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发梢
记者急功近利,外行充内行。我国疫苗年使用量过亿,山西过百万。 预防接种副反应不可避免,几年百万的接种量,保障了数十万的儿童身体健康,觉不能因为少数儿童的副反应而批判这一制度。 
【关键词】: 口蹄疫 疫苗株 进展 疫苗研究 免疫原性 基因工程 中和抗体 痘病毒 杆状病毒 小鼠 【分类号】:S6【DOI】:CNKI:SUN:ZGDW2008-12-036
题目:疫苗产业的发展和现状姓 名:化学制药 专 业:一班 班 级:指导教师:2012年6月1日疫苗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摘要】疫苗制品是生物制药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全1/14页球疫苗最大的生产国。疫苗的种类和数量也达到世界之最。当前,生物疫苗接种应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一些新型疫苗的发展十分迅速,部分疫苗以商品化投放市场,广泛应用到生产中去,它给人类以及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疫苗产业将会成为我国生物技术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本文通过从生物疫苗的研发角度详细论述了我国疫苗行业的几种重要类型,概述总结了我国疫苗行业的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将迎来更好发展机遇。【关键词】:疫苗;现状;发展。【引言】疫苗是目前人类唯一可以彻底消灭某一疾病的武器,近两年来SARS、禽流感的爆发,生化恐怖袭击的威胁、艾滋病的传染,新老疾病的流行,危机频发促进了疫苗产业的研制和发展,使疫苗行业再次
1 谢毓晋,葛缘怡,陈畴.用国产大型冷冻干燥设备进行生物制品干燥制剂试验.卫生部主编.卫生防疫资料汇编,第7辑.1955:56—87.2 谢毓晋,葛缘怡,董之昌等.用深层培养方法研制霍乱菌苗.卫生部主编.卫生防疫资料汇编,第7辑.1955:87—107.3 谢毓晋,葛缘怡,熊梅先等.白喉类毒素浓缩试验探讨.卫生部主编.卫生防疫资料汇编,第7辑,1955:108—116.4 谢毓晋,葛缘怡,钮家渭.关于浓制抗毒素发生问题的试验研究.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全体代表大会论文摘要,1956:104—106.5 谢毓晋,熊梅先,顾素珍.用深层培养方法制造白喉毒素、类毒素.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代表大会论文摘要,1956:106—107.6 谢毓晋,熊梅先,葛缘怡.破伤风毒素、类毒素、抗毒素之絮状反应试验研究.生物制品通讯,1956,1(1):45—56.7 谢毓晋,林放涛,曾蓉芳.干燥狂犬疫苗之研究.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全体代表大会论文摘要,1956:116.8 谢毓晋,林放涛,张纯厚.抗狂犬病免疫血清之试验研究.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全体代表大会论文摘要,1956:120.9 谢毓晋,吴炳奎,钱致明.抗猪血清蛋白免疫沉淀血清制备改进研究.生物制品通讯,1964,5(1):1—12.10 谢毓晋,钱致明,史良如.比较双相免疫电泳的研究.生物制品通讯,1964,5(4):269—282.11 谢毓晋,镜海玉,叶海林.免疫血清中缺白蛋白沉淀抗体现象之探讨.武汉医学杂志,1964,1(1):1—7.12 谢毓晋,史良如,陈善华.七种哺乳动物血清蛋白交叉抗原性的比较研究.实验生物学报,1965,10(1):1—18.13 谢毓晋,周北平,史天鹏.蛋白性人血浆代用品治疗用变性动物血清(简称治疗血清)之试制研究.湖北卫生,1977,(5):94—95.14 谢毓晋,史良如,陈善华.抗淋巴细胞球蛋白之试制研究.武汉医学院学报,1978,(4):56—59.15 谢毓晋.生物制品预防接种的免疫学基础.中南地区白喉预防经验交流会资料汇编,1979:1—22.16 谢毓晋,刘殿风,陈善华.抗人胸腺淋巴细胞制备方法之改进研究.中华器官移植杂志,1980,1(1):53—61.17 王大坤,谢毓晋.猪抗人淋巴细胞血清中有害抗体吸收工艺的改进研究.中华血液学杂志,1985,6(2):114—115.18 魏林娜,谢毓晋.减轻马抗人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静脉注射类过敏反应之研究.中华器官移植杂志,1986,7(3):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