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3

torrxi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鞍山师范学院论文封面图案是谁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疯狂的维尼熊

已采纳
专业名称: 统计学 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包括一般统计和经济统计两类专业方向,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或数学与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受到理论研究、应用技能和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和基本能力。�知识和能力结构: 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 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具有采集数据、设计调查问卷和处理调查数据的基本能力;� 了解与社会经济统计、医药卫生统计、生物统计或工业统计等有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某一领域的基本知识,具有应用统计学理论分析、解决该领域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了解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动态及其应用前景;� 对于理学学士,应能熟练使用各种统计软件包,有较强的统计计算能力;对于经济学学士,应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熟悉国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和统计法律、法规,具有利用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管理的能力;�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主要专业实验: 相近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学科性质: 理工 门类: 理学 主干学科: 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主要课程: 数学基础课(分析、代数、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运筹学、计算机基础、应用随机过程、实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抽样调查、非参数统计、统计预测与决策、风险管理等,以及根据应用方向选择的基本课程(如经济统计方向可选择社会调查方法、经济与社会统计、国民经济核算、会计学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学年论文、社会调查、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分布院校: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 【天津市】南开大学、天津财经学院 【河北省】河北大学、燕山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 【山西省】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雁北师范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财经学院 【辽宁省】东北大学、辽宁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沈阳大学、鞍山师范学院、沈阳师范大学 【吉林省】吉林大学、长春税务学院、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黑龙江省】黑龙江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 【上海市】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江苏省】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气象学院、江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东船舶工业学院 【浙江省】浙江大学、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杭州商学院、嘉兴学院、温州师范学院 【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财贸学院 【福建省】厦门大学、福州大学 【江西省】华东交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 【山东省】山东大学、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山东工商学院、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财政学院、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泰山医学院、曲阜师范大学 【河南省】郑州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财经学院 【湖北省】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湖南省】湖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商学院、中南大学 【广东省】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商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工学院 【重庆市】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工学院 【四川省】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 【贵州省】贵州财经学院、贵州民族学院 【云南省】云南大学、云南财贸学院 【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西安财经学院 【甘肃省】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商学院 【青海省】青海大学 【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大学、新疆财经学院、石河子大学 就业前景: 主要到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鞍山师范学院论文封面图案是谁

303 评论(8)

