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87

phonecfan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茶叶基础知识论文目录图片格式大全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溦搁

已采纳
1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唐元春 中国质量报 2008-01-19 报纸 021 2 茶陵派研究司马周 南京师范大学 2003-05-01 博士 1118 3 千两茶记陈晓阳 茶叶通讯 2008-06-25 期刊 00 4 茶联三幅陈奇志 茶叶通讯 2008-06-25 期刊 02 5 老树与花茶牧村 思维与智慧 2008-03-15 期刊 00 6 祝贺泉州市茶文化研究会成立诗三首洪源枝; 许添源; 王家缙 农业考古 2008-04-30 期刊 00 7 茶心菊夫 农业考古 2008-04-30 期刊 00 8 当代茶散文创作谈王梦石 农业考古 2008-04-30 期刊 00 9 论《歧路灯》中的茶事描写及其意义刘畅 农业考古 2008-04-30 期刊 01 10 两首宋人茶词所记茶事考黄杰 农业考古 2008-04-30 期刊 00 11 从茶诗词看宋代品茗风尚罗春兰; 潘永幼 农业考古 2008-04-30 期刊 01 12 元代的茶俗 茶品 茶艺——元曲里所见的茶文化陈旭霞 农业考古 2008-04-30 期刊 04 13 茶诗词十一首欧阳勋 农业考古 2008-04-30 期刊 00 14 茶与戏周春兰 农业考古 2008-04-30 期刊 00 15 跳茶(中篇小说)刘志桂 农业考古 2008-04-30 期刊 00 16 山谷茶情刘盛龙 农业考古 2008-04-30 期刊 00 17 论《茶花女》对《断鸿零雁记》创作的影响齐瑞成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7-10 期刊 01 18 凉茶王悦民 躬耕(天下豫商) 2008-04-15 期刊 00 19 黄裳散文与“苦茶庵法脉”汪成法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25 期刊 00 20 茶的力量蒋光成 今日新疆 2008-07-20 期刊 00 上页 下页共有记录1376条

茶叶基础知识论文目录图片格式大全

281 评论(10)

小清新77_95

茶按照制作工艺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绿茶 绿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 这是中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首位。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其制作工艺都经过杀青一揉捻一干燥的过程。由于加工时干燥的方法不同,绿茶又可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名贵品种有:龙井茶、碧螺春茶、黄山毛峰茶等。红茶 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且萎凋,使鲜叶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 成条或切成颗粒),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红茶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大类。 名贵品种有:祁红、滇红、英红。青茶 又称乌龙茶,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也最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功夫茶。它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甜醇。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 名贵品种有:北苑御茶、矮脚乌龙、武夷岩茶、铁观音、凤凰单丛、台湾乌龙茶。黄茶 黄茶的制法有点像绿茶,不过中间需要闷黄三天;在制茶过程中,经过闷堆渥黄,因而形成黄叶、黄汤。分“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三类。 著名的君山银针茶就属于黄茶。黑茶 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黑茶原来主要销往边区,是藏、蒙、维吾尔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名贵品种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四川的“西路边茶”“南路边茶”、云南的“紧茶”、“扁茶”、“方茶”和“圆茶”等品种。白茶 白茶则基本上就是靠日晒制成的,是中国的特产。白茶和黄茶的外形、香气和滋味都是非常好的。 它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瓯等县,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几种。 名贵品种有:白豪银针茶、白牡丹茶。
314 评论(14)

