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50

伊拉那个克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关于司马迁史记的论文摘要怎样写的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誉洋

已采纳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相当于现在国家图书馆馆长一职)。早年司马迁在故乡过着贫苦的生活。建元六年,窦太后死后,汉武帝罢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重新发动尊儒,这便是有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元朔二年,司马迁从夏阳[念"假"] 迁居长安,后随家迁于京城,从孔安国学《尚书》,从董仲舒学《春秋》。随后他继承父业为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在主持历法修改工作的同时,正式动笔写《太史公书》。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他因为“李陵事件”,为投降匈奴的李陵求情,因此直言触怒了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遂遭受宫刑。在狱中司马迁发奋图强,自强不息,忍受了非常人所能忍受的痛苦,继续编写《史记》。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于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记》。公元前90年,司马迁逝世,终年56岁。对于司马迁的死因,因史料无明确记载,至今仍为未解之谜。

关于司马迁史记的论文摘要怎样写的

128 评论(13)

kid冰猫

本书论述了司马迁的经历及这一切对他作品的影响,推测了《史记》各篇著作先后,认为司马迁的人格与《史记》的风格是一事,那就是浪漫的自然主义精神。作者对《史记》一书的美学风格也进行了详尽的分析,高度评价了司马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可以说,研究司马迁及《史记》所牵涉到的重大问题在这部书中都程度不同的接触到了,并提出了启人思考的深刻见解。比如,关于司马迁的生年,自王静安和梁任公提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后,几乎已成定论。李长之先生却不为权威和成说所囿,在本书中提出了司马迁生年为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的说法。有趣的是,虽然当时这个观点没有引起反响,一九五五年一位叫刘际铨的人却抄袭全文在《历史研究》上以自己名义发表了。同期《历史研究》上还发表了郭沫若先生《太史公行年考有问题》一文,也持司马迁生年为建元六年的说法。从此,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引起重视,展开了热烈讨论。但这,距李长之先生写成此文已是十年之后了。
126 评论(10)

chowjake

司马迁曾多次接受宫刑 真是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319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