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57

And娟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听力障碍儿童论文摘要怎么写好

7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18205485235

已采纳
时间 地点 主题 与会人员 未到人员会议流程的记录,即围绕主题进行了什么讨论之类的。主要发言人,及其观点、意见。会议成果如果还有第二次会议,那么记录下下次会议时间、地点、人员等相关信息。

听力障碍儿童论文摘要怎么写好

112 评论(9)

liu_yanpeng

儿童听力障碍特点人类通过听觉学习语言,婴幼儿通过学习听觉反馈后有了言语感知才能学会说话,言语形成又会影响大脑功能。听力不好影响言语学习,可以出现说话迟缓,或讲不清楚,,直至听力障碍导致言语障碍。听力障碍也会影响到心里健康,儿童听力残疾或听力受限常会导致性格变化,如内心、孤僻、不愿交往、因听力不好或显露助听器而有自卑感等。声以,在生活、学习、工作、社会交往以及从事各种职业都显示出人耳听力和听觉的主要意义。年龄分布特点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推算,我国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其中17岁以下听力残疾(含多重)人数为1万。0~17岁听力残疾儿童(含多重)的残疾年龄的增加而增长,其中0~2岁现残疾最低,15~17岁年龄阶段发病率最高,3~5岁年龄阶段多重的现残率高于单纯残疾现残率,这个阶段是儿童言语发育的关键时期,且听力残疾多数伴言语残疾,因此多重残疾中听力残疾的现残率高于单纯残疾的现残率。所有相对危险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2病因特点在0~6岁听力残疾的主要病因依此为不明原因、遗传、母孕期病毒感染、新生儿窒息、药物中毒、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在0~6岁听力残疾致残的原因中,除原因不明外,遗传因素是第一位。3听力残疾程度特点在0~6岁年龄阶段中,一级占60%以上,二级听力残疾占7%,总计为74%以上。7~12岁年龄阶段中,一级、二级听力残疾人数占60%以上。13~17岁年龄中,一级、二级听力残疾和三级、四级听力残疾分别残疾总数的50%。由此可见,0~3岁组听力残疾以一级、二级居多,占84%,由此,一旦发病就会导致听力言语多重残疾,尤其应引起重视。
358 评论(15)

Winters_1944

下列是正常儿童听力的粗略指标,以便您估计自己的宝宝听力是否正常:1-3月:对突然的大声响有惊吓反应,如哭闹、双手拥抱反射、四肢活动、吸吮等;3-6月:把头偏向声源侧找声源6-9月:能盯住大众谈论内容的人或事物9-12月:能跟随大众的指令完成简单的动作,如把球拿来等 12-15月:能说出简单的叠词,如宝宝、妈妈、爸爸等 15-18月:对隔壁的声音有反应,并主动搜索声源18-24月:能说出至少3-4个字的简单句子24-30月:能说出字总共不少于100个30-36月:能说出4-5个字的句子如未达到上述标准,这就表示您需要警惕,注意宝宝听觉行为发展的情形。如有必要,带宝宝到大医院或听力中心作进一步的检查,适时选配助听器,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以确保宝宝听力和智力的正常发育。如果错过听力发育的最佳时期(3-6岁),以后再佩戴助听器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281 评论(8)

zhuangmx

1、应该怎么写1)文字简明扼要:文字必须十分简练,内容需要充分概括2)编写时要客观、如实地反映一次文献,切不可加进文摘编写者的主观见解、解释或评论。3) 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句型应力求简单,慎用长句。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4)要着重反映文稿中的新观点。2、不应该怎么写不能冗长,少写无关的东西,语句不能含糊不清。论文摘要论文摘要不要列举例证,不讲研究过程,不用图表,不给化学结构式,也不要作自我评价。1) 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2) 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发生的研究》,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为了……,对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的发生进行了研究”。3) 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4) 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5) 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6) 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目前摘要编写中的主要问题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现引文,无独立性与自明性;繁简失当。 资料来源:中国论文网
257 评论(10)

wulanping123

一:1:国泰民安、人山人海、四海升平、车水马龙、今昔何夕 2:情真意切、感恩怀德、喜气洋洋、和气致祥、唇齿相依 3:感今怀昔、年复一年、意味深长、光阴如箭、付之一笑 二:1:窥视 2:怒视 三:这件事做成功很不简单 很简单做这件事,不成功 四:1:彼此了解对方的意识感觉。 2:虽然;但是;不管;都;即使;也;因此 五:1:青春作伴好还乡 2:江山代有才人出 3:青山遮不住 六:共道人间惆怅事,相问今夕是何年 七:含辛茹苦
248 评论(12)

17090428

一、认知特点感知觉特点感知觉是人最基本的心理活动。其中,听觉是获取信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听觉残疾儿童由于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世界的声音,使他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认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听觉残疾儿童在感知事物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知觉信息加工不完整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的完整性取决于感觉材料的丰富性。由于听觉刺激的缺损,听觉残疾儿童对复杂的事物和环境感知不完整,缺乏听觉信息加工。听觉残疾儿童的知觉信息更多地依赖视觉、触觉和动觉获得,不易形成视听结合的综合信息。这样,听觉残疾儿童知觉信息加工的整体性和理解性就受到制约。(2)视觉的优势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各种感觉器官的机能状态都有可能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当听觉丧失后,视觉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感知活动中的优势地位。听觉残疾儿童进入学校后,一方面由于长期对视觉的依赖和使用,视知觉经验丰富;另一方面通过专门的训练,他们的视觉补偿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国内的一些研究表明,听觉残疾儿童的视知觉速度提高比较快,在凭借视觉参与的感知活动中,他们的视知觉能力与正常儿童没有显著差异。例如,与正常儿童和成人相比,听觉残疾儿童的视、触知觉能力没有降低。(3)缺陷补偿听觉残疾儿童的视觉、触觉和动觉与正常儿童并无两样。由于听觉的丧失,听觉残疾儿童更多地借助视觉、触觉和动觉等感官来认识世界,并进行语言理解和语言交流。这些感官在听觉残疾儿童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视觉,很多人用“以目代耳”来强调视觉的缺陷补偿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视觉及其他感觉通道对听觉缺陷的补偿作用是有限的,不能完全取代听觉。注意特点和正常儿童一样,听觉残疾儿童的注意是由无意注意逐步发展到有意注意的。由于听觉障碍、语言发展迟缓,与正常儿童相比,听觉残疾儿童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形成和发展都比较缓慢。听觉残疾儿童的有意注意的稳定性较差,需要活动来支持和吸引,使他们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另外,听觉残疾儿童注意的分配困难。普通儿童可以眼、耳、手、脑并用,同时产生视觉、听觉和思维的集中。而听障儿童不能同时既看又听,视觉兴奋和听觉兴奋不能一起产生,无法实现注意的恰当分配
93 评论(10)

奉天逍遥

第一,避免出现谦词、关联词、感叹词、疑问词等。第二,摘要属纯客观介绍,一般用第三人称。第三,本科毕业论文摘要一般不用分段。第四,摘要应避免和论文引言、结论部分重复。第五,摘要要结构严谨避免冗杂,用简洁话语表述即可,一般不用长句。
331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