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大学生课程思政论文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45

ihbqc692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大学生课程思政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ob0824

已采纳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基本内容和逻辑思路 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把98方案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整合为一体,但不是简单地相叠加而是融化为一门崭新的课程。因此在编写过程当中,专家感觉难度极大。现在整个教材里面,基本的内容应该是四观,即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主要目的是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大学生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四观基本内容确定之后,重点就是从大的内容上如何组织成全书的板块逻辑结构。过去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材的板块是不一样的。我们这一次考虑四观基本内容,在组织板块的时候,首先考虑了一个基本的理路,就是在教育问题上我们应该本着跳一跳,摸得着理念。根据从虚到实,从高到下的理路来设计的。因此,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名字相一致,与内容逻辑相一致,我们设计了三块的内容即思想、道德、法律方面的内容。三块内容如何涵盖这四观呢?我们认为,在思想这一块,就是人生观、价值观。在道德这一块,就是道德观,法制板块就是法制观。这样的思想的板块、道德板块和法律板块确定之后,它们的顺序从虚到实,从上到下,遵循着人的成人育才的基本规律,也就是按照邓小平提出来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规律来排列这一个章节的顺序,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这样应该把思想放在第一位,道德放在第二位,其次是法制。在思想这一部分,思想的部分人生观、价值观应该讲什么呢,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个问题可以写一本书,但是我们这一个书要体现理论逻辑的系统性和实践理性的紧密结合的问题。所以在思想的板块,不是系统地讲授,不是从概念出发来讲授人生观、价值观整体的内容,而是讲授体现人生观、价值观根本思想的内容,因此我们在这一个部分缩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它们就是人生观主要的思想,集中体现了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题思想中,我们首先确定理想、信念,把理想信念放在第一章,这是在课程体系中很大的创新了。过去我们讲思想道德修养,把理想、信念和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做一块,作为逻辑的归宿点。这次我们一下子调在最前面了,很多教师提出问题来,我们根据四有新人的逻辑来安排的,我们也是育人规律的逻辑来安排的。理想信念在人生观、价值观部分就是一个核心,因此我们把它放在第一章。在理想信念中,我们讲爱国主义,我们讲共同理想之后,从虚到实,应当过渡到伟大中华民族的复兴,坚定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因此我们第二章涉及的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从精神上是很大一个创新,主要是讲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复兴伟大的民族的精神。 第三章我们涉及了关于人生的问题。当然也讲到了人生观概念,实际上,我们在人生的问题上,我们讲了三个问题。就是涉及到人生观的三个主要问题:人生态度问题、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问题。我们经过反复的思考过程,在书中,我们不再使用人生价值观这一概念。过去我们把人生观和价值观联在一起。实际上,人生观我们认为前三个部分,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的真谛前面三章从总体上都是人生观,第一章是核心,第二章是重点,第三章是人生观根本问题。我们把思想这一块有逻辑地联系在一起了。 第一块如果是讲个人对待国家,个人对待祖国,个人对待自己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的话,那么从四章开始就涉及到道德问题。社会主义的总体价值趋向对人的道德行为的认同。从第四章,我们开始从思想过渡到道德行为。当然我们第四章选择也是着眼于整个社会主义道德完整的体系,我们作为一章来论述,我们是有重点的。 第五章和第六章讲在社会生活,家庭生活,道德生活三大生活领域中,或者社会公共生活领域里道德与法的要求。我们认为,作为基本理论的学科,他的理论体系是相对独立的。但是道德与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是共性的,因此我们找到了两者完美结合的平台、载体,这一个平台和载体就是社会生活。因此在社会生活当中,我们把公共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三大生活领域作为道德与法规范融合的一个载体和平台,也是道德与法融合最为完美的交接点。我们没有把家庭婚姻问题作为单独一个领域来讲,后来讨论的时候,觉得没有必要,把它融在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活里面。第七、第八章,我们主要是讲法的精神,增强法律观念。第五、第六章中道德和法在公共生活中的结合是非常清楚的。但是法律部分和前面的思想部分和道德部分如何结合。我们树立了一个根本的杆标,这个标杆就是结合思想品德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思想政治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我们立了一个标杆即人的修养。