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85

zzslc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钢琴艺术发展史论文选题背景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guizhao

已采纳
起源:  钢琴是一种键盘乐器,用键拉动琴槌以敲打琴弦。从十八世纪末以来,在欧洲及美国,钢琴一直是最主要的家庭键盘乐器。钢琴发源于欧洲,十八世纪初,意大利人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meo Cristofori)发明的一种类似现代钢琴的键盘式乐器。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从键盘乐器发展的历史来说,现代钢琴是由钢琴的前身——以拨弦发音的大键琴与以撞弦发音的小键琴演进而成的。从十六世纪末开始,大键琴和古钢琴这两种键盘乐器逐渐盛行起来,直到十八世纪末,才被钢琴取而代之。  钢琴首次出现于1709年,在当时是一种既复杂又昂贵的乐器,只有皇室和贵族才有机会接触到。一开始,Johann Sebastian Bach(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等一些非常有声望的音乐家们并不欣赏钢琴的音色。但仅仅过了半个世纪,钢琴就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当Mozart(莫扎特)、Brahms(布拉姆斯)和liszt(李斯特)这些极具创造力的音乐家投入钢琴的怀抱之后,热情便瞬时被引爆。在当时那个年代,这些新锐钢琴家就如同“摇滚巨星”一般,他们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可谓给音乐创作锦上添花,为钢琴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力量。皇室和贵族纷纷把钢琴这一乐器纳入他们的乐队中,民众可以围坐在钢琴四周,聆听最新创作的优美旋律。工业时代的兴起衍生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中产阶级,钢琴在这一群体中大为流行。其中三角钢琴是社会地位的象征,通常用在管弦乐团里,而立式钢琴则更受家庭的欢迎。  历史:  17世纪到18世纪间,拨弦古钢琴在当时的音乐生活中有着相当显赫的位置,可以说是它的全盛时代。至18世纪初,欧洲大陆音乐迅速发展,音量弱小的拨弦古钢琴已不能满足当时音乐家们的需要,因而逐渐被音量洪大的钢琴所取代。钢琴的发明者是巴尔托洛奥克里斯托福里,他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一位乐器制作师。1709年,他以拨弦古钢琴为原形,制作出一架被称为具有“强弱音变化的古钢琴”他在钢琴上采用了以弦槌击弦发音的机械装置,代替了过去拨弦古钢琴用动物羽管波动琴弦发音的机械装置。从而使琴声更富有表现力,音响层次更丰富,并能通过手指触键来直接控制声音的变化。在克里斯托福里的第一架钢琴出现后的一百年里,拨弦古钢琴仍为人们所应用,但更多地是为演奏特定作品而使用。故以弦槌代替拨弦发音就成为当时键盘乐器的主要特色,亦是钢琴的标志与象征。1709年后,克里斯托福里又进一步改革了原来击弦机的结构,他在这部机械中安装了一种与现代击弦机的复震杠杆系统近乎完全一致的起动杠杆,使击弦速度比原来加快了10倍,而且可以快速连续弹奏;音域也增加为4组;可以说这就是现代钢琴的雏形。他的这一发明为以后的钢琴制作师们打开了通往成功之路的大门。但遗憾的是,克里斯托福里的发明并没有得到他的意大利同行们及当时演奏家们的注意,却在异乡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德国管风琴师、制作师戈特弗里德西尔伯曼,在1730年根据一份绘制极不准确的意大利钢琴草图,借鉴克里斯托福里的发明,制造出德国第一架钢琴。他把这架琴送到音乐大师巴赫那里鉴定,巴赫却不屑一顾,只是说道:“触键太重,高音音色太弱。”,但他还提出了一些建议。在采用了巴赫的建议之后,于1747年又加以革新。同年,巴赫在波茨坦进宫晋见腓特烈大帝时弹奏了西尔曼的新型钢琴。  曲谱  西尔曼对钢琴改革的主要贡献在于对钢琴制音器的运用。他利用手动音拴使全部制音器离弦,以使钢琴的音响效果更丰富并具有一种神秘的色彩。对于我们今天的演奏家来说,这种性能在钢琴中是用脚迅速而敏捷地控制着,很难想象当时是用手来操作的。  钢琴虽诞生在意大利,却在德奥和英国得以发展成长。