乏弹性的一方D、供给方正确答案:C在哪种情况下,征税的社会福利损失最小()。A、需求和供给均缺乏弹性B、供给富有弹性而需求缺乏弹性C、需求和供给均富有弹性D、需求富有弹性而供给缺乏弹性正确答案:A关于补贴的归属问题,下面的论述错误的是()。A、补贴的实际归属和名义归属并不一致B、补贴的实际归属取决于需求和供给的力量C、富有弹性的一方取得的实际补贴较多D、缺乏弹性的一方取得的实际补贴比较多正确答案:D下面关于税收的无谓损失的大小,错误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A、需求的弹性越大,无谓损失就越大B、税率越高,无谓损失越大C、供给的弹性越大,无谓损失就越大D、平稳化税率比税率忽高忽低时无谓损失大正确答案:D第六章测试最高限价会造成()。A、消费者购买到管制商品需要付出的代价下降B、需求者对供给者的歧视C、低质量的非效率D、高质量的非效率正确答案:C下面关于数量管制的福利分析,正确的是()。A、数量管制有利于需求者(整体)B、数量管制有利于供给者(整体)C、数量管制有利于低质量商品的提供者D、数量管制有利于高质量商品的需求者正确答案:A下面不属于最低限价非效率的是()。A、黑市B、消费者之间配置的非效率C、高质量的非效率D、资源浪费正确答案:B以下哪项不是最高限价带来的非效率的体现()。A、卖主之间的非效率配置B、资源浪费C、黑市和歧视D、低质量的非效率正确答案:A以下哪项不是最低限价带来的非效率的体现()。A、低质量的非效率B、卖主之间的非效率配置C、黑市和歧视D、资源浪费正确答案:A第七章测试企业的目标是()。A、收入增长最大化B、消费者满意最大化C、市场份额最大化D、利润最大化正确答案:D企业家是剩余权的索取者,从监督成本的角度看,农民和地主谁是企业家()。A、农民和地主都是B、地主C、农民D、农民和地主都不是正确答案:C下面不属于企业家行为的是()。A、创新B、模仿C、设租D、套利正确答案:C公司制企业的特点是()。A、无限责任和股权可转让B、有限责任和股权可转让C、无限责任和股权不可转让D、有限责任和股权不可转让正确答案:B对于企业家,下面的论述错误的是()。A、在农业企业,从风险承担能力的角度看,地主是企业家B、在农业企业,地主有钱,所以地主一定是企业家,而农民不是C、在农业企业,从监督的角度看,农民是企业家D、在农业企业,农民和地主都是企业家,因为双方签订的是分成合约正确答案:B第八章测试广告最不可能出现在哪个市场结构之中()。A、寡头垄断B、完全竞争C、垄断D、垄断竞争正确答案:B在二步定价法中,入门费应该等于()。A、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之和B、消费者剩余C、生产者剩余D、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之差正确答案:B在房屋销售中,销售代表建立起与顾客之间的联系,进行长时间互动,最后确定给顾客的打折程度,这种定价方式属于()?A、捆绑销售B、三级价格歧视C、二级价格歧视D、一级价格歧视正确答案:D电影院对学生收取低价,对社会人士收取高价,属于()。A、三级价格歧视B、一级价格歧视C、捆绑销售D、二级价格歧视正确答案:A下面关于垄断竞争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非价格竞争在垄断竞争市场行业普遍存在B、存在厂商之间的策略性互动C、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市场D、厂商间通过销售有差别的产品进行竞争正确答案:B第九章测试正外部性导致实际产出()社会最优产出。A、小于B、等于C、大于D、答案均有可能正确答案:A社会最优的污染水平为()。A、零B、污染的私人边际成本等于私人边际收益C、污染的社会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收益D、污染的社会边际成本等于私人边际收益正确答案:C俱乐部商品是指()。A、消费具有竞争性,但不具有排他性的商品B、消费具有排他性,但不具有竞争性的商品C、消费既不具有排他性,又不具有竞争性的商品D、消费既具有排他性,又具有竞争性的商品正确答案:B不拥挤的收费公路是()。A、公共物品B、俱乐部商品C、公共池塘商品D、私人物品正确答案:B下面关于外部性的论述,错误的是()。A、只要有外部性,政府就应该干预B、无论消费还是生产均有可能产生外部性C、外部性既有正外部性,也有负外部性D、公共物品可以被看作一种特殊的外部性正确答案:A第十章测试理性人的收集信息时,会收集到哪个程度()?A、收集到收集信息的平均成本等于平均收益这一点B、收集到信息全部收集为止C、收集到收集信息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这一点D、收集到收集信息的边际成本等于零正确答案:C对于贴标签行为,即统计歧视行为,下面论述准确的是()。A、统计歧视行为人在信息约束下的理性行为B、统计歧视一定是值得表扬的,符合伦理
