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68

kenny1022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数学建模实践论文怎么写好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pinkundine

已采纳
主要是摘要,一般评阅老师只看摘要的哦,三部曲:模型,思想,结果。不要太累赘,摘要单独占一页

数学建模实践论文怎么写好

318 评论(14)

中之龙2058

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数学全过程的教学关键是建立数学模型,数学建模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质量,同时也体现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  1、提高分析、理解、阅读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是数学建模的前提,数学应用题一般都创设一个新的背景,也针对问题本身使用一些专门术语,并给出即时定义。如1999年高考题第22题给出冷轧钢带的过程叙述,给出了减薄率这一专门术语,并给出了即时定义,能否深刻理解,反映了自身综合素质,这种理解能力直接影响数学建模质量。  2、强化将文字语言叙述转译成数学符号语言的能力。  将数学应用题中所有表示数量关系的文字、图象语言翻译成数学符号语言即数、式子、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这种译释能力是数学建成模的基础性工作。  将题中给出的文字翻译成符号语言,成本y=a(1-p%)5  3、增强选择数学模型的能力。  函数建模类型 实际问题  一次函数 成本、利润、销售收入等  二次函数 优化问题、用料最省问题、造价最低、利润最大等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细胞分裂、生物繁殖等  三角函数 测量、交流量、力学问题等  4、加强数学运算能力。  数学应用题一般运算量较大、较复杂,且有近似计算。有的尽管思路正确、建模合理,但计算能力欠缺,就会前功尽弃。所以加强数学运算推理能力是使数学建模正确求解的关键所在,忽视运算能力,特别是计算能力的培养,只重视推理过程,不重视计算过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利用数学建模解数学应用题对于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是很有益的,是提高学生素质,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数学建模的应用也是科学实践,有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所必须的,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101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