槛外人123
已出版《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小市民 名作家——池莉论》等著作。著有关于中国自由主义文学、鲁迅、闻一多、张爱玲、现当代湖北文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近百篇,发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社会科学战线》、《人文杂志》等学术刊物。另有关于大众文化、足球、婚恋、学校教育等方面的散论及散文创作近百篇,散见于全国各地报刊。 中国现代文学(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创新学习教材)(参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ISBN978-7-301-16718-2湖北文学六十年(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ISBN 978-7-5354-4218-5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参编,5万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ISBN 978-7-5622-3963-5传奇未完:张爱玲1920-1995,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ISBN 978-7-5302-0906-6张爱玲之迷中国书店2007年1月出版ISBN7-80568-811-7/I232《流言私语》(编选张爱玲散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ISBN7-5399-2254十博士直击中国文坛〔十人合作〕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ISBN 7-5008-3339-3《速读中国现代名家大师丛书·张爱玲卷》(二人合作)蓝天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ISBN7-80158-341-8/I50新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主编,130万字)武汉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 2004年6月、 2006年6月再版ISBN 7-5430-2676-7中国现代文学史简明教程(副主编,30万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ISBN 7-5622-2375-0小市民名作家-----池莉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2001年3月再版ISBN7-216-02990-9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武汉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ISBN7-5430-2091-2张爱玲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2001年4月、2003年10月再版ISBN 7-5302-0603-6现代文学流派(参编)长江文艺出版社《中国新文学研究丛书》,1996年7月出版ISBN7-5354-1322-6乱世才女张爱玲(评传)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出版,ISBN 7-224-02604-2/362上海文汇报同年1至2月连载神侃足球(4人合著)陕西旅游出版社1993年3月出版私语(编选张爱玲散文集)花城出版社1990年5月出版ISBN7-5369-0671-7/I52“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研究” 超星数字图书馆 名师讲坛十集录播 2008年5月 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研究梁实秋与中国自由主义文学 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ISSN 0511-46832004 年 11 月 28 日 至 29 日北京语言大学“梁实秋与中西文化学术讨论会暨海峡两岸梁实秋研究学会成立大会”参会论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3期摘要 CN11-416/C“五四” 启蒙思潮与自由主义文学 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ISSN 0511-4683(《新华文摘》2002年8月摘要)ISSN 0511-4683中国自由主义文学创作成就简论 文学评论1999年青年学者专号ISSN 0511-4683中国现代作家创作心态论 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CN53-1001/C自由观念与中国近代文学 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笫1期ISSN 0257-0246(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近代文学专辑同年第5辑转载ISSN1001-2907)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现代性 人文杂志1999年第3期 ISSN 