选择经济论文的主题非常重要,这是经济研究活动的起点,也是撰写论文的起点。选题原则如下:1、必要性原则。从社会的需要和经济纪律的建设本身出发,我们应该特别注意选择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课题。可能性原则。有必要仔细和准确地估计该专题预期完成的可能性,即主观和客观条件。主观的。条件是指学术知识、研究经验和研究人员的能力。客观条件主要涉及试验手段和资金的提供。创造力的原则。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选题的基本原则。或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或应用突破。科学原理。选题必须以事实和理论为基础它应当以辩证物质主义的基本原则为指导,并以客观的经济法律为基础。经济文件分为宏观和微观,选题的重点和要求也不同。起草宏观经济文件,要全面了解宏观经济的特点,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原则和政策以及相关的经济理论知识。为了编写微观经济文件,了解微观经济的观点和主题,我们必须了解公司管理的基本工作,其基础是了解信息、配额管理、衡量、规划、必要合理的规则和条例、问责制度和合同等情况。论文查重工具可以参考下Papertime。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完善已经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直接关系到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系到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稳定发展的大局。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健全,这方面的法制是否完备,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三)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公平的平衡器 现行社会保障制度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保障覆盖面还不够宽;(二)社会保障基金筹措困难;(三)多头管理、体制分散 ;(四)失业保险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五)人口老龄化对整个社会保障体系都产生影响 ; (六)社会保障法制性不强,急待出台社会保障法。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一)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二)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三)继续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落实工作,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四)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五)加快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六)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险费征缴力度 社会保障包括了以下几个必备要素: 第一,依法建立。即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遵循的是立法先行的原则,是通过社会保障立法来确立社会保障制度,法制规范是社会保障制度赖以建立的客观基础与依据。 第二,突出以人为本。它以保障和改善国民生活、增进国民福利为宗旨,包括经济保障与服务保障。 第三,具有经济福利性。即从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来看,因有政府、雇主与社会各界的参与和分担责任,受益者的所得要大于所费。 第四,属于社会化行为。即由官方机构或社会团体来承担社会保障的实施人物,而非供给者与受益方的直接对应行为。 从层次上划分,社会保障可以分为如下三个层次: 经济保障。即从经济上保障国民的生活,它通过现金给付或援助的方式来实现,解决的是国民遭遇生活困难时的经济来源问题。 服务保障。即适应家庭结构变迁与自我保障功能弱化的变化,通过提供服务的方式来满足国民对个人生活照料服务的需求。如安老服务、康复服务、儿童服务等。 精神保障。除了经济保障与服务保障需求外,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还离不开相应的情感保障,即精神慰藉也是人的正常、健康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 因此,现代社会保障还日益承担着慰需要者提供精神保障的责任。当然,精神保障属于文化、伦理、心理慰藉方面的保障,它突出地体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人性化要求,从而属于更高层次的保障。尽管在实践中,难以将精神保障作为特定的制度安排来加以建设,但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实践表明,制度化安排中确实需要尊重并满足有需要者的精神保障需求。
据学术堂了解,经济学毕业论文可以写的方向有很多,比如: 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及经济思想史、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统计、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交通运输经济、企业经济、文化经济、信息经济与邮政经济、服务业经济、贸易经济这些都是很好写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