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fthage
数学小论文什么是数学?百科全书上是这么定义的,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可能你仍然不明白何为数学。通俗的说,数学就是一门关于计算的课程。 数学无处不在,它就在我们身边,很多时候都要用到数学,就拿阿凡提的故事来说吧:一天,阿凡提来到一个集市,正好遇见一个高利贷者在叫喊,“放金币喽!放金币喽!我的金币可是个宝,只要你把它埋在地里一天一夜,就会变成1000金币。”阿凡提:“我借一个金币!”阿凡提决心惩罚这个愚弄百姓,贪得无厌的家伙,为民除害。高利贷者:“那你每天得还我1000个金币。”阿凡提:“好,一言为定。我将连续15天借金币,第1天借1个金币,以后每天都是前一天的2倍。15天以后我还给你金币,如果这15天之内,你后悔了,那么我借的金币就不能还给你了。”高利贷者掐指一算,立即眉开眼笑,满口答应。前几天,高利贷者还得意洋洋。可是不到15天,这个贪得无厌的高利贷者就破产了。阿凡提15天向他借的金币的个数依次是:1(20),2(21),4(22),8(23),16(24),32(25),64(26)„„16384(215)这样,阿凡提借的金币一共是:1+2+4+8+„+16384=32767(个)。阿凡提15天应该还给他的金币是:1000×15=15000(个),照这样计算,高利贷者还赔了17767个金币。看了这个故事之后,我开始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一天早晨,妈妈不停的忙碌:帮爸爸泡茶叶需要5分钟,烧水需要3分钟,洗青菜需要1分钟,拿粉干和配料需要1分钟,煎鸡蛋需要3分钟, 煮粉干要15分钟。那么妈妈早上一共用了多少时间?首先,我们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很好的利用时间。烧水时可以洗青菜、拿粉干和配料,煮粉干时可以帮爸爸泡茶叶、煎鸡蛋。那么就只用了15+3=18(分)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她说,实际上不会这么巧,总得有一些误差,不过算法是正确的。看来,我们必须学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数学,就像一座高峰,直插云霄,刚刚开始攀登时,感觉很轻松,但我们爬得越高,山峰就变得越陡,让人感到恐惧,这时候,只有真正喜爱数学的人才会有勇气继续攀登下去,所以,站在数学的高峰上的人,都是发自内心喜欢数学的。 记住,站在峰脚的人是望不到峰顶的。 
浅谈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数学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根据《课标》编制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正是基于这一理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内容,从贴近现实生活的情境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探索所需的数学知识。根据《课标》的教学理念和一册教材的特点,我在与老师们一起探讨研究中发现,要想提高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一年级的教材,每一个课题内容都是由具体情境图来引入新知的,这些情境贴近学生生活,被学生熟悉,利用好这些情境图画,就会让学生兴趣盎然的探索数学知识,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比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数豆子》一课时,就这样引入:“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带领你们玩数豆子游戏,愿意吗?这就是根据教材给出的情境图进行设计的。这样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设计,使学生非常感兴趣,便跟老师高兴地数开豆子,开始了新知识的探索。此外,根据情境图,还可以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比如: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左右》一课时,就讲了森林中大狮子的故事,从而引出镜面左、右的判断。学生在这样有趣的故事情境中,不知不觉地探索起数学知识来,就形成了一定的数学能力。通过这样丰富多样的数学活动设计,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之中。二、转变教师角色,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作为一年级的老师,应该在教学理念上有所转变,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数豆子》一课时,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探索估计数据和估算方法,之后又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哪种方法好,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广阔学习空间,既能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知识,又在合作交流中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融会直至感到豁然开朗,使数学数学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弘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而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和学生平等 的,是一起探究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不再是居高临下,一味讲解的具有师道尊严的人。