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or
浅谈小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辽宁省新民市梁山镇中心小学 刘瑶 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汉语言教学的基础工程,语文出版社出版的语文S版实验教材中,要求一、二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识字量明显大了,要完成这样大的识字任务必须提高识字效率,根据教材内容特点,教给学生科学的识字方法,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为学生提早阅读,获取更多信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S版语文教材在识字教学方面改变了以前老师教学生学的方法,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学,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无论是象形字、会意字、指示字,还是形声字,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汉字构字特点,引导学生识字。 形声字归类比较识字。引导学生探究形声字形和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如“清”与“情”两个字是左形右声,“氵”与“忄”表义,“青”表音,“枫、桦、柏、榕、梧、桐”等生字教学,要引导学生认识这些都是形似异声字认识这些字,要重在记“声”。 会意字归类识字,如学习“歪”字时,由“不”字和“正”字组成的。意思不端正,不正便是“歪”,学习“尘”字时学生理解为“小土”,学习“休”把它理解为人靠在大树旁休息。 抓住汉字自身的规律进行自主识字,减轻了记忆的强度,培养识忆汉字的兴趣。 二、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识字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所以教学要抓住孩子们爱玩的天性,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由被动练习转为主动练习,从而积极参加活动,自主识字。 部件构字法 汉字都是由笔画、部首、独体字等部件构成的,教会学生运用部件构字认识生字。加上或者减去某个部件利用迁移策略,有效地认识新字的学法,如学习“鸡”字,用熟字“又”+“鸟”等于“鸡”。学习“木”字由熟字“休”—“人”等于木,“众”字是由三个人字构成,记忆为“三人为众”。 编故事巧记字形 在教学中,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把一个抽象的汉字演泽活化成一幅幅图或一段小故事,如学“会”时,教师边讲故事边写笔画:“人像云彩那么多聚在一起,原来是在一起开会。” 充分利用卡片识字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要求认的字都是最常见的汉字,可以倡导孩子们自主地去识记这些字,或者与其他学生合作学习汉字。教室里有很多现成的物品,如门窗、讲课、黑板等,在上面贴上字卡,让学生看到什么就能认识表示该用品的字,学生还可用字卡做部件拼组识字,进行组词游戏,在自主学习相互交流中愉快地识字。 用竞赛法识字 学生好胜心强,在竞赛中识字,热情更高,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男女竞赛等。如教师可出示一幅画着大树的画,树上挂着写有生字的苹果,让学生举行摘苹果竞赛,看哪组摘的苹果多,可以让学生按顺序读字音、组词语分析字形、接龙竞赛,在激烈的竞赛中自主识字。采用竞赛法,效果非常明显,大家不再把练习当作负担,它已成为游戏的一部分,荣誉的一部分。 三、字词句同步训练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把生字与词语连起来记忆,从词句中理解字义。如小学第一册语文《乌鸦喝水》一课,在引导学生认识“渴”和“喝”这两个生字时,可引导学生在课文词句中认识这两个字的形和义,从“一只乌鸦口喝了,到处找水渴”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口渴想到什么(口渴想到水),“渴”与水有关,所以口渴的“渴”是“氵”旁。再理解喝水要用口,“喝”与“口”有关,所以喝水的“喝”字是“口”字旁。同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语言环境,用生字组词、造句,通过字词句说写同步训练,加强对生字的理解、认记和运用。 四、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识字 多渠道、多种方法鼓励孩子在生活中识字既是识字方法的积累,更是识字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引导学生出去游玩时,认识车站牌、广告牌等,让学生互认学生证上的姓名,收集商标、小食品袋等认字。买东西认字,电视字幕中认字,阅读课外读物时认字……让学生留心生活中的汉字主动去识字,不断增加自己的识字量,并使自己自主识字的能力得到提高。 五、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法识字 鼓励学生自己编顺口溜,猜字谜分析字的结构。如学习“雷”字时,学生会编“一场大雨下在稻田上”;学习“告”字时,有个学生编写谜语“一口咬掉牛尾巴”。 尽管学生的识字方法还不成熟,有些甚至还幼稚可笑,但学生自己动脑识字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对汉字的再造想像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识字教学的方法很多,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和创造劳动的快乐,要让学生通过练习真正掌握运用识字法和汉字知识的技能,从而形成自学汉字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学习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这就指明了识字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我们的语文教师要认真践行新课标的指示精神,彻底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义不容辞地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自主地位,使学生学习成为真正的主人。那么,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快乐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在低年级段就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识字教学中,要注意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例如,把具有相同偏旁的字组成字串来学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能让学生从中领悟到汉字的结构美,培养识字兴趣。 除此之外,我还把有关生字编成顺口溜或句子,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寻字、辨字、读字、记字,加快了识字速度,提高了识字能力。 二、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 识字教学如果不讲究方法,只让学生机械记忆,学生将产生厌倦心理,注意力难以集中。因此,识字教学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更要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自主识字。 象形识字法。如学习“舟、竹、石、川、燕”等字时,把它们同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 会意识字法。比如在学习“尖”字时,让学生拿出铅笔观察,认识一头小一头大的东西就是尖的。 替换部件法。汉字中有很多形声字,都可以让学生用“换部件”的方法来学习。如学习“请”字时,让学生先回忆“清、晴”字,让他们把“氵、**”换成“讠”,就是“请”。 谜语识字法。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根据这一特点,把生字编成谜语,可以帮助学生在猜谜语中识字。如教“也”字,可编成:“有水可养鱼虾,有土能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马走遍天下。” 总之,在识字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巧妙的进行教学设计,解决识字教学的“枯燥无味”问题。通过转换学习角度,降低了识字难度,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在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学生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会越来越喜欢汉字,并能逐步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进而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为以后的语言文字知识,能力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