xue蒲公英

陈兰孙,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大连理工大学“海天学者”特聘教授,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名誉院长。196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现任中国数学会生物数学学会理事长,《生物数学学报》主编,《系统科学与数学》常务编委,《应用生态学报》,《数学研究与评论》,《微分方程年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Systems》(加拿大SCI检索杂志) 等刊物的编委,美国《数学评论》和德国《数学文摘》评论员。早年从事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研究,在1979年得到“二次微分系统至少存在四个极限环”的结果,指出了前苏联一著名数学家的“二次微分系统至多有三个极限环”的结论是错误的,从而在国际常微分方程界引起了极大轰动,被近年来许多国内、外专著所引用。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事生物数学研究,作为我国生物数学研究的开创者与组织者,曾被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康乃尔大学教授卡洛斯称为“中国生物数学之父”。从1984年开始主持召开了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生物数学学术会议,并先后在1988年于西安和1997年于杭州主持召开了两次国际生物数学学术会议,每次会议都有来自全世界十几个国家著名生物数学家参加。主编了Advanced Topics in Biomathematic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hematical Biology, Hangzhou, 1997(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主持召开了国际数学家大会生物数学卫星会议,主编了Advances in Mathematical Biology, Discrete and Continuous Dynamical Systems: Series B, 4(3), 2004 (21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生物数学卫星会议论文集)(SCI检索)。在数学生态学模型、分子作用动力学模型以及传染病数学模型等方面有相当多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50多篇,其中50余篇被SCI检索。指导了十余名硕士研究生和二十余名博士研究生。撰写和主编了十余本专著和论文集,分别由世界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美国数学会,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美国数学理科学院研究所出版。曾应邀到意大利,美国,阿尔巴尼亚,日本,韩国等国家访问和讲学。1992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先后被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鞍山师范学院,浙江农业大学、中央财政金融大学、华北工学院、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及闽南科技学院等高等院校聘为兼职教授。黄国盛:男,1952年2月生于江西丰城,1977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1982-1983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进修;1990-1993年在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95-1998年在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攻读博士学位。1991年评为副教授,2000年晋升为教授。现为福建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曾任福建省教育学会历史教学委员会副理事长。1999年底至2005年初任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副主任、社会历史学院副院长。2005年初至今,任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院长,并创建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闽南文化研究所。主要从事近现代东南沿海经济、闽台经济与文化、中国海关史、中国近代海军史、福建古村镇等领域的研究。为本科生开设《中国近代史》、《史学论文写作》等课程;为研究生开设《东南沿海区域经济研究》、《中国近代经济专题研究》等课程。代表作《鸦片战争前的东南四省海关》(博士论文,38万字),出版后获省社科二等奖,受到史学前辈好评;原中国史学会会长戴逸教授称“内容充实,史料丰富,论点正确,颇有新意”。还发表《赫德与总税务司制度的建立》、《李泰国与外籍税务司制度的产生》、《英商洋行在广州的起源与演变》、《清代前期的海关口岸与内外贸易》 、《论清前期闽台对渡贸易政策》、《论清代前期台湾社会男有耕而女无织》、《中法战争前的福建海军》、《清代前期台湾与沿海各省的经贸往来》、《闽东也有西双版纳》、《闽东桃园人间仙境——记周宁礼门峡谷》等论文50余篇。近些年主持的研究课题有:《清代闽台与沿海各省的经贸往来》(福建省社科项目)、《清代闽台三通与两岸经济互动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明清时期东南沿海航务档案资料选编》(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项目)、《三都港开发与福州、温州、宁德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子课题)、《福建古村镇的历史考察》(福建省社科项目)等。郭丹,福建龙岩人, 1987年7月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到福建师大工作,现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福建师大工会主席、教代会执委会主席,福建师大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福建师大闽南科技学院院长;曾任福建师大中文系副主任、文学院副院长多年,福建师大党委委员,教育部全国高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社会兼职有: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诗经》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理事,是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主要方向为先秦两汉经学与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在史传文学特别是《左传》研究方面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已出版《古代文学精华》、《春秋左传直解》、《左传漫谈》、《史传文学:文与史交融的时代画卷》、《客家服饰文化》(合作)、《先秦两汉文论全编》、《魏晋南北朝文论全编》(合作)、《左传国策研究》、《左传战国策讲演录》等及古籍整理著作十五种,在《文学遗产》《光明日报》《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2003年承担的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四库全书总目中的文学批评》,结项后被评为“优秀”。多年来还承担国家教委古委会、福建省社科规划科研项目十余项。2009年专著《左传战国策讲演录》获得福建省第八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此前还获得过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另有中国图书奖(合作),华东区古籍优秀图书一等奖(合作),华东区优秀教育图书二等奖(合作)等。曾赴台湾、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讲学。在教学方面,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欢迎,有多篇教改研究论文发表,曾担任国家级重点教改项目、省级重点教改项目,是校优秀课程、精品课程负责人。1997年获福建省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2000年获福建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2001年获国家级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2007年被评为福建省教学名师,并被提名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候选人。2008年所负责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专题》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9年再次获得福建省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所领导的师大工会在全省甚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在其担任师大工会主席期间,师大工会曾获得过多次全国性先进称号。2009年4月个人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肖华山,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2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2年7月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获农学博士学位;2003年12月-2004年12月获国家教育部留学基金资助,赴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访问学习。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及科学研究,2006获福建师范大学“师德之星”荣誉称号。主要从事植物生理生化、植物生长发育、植物组织培养、果树生理等研究,已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现任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副院长。潘新民,男,1968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精仪系,1981年冶金部自动化研究院研究生毕业,硕士。曾在冶金部长城钢厂、武汉科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工作,教授,硕士生导师。1992年曾赴美国哈佛大学访问。1992年10月—1995年4 月先后在深圳华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和天津美国信誉集团任副总工程师和总工程师。现任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计算机系主任、教授、计算机应用教研室主任(兼)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微型计算机控制教学与科研工作。于1988和1989年在中央电视台主讲“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以及“微型计算机与传感器技术”两个电视讲座,并受到中央电视台及广大观众的好评,为国家培养了大量计算机应用专门人才。主讲过多门课程,曾获天津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除了教学之外,一直从事科研工作,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并具有独立科研及领导能力,先后完成多个微型计算机控制课题,并曾担任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863计划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其中“空间材料加工地基实验系统”由机械部鉴定为国际领先,并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潘教授还完成的项目有监控系统、IC卡电表系列产品,并主持FR1151压力变送器(天津市科委项目)和虚拟通信实验系统(天津市教委项目)。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一项。另外,先后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著作12部,计600余万字。其中于1985年写出的“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一书为我国第一本微型计算机控制专著,先后被很多学校选作教材,累计出版十余万册,并于1987年获冶金部优秀教材二等奖。所开发的虚拟通信/网络实验系统是一个非常具有实用价值和市场潜力的课题,这在国内是没有先例的。2004年2月通过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鉴定,一致认为该项目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62 评论(8)

10192018

了解一下,经济统计学专业好就业吗?就业方向怎么样?
153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