我们讲法律问题不仅仅是讲法律知识,讲法律知识我们更重要的是强调法律的修养。这样法律部分的内容就有机地跟道德修养和思想修养有机地统一在了一起。 全书从三块来讲,思想部分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形成的主要是人的思想品质,道德部分形成的主要是人的道德品质,法律部分形成的主要是人的法律品格。这样全书就形成了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和法律人格的完整的统一,这就形成了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这个概念。在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大学生优秀思想道德品德这样一个主题,使全书形成了一个逻辑严谨的统一的整体。这是全书框架的设计。 第三,关于我们书的主线,或者书的统领的思想,就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问题。这门课我们在书稿形成修改第7稿的时候,就是在3月7号第7次进行修改,准备向教育部党组汇报的时候,人民日报发表了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当时我们也在修改这一个稿子。杨光司长赶快买了一份《北京青年报》,在上面做了一个批示,希望司长斟酌,把荣辱观融入到教材,我觉得这是我们教育部最早把荣辱观放到教材里面的。当天晚上我们思考的一个结果是把荣辱观作为一个结束语,大学生要成材,要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必须要学习荣辱观。接下来,3月10号,周济部长做了一个批示,要求思想道德修养这一门课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系统地融入教材。教育部召集了课题组的成员,认真地学习了荣辱观,荣辱观中有18处全面的融入了教材当中。在5月28号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建设工程的会上,专家提出来随着大家对荣辱观的认识的深化,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专辟一节放在书里面。把荣辱观融入到教材里面,作为统领,我们自身有一个学习和领会的过程。到现在为止,我们是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专辟一节,学习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主要是强调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书中的主线地位,第一它是自始至终是贯彻的,第二它是统管的。16号文件提到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当中,理想、信念是核心,爱国主义是重点,统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基础,加强法律素质的提高、人民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是目标。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统管,放在理想和信念前面。为什么我们这样安排呢?我们通过学习我们认为有几点理由,在教材里面也没有写进去,因为不太成熟。第一点理由,社会主义荣辱观本身就是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前面思想部分就是讲人生观和价值观最核心的东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很好的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贯穿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与教材前面的思想部分是一致的。第二点关于荣辱观对道德部分的提法,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规范上来讲,它是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最新的、最系统的概括。过去我们讲,道德理论,我们讲一个核心为人民服务,一个原则集体主义,下面有五项基本要求,再讲三大领域,最后讲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我们用荣辱观把道德的核心、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基本规范融为一体,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作的最新的一次概括。因为我们讲荣辱观对规范领域起统领的作用。第三,荣辱观包括八个光荣,八个耻辱,从最低的两方面讲起,实际上本身除了讲遵纪守法,也体现了道德与法治的结合,从本身的内容上也很好的体现了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统一。长春同志讲,为人民在生活中德行为规范的原则和价值选择提供了根本的尺度,这个社会规范当然包括了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第四点,我们认为本书的归宿点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在新的时代,新的情况下,思想品德最精辟的概括就是八个光荣。八个光荣就是新的时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的思想品德。因此,我们觉得,从这样来说,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仅是全书一个主线,而且在全书当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统领的地位。我们看到中宣部有一个提法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四门基础理论课的主线。我们必须要把握好这主线,把握好这一个统管,这样一来,才会使教材有基本精神,有一个整体的理解。