0447-662X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研究综论 江汉论坛1999年第3期ISSN 1003-854X胡适与中国自由主义文学 武汉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ISSN1000-5374(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专辑同年第8期转载ISSN1001-2907)周作人与中国自由主义文学 湖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ISSN 1001-4799(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专辑同年第9期转载)30年代民主主义作家与自由主义作家比较论 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第3期ISSN1000-4769中国自由主义思潮与中国自由主义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年第3期ISSN1003-0263(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专辑同年第12期转载ISSN1001-2907)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概观 中文自学指导1996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专辑同年第10期转载ISSN1001-2907)“颓废”中的深刻 中州学刊1996年第2期ISSN1003-0751(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专辑同年第6期转载ISSN1001-2907) 张爱玲研究张爱玲:宁愿清醒地孤独着 新商报2010年10月18日CN21-0085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中的张爱玲现象 2006年10月香港浸会大学张爱玲逝世十周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参会论文,并入选会议论文集《张爱玲:文学电影舞台》,牛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ISBN 978-0-19-549632-1。湖北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ISSN 1001-4799(《新华文摘》2007年15期摘要《中国社会科学文搞》2007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9期转载))海上花落:张爱玲之死 报告文学2001年第11期ISSN1009-007x海内外张爱玲研究述评 华文文学1996年第1期I067SSN 1006-7(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专辑96年第7期转载)默默无闻50年,短篇佳作又一篇-----评张爱玲的《封锁》文学与语言论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ISBN7-5004-0924-9探寻“人性与正常的人性弱点”-----张爱玲唯一特工题材小说《色,戒》通俗文学评论1996年第2期 ISSN1005-1082评张爱玲短篇小说《花凋》 名作欣赏1990年第4期ISSN 1006-0189张爱玲前期小说人物论 湖北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ISSN 1001-4799多姿的结构 繁复的语象-----张爱玲前期小说艺术片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9年第4期ISSN1003-0263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张爱玲 文学与语言论丛,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ISBN7-216-00496-5文坛怪才张爱玲 青年心理咨询 1994年第4期ISSN1005- 20世纪中国文学综论区域文学研究的限制与困境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6月8日CN11-0274当代中国区域文学的体制化特点及研究困境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9月ISSN978-7-5004-8961-0当好作家遇到好评论家 小说评论2010年第5期ISSN10004-2164“除渣”与“去蔽”-----关于文学与民间记忆的思考《南方文坛》2010年第1期 ISSN 1003-7772(《中国社会科学文摘》3期)源于民间 高于民间-----对当下文坛“民间热”的思考 文学报2009年10月22日关于现代文学史起点问题的对话(多人合作),《学术研究》2009年第3期ISSN0439-8041,《新华文摘》同年第11期转载关于当代文学的中国经验的思考(北京文艺论坛),收《传统与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9月。