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一一人
1、课堂前置,将课堂上要学习的知识提前让学生知道、了解、学习,也就是预习,虽然三年级时,我们已开始了预习,效果还是不错,到了四年级有所放松,甚至停滞。一个原因是老师没有把预习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没有在思想上放在重要位置上,总是担心同学没有预习或预习不透彻,总是放不开手,课堂上还是要从前到后完完整整的讲解,这样预习的作用只是让认真预习的学生重复学习了一遍,不认真预习的同学应付一下,这样在孩子的心目中就势必形成预习不预习一个样,反正老师上课还要讲的,因此,预习时个别学生来说就流于形式。另一个原因是没有有效及时的检查形式。对于预习作业只限于预习本上的检查批改等,只能了解会的人有多少,不能了解不会的有多少,对于孩子到底自学会了多少。还存在哪些问题疑难还是未知,所以,对课堂的指导意义不大,所以,本期打算重视预习,改变预习方式,将课堂知识前置,每天新课预习要求有三,其一,阅读数学教材,将例题读通、读清、读懂,其二,谈谈我们的收获,我知道了要写出答案,其三,要试着做后面配套的习题,其四,我的疑问困惑是什么检测方式:先出几道本课的检测题,让学生试做,有多少人作对,有多少人做错一目了然,问题处在和地方也暴露出来了,针对问题以及预习中学生的疑难才进行知识的讲解,这样才能在错误中找到根源,在疑难处点拨达到画龙点睛之效,也给学生留下深刻牢固的印象,并且不仅知道什么样是正确的,还能知道什么样就会错误,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同时,当堂纠正预习中的错误以加深理解,巩固强化知识。课堂的精讲,势必会给学生留下多练的课堂空间,所以增加课堂容量将是我的改革教法的第二步。追问: 我要的不是教学论文,是学生写的论文。。。。 回答: 对我来说什么都可以变成数学。”数学家笛卡儿曾这样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我国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华罗庚也曾下过这样的结论。的确,正如两位前辈所说,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的脚步无处不在。 2006年已经接近尾声了,迎面而来的是新的一年——2007年。行走在繁华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商家打出的“满400送400”,“满300送300”的促销招牌。“这真实惠!”消费者们蜂拥而至,商场里人山人海,抢购成风。此情此景,真让人以为回到了物资短缺的年代。实际上商家心里早打好了如意算盘。俗话说:只有买亏,没有卖亏,“满400送400元券”只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其中暗藏着数学问题,暗藏着商业机密,暗藏着许多玄机。 去年,我们一家三口,也在新年之际在商场里“血拼”,当时是满400送400元券。我们先用980元买了一件苹果牌的皮夹克给爸爸,送来了800元购物券。我们并没有过分浪费,花了298元券买了一件藏青色的李宁牌棉袄,又用剩下的500元券中的488买了一件太子龙男装(由于是购物券,不设找零)。到底便宜了多少?298+488+980=1766(元)——这是原来不打折时需要花的钱。980/1776,所打的折扣大约是五五折。 我的姑姑和姑夫从前也做过服装生意,我对服装的进货成本与销售价的关系也有些了解。服装的进价一般只占建议零售价的20%~30%。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商场促销力度越来越大,为了保持利润,商家或厂家还不断地把衣服的建议零售价标高。就如前几天在电视中看见的一位消费者所说,某一品牌同一款式的一条尼料的裤子,三年前建议零售价还只是299元,今年标价变成了999元。这么一算,进价大概只有商场里售价的10%~20%。就算打了五五折,商家还稳赚三至五成的毛利。 广告,广告,便是广而告之。许多人一窝蜂似的赶来抢购、血拼,商场的人流量多了,商品销售量也快速增长。就按人流量是平时的三倍算,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数学问题。假设平时人流量少时,一件商品按8折销售。8折减去进价2折,标价部分的6成就成了毛利。虽然现在“满400送400元券”时同一件商品可能只赚三至五成,但销量起码是平时的三倍以上。就按三成毛利和三倍销量来计算,3×3=9,与平时的6成毛利相比,一天能多赚50%。虽说这样卖每件单位毛利率有所下降,毛利额却因销售量的增加而增长,更因大量销售而加快了资金周转,带来额外的收益。 商品标价和促销中有数学,购物消费中有数学,装修房子有数学,织毛衣中有数学……总而言之,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 
感悟小学数学教学课改中的变化----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反思【摘 要】互动课堂教学是一个培养学生交流、表达、合作、思维等能力,具有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它注重师生交流、合作,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首任务。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互动交流。互动教学赋予新的意义: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创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如何处理师生关系等问题;如何创设各种活动,以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倡导全体学生参与;改变“填鸭式”、“满堂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互动学习。【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教学实践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创新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发展方向,在数学教学过程必需体现创新,数学的学习不应成为简单的背概念、公式和熟练的过程,数学的学习更应该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使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过程,从生活中体会数学,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对一个问题的解答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就是一种创新。所以,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不是高深莫测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体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使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了解数学、认识数学,在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真正价值和自我价值。思维能力的培养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使学生在思考和解题的过程中富有联想,好于假设、怀疑、判断。