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36

0漠风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中国工业经济论文代码多少号

8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格桑飞扬

已采纳
稿件初投。拟投稿作者请认真阅读《用稿总体要求》和《论文修改要求》(注意对稿件的“道德标准”要求),将符合要求的文章打印稿以邮寄方式(1份,署名并附即时联系方式)寄达编辑部,编辑部恕不接受电子邮箱投稿。稿件初审。由编辑部主任负责。接到初审合格的编辑部联系电话或电子邮件后,由作者按编辑部的“标准化范式”(《标准格式》)进行修改,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将修改稿发到指定邮箱。 稿件二审。按“标准化范式”修改后的论文,部分交由外审,部分交由责任编辑再审。二审通过后由作者按责任编辑的“个性化要求”再行修改。稿件三审。“个性化”修改后的论文由责任编辑加工处理后交由副主编审定。稿件四审。即终审,由主编或常务副主编从政治标准、学术标准上最终夺定。论文通过全部审定,接到电子版录用通知。初次投稿2个月内未接到编辑部联系电话或电子邮件,作者可自行转投。  用稿总体要求1.选题要新,与时俱进。突出前沿问题、难点问题、疑点问题、热点问题、重点问题,具有现实针对性。2.内容要新。找准切入点,突出新理念、新视角、新架构、新观点,具有原创性质。3.强化实证性、对策性分析和中外比较。理论对接实际,理论提升实践,具有理论高度。4.最大限度避免一般知识性的描述,拒绝常识性的东西(包括意义、作用、特点等),力戒教科书化,力戒空泛议论,突出论述深度。5.符合本刊覆盖范围(以栏目设置为准),金融、财税、贸易、投资等问题要围绕产业、企业进行阐述,避免单纯就金融谈金融、就财税谈财税的写作方式。6.采用规范的经济学和管理学语言,避免使用陈旧、过时的语言以及文件式语言。拒绝假话、大话、空话、套话、虚话。7.论文架构,一般以“一、”、“”、“ (1)”作为文章层次,要通过简短的小标题方式加以提炼主要观点,以示突出。8.论文体例,要有摘要(200字左右)、关键词(3—5个),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暂空),收稿日期(暂空),基金项目(若有),作者简介(包括出生年、性别、籍贯、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位、城市、邮编),注释(当页下注),参考文献(附后),英文题目和姓名及工作单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附后)等。  地 址:北京市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院2号楼四层中国工业经济杂志(100836)

中国工业经济论文代码多少号

145 评论(11)

aliseph

只要在申请日之后就可以的了
143 评论(8)

leftalfa

如果是自己写的专利,是没问题的。从著作权法的角度考虑,你是原作者,当然享有著作权。从专利法角度考虑,不会影响该专利的新颖性,评价该专利的新颖性是从申请之日起向前检索,目前将进入实审阶段,这样是不会影响该专利文件的新颖性的。
287 评论(9)

Chaosgrace

本人是专业的专利代理人,从专业角度建议你,等到该专利公布了以后再写论文发表,引文发表的论文是可以用来评定专利新颖性的。不仅是考虑到你本人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到该专利的新颖性,也谨防他们在看到了你的论文以后,如法炮制或者做些改动也申请专利。具体的操作办法可以私聊我,希望可以帮到你
291 评论(13)

hzhou2

国家标准(GB)对撰写论文有要求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编写论文的国家标准(GB)。
159 评论(15)

dajiadedahou

1、发表文章已接收待发表或者发文章公(公CNKI给期准外文期刊期刊给published on line期准)晚于专利申请或者与专利申请同则发文章并影响专利新颖性或者创造性种情况发文章与专利冲突文章属于现技术(现技术指申请前内外公众所知技术)文章能影响专利新颖性或创造性(新颖性、创造性定义见专利第22条第2、3款) 2、文章公早于专利申请申请(包括同情况)则文章能够影响专利新颖性、创造性除非能文章基础文章内容继续进行改进满足、新颖性、创造性要求否则本文章评价专利现技术专利符合专利22条2款或者符合专利22条3款驳
207 评论(13)