至18世纪中叶,人们对钢琴的制作工艺实行革新,以使其演奏性能日益完善。这一时期,西尔伯曼及其子弟在钢琴的变革中起着主导作用。  西尔伯曼的名徒被称为“十二弟子”,他们分别制造出两种不同风格的钢琴,即“维也纳式击弦机钢琴”和“英国式击弦机钢琴”。他们具有不同的机械性能和不同的音响效果,由此形成两大不同的钢琴制作流派。这两种流派,也对当时的音乐家们产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影响。“维也纳式击弦机钢琴”的键盘触感较轻,能够弹出快速的音符,音色变化细微,在与管弦乐队协奏时,音色对比清晰。这正符合莫扎特温文尔雅又富有歌唱性的快板的音乐需要。  约翰内斯楚姆佩是西尔伯曼的名徒之一,他于1760年来到英国,成为著名钢琴制作师;他的产品被称为“英国式击弦机钢琴”。这种钢琴触键感觉较重,但声音浑厚深沉,正适合于克莱门蒂那坚实有力的音乐风格。莫扎特和克莱门蒂当时是名声同噪的钢琴演奏家,由于他们演奏风格的不同,他们分别使用结构各异的维也纳式和英国式钢琴。1789年1月,莫扎特和克莱门蒂在维也纳奥国国王的王宫里举行了世界上第一次钢琴演奏比赛,成为轰动一时的大事。这次比赛对提高钢琴在诸乐器中的地位起了重要的作用。  钢琴在它诞生的头一个世纪中经历多次改良。虽然开始它被形容为是锅炉工制造出的粗陋机械,少有优雅之色,在表现细腻的情感上逊于拨弦古钢琴和击弦古钢琴;但随着时代的变迁,音乐由巴罗克风格向古典主义演变,声音尖锐、古板、缺乏生机的拨弦古钢琴被音响丰富、细腻、洪亮的钢琴所替代。到18世纪后期钢琴已登上“乐器之王”的宝座。[1]  随着工业生产的增长,许多家庭都能够负担得起钢琴的费用,每家每户都要拥有一架钢琴。由于日益增长的需求,钢琴的教学系统开始变得火爆。越来越多的父母希望她们的子女能够学习弹奏钢琴。如今,数码科技的革新燃起了人们对钢琴新一轮的热情。你不经可以在电声乐器的实体店面购买到数码键盘和教学程序,还可以结合时下最流行的App在iPad等平面电脑上使用。比如Roland罗兰的电钢琴,在音色、手感上完全可以媲美传统三角钢琴,并且可以连接多款的APP——“罗兰钢琴伴侣”“Roland Piano Partner”“Air Performe”,这些App能够帮助钢琴爱好者学习音乐、创作音乐、并把自己的作品与大家分享。

钢琴艺术发展史论文选题背景

277 评论(9)

bingyu44

浅析钢琴音乐与文学艺术的联系 摘要钢琴是一种通过旋律、音色和节奏等多方面进行演绎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以其丰富多采、变化多端的音乐表现力和感染力被世人称为“乐器之父”。而文学则是以语言文字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本文着重从钢琴与文学两方面来论述钢琴对文学艺术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钢琴 文学艺术 影响   中图分类号: J60 文献标识码:A      一 钢琴艺术      自18世纪初,意大利人克里斯多夫利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类似现代钢琴的键盘式乐器以来,钢琴这门艺术在这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里,逐渐成为了西方文化的一种象征。最初的钢琴被取名为“Piano e forte”,意为“弱和强”,即演奏者能用它随心所欲地弹奏出弱、强、渐强、渐弱、突强、突弱等力度变化以及丰富多变的旋律,这也是有史以来除钢琴之外的所有乐器都无法企及的,而仅从这一点上,已足以证明钢琴在音乐乃至艺术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地位。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艺术装点了生活、美化了生活,给生活带来无限乐趣,对此,音乐的贡献可以说功不可没。音乐不像语言文学那样能够直接表述对世界、社会以及生活的感受,作为一种抽象的艺术表达形式,音乐旨在表现一种意境,通过旋律的高低起伏、节奏的强弱快慢等等各种复杂的变化,来表达人们对一定生活情境的联想。艺术发生的基础来自人类的语言,同时,在人们对艺术的实践过程中,总要借助自身的语言来进行表达,只是这种所谓的语言,有着狭义上的语言所不同的高度、角度和意境而已。虽然不能呈现给人们以直观的视觉形象,但是音乐通过对声音的演绎,却能在人们的联想中达到描绘的效果。而作为音乐的载体,钢琴以其极具感染力的表现广度,将这种声音的艺术演绎到了极致。      