大学生课程思政论文

117 评论(9)

lch104426

论文最主要是论点、论据、论证,和议论文道理基本一样。政治论文,要围绕我国政治特色、特征,当前政治环境及因素、改进地方、国家正处理的热点政治等论证。
277 评论(13)

小阳阳Y

我靠,我1500字谁能给你写闲聊,自己慢慢洗吧,去吧。
113 评论(8)

小一同学,

2008年暑假,我步入了淮阴工学院。来到学校后我没有做家教或其他兼职,所以我的社会经验肯定是不如其他同学的。而2010年大二暑假,“思政课”社会实践让我不得不去进行社会实践了。这是大学生必修的实践课,所以就同本村好友商量后一起进行了邳州市小楼村人民生活现状调查研究。做这项调查,不仅锻炼了朋友之间的默契与合作,还增加了对当前农村人民生活的了解,更加丰富了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这个暑假是充实的。 我们生活在农村,对农村情况本来就比较了解,这是我们选择这个课题的原因。因为上了大学以来很少回家的原因,这次回去发现我们那小村变了。其实不仅仅是我们小楼村变了,我们这个镇子都是一样的。因为我们这个镇子的特点:干炒之乡。根据围着全村看过之后发现的变化我们下定了所要调查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足以体现农村生活到底怎么样了。 (一)村中的主路已经由石头路修成水泥路。2010年8月1日,我们去村里支部调查修路金额来源,原来是每户300元底线,在此基础上任意捐助,其余政府补贴。于是我们随机到几户邻居家调查捐助金额,高的1000元,低的50,100。这就体现了农村贫富还是有差距的。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路修好了,村中的轿车,货车果然多了不少。 (二)每户人家都统一了厕所。原来的农村虽然也是绿数环绕,鸟语花香。但处处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厕所。这是农村一个不太好的现象,因为时不时的会飘过一阵臭味。现在,政府补贴,各家出资,为各家造了比较合适的厕所。2010年8月2日,我们调查了村民对政府这一政策的满意度如何,除了几个常年在外的村民,其他人全部表示肯定! (三)村子边缘空地开始建厂。由于我们镇子是干炒之乡,有句话说:一把铲子一口锅,瓜子炒遍全中国。所以村中青年全都外出奔波,村中大多为老的少的了,所以留守儿童也是一大问题,这里留守儿童的问题我们就不予调查了。2010年8月4号,我们通过父母带领找到厂长,调查了建厂安排。这是在外奔波回乡的成功人士,看到了本村优势后决定回乡自理。建好场子后,决定继续干炒,而这次就在村里炒,本村农民就是工人。厂长还要我们继续调查下村中愿意不出去在村中干炒的人数和满意工资,并提供问卷,我们就一同到下发给村民调查。也许是村民不太敢相信在村子里赚钱还是有自己的摊位,仅有30%的村民接受。要求基本上是50元每天并管一顿午饭。这也许就是农村的朴实,从来不讲什么基本工资+加成吧。我相信,这厂子办的起来! (四)政府补贴农民种地落实了。2010年8月6日到7日休息整理了两天资料,去网上看了看政府对农村政策,决定调查下对农民种地补助情况。8日,我们对我们村第六,七组农户进行询问,政府的补贴按亩下发,没有拖欠,我们家也有收获。虽然种上了树,但毕竟也细心培育了嘛!还有村民说,不要钱已经很感激了,还送钱,明年多包两亩。今年种大蒜就赚了5,6万,比外出打工还强! (五)最后,我们还想了解农村的一个问题,计划生育问题。由于这个问题村民一般是不会告诉我们的,只有问至亲之人了。农村的妇人还是很会闲聊的。我们了解到,虽然国家强制实行计划生育策略,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等等较为理想的生育策略,但是我们发现真正做到的不能说没有还是很少的。我们发现农村还是存在着重男轻女的陈旧思想,还是有很多家庭想要生个男孩。而且,农村家庭还是想要一男一女为最美。 2010年8月12日,为期12天的暑期实践结束了。短暂的社会实践,一转眼就过去了,在这其中,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都将会让我终生受用。虽然我们的调查普普通通,却能够体现农村现在的生活现状。政策是国家下发的,是要下边切实努力执行的,所以农村的搞好与否与农村领导干部有很大干系,领导干部一定要选好。有的城镇搞建房, 全村农民组成泥水匠,司机等等到别的村子去建房屋,有的村子搞木材,他们的木材全国销售,我们的村子就该搞起干炒特色了。每行每业,形成自己的专业后就能赚钱,各个城镇有各个城镇的特色,把特色搞好就对了,散了,整个村子是达不到共同富裕的。虽然农村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农村的家长比城市的家长更希望子女得到更高的教育,否则他们也不会没日没夜的在外打拼。所以,农村的文化水平会不断的提高。每次回到家,爸爸妈妈都会问我进行的怎么样,都会说天太热早去早回,都会问我还要多久结束。学校让我们去社会实践真的很有作用,会让我们从中收益匪浅。社会实践让我知道了,挣钱真的很不容易,也明白工作的辛苦,以后再也不会浪费了。社会实践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社会和大学一样也是一个学习和受教育的地方,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觉得合适就用吧 我也是找的
312 评论(14)

dpckill

这个你要自己确定一个利益,比如说可以通过一些时政事件来写此类的论文,像是今年就可以用香港的某些事件作为分析的核心
202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