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哲123
小学教育类的论文有很多可以选择的方向,我们 可以把相关主题分为几个类别,例如: 一、关于教育内容的论文题目1、外语应该成为学校的必修课吗? 2、应该教学生打字而不是写字吗? 3、教师是否应该对民族英雄的负面性格、行为或习惯保持沉默?二、关于国家教育政策的论文题目 1、家庭教育应该由国家控制吗? 2、是否应该定期测试教师的水平? 3、学校应该为学生的不良行为负责吗? 三、关于学校法律和政策的论文题目 1、是否应该对网络欺凌进行监管? 2、教师或保安人员应该带武器吗? 3、学校应该禁止公开祈祷或讨论宗教吗? 
绿色班班通 一、绿色班班通的研发缘起 为响应教育部“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发展战略,积极发展、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推动教育信息化,为优秀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必要的条件,实现优秀教育资源的“班班通,堂堂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上海京城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华师京城)联合实验室为此特别研发了“绿色班班通”教育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二、“绿色班班通”概述 “绿色班班通”教育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本着“互联·互通·互动·节能·经济·高效”的原则,整合了电脑、交互式电子白板、投影机等整套教学设备,并通过独创的协同教学软件系统,整合优秀的教学设备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使师生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和学习终端笔记本电脑,形成班内即时互动网络学习环境,达到堂堂清的教学效果,实现局域型的“班内通”无线协同教学。 同时,它更可以使班与班之间、异地异校之间通过网络及远程协调教学软件开展同题合作教学、课堂教学观摩、远程教研活动等,实现班级之间的“班班通”以及异地异校之间的“校校通”,有效实现不同班级、不同学校间优质教育资源的分享与交流,最终实现广域型“班外通”远程可视化协同教学,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等难题,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 “绿色班班通”教育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与学校的教育教学进行了深度的融合,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着“让老师们喜欢、学生们喜欢、并有利于推广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的理念,科学设计了“绿色班班通”的应用体系。同时,在支持体系上体现了完整、科学、方便和技术上的先进性,并综合考虑了资源、教师培训、运行维护等全方位的支持,保障了“绿色班班通”体系的有效运行。 “绿色班班通”教育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推出后,以其观念的前瞻性、产品的优越性以及服务的全面性通过了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的专家鉴定,并迅速获得了各地教育部部门以及各地师生的认同和支持。 三、 “绿色班班通”系统架构图及解决方案 “绿色班班通”系统架构图 “绿色班班通”标准解决方案 四、 “绿色班班通”特点 节能环保的 “绿色”教学平台 多向互动的 教学平台软件 丰富易用的 课程学习资源 创新高效的 教学应用模式 节能 环保 无粉尘污染 班内通 课堂日常教学平台 课堂协同学习套具 班外通 可视化远近通协同教学平台 华师京城教育服务网站 仿真虚拟实验资源 互动电子学案资源 教学设计、同步教辅资源 教学课件、课程资源、试卷习题、教学素材 互动教学 课堂内作业随堂随清 协同学习 班内外智力资源共享 (视频共享 、档案共享、授课教室主控权可以互换、上课过程自动录制生成资源等) 人本教育 信息+知识+行动+情感+价值 五、 “绿色班班通”二大特征: 健康经济 配备超短焦距投影仪,不伤害教师眼睛,且板书授课无阴影遮挡,灯泡寿命长,且更换成本低。 互通互动 既可以实现班与班之间的两地互通(可同时支持200多个班级),也可实现班内的师生互动。 科技让教育更精彩,华师京城“绿色班班通系统”凭借其独有的产品优势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力图为中国教育提供更轻松的学生学习氛围,更生动的课堂教学环境!
怎么选择教育学方面的论文题目选了教育学方面的论题,木多写一些和自己相关的。贴近的这样的题目好写。、
101、教师(或学生)工作(或学习)动机的激发研究102、教师(或学生)心理素质问题研究103、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104、教师成长(发展)的途径、方式探索105、学习(或教学)策略研究106、教学活动中知识、技能与能力的转化研究107、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有效性研究108、网络环境下的班主任工作研究109、网络环境下的师生关系建设研究110、网络教学中的教师角色转变与适应研究111、网络环境下的指导——自主学习研究112、新课改下的教师工作挑战及其适应研究113、新课改下的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研究114、新课改下的教师观重建研究115、新课改下的学生观重树研究116、新课改下师生关系的更新及其教育对策研究117、新课改下不同教学模式的比较及其实践综合研究118、新课改中地方课程的实践与反思119、新课改中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120、论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地位与作用121、新课改中家长的教育影响力研究122、论现代化大潮下的学校管理战略设计123、论国际化大潮下的学校教育目标设计124、论人性化思潮下的教育规则修改125、论信息化趋势下的培养目标设计126、论科学化思潮下的科学主义教育127、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问题与解决研究128、城乡儿童教育机会均等的考察与反思129、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应试化倾向的观察与批判130、论网络教育质效的评价131、论网络教育的管理与考核132、系统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133、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决策及其特征134、系统评价及其教育中的应用135、课堂教学系统的系统分析136、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利弊探悉137、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138、试论教师资源的有效配置139、试论中小学教师聘任制的建立和建全140、当前中小学教师聘任工作的规范研究141、教师积极性调动的途径142、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研究143、校长负责制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权力关系研究144、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学校党支部的功能和作用145、班级教育力量的形成146、网络时代德育工作新途径147、领导应变能力研究148、学校管理中良好工作态度的培养149、管理目标的功能研究150、学校管理中决策科学化(或民主化)研究151、现代学校管理中教代会职能研究152、期望理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153、双因素理论与教师积极性的激励154、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筹措155、成就动机理论与教师成就感的培养156、公平理论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157、外国教育史与中国教育改革(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158、论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教育先行战略159、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评述160、班主任工作研究(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162、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途径163、学校管理制度研究164、校本管理研究165、教师依法执教研究166、学生品德评价研究167、信息化时代课堂教学模式研究168、高校扩招对基础教育的影响169、教师教学科研和教学质量的关系研究170、后进生的成因和转化对策171、网络教育中的教师素质结构及其应对研究172、网络背景下学生学习的特征及其教育变革研究173、网络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特征及其教育导向研究174、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比较研究175、网络下的教学过程特点研究176、基于网络开放性特征的教育变革研究177、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与行为研究178、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少年的心理及行为方式影响的研究179、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180、教育发展与就业需求的社会心理学研究181、书院的产生对中国当代教育的启示18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心理学研究183、亲子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184、培养青少年的健康人格研究185、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研究186、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研究187、青少年的情感能力培养的研究188、青少年的智力开发研究189、青少年的创造力培养研究190、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创新191、适应新课程改革,加强学校教学管理192、新课程与教育评价的改革193、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语言可包括口语、体态语和书面语)194、基础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研究195、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196、我国家庭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其对策197、独生子女心理特点及成因分析198、论离异家庭对儿童性格形成的消极影响199、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学校教育对策200、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设想201、试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活动因素202、青少年人际心理异常与家庭教育20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设想204、教师队伍现状和问题透视及改革对策205、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206、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207、新课程理念下的学校评价208、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角色转化209、数学发展性评价内容研究210、说课的艺术性与规范性
有很多呀,我就分享几个教育进展这本期刊上的论题给你看看吧1、面向物理核心素养下《加速度》教学设计2、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大学生抑郁影响因素研究3、新时代持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4、大数据背景下的民办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研究5、“双减”政策下,家校如何为学生“减负”“增识”6、从“国际化”到“本土化”: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历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