而互动式教学就能为学生提供创新意识的环境、实践能力得以实现的空间以及为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打下基础,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一、改变“灌输式”课堂教学环节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为复习——新授——练习——小结——作业,这是单一的教学过程。新的教学环节应是情境导入——学生探索——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巩固——小结,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可采用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听讲、示范——模仿;师生共同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提问——回答、激发——思考;以学生活动为主的互动教学方法:组织——讨论、指导——练习,或是学生讨论-----学生提问----教师回答。二、课堂引进小组讨论,扩大学生参与面,增加学生知识小组讨论学习是课堂教学中扩大学生参与面的一种有效方法和为学生增加各方面的知识提供一个相当好的机会。小组讨论学习前,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小组交流;小组讨论学习时,教师作为参与者深入各组交流,善于交流的小组及时作出表场,从而提高小组讨论学习兴趣;小组讨论学习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汇报结果和展示结果,组织评讲。通过小组讨论学习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学习任务,将五花八门的想法进行相互交流,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充分发挥了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感情,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三、回家作业引进“学已仿照,举一反三”让他们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这样至少可以激发他们用“数学眼光”看社会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数感和观察能力, 进而激发他们我学数学,学好数学,我快乐。下面是一些学生写的几道仿照题,可能有些幼稚,但我觉得这些学生已经在用数学了,我感到很欣慰。1、我们有一个梯形花园,上底是5米,下底是7米,花园的面积是70平方米,现在我们想知道上底到下底的距离是多少米?2、五(1)班有48位同学,按一、二、三、一、二、三、、、、、、报数,到陈小明应报多少?3、今天,妈妈带我去买菜。每千克青菜5元,买了5千克,我们付10元够吗?学生通过观察、收集信息、记录他们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和数学例子,并用“数学眼光”分析生活实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它,就不死记硬背课本现有的概念、公式,而是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了,通过问题的解决,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并且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这难道不是一举多得吗?生活实例很多,如果有效地选择数学信息,就培养了学生观察、收集、分析和整理数学信息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信息交流能力呢?我们认为,学已仿照就是一种较好地表达数学信息的媒介,同时学生之间可以通过互相阅读、相互讨论甚至质疑争辩学已仿照中的内容,从而更加举一反三,明辨是非,融会贯通,数学作为交流对象的教育目的自然得以实现。通过学已仿照,学生还可以知道哪些内容是会,哪些内容还需要老师再讲的,这样可以及时的捕捉教学中学生的反馈信息,提高教师自生的素质。其实我觉得这也是一种互动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观察等能力,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哪些课堂教学环节处理得不好,须及时改进。※对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反思: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实行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与传统教学相比较有一个质的飞跃。传统教学注重的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而新课标注重的是人的智力、情感、态度、身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新课标强调让学生学会生活,关注现代社会,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注得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经验的积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从而使教学过程是个多目标的过程。“互动式教学”强调了教学过程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过程。它既强调学生认知主体的自我学习和潜能的发挥,同样强调老师应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帮助和点拨的作用。尤其,重视在讲授新知过程,教师侧重于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主去发现、探索学习,把教学过程变成是师生思维交替,情感交流和方法技能的学习过程。新课标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观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重点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使教学过程变成是一个探索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学方式应服从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互动过程,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成为教师引导下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的职能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服务者和参与者。互动式教学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尤其是突出学生间互动学习的过程,以及重视学生各自经验方法的个性化介入,允许学生自主学习和各抒已见,放开了学生思维的翅膀,使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和创新意识有了发展的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