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独守回忆
初学这些议论文的操作方法,可以从模仿开始。以一篇文章为例。最典型的是吴晗的《谈骨气》 :1.引论部分:开篇提出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接着,用孟子的话解释论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本论部分:用三个事例分别证明论点:文天祥的富贵不能淫;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贫贱不能移,闻一多的威武不能屈。3.结论部分:解释当今无产阶级的骨气并发出号召。三个部分之间都有过渡:在引论和本论之间有“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他积极的教育意义。”引出下面三个事例的叙述。本论和结论之间有“孟子的这些话,虽然在两千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他积极的意义。”进行过渡。在第一和第二例之间,有“另一个故事”“还有个例子”进行过渡。这些过渡句,使文章浑然一体。三个部分分别回答了三个问题:引论部分解答 “是什么”的问题;本论部分解答“为什么(有骨气)”的问题;结论部分回答“我们怎么办”的问题。三个事例都是概括叙述的,每个事例的后面都有几句简短的议论。这些议论阐明了事件所包含的意义,把事例紧紧地扣在论点上,是论点和论据联系的纽带,否则就就事论事,论点和论据脱节了。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通过列举事实材料和运用逻辑推理,来阐发,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表明对问题的观点和态度。各行各业的人为了接受或表达思想,都需要经常阅读和写作这种文体。一篇议论文,通常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大要素。论点是议论文所阐发的思想观点;论据是文中用来证明论点的根据;论证是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揭示。这三者的紧密关系,构成了一篇议论文的主体。 
公共行政理论与地方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中国民族自治地方公共行政中国政治制度与思想代表性成果:个人著:《中国早期现代化中的地方督抚》(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国家面向21世纪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公共事业管理学》(国家十五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当代公共事业管理导论》(科学出版社)、《梁漱溟与中国现代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获奖成果:1、国家精品课程奖。2、第二届国家级教学名师云南大学唯一获得者。3、教育部青年教师奖。4、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教育部)5、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四次)6、省文化精品工程奖。二、主持教学科研项目长期坚持在本科第一线工作。最大的特点是努力将教学科科研有机结合,探索通过教学引导科研,以较高水平的科研推动教学,并结合地方社会需求形成教学和教材特色的途径并初见成效。“九五”以来,主持完成了如下相关的纵向科研和教学教改研究项目: 1、国家级项目A、国家社科基金“十五”规划项目1项(“西部地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政府职能及输出方式研究”);B、国家教育科学基金规划项目2项(“中国现代教育思想研究”、“中国现代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研究”);C、教育部青年教师奖基金项目1项(“新世纪我国公共事业发展与政府社会管理改革研究”,2001);D、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1项。2、省级项目A、省社科基金规划项目1项(“云南省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政府职能研究”);B、省软科学项目1项(“云南省公共危机事件与公共危机管理指标体系研究”);C、省院省校合作科研项目1项(“云南省主要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管制改革研究”);另主持完成省委组织部、省纪委、省编制办等委托研究项目,以及省教育厅、云南大学研究项目10余项。 教改和学科专业建设项目1、国家级(教育部)项目A、国家重大教改项目1项(“新世纪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B、国家面向21世纪教改项目项,即:“中国现代政治制度教材建设研究”(1998);“中国现代政治思想研究”(200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本教材建设”(2002);C、国家级教材项目2项,即:国家十五规划教材建设项目“公共事业管理学”(2002);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公共事业管理概论”(2006)。另:高等教育出版社“百门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公共事业管理立体化课程建设”(2003)。2、省级项目A、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项,即“行政管理重点学科建设”(2002);“公共管理重点学科建设”(2006),B省重点专业建设项目1项,即:“公共事业管理重点专业建设”(2004)。另主持完成云南大学校级教改和专业建设项目4项。三、教学科研成果和探索(一)教学科研成果1、教材与教改论文A、教材“九五”之前,曾编写和参与编写教材多本,其中《中国教育史》曾获国家教材一等奖(排名第三,1997),《中国教育管理》获上海市教材一等奖(合作,2001)。“九五”以来个人独立完成的教材主要是:——《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国家面向21世纪教材、国家十五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版;——《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二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新形态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版)另:主编《现代公用事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B、教改论文个人在《中国大学教学》等刊物上发表教改论文8篇。2、个人学术著作与论文迄今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个人学术专著8部、主编著作2部。另参与编著著作多部。其中,个人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著作有:——《公共事业管理导论》(“全国华夏英才基金”,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化中的地方督抚》(“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梁漱溟与中国现代教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另在华东师大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等出版个人著作4部。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二)研究影响个人研究产生一定影响并对学术界和教学工作做出一定贡献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地方政府与中国现代化研究这方面的研究除成果多次获奖外,另一标志是代表作《中国早期现代化中的地方政府》入选“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并被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作为指定教学参考书、复旦大学列为相关专业博士生指定阅读书。2、公共事业与政府社会管理研究在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领域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主持了国家级的研究项目和重大教改项目,以及相关的省级科研项目(见上),在国内较早发表了系列研究论文,《公共事业管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是国内最早出版的关于公共事业管理的著作和教材之一,其后又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了相关的研究著作和教材(见上述),研究成果居于国内领先水平,被称为“公共事业管理研究的南派观点”,也是目前国内认可度最高的观点之一。2002年出版的《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至2006年8次印刷。 (一)国家级(教育部)奖励1、独立获奖A、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2006);B、教育部第三届优秀青年教师奖(2001);C、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2003);D、国家精品课程(2004、《公共事业管理概论》;E、国家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教育部,2000);2、合作获奖A、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排名第一);B、国家优秀教材一等奖(1996、排名第三)(二)省级奖励1、独立获奖A、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社科专家(2006);B、省级教学名师(2004);C、省文化精品工程奖(2003);D、省级政府科研成果二等奖(1998)、三等奖(三次,1999、2001、2003);E、省政府特殊津贴(2004)F、云南省优秀老师(2007)2、合作获奖A、云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排名第一)B、上海市优秀教材二等奖(1998,排名第三)C、上海市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D、云南省社科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2003)另外,还获得全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1997)、云南大学伍达观教师杰出奖(一等奖、2005)和优秀奖(二等奖、1998),世川良一优秀成果一等奖(1999)、师德标兵、教学成果一等奖等。作为云南省教育系统代表被选为全国工会十四大代表(2004)。民建全国优秀会员(2005)。
郑欣,男,1973年10月出生,汉族,江苏江都人,2003年6月毕业于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社会学博士学位。2003年7月留校任教,现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告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个人专著《乡村政治中的博弈生存:华北农村村民上访研究》入选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并获第五届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