ISBN 978-7-02-007503-4不满及其应对:关于底层写作 长江文艺2008年第5期ISSN 0528-8384新历史主义小说的解构及其限度(2人合作)文艺研究 2007年第7期ISSN 0275-5876新历史主义小说对集体话语体系的解构(2人合作)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内刊)我们的致命伤 贵州作家第一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ISBN 7-221-07254-x/1475为了营造健康的文学生态----关于文学人民性问题的随想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ISSN1671-8275危境中的人性洞察和明畅书写 长江文艺2006年第3期ISSN 0528-8384批评家的左手和右手 文艺报2005年3月31日cn11-0093;呼唤有胆有识有良知的批评家 文艺报2005年4月13日cn11-0093;(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专辑同年第8辑转载)文化多元时代文学批评的价值坚守和积极应对 当代文学研究第17辑2005年12月(内刊)畅销与常识 文艺报2005年8月20日cn11-0093狂妄的作家与坚守的批评家 南方文坛,2005年第5期;ISSN 1003-7772新世纪文学批评的新策略 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ISSN1007-9106文艺新观察 2005年第4期ISBN 7-5354-2249-7〔收入《2005当代文艺论坛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ISBN7-5059-5441-5〕网络文学创作的新质性及独特价值 (2人合作)《网络文学与数字文化》,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ISBN7-81105-048-x/21当前文学学科建设的一些问题 文艺报2004年8月26日cn11-0093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现代文学的新思考 文艺研究2004年第6期 ISSN 0257-5876学科建设有违初衷 社会科学报2003年8月cn31-0034从“跑官”到“跑点” 社会科学报004年1月1日 cn31-003490年代流行文化背景下的一种文坛现象--- 作家明星化 文艺研究 2001年第5期ISSN 0275-5876真实·典型·女权主义·个体化写作(与人合作)文艺争鸣2001年笫5期ISSN 1003-9538一个基本评价标准和一个重要参照系 文艺争鸣2000年4期ISSN 1003-9538(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专辑同年第10辑转载)世纪回眸:两份作家排名榜(2人合作) 文论报1999年11月4日cn13-0035批评者说(3人合作) 芳草1999年第10期 ISSN 1004-7107谁是我们这个世纪的大师?(合作)南方文坛1999年第5期Issn1003-7772(人大复印资料现当代文学专辑2000年1期转载)解读诗史 建构诗学 展望诗坛-----1996华文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1期ISSN1003-0263新的综合 新的突破 文艺理论与批评1995年第3期CN11-1581/J褐色的诱惑:性文学与文学性(与人合作) 佛山文艺1995年第7期CN44-1048/I试论中国文学的爱情与事业冲突模式 文艺争鸣1990年第4期ISSN 1003-9538(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专辑同年第6期转载)当代文学谱写新的辉煌 长江日报21 CN42-作家作品研究11韩少功:“公民写作”的伟大实践中国作家 2010年第9期ISSN 1003-1006一个家族的背影(2人合作1)文艺新观察 2009年第2期ISBN 7-5354-2249-7鲁迅的超越性:在左联与自由主义文学派别之间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4期ISSN1003-0263; 2006年4月广州“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鲁迅研究会第八届代表大会”大会发言。2006年8月圣彼得堡大学第二届“远东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发言,入选圣彼得堡大学“远东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圣彼得堡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2006年文学批评新选》全文选入,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ISBN 978-7-5039-3158-1苦难的叙事和文学的关切---评王华的中篇小说《傩赐》(2人合作)理论与当代2006年第7期ISSN1673-1956人性化的下半身写作------《落红三部曲》中的男人和女人(2人合作)文艺新观察 2005年第3期ISBN 7-5354-2249-7读余光中对朱自清散文的批评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1年第3期 ISSN 1008-0163《余光中暨香港沙田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ISBN7-16-u3410-4论《女神》的现代意识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笫1期(内刊)鲁迅:被误读的大师(合作) 芙蓉1999年第5期ISSN1004-3691鲁迅在人间 广东鲁迅研究1992年第4期《红楼梦》的情爱意识 湖北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ISSN 1001-4799略评《呐喊》《彷徨》的两个研究系统 