自由笃实

查询中图分类号的专用网站你这应该属于文学评论范畴吧 I06 文学评论、文学欣赏
288 评论(11)

sina007

科研工作者应具备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专利申请应在发表论文之前全球最具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美国《Science》杂志在2017年8月11日刊发了一篇名为“The dual frontier: Patented inventions and prior scientific advance”的文章,由于人们不了解前沿科学的进展对市场发明的推动支持程度,文章作者对480万份美国专利和3200万篇科技论文对比发现,大部分学术论文都会导致后续的专利发明,而专利都可追溯到对应的论文。其中,生物医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的联系尤为密切。可见专利技术发明与科技论文发表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一名科研工作者或者一个科研团队,该如何处理专利申请和科技论文发表的关系呢?笔者曾接触过一位教授,欲把大学多年的研究成果在国内申请专利,技术方案非常先进,达到的效果也非常好,已经与企业联系准备量产,为了使自己在与企业的合作中能掌控主动权,使自己的智力成果能够获取合理收益并得到司法保障,也为了使产品获得国内市场的技术垄断优势,想凭此研究成果来申请专利。但接触过程中却令人遗憾地发现,他早前已经在国际学术期刊中发表了一篇论文,详细公开了此设备设计的原理、结构和构造,直接破坏了他要申请的专利的新颖性,导致该专利申请文件撰写起来非常困难,因为要写得相对于他自己发表的论文更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话,就需要在论文公开的设计基础上增加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技术特征,而该论文已经非常详尽地公开了设备设计的每一个细节,几乎无法再增加技术特征,即便勉强写好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获得授权也很困难。由于先发表论文还是先申请专利这个顺序安排失误,导致这么好的技术构思因发明人自己的原因而难以申请专利,使得发明人的智力成果在向产业化转化过程中遇到了本可避免的法律问题,这实在是值得科研工作者引以为鉴。由此可见,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产权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专利申请前发表论文对专利申请具有负面影响,但申请专利并不影响申请后论文的发表,从专利新颖性的角度考虑,慎重选择论文发表的时间,确保论文发表的时间要在专利申请之后,至少是专利局告知的申请日之后,即申请专利在先,论文发表在后才是权宜之计,因为这样做专利的新颖性和创造性不受影响,也使科研论文成果得到著作权和专利权的双重保护。02论文和专利的区别?申请发明专利的重点在于知识产权保护,发表科研论文的目的在于知识传播和分享。两者在撰写上有不少类似之处。发明专利申请书的第一部分为背景技术介绍,要求专利发明人对背景技术及其不足之处进行总结。科研论文第一步部分和发明专利申请书很类似,也是介绍前人的研究工作及不足之处,引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发明专利申请书的第二部分为发明的技术方案。这部分和论文的方法(method)比较类似,但不同之处居多。这部分要求发明人用文字和公式阐述发明的技术方案,不能用图表。即使发明的技术方案用图表更容易说明问题,发明人也必须把图表内容转换成文字。尤其是涉及到复杂装置的技术方案,用文字表述需要特殊技巧。论文的方法部分则没有多少限制,论文撰写人可以选择更容易让读者理解和明白的论文撰写方式,可以有详细的公式推导和图表。发明专利申请书的第三部分为实施例和发明专利附图。这部分要求发明人必须结合发明专利附图说明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这部分和论文的实验结果部分类似,但差别很大。发明专利实施例为实现发明技术方案的一个或多个例子,很多论文的主体部分就相当于一个实施例。发明专利申请书的第四部分为发明的技术效果,这部分和论文的结论部分类似。不同之处在于说明发明的技术效果一两句话就行了,也不需要基于严格的逻辑推理。而论文的结论部分则是基于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推理,可靠性高。发明专利由专利审查员审查,重点判断发明的技术方案和现有文献有无重复之处。科研论文由同行审稿,重点判断实验数据是否可靠,结论是否准确。发明专利从申请到授权的周期一般为2年(今后有望缩短),科研论文的发表周期一般在1年之内。科研论文发表后的收获是同行的引用和评价。发明专利的收获依赖于专利的实施和转让。发明专利的重中之重是权利要求书的撰写,这部分关系到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和保护力度。好的发明专利权利要求书可以实施大面积保护,让竞争对手无从下手。科研论文则希望在论文基础上开展的研究越多越好,这与发明专利的排他性目标背道而驰
240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