三、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估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新课程中的数学,强调估算的能力的培养,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运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新课程强调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比如:一位老师在教学三个数连加时,先让学生估算一下套圈人哪个得分多,在实际计算,学生计算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计算出结果。这样做不但培养了学生估算意识,而且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这样就有利于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四、正确评价,使学生从此喜欢学习数学。新课程强调评价。对学生实施正确、有效地评价,会使学生从此喜欢学习数学。因此,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比如:课堂上,可以用这样的激励语言:“你的思考真独特,继续努力!”“这道题你可能没想好,你再从……方面想想,会怎样呢?”等等激励性启发性的评价语言,这样会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再会感到为难,会非常高兴地进行思考,探索。此外,老师还可以使评价方式更多样来激励学生,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积累他们的数学学习成果、试卷等;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和生活中,不再把一张考卷作为评定数学成绩的好坏的唯一标准,让每个孩子在数学的天地里都有展示闪光点的机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情感与态度。总之,只有老师多思考、多研究,才能有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上,才能使学生真正用数学的方式去观察、思考问题,去交流、解决问题,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持续的发展。
数学家庭中的一对孪生兄弟 ――浅谈轴对称图形的应用数学的世界真可谓是浩瀚无比。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无不蕴藏着丰富的知识。我记得曾经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数学比科学大得多,因为它是科学的语言。可想而知,数学的伟大与魅力了吧!然而,在数学的大家庭中。有一对兄弟深深的吸引了我,他们的形状,他们的关系,他们的普遍性,让人觉得他们一直在我们的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他们就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是一个一定要沿着某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互相重合的图形,之所以说到他们的关系是因为他们两个总是被一条直线所连着,好似一对分不开的兄弟,关系十分的密切。把他们拉在一起的这条直线就是他们的对称轴。当然这条对称轴就像一个公正的法官。左右两边的长度、面积、大小等,都一点儿也不差,唯一不同的就是他们所朝的方向。在数学的课本上,我们看见过他们的身影,我们也接触和了解过他们。但是他们给我印象更多的,却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组成的图形或者可以说是事物。一、生活当中的轴对称图形 1、自然界中的轴对称图形当我漫步在街头时,我时常看见飞来飞去的蝴蝶。当一只蝴蝶停留在花朵上,张合着翅膀时,我发现如果将蝴蝶两只触角的中点与尾部相连接,连接好的线段所在的那一条直线就是其对称轴。而右边的翅膀就像是左边的翅膀沿着对称轴翻过去的图形。跟蝴蝶一样是轴对称图形的动物还有很多。比如蜻蜓、飞蛾等。如果到了秋天,远看稻田,金黄的一片,不禁使人感觉到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就在这个令人喜悦的季节里,我行走在田边的小路上,随手捡起了一片金黄的树叶,仔细的观察了一下,发现其实树叶也有对称轴。如果我们将树叶中间的那根经,当成是其左右两边的对称轴,那将树叶右边部分沿着这条对称轴对折过去,正好与左边的一半树叶重合。 2、商标中的轴对称图形有一次,我跟我的家人去中国银行取钱,我无意间发现中国银行的标志也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这个图形的对称轴有两条。第一条是图标中两竖相连接所形成的,而另一条就是方框上下两条横线连接的线段的中点,所在的那一条直线就是其第二条对称轴。和中国银行一样的还有中国联通、中国农业银行以及奔驰汽车等轴对称图形。但是如果大家觉得前面几个例子,平时都没有注意到的话,那么下面说到的这个例子大家肯定熟悉的不得了。这个例子就是商标,我先来举一个吧。平时我最大的兴趣就是吃零食。所以我对“旺旺”这个商标熟悉的不得了。我发现在旺旺这个商标当中,将其头发上的一个中点到两脚脚后跟之间的线段的中点,想连接的线段所在的那一条直线就是其对称轴。也正是这条对称轴将旺旺这个图标分成了相等的两份。像旺旺这样具有对称轴的商标还有很多。比如:五粮液的商标、麦当劳的商标、CONVERSE(匡威)的商标等等。而且这些图形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这也不告诉了我们,只要我们认真、仔细的观察生活,数学的无处不在吗。二、建筑当中的轴对称图形说了生活中较为普通也较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后,也应该说说在建筑方面关于轴对称的宏伟建筑了。