旮旮旯旯

摘 要: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茶树的原生地。茶是最契合自然之物,它有悠久的历史,更具深厚的底蕴。 茶叶是具有中国典型文化意义和文化形象的传统产品,而茶文化更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并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本文从茶文化的角度出发研究茶叶包装设计的方法,不但可以增加茶叶商品的附加值,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通过茶叶包装设计弘扬茶文化,并给茶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文章将针对中国茶文化和茶叶包装现状展开一个简述。结合中国茶文化来阐述现代茶叶包装设计的要点以及其艺术特色。文章包括了中国茶文化的简介,包装设计的要点,然后根据茶文化设计出自己的茶叶包装作品,并阐述作品自身的特色。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现代茶叶包装设计;案例分析  引言  有人说,茶乃上苍赋予中华民族的恩赐,实属不为言过。在岁月的长河中,茶的清香和高雅与中华民族的个性相结合,并成为刻画“中国”的重要形象,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我国茶叶种植面积世界第一,总产量居世界第二,是世界茶叶大国。  若要茶叶有好的市场,包装的责任义不容辞,因此包装设计师不仅要使茶叶包装设计有漂亮的外表,更应使设计突出茶文化的特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茶叶包装设计走向新的辉煌。茶是最契合自然之物,它有悠久的历史,更具深厚的底蕴。 茶叶是具有中国典型文化意义和文化形象的传统产品,而茶文化更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并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市场调研  茶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我国有这样一句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茶在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在《膳夫经手录》中记载了茶对普通老百姓的重要性:“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 关于茶,还有“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这句话体现直接的体现出了茶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从便利商店的冰柜中琳琅满目的茶品,街上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茶店,都可以看出。  中国人不论是饭后、休息或者招待客人,茶是不可缺少的。客来敬茶已经成为我国标准的待客基本礼仪,否则就会被视为对客人的不敬。在许多的重大仪式上,茶亦是必不可少的。在结婚大喜的日子里,新娘子一定要给介绍人、男女双方的长辈和亲友们递烟、敬茶。  在西方国家,人们在初次见面的时候,往往互赠名片,问候你好。而中国人的风俗却不然,不论彼此是否认识,先奉上一杯茶(当然,这是在普通老百姓家里,如果是在公共的社交场合中,寒暄几句后必定是邀请对方去茶楼或茶园一坐),这种习俗在南方表现得更为突出,特别是广东人,当地开设许多茶楼,朋友们一见面便互相问候:“饮茶么?”南方人习惯上茶楼憩坐,不只是为了喝茶而是一边喝茶一边吃点心。  中国茶叶种类之多,在世界上可说首屈一指;而中国茶馆之多,恐怕也无别国能及。在茶馆中与好友叙旧谈心,沏上一壶好茶,一边喝,一边聊天,茶水喝到只剩半壶,再继上开水,其乐融融。  中国人的好茶是有一定根源的。中国是一个传统的饮食大国,对吃的讲究可以说是独步天下。中国人饮茶喜欢“清饮”,因为喝茶可去油腻,尤其是吃炖肉以后,喝杯浓茶还可以帮助消化,去口臭,特别是“铁观音”茶具有较强的助消化能力。所以,当以美酒肴款待客人时,再敬上一杯好茶,更可博得客人的欢心。  我把我的毕业论文都给你叻。、、、
119 评论(14)

山鹰536

茶文化学(第二版)第一章 茶叶基础知识第一节 茶叶的种类第二节 名茶第三节 茶叶品质鉴评第四节 茶叶贮藏保鲜第二章 品饮方式和饮茶习俗第一节 汉族的品饮方式及饮茶习俗第二节 少数民族的品饮方式及饮茶习俗第三节 清饮和调饮的比较第四节 茶礼第三章 茶艺第一节 茶艺的概念和分类第二节 品饮的主要技艺第三节 品饮的一般程序第四节 不同茶类的品饮方法第四章 茶馆文化第一节 茶馆的历史与文化第二节 区域文化中的茶馆文明第五章 中国茶具第一节 古代茶具的起源第二节 茶具的演变第六章 中国茶文化的美学意韵第一节 作为审美对象的茶第二节 艺术化和审美化的茶艺第三节 中国民间茶文化的审美趣味第四节 文人茶的美学意蕴第七章 外国茶文化第一节 中国茶叶文化的对外传播第二节 外国的茶文化第三节 中外茶文化底蕴的比较参考文献后记
330 评论(12)

152花花

这个回答真的很汗!!!!
120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