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Ajj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可我要去寻找光明……” 这是多么美丽的诗句啊!我也渴望我自己能看见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美丽,但就在不久之前,我在新闻中看到了一则超越道德底线的新闻,无法让人相信这是真的…… “一个孩子在一条小巷中被车撞倒在地,肇事司机逃逸了,之后几分钟里面有不止五六个人经过这个孩子身边,却都绕开了……没有一个人注意到一个受伤的生命正在路旁等待着死亡……在这段时间里,那个孩子也在不断的挣扎着,因为痛苦而颤抖着……” “紧接着,又一辆车驶向这个孩子,这车再一次无情的碾过他的身躯……之后辆车像若无其事一般继续向前行驶……” 愤怒。痛苦。悲哀……在这一刻在我心中像洪水一般喷发出来! 无情。死亡。冷漠……在这一刻表现的淋漓尽致! 我无法相信我所看到的一切,更不能平静下来:这是怎么了?这还是那个所谓的社会吗?这还是人所存在的世界吗?那些见死不救的路人究竟是否还有人性?如果在那个孩子被撞后经过的第一个路人愿意上去抱起那个孩子送往医院、哪怕是报一下警、叫一下救护车……也是有莫大的帮助的,可为什么就是没有人帮忙呢?那种所谓的正义感都到哪里去了?难道正义的人都下岗回家了吗? 肇事司机的逃逸那更可谓是令人发指,自己撞到的是一个孩子,一条活生生的生命,是这个社会将来的希望。为什么逃?怕被枪毙?即逃又能怎样,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终究还会被抓,倒不如立刻救人。也算是一点弥补。 如今的这个社会在改变,这一点谁都知道,可是在这社会、科技进步的过程中人的救死扶伤观念为什么没有提高,反而与科技成反比了呢? 真是可笑,我感觉自己似乎又回到鲁迅先生所说的黑暗的旧社会了。 有没有人想过:假如有一天自己像这个孩子一样被车撞倒在地,躺在地上,望着一个个路人想得到帮助,可是得到的却都是一片沉寂,冷漠的眼神在自己周围徘徊,只能悄悄的接受“死亡的审判”……到那时,也许自己才会领悟生命的可贵…… 不过也晚了…… 
我国是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与思想精髓被每一代中国人所传承,于是,骄傲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如今,这些历经千年的经典文化使我们受用不尽,每个人都觉得这所谓的“千年文化”会随着祖国的不断发展而继续发扬光大,文化学者也在费尽心血地研究古人留下的痕迹,可又有谁会想到积淀下来的文化正在缓缓缩小着它的影响力,在人们把其束之高阁的时候,其实便开始趋于“贬值”的形势,尽管有许多相关的人士在高盛呼吁“重读历史,重读文化”,然而人们依旧沉浸在现实的官权争夺.追逐物欲之中,这其中倒也存在着令人鼓舞的事,那便是科技的高速飞跃。无论如何,一个民族不能脱离他文化的本质,强调“根本,根本”,就是这个道理。古代国人的聪慧勤奋,至今仍值得我们津津乐道。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无数文化瑰宝,发源出无数文化源头,成就了无尽文化的结晶,涉及天文地理,医学计算,编撰绘画,纺织制瓷,建筑交通……体验了现今写作,于是想结合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书籍写作,谈一谈自己的认识与看法。现在的书刊多以小说的形式见闻,其中的阅读有六成都是我的同龄人,集中阅读与青春.惊悚.军事以及一些名着。青春小说是最近刚出现的代名词,包括青春疼痛.言情两类,乍一看,内容空虚但语言可是运用到极致,烘托出许多空前的艺术情境,虽虚无缥缈,但语言的张力和极度不矫揉造作的想象力却能演绎出唯美情节。创造这般文体的鼻祖,韩寒,郭敬明当之无愧,他们是青春小说的领军人物,创造出不可一世的经典文学体裁,韩寒的作品略显老气,郭敬明的作品深受追捧,许多文字,读过之后才会受触动,慢慢地习惯于他的文笔之后,会理解“撑起文字半边天”这个称号多么凝重。我们也便是泊在他的船上随他渡江的过路人罢了。紧随其后,一批又一批青年作家效仿于他,握着沉重的笔,写下惊世骇俗的文字。对于此,我没有什么想要发表,只是传承的同时不要丢弃最本质的元素。现代人的笔下,总是隐约透露出一股不满的情绪,无论是散文.随笔.小说还是杂文。批判现实,批判大众而“忆惜曾经,赞美事物”,成为其不变的笔调,没趣味了,少了许多真挚,许多感情,许多美好与光明。这是众多人普遍认知的,现实的本来面目就是如此。纯浓一杯咖啡谁有足够的勇气喝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