像我们中国的天安门城楼。如果用线段连接天安门城楼的左右两边,这条线段的中点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了,这条对称轴不就把天安门城楼分成了相同的两份了吗?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是法国标志性建筑之一。它的对称轴就是把铁塔底部的两边相连接。连接后的线段的中点与塔尖的点相连接的线段所在那一条直线了。还有一些建筑也利用了轴对称的方法,他们在建筑的前方建了一个很大的水池,使建筑倒映在水中,从而形成了轴对称的效果,也增大了空间,使原本的建筑更美观,更加壮观。像泰姬陵,它不就是建筑与轴对称图形相结合的最好例子吗。在地球的另一边,有一座建筑物深深地影响着整个世界的历史,这座建筑物就是白宫。这是一座位于美国华盛顿的著名行政大楼。白宫著名的背后,轴对称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白宫它的对称轴就是顶部的点与底部左右两边线段的中点,相连接的线段所在的那一条直线。对了,还有我们每个人家里都会有门,一些建筑师为了使门显得更加大气,更加庄重。就把门进行设计,使门的左右两边相同,古代衙门的大门和一些官府府邸的大门也设计成了轴对称的形式。使大门显得更加有气势,愈发显的威严。从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只要懂得轴对称图形,善于利用轴对称图形,就能使轴对称图形溶入到方方面面。三、文学当中的轴对称图形 1、文字中的轴对称图形每个人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悠久文化。这么多年的文化所沉淀下来的瑰宝可谓是数不胜数。剪纸是我们民族十分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就是在这艺术品当中也不乏有轴对称的应用。让我来举个例子吧。我还记得以前我奶奶教我剪繁体的“喜”字时,首先是将红纸对折一下,之后用剪刀在纸上挥舞了一会。打开刚刚对折的纸时,出现了一个“喜”字,当时我看了之后,心里那个高兴啊,惊奇啊,但是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现在长大了,我也知道了其实在剪“喜”字的过程当中,也运用了轴对称。还有许多剪纸作品,也正是因为有了轴对称的存在,使其更加精致、美观。当然我们现在所写的简体字中,也有轴对称。如“丰”“目”“尖”等。文字的对称轴较为好找,横一横,竖一竖,基本上就能够找到。其实有时候,对称轴也具有复制的功能,它能够把一个字,分成与其相同的两个字,像“二”如果把它的对称轴当作是第一横的中点和第二横的中点,所连接成的线段所在的直线的话。那么左右两边的图案,不是可以近似的看成两个二吗?此时轴对称就具有复制的功能,但是在我的眼里它还具有另一个功能。就拿这个“一”来说吧。与前面相同,也是画竖下来的对称轴。画好之后,要把这条对称轴当成这个字原有的,那么你就会发现。“一”与这条对称轴就组成了一个“十”字。这就是在我眼里轴对称图形的第二个功能。能够使一个字变成另外一个字。 2、文学中的轴对称图形刚刚说的都是文字当中轴对称的应用。那由字所组成的句子呢?其实仔细推敲一下,也有。我记得我以前与同学们都在玩一个游戏,就是一个人说出一句话,另一个人马上就得把这个句子反着读出来。在整个游戏过程当中,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当我们把这个句子反着读一便时,就会发现它与正着读的语序一模一样。再仔细看一看,这又是一个关于轴对称的应用。这么来说吧,如果我们把“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中的水字不看,那么两个“来”字的中点所在的那一条直线,就可以把这句话分成相等的两等份,这不就证明了句子当中也有轴对称的应用吗?这一系列的例子,也让我们看出了轴对称在文学方面所做出的成就,它能使一些作品更加完美,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也能使文字变化起来,使句子顺口起来。给文字与句子带来更多的趣味,也给文学添上了十分美丽的一笔。四、奥运当中的轴对称图形 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来临。在这个令全中国人都兴奋起来,令全世界人都以不同形式参与进来的盛会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轴对称图形——奥运五环旗。我们可以把奥运五环旗(如图一),黄、绿两环相接触的地方点A与黑环上的点B相连接,此时对称轴就是线段A、B所在的那一条直线。在奥运会上有奥运五环旗当然也会有奥运吉祥物,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奥运福娃。仔细看看我们的奥运福娃不禁让人喜欢的不得了。尤其是福娃晶晶更是惹人喜爱。他的憨厚,他的朴实,无不给人亲近的感觉。图二就是福娃晶晶在举重的画面。如果大家看一下图二这张图片,就会发现如果把这张图片中的点A与下端的点B相连接。那么这条线段所在的那一条直线就是福娃晶晶的对称轴。想不到吧,原来奥运福娃也是轴对称图形。还有在奥运会上,当各国的国旗徐徐上升时,又引发了我对轴对称图形的联想。像英国的国旗,它的对称轴就是国旗上下两边线段的中点,所连成的线段所在的那一条直线。像这样的国旗还有很多。如加拿大国旗、意大利国旗等等。轴对称图形的千变万化,使我眼花缭乱,头晕目眩。在它每一次变化中,都可以发现许多的惊喜。轴对称变化它也无处不在,它存在于各个角落,这也给我们研究它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在研究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我懂得了只有我们用心观察,才能发现数学。只有我们认识数学,在生活中善于利用数学,我们才能将数学溶入到方方面面。而且只有我们将数学溶入到方方面面,我们才能更加好的去研究数学。其实数学的世界真的好大好大。此时我真想将自己变成大山伫立在数学当中。变成流水穿梭与数学之中,化为白云漂浮在数学之中,成为鸟儿翱翔与数学之中。真诚的希望大家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数学!感受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