二 文学艺术      文学实质上是以语言文字为表达基础,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作者通过有组织的语言文字,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与认识,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通俗的语言文字,让作者的内心世界被直观而形象地传达出来。文学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紧密地联系着人心目当中的价值世界、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是人类寻找和构建精神家园并认识和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   现今已知最早的文学作品,是公元前2700年一篇苏美尔人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当中描述了英雄主义、朋友友谊、利害得失和追逐永生等内容。而在历史上,不同时期也有着不同特色和观点的文学,它直接反映着一个时期的人们对世界和自我的认知、感受和想法。早期由于当权者需要巩固自己的政权,因此该时期作品通常具有宗教或教诲的目的;随着中世纪资产阶级对个性解放的要求,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以及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浪漫主义文学也随之诞生。而在我国,不同流派、不同文体的文学作品,也随着时代更替而不断涌现。可以说,文学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时代的背景,同时,文学创作也影响着时代的发展。      三 钢琴的深远影响      泛泛地看,钢琴与文学好像并不怎么搭界,然而就艺术的本质而言,不论任何类别的创作形式,其实最终都是殊途同归,好像貌似不相干的两条平行线,实则在潜移默化中相互影响着,就如同钢琴对于文学艺术创作一样,同样也有着深层次的影响。   首先,音乐是直接与人类心灵沟通的语言。人类对美的追求和享受,赋予了人类珍贵的尊严。在情感文明的社会里,音乐是高度文明的符号,尤其是钢琴,当演奏家气定神闲地坐在钢琴前,双手间演绎出优雅抑或澎湃激情的时候,从东方的道法自然,到西方的天赋人权,人性的终极关怀,也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这赋予了文学创作以灵魂,这种灵魂是人类自有的人文精神。诸如《战地钢琴家》、《钢琴课》、《海上钢琴师》,和每一次全球音乐圣殿里的钢琴演奏,还有每一个在家里弹奏钢琴的孩子,每一个琴键的敲击,都是在触碰人类最纯真的灵魂。可以说,钢琴所演奏出的每个音符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或刚劲有力,或婉转缠绵,有些甚至是文学的语言文字所无法表达出的意境。   提到钢琴,自然也不得不谈到古今史上一些著名的钢琴家,诸如巴洛克古典时期的巴赫、亨德尔;维也纳古典风格时期的贝多芬、海顿、莫扎特、舒伯特;浪漫主义风格时期的肖邦、舒曼、门德尔松、李斯特、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印象主义风格时期的德彪西、拉威尔等。这些音乐巨匠的钢琴乐曲作品,对当时和后世的文学艺术创作,无不有着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大都在人们对于世界、人生等方面的文学创作上,而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由于文字表达的局限性,有时候无法充分表达出作者理想的感觉和意境,钢琴却不同,其与生俱来的广阔表现空间,赋予了它更强的艺术表现力,尽管不如文字来得直观,但却能将作者或演奏者所感所想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而这也促进了文学创作上的进步和创新,以求达到更高、更理想的表现效果。   这点从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沈阳军区歌词作家、军旅诗人刘志毅的身上可见一斑。众所周知,歌词是为了让音乐更加直白而在音乐形成之后填就的,这一点又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音乐对文学的影响。