鲁迅研究月刊1988年第3期ISSN1003- 现当代湖北作家研究忧伤而优雅的女性之歌-----读阿毛抒情长诗《女人辞典》名作欣赏2011年第5期ISSN 1006-0189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的真切写照------简评余书林小说《女“村人大”代表》福建文学2011年第5期ISSN 0257-0297刘醒龙:“高贵”文学理想大厦的精心构造者(2人合作)中国作家 2011年第5期ISSN 1003-1006冷峻奇崛的现实主义探索-----曹军庆中短篇小说论《越狱》,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ISBN 978-7-5354-4218-5诗化小说的可贵探索-----读梁必文小说集《孤山》湖北日报12 CN42-0001超越欲望 彰显大爱——评方苑的长篇小说《军婚>》文艺报20 10年10月29日优秀的现实主义是一种精神探险 文艺报2010年9月17日;cn11-0093论转型期湖北长篇小说(2人合作)文艺新观察 2010年第1期ISBN 7-5354-2249-7率真 狂放 浪漫的新古风 柳忠秧古体诗八人谈 文艺新观察 2010年第1期ISBN 7-5354-2249-7饱含着真实生命体验的睿智之思-----张执浩诗歌艺术论(2人合作)江汉论坛 2009年第3期ISSN 1003-854X序吴柏公长篇报告文学《恩施模式》,珠海出版社2009年2月ISBN978-7-5453-0169-4从逃离到突围-----张执浩短篇小说论(2人合作)《理论与创作》,2008年第4期 ISSN1005-068X CN43-1089/I繁华繁复繁丽-----评刘爱平的长篇小说《繁华城》(2人合作)理论与创作 2009年第5期ISSN1005-068x为当下都市立此存照-----评刘爱平的长篇小说《繁华城》 文学报2000年1月22日cn31-0012具有社会学和文学双重意义的文本 -----王玲儿《梦想启示录》速评 文艺新观察 2008年第3期ISBN 7-5354-2249-7郭海燕小说散论 当代文坛 2008年第6期ISSN1006-0820只为心中的龙爪花 文艺报2007年2月15日;cn11-0093;平民话语与底层智慧----评达度的小说创作 文艺报2007年3月6日;cn11-0093;官场题材 平民话语 底层智慧----评达度中篇小说集《就这样把你征服》文艺新观察 2007年第1期ISBN 7-5354-2249-7无人看见的守望------读向天笑情诗选集 黄石日报29 CN42-0065一个有特色有潜力的70后女作家 文艺新观察 2007年第1期ISBN 7-5354-2249-7鄂地乡村的苦难叙事 文艺争鸣7 ISSN 1003-9538直面 反思 悲悯-----刘醒龙、陈应松笔下的乡村苦难叙事当代文学研究第18辑2006年12月(内刊)方方:“不聪明”的女作家 《大武汉》2007年第16期cn42-1766/g0价值多元时代的文学坚守(2人合作)文艺新观察 2006年第2期ISBN 7-5354-2249-7塔罗牌世界的探险(2人合作)文艺新观察 2006年第3期ISBN 7-5354-2249-7湖北日报2006年3月31日《雪泥鸿爪》的古典况味 电视月刊2003年第3期CN42-1017/J曹军庆的手术刀 长江文艺2003年第9期ISSN 0528-8384大文豪 大美人 新秭归 长江文艺2003年第11期ISSN 0528-8384池莉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2人合作)孝感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ISSN 1671-2544唠叨风格与恶俗趣味-----池莉市民题材小说的审美特征 当代美学评论2003年第1期池莉热反思 文艺争鸣2002年第1期ISSN 1003-9538(《新华文摘》2002年第4期,《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3期《人大复印卡片》摘录。《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专辑》2002年第4期全文复印。收入《2002文学评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ISBN 7-02-004253-8/278、《2003文学批评精华》,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ISBN 7-5387-1883-4/I1768,《与魔鬼下棋》,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ISBN 7-5008-3265-6,《中国新时期文学思潮资料》,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ISBN7-5329-2424-6《人文讲坛讲演录》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ISBN7-216-04045-7/186等书)唠叨文体 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5月30日CN11-0130文学面对现实的一种方式-----评胡发云的时论及其新作《媒鸟5》 北京,东方2002年第12期ISSN1005-3700一个文化国家主义者的自卫与自慰-----论闻一多的爱国诗 《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ISBN7-307-03307-0,湖北作家论丛第6辑,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ISBN7-5609-1471-3/64两个女名人和同一个构思-----范春歌、池莉西藏题材作品之比较 