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细心
我国2011年眼镜行业发展的现状 中国不仅是世界潜力最大的眼镜消费大国,而且已成为世界领先的眼镜生产大国。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中国眼镜工业总产值超过2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出口额达15亿美元,同比增长18%,进口额 中国不仅是世界潜力最大的眼镜消费大国,而且已成为世界领先的眼镜生产大国。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中国眼镜工业总产值超过2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出口额达15亿美元,同比增长18%,进口额11亿美元,同比增长7%。 中国眼镜协会理事长徐云媛介绍说,近5年来,中国眼镜产业年均增幅达17%。目前,我国眼镜生产企业超过4000家,有一定规模的验光配镜店超过2万家,并已形成广东东莞、福建厦门、浙江温州、江苏丹阳、上海、北京等主要生产基地。眼镜的材质、品种、款式日益多元化,能够生产纯钛、钛合金、记忆金属等眼镜架、角膜接触镜、CR-39光学树脂镜片、镀膜镜片、渐进多焦点镜片、非球面镜片等高技术含量的新型眼镜产品,并出现江苏"万新"、浙江"海豚"等知名品牌。 据保守估计,中国约有3亿人配戴眼镜(矫正屈光镜),按每3年更新一付来计算,每年的市场需求量就达1亿付,如果加上太阳镜,市场需求量就更为可观。除了实用功能,眼镜还被赋予装饰功能,眼镜消费的个性化、时尚化、品牌化、高档化的趋势日益显著,这进一步催生了中国眼镜市场的商机。 受中国市场诱惑,几乎所有的国际知名眼镜厂家和商家纷纷来华掘金,或设立生产基地,或编织销售网络。譬如,1997年,全球最大的镜片制造商法国依视路(Essilor)投资5300万美元在上海建立了镜片生产基地,产量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并占据了12%的中国市场。日本野尻1989年登陆中国,不仅在上海设立了镜架生产厂,而且在全国布局了上千家连锁店。香港是全球第二大眼镜生产中心,目前已将70%-80%的生产企业转移到广东东莞。台湾是全球主要的太阳镜生产中心,也将生产重心转移到福建厦门。 在24日开幕的第5届中国(上海)国际眼镜业博览会上,来自意大利、法国、德国、美国、西班牙、香港、台湾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50多个参展商展示了最新产品,其中海外展商占四成多,320多个国际品牌集体亮相,折射出中国眼镜市场的强大吸引力。这个博览会于2月26日闭幕。 徐云媛指出,中国眼镜产业虽然发展迅猛,但也存在诸多弱点,譬如:产品结构不合理,以中低档为主,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档产品不足;装备和工艺水准较低,设计和原创能力薄弱,虽然塑造了一批国内品牌,但尚无国际品牌。因此,中国要从眼镜生产大国变成生产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透露,2004年,我国开始对眼镜产品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并对验光师实施资格认证制度,有关厂家、眼光配镜店以及验光师,只有通过审核和认证,才能继续从事生产、营销和服务。这将提高我国眼镜行业的准入门槛,对整顿市场秩序、鼓励良性竞争、促进技术进步、引导产品结构调整、塑造国际品牌产生积极影响。 
随着网络的发展,各行各业都注重往电子商务方面发展,眼镜行业亦是如此,眼镜行业资讯可以登录 上海优亦诚眼镜展览网 查询
目前,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眼镜生产和消费大国,产品以价廉物美享誉世界。中国眼镜行业市场容量达400亿人民币。近5年来,中国眼镜产业年均增幅达17%。在全国,老年人已超过了3亿,这些人中90%都需要眼镜。全国的在校大学生为2000多万人,其中至少80%的人需要眼镜。按照市场上每3年就更新眼镜的周期计算,中国眼镜市场每年约需要1亿副眼镜,中国眼镜市场的需求潜力是很大的。中国经济发展迅猛,消费者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对眼镜产品的个性化消费日趋明显。我国眼镜行业小型企业较多,大中型企业较少,且多为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或是股份制企业。眼镜除了实用功能,还被赋予装饰功能,这进一步催生了中国眼镜市场新的商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眼镜行业获得了飞速发展。然而,透过繁荣的背后不难发现,我国眼镜制造业长期以来沿袭的低档次、低附加值的发展模式所导致的严重弊端,如企业利润空间狭小、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缓慢,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能源、原材料、劳动力价格以及企业管理成本的持续上升,国内外市场竞争空前加剧所导致的产能过剩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实施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眼镜制造业面临着众多企业利润大幅度缩水、部分企业生存艰难甚至面临倒闭的困局。对此,我国眼镜生产重要集中地的温州、广东、丹阳等地的眼镜生产企业在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合理地提高产品价格,对企业乃至整个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涨价”已是眼镜制造企业化解成本困局的必然选择。同时,“涨价”也是眼镜行业适应国家宏观调控的明智之举。随着个人电脑和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一个互联的、全球的商业时代已经到来。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效率及应变能力,迅速感知市场的变化情况,已经成为每个眼镜企业不懈的追求,越来越多的眼镜企业已经认识到利用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他们在未来竞争中保持领先的关键。眼镜电子商务是整个眼镜企业电子化和信息化的过程。它推动的是整个眼镜企业组织流程和核心竞争力的调整和提高。当前儿童近视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正严重危害少年儿童的健康。中国儿童近视率现在自小城镇、中等城市到大城市都有逐步上升的趋势,并且明显从儿童高龄组向低龄组发展。学龄前儿童的近视比率较十年前大幅增长二至三倍,其中六至七岁的幼儿园大班儿童的近视比率,由十年前的百分之七,大幅上升至百分之十八,几乎五个学童中就有一个近视。可以看出近年来幼儿近视年龄呈现直线下降的趋势,除了视力保健问题刻不容缓外,也显示出儿童眼镜市场发展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