让歌词作品以宏大的规模跻身中国文坛,就一度是刘志毅的一个愿望,广西民族出版社推出的刘志毅第五本个人作品集《爱你到永恒》,便是他音乐文学创作生涯的又一座小小的纪念碑。由音乐和文学相结合而衍生出的音乐文学,如《诗经》、《楚辞》、《乐府》以及后来的宋词、元曲等,大都是由配曲演唱的诗词因曲谱遗失,而逐渐成为案头文学流传至今。我们不难发现,少了音乐所赋予的独特表现力,再直白再具有美感的文字,都显得苍白。   另外,更多的时候音乐往往能够赋予人们文学创作以灵感,作为音乐的载体,钢琴通常能将这种灵感激发得更加彻底。每当才思枯竭的时候,一曲肖邦或者贝多芬,常常能让人产生更多对人生的感悟,这也是很多作家平时爱听音乐,尤其是钢琴曲,甚至边听音乐边写作的原因。美国著名杂志《Carbon》的主编Peter A Thrower的写作习惯也正是如此。他曾经饶有趣味地说,在写作时,如果能够佐以钢琴曲所营造的灵感空间,他的文思往往能够像涌动的流水,源源不断地从脑海深处迸发而出,而音乐的美感也往往能够影响到笔下的文字,让字句段落间弥漫着音乐的旋律,让作品充满活力。   以上所述,基本上属于钢琴对于文学创作的直接影响层面,而更深层次的可以深入到人们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在中国的文学艺术领域中,有文如其人、画如其人、字如其人、歌如其人的说法。那么说到钢琴艺术,我们也可以说“琴如其人”。这是因为钢琴艺术是情感的艺术,是音乐的艺术,是关于人的艺术,弹奏钢琴是演奏者思想情感、人生体验的外化,是其艺术观、审美观的音乐化。钢琴赋予人们厚重而深沉的内涵,正如李斯特大师说的:“钢琴就是我的自我”。钢琴艺术同样对人性有着深刻的影响,从而使得人们在文学创作上,融入对人性的思考。
186 评论(11)

荷兰牛宝

从十八世纪末以来,在欧洲及美国,钢琴一直是最主要的家庭键盘乐器。钢琴发源于欧洲,十八世纪初,意大利人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meo Cristofori)发明的一种类似现代钢琴的键盘式乐器。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从键盘乐器发展的历史来说,现代钢琴是由钢琴的前身——以拨弦发音的大键琴与以撞弦发音的小键琴演进而成的。从十六世纪末开始,大键琴和古钢琴这两种键盘乐器逐渐盛行起来,直到十八世纪末,才被钢琴取而代之。1698年,意大利管风琴制作师巴托罗密欧·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eoCristofori)为佛罗伦萨的贵族菲迪南德·梅迪契制作了一架与羽管键琴的外形和结构相似的钢琴。1709年,意大利人--巴托罗密欧·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eoCristofori),以拨弦古键琴为原型,制作出一架被称为具有“强弱音变化的古键琴”,他在钢琴上采用了以弦槌击弦发音的机械装置,代替了过去拨弦古钢琴用动物羽管波动琴弦发音的机械装置。从而使琴声更富有表现力,音响层次更丰富,并能通过手指触键来直接控制声音的变化。能够通过演奏者的弹奏力度而发出强弱的声音。由于这种乐器能够产生强(Forte)和弱(Piano)的声音,因此被命名为“Pianoforte”,也称为“Gravicembalo col Piano e Forte”,意思是“一台可以弹奏强音和弱音的古键琴”。后来被缩写为“Piano”,也就是钢琴名字的由来。在BartolomeoCristofori的第一架钢琴出现后的一百年里,拨弦古钢琴仍为人们所应用,但更多地是为演奏特定作品而使用。故以弦槌代替拨弦发音就成为当时键盘乐器的主要特色,亦是钢琴的标志与象征。1709年后,BartolomeoCristofori又进一步改革了原来击弦机的结构,他在这部机械中安装了一种与现代击弦机的复震杠杆系统近乎完全一致的起动杠杆,使击弦速度比原来加快了10倍,而且可以快速连续弹奏;音域也增加为4组;可以说这就是现代钢琴的雏形。他的这一发明为以后的钢琴制作师们打开了通往成功之路的大门。但遗憾的是,克里斯托福里的发明并没有得到他的意大利同行们及当时演奏家们的注意,却在英国、德国和奥地利得以继承和发展。后来BartolomeoCristofori,将闲暇时间完全投入在钢琴的革命性发明中,从1709年到1732年逝世为止,他一共做出了25架钢琴。德国管风琴师、制作师戈特弗里德西尔伯曼,在1730年根据一份绘制极不准确的意大利钢琴草图,借鉴克里斯托福里的发明,制造出德国第一架钢琴。他把这架琴送到音乐大师巴赫那里鉴定,巴赫却不屑一顾,只是说道:“触键太重,高音音色太弱。”