书屋2001年11期ISSN1007-0222(全国大部分省市的报刊报道过本文内容)漫论吴建芳的散文 湖北作家论丛第7辑,1999年8月ISBN 7-5354-1954-2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情感世界的切片解剖-----论闻一多的爱情诗 湖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ISSN 1001-4799夏雨田风格与今日曲艺界 《幽默人生效应》,武汉出版社1993年出版论闻一多的情诗《相遇已成过去》 名作欣赏1991年第6期ISSN 1006-0189新写实小说与汉派散论 湖北作家论从第5辑,武汉出版社1991年3月ISBN 7-5430-0679-0/33当代文学评论1990年第5期方方创作三题 湖北作家论丛第4辑,1989年出版 文学教育问题研究学痴古远清 长江文艺,2011年第6期ISSN 0528-8384诗人仍是现时代最像文人的文人《汉诗》2009年第3期,武汉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ISBN 978-7-5430-4501-9邹贤敏老师和我的文学梦 长江文艺,2009年第5期ISSN 0528-8384在文学教育中培养审美人格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8年第2期ISSN 1004-0498读经:应不应该作为教育行为? 中学语文 2006年第6期ISSN 1000-419X《实新活美-----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规律的探讨》(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ISBN 7-81036-866-4新世纪大学生与新诗 文艺新观察 2004年第2期ISBN 7-5354-2249-7人性的飞扬 《世纪印象-----百名学者论中国文化》 华龄出版社2003年出版ISBN 7-80178-103-1关注人文 精读经典 甄别时尚(学者教授给你暑假读书支招)中华读书报2003年7月23日cn11-0160何谓世俗生活-----以武汉为例 东方2002年11期武汉人的世俗生活 特别关注2003年第1期ISSN1009-9131语文文学课的活与美 广东教育2002年第6期ISSN1005-1422足球非理性三人谈(与人合作) 东方文化2000年第4期ISBN 1005-9253解放男人 青年探索1994年第4期ISbN 1004-3780走出“男女平等”的误区 青年探索1994年第1期ISbN 1004-3780中学生课外阅读漫论 青年探索1993年第4期ISbN 1004-3780谈情说爱谬论99条(上) 河南《热风》1993年第2期cn41-1187/I谈情说爱谬论99条(下) 河南《热风》1993年第3期cn41-1187/I “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史课程教学规律研究 ”,省级,(编号:20040174)湖北省教育厅项目45,2004,主持,(已完成)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编号05bzw053),5, 2005-2008,(已完成待结项),主持 新时期以来的湖北作家群研究,省社科(编号2005072),2, 2004-2006,(已完成)主持 当代湖北诗歌史,湖北省文联重点项目,2,2008,主持 当代湖北诗歌综论 ,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项目,1 , 2010,(已完成待结项),主持 
1、《哲学观的更新与文艺学的发展》,载《文学评论》,1986年第01期。2、《论文学符号的审美功能变体》,载《文学评论》,1987年03期。3、《文学本体的人类学思辨》,载《文学评论》,1988年06期。4、《论文学艺术的思维方式》,载《文学评论》,1990年03期。5、《现实主义的形态学意义》,载《文学评论》,1992年04期。6、《论神秘——审美反应的体验性阐述》,载《文学评论》,1997年03期。7、《诗学何为?——论现代审美理论的人文意义》,载《文学评论》,1999年04期。8、《论当代中国诗学的话语空间》,载《文学评论》,2000年06期。9、《中国当代文学史史学观念笔谈》,载《文学评论》,2001年02期。10、《解构主义与后形而上诗学》,载《文学评论》,2006年05期。11、《论诗性文化的可能性空间》,载《文艺研究》,1996年03期。12、《从理念到经验:美学研究的继往开来》,载《文艺研究》,1999年04期。13、《反本质主义与美学的现代形态》,载《文艺研究》,2000年03期。14、《走向人学的美学》,载《文艺研究》,2001年05期。15、《趣味的形而上之维》,载《文艺研究》,2003年03期。16、《文学的文体学研究》,载《学术月刊》,1988年09期。17、《文学的语义学研究》,载《学术月刊》,1990年05期。18、《欲望的复活:论美感体验的生命基础》,载《学术月刊》,1996年09期。19、《论“成人童话”的艺术精神》,载《学术月刊》,2000年11期。20、《动静之间:和谐论美学批判》,载《学术月刊》,2001年07期。21、《走向中心的边缘诗学:当代女权主义批评之批评》,载《学术月刊》,2003年07期。22、《批评的功能与批评家的使命》,载《文艺理论研究》,1987年02期。23、《宗教:艺术哲学的一个参照系》,载《文艺理论研究》,1987年02期。24、《文学作品形态构成的文体学透视》,载《文艺理论研究》,1989年03期。25、《艺术作品的审美社会学透视》,载《文艺理论研究》,1989年06期。26、《当代艺术范式的审美解构与建构》,载《文艺理论研究》,1990年06期。27、《小说形态本体论》,载《文艺理论研究》,1992年03期。28、《超越的期待》,载《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03期。