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关于乡村振兴的议论文有哪些好的影响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25

青苹果789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关于乡村振兴的议论文有哪些好的影响

6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dyutium

已采纳
答:这会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给乡村地区的人们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进而促进乡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关于乡村振兴的议论文有哪些好的影响

109 评论(8)

meyerwang

这部法律的通过定然会给乡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最直接的一个影响是,让乡村发展进程真正的做到了有法可依,万事一旦有了规矩,就离繁荣不远了!
173 评论(8)

william郭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这是新世纪以来第15个以“三农”工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按照“远粗近细”的原则,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阶段性目标任务作了部署。从勇先创景官网看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是对我们党“三农”工作的继承和创新,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144 评论(12)

芒果猴

1、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 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均衡,农业基础差、农村底子薄、农民竞争力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加大对三农领域的扶持力度,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发展目标。 2、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必然要求 我国人口数量庞大,即使城镇化率达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仍将有两亿多的农民。与快速发展的城镇化相比,农村虽也在不断发展,但从农村医疗、教育、文化、养老等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的建设滞后以及城乡居民不断加大收入差距来看,农业农村现代化仍是一大短板,城乡之间的发展仍不平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让农民能够得到稳定的就业和收入,可以享受到完善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可靠的社会保障以及丰富的文化活动,不断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 3、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路径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支持与保障,但是却也造成了现在很多农村存在的空心化、老龄化等问题,城市发展起来了,但是农村却还存在着贫困、农业发展单一等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够帮助农村地区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通过“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让农民实现脱贫致富,让农业实现升级转型,让农村实现生态宜居,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当然乡村振兴战略要落地的话,首要就是产业。勇先创景独创“乡村振兴产业七种兵器”,是找准产业的必读。
157 评论(13)

我是一条曲线

第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是回归并超越乡土中国。中国本质上是一个乡土性的农业国,农业国其文化的根基就在于乡土,而村落则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振兴乡村的本质,便是回归乡土中国,同时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超越乡土中国。第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本身是对近代以来充满爱国情怀仁人志士们理想的再实践、再创造。20世纪30年代,兴起了由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等人为代表发起的“乡村建设运动”。诚如梁漱溟所言,乡村建设运动,是由于近些年来的乡村破坏而激起来的救济乡村运动。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方案是:把乡村组织起来,建立乡农学校作为政教合一的机关;向农民进行安分守法的伦理道德教育,达到社会安定的目的;组织乡村自卫团体,以维护治安;在经济上组织农业合作社,以谋取乡村的发达,即“乡村文明”、“乡村都市化”,并达到全国乡村运动的大联合,以期改造中国。晏阳初是另一位“乡村建设”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倡导者。晏阳初发起并组织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知识分子率领他们进行“博士下乡”,到河北定县农村安家落户,在乡村推行平民教育,以启发民智来实现他的“乡村建设”理想。他提出以文艺教育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以卫生教育治弱,以公民教育治乱,以此达到政治、经济、文化、自卫、卫生、礼俗“六大建设”。再一位乡村建设运动的倡导者便是卢作孚,他是一个实业家,他认为中国乡村衰败的根本在于乡村缺乏实业做支撑,于是他在重庆北碚开展了一系列的实业救乡村的活动,在那里修建铁路、治理河滩、疏浚河道、开发矿业、兴建工厂、发展贸易、组织科技服务,进而探索以经济发展来推动乡村建设。
184 评论(8)

hialvin

谈谈我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194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