,但他还提出了一些建议。在采用了巴赫的建议之后,于1747年又加以革新。同年,巴赫在波茨坦进宫晋见腓特烈大帝时弹奏了西尔曼的新型钢琴。西尔曼对钢琴改革的主要贡献在于对钢琴制音器的运用。他利用手动音拴使全部制音器离弦,以使钢琴的音响效果更丰富并具有一种神秘的色彩。对于我们当代的演奏家来说,这种性能在钢琴中是用脚迅速而敏捷地控制着,很难想象当时是用手来操作的。钢琴虽诞生在意大利,却在德奥和英国得以发展成长。至18世纪中叶,人们对钢琴的制作工艺实行革新,以使其演奏性能日益完善。这一时期,西尔伯曼及其子弟在钢琴的变革中起着主导作用。西尔伯曼的名徒被称为“十二弟子”,他们分别制造出两种不同风格的钢琴,即“维也纳式击弦机钢琴”和“英国式击弦机钢琴”。他们具有不同的机械性能和不同的音响效果,由此形成两大不同的钢琴制作流派。这两种流派,也对当时的音乐家们产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影响。“维也纳式击弦机钢琴”的键盘触感较轻,能够弹出快速的音符,音色变化细微,在与管弦乐队协奏时,音色对比清晰。这正符合莫扎特温文尔雅又富有歌唱性的快板的音乐需要。约翰内斯楚姆佩是西尔伯曼的名徒之一,他于1760年来到英国,成为著名钢琴制作师;他的产品被称为“英国式击弦机钢琴”。这种钢琴触键感觉较重,但声音浑厚深沉,正适合于克莱门蒂那坚实有力的音乐风格。莫扎特和克莱门蒂当时是名声同噪的钢琴演奏家,由于他们演奏风格的不同,他们分别使用结构各异的维也纳式和英国式钢琴。1789年1月,莫扎特和克莱门蒂在维也纳奥国国王的王宫里举行了世界上第一次钢琴演奏比赛,成为轰动一时的大事。这次比赛对提高钢琴在诸乐器中的地位起了重要的作用。钢琴在它诞生的头一个世纪中经历多次改良。虽然开始它被形容为是锅炉工制造出的粗陋机械,少有优雅之色,在表现细腻的情感上逊于拨弦古钢琴和击弦古钢琴;但随着时代的变迁,音乐由巴罗克风格向古典主义演变,声音尖锐、古板、缺乏生机的拨弦古钢琴被音响丰富、细腻、洪亮的钢琴所替代。到18世纪后期钢琴已登上“乐器之王”的宝座。踏板(Pedal)是指钢琴下面用足踩的踏板而言。它是钢琴中除键盘外最重要的配件。1711年意大利乐器制造家克理斯多佛利(Bartolommeo Christofori)在改造钢琴时发明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其中最常用的是延音踏板)延音踏板:右踏板,也叫做延音踏板,又叫共鸣踏板。是英国人布劳马(John Broadwood)于1783年发明,通常是钢琴下最右内侧的踏板,也有书上称之为“增音器”,当延音踏板被压时下,平时压在弦上的制音器(Damper)立即扬起。使所有的琴弦延续震动,将踏板放开后,所有的制音器又全部压在琴弦上制止发音。由于按下制音踏板会使琴声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故又称强音踏板(Loud Pedal)。弱音踏板:中踏板。这个踏板在立式钢琴和三角钢琴中的作用不相同:在立式钢琴为消音踏板,与演奏技巧无关,主要用于降低音量避免打扰他人;三角钢琴中为持音踏板(Sosteluto Pedal)或者选择延音踏板,使某个特殊的音保持延音时长,主要供钢琴家使用,使用机会较少。柔音踏板:左踏板,在平台式钢琴里,踩下柔音踏板时,琴槌会立刻向旁推移,使音量减少,并使声音变得非常清纯、柔和。而立式钢琴,踩下柔音踏板时,琴槌移近琴弦,藉以减轻冲力,减少打击的长度与强度,使音量变小。它的作用就不仅是帮助演奏者弹得更弱,也是为了增加声音的柔和,并除掉音质中任何敲击的成分。左踏板往往被比作“旋乐演奏者的弱音器”,它使钢琴在音量、音色上发生变化,借以营造出个性鲜明的音乐形象。琴槌(Hammer)外包着高品质的毛毡或绒布,由于这层“皮肤”多是羊毛造的,因而又称羊毛槌。它本身连着琴键,当琴键被按下时,琴槌便会打落琴弦上并借着琴弦的振动使钢琴发出声音。因此,它的作用是用来敲击被调音钉紧扣着的琴弦。制音器(Damper)制音器是与弦紧贴着,用来阻止弦的震动。例如当钢琴上的琴键被按下时,钢琴内部的琴槌会打在一条条用铜制造的琴弦上,借着琴弦的震动发出声音。击弦机(Action)击弦机连接着琴键和琴槌,是整部钢琴的灵魂和最重要的配件。音板(Soundboard)音板位于钢琴内部的一块大木板,高档钢琴用枫树实木板拼成,现代低端普及琴有用密度板。它连着调音钉,紧贴着琴弦,当琴弦振动,音板会使声波高效率耦合到空气中,即将声音透过响板反射以及扩大出来。琴键(Keyboard)整个琴键都是由黑键和白键组合而成。黑键36个,白键52个,共88个。部分钢琴不同。
292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