29、《论当代美学研究的价值支点》,载《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05期。30、《论美感的生命形态》,载《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05期。31、《论金庸小说的艺术价值》,载《文艺理论研究》,1998年04期。32、《裸体的诱惑:论诗性文化中的性表现》,载《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03期。33、《虚实之辨:实在论美学解构》,载《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02期。34、《来自神学的美学》,载《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01期。35、《大智慧与小文本:论杨绛的小说艺术》,载《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01期。36、《史与诗的张力》,载《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02期。37、《走向应用诗学》,载《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06期。38、《巴金的意义》,载《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02期。39、《崇高之后:论传媒时代的艺术生产》,载《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01期。40、《小说与诗》,载《小说评论》,1985年06期。41、《小说与画》,载《小说评论》,1985年03期。42、《小说与戏剧》,载《小说评论》,1987年02期。43、《小说的叙事学研究》,载《小说评论》,1990年03期。44、《小说的形态学研究》,载《小说评论》,1990年06期。45、《艺术的特性与特征》,载《当代文坛》,1984年10期。46、《小说与故事》,载《当代文坛》,1985年11期。47、《符号的构成》,载《当代文坛》,1987年01期。48、《也谈文学与文化:寻根小说得失谈》,载《当代文坛》,1987年05期。49、《艺术的家族起源与群体发生》,载《当代文坛》,1989年05期。50、《从文体看文学的接受和欣赏》,载《当代文坛》,1990年03期。51、《现代性话语与美学问题》,载《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01期。52、《论新时期文艺观的主体建构》,载《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02期。53、《昔日顽主不再好玩》,载《文艺争鸣》,2000年01期。54、《批评的理念与姿态:也以金庸写作为例》,载《文艺争鸣》,2000年02期。55、《人的奴役与自由》,载《文艺争鸣》,2003年05期。54、《对意义世界的探寻》,载《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04期。55、《鲁迅与存在主义》,载《外国文学研究》,1981年03期。56、《游戏批评:评巴尔特论巴尔扎克》,载《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05期。57、《批评游戏:评海德格尔论荷尔德林》,载《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6期。58、《体验自由:论美感的生命境界》,载《浙江大学学报》,1997年01期。59、《论人文事业的当代建设》,载《浙江大学学报》,1998年04期。60、《论金庸小说的信仰之维》(上下),载《浙江大学学报》,1997年01、02期。61、《美学的命运:论数码时代的人文事业》,载《浙江大学学报》,2001年01期。62、《乡土旧事:论民国女性小说四家》,载《浙江大学学报》,2002年03期。63、《大世界与小天地:论苏青》,载《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03期。64、《都市风景的两种色调:方方与池莉小说的诗学审视》,2004年01期。65、《南方故事的两种讲法:张欣和张梅小说新论》,2005年01期。66、《诗可以售:论艺术实践的经济之维》,载《浙江大学学报》,2006年05期。67、《艺术的自律与他律》,载《东疆学刊》,2006年03期。68、《符号的幻影:铁凝小说的诗学审视》,载《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06期。69、《论艺术伦理的超道德性》,载《伦理学研究》,2007年03期。70、《美总是愁人的:论作为一种审美体验的忧郁意识》,载《东疆学刊》,2003年01期。71、《“新理性精神”与后形而上诗学》,载《东南学术》,2002年02期。72、《另类叙事:论“新生代”小说三家》,载《南方文坛》,2002年05期。73、《叙事文本的可能性空间》,载《文艺评论》,1992年05期。74、《故事的诗学》,载《江汉论坛》,2006年10期。75、《文学的“看法”与“见识”》,载《福建论坛》,2003年03期。76、《美学研究的问题、方法与对象》,载《浙江学刊》,1995年01期。77、《君子道与侠客行》,载《西南大学学报》,2009年03期。78、《诗性与童话》,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4期。79、《存在主义与美学研究》,载《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02期。80、《柏拉图主义与美学事业》,载《浙江学刊》,2001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