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o弋
“高中之前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夜里抓黄鳝、周末钓鱼、养小猪崽和出租水牛。”“家徒四壁,在煤油灯下写作业或者读书都是晚上最开心的事。”“这一路,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用自身经历证明知识改变命运。 
是因为这个博士写的这篇论文真的非常的有意思,而且没有用很多非常深奥的话,反而是用了一些我们平时的大白话,但是写出来的内容让我们所有人都很感动。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
就是博士自己的亲身经历让人觉得泪目。他详细描绘了他的前半生和求学的艰难,感动了很多人
这篇博士论文的内容大概是讲述博士本人。从农村地区怎么一路摸它滚打爬上今天这个位置。而且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并没有低头,而是咬牙坚持下去。
中科院黄国平博士毕业论文的致谢部分“高中之前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夜里抓黄鳝、周末钓鱼、养小猪崽和出租水牛。”“家徒四壁,在煤油灯下写作业或者读书都是晚上最开心的事。”“这一路,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这篇令人动容的《致谢》写于4年前,如今以这种方式再次走到人们面前。这一次,它迎来的不是导师的审阅,而是带给网友们感动与思考。
最有感触的就是这位博士是寒门出生的,完全是凭着自己的一股努力劲走到今天道出了半生的总结是志与坚的锤炼,我们不要再说自己有多难,多不易。看看这位博士走过的路,有没有一些儿感触。
因为全文是在回忆苦难,却传递出面对苦难依然奋发向上的信念和没有被苦难所压倒的从容,这感染了众多网友。
论文最后的致谢部分让人感慨万千,黄博士看似用很平缓的口气向大家讲述了自己的坎坷求学路,但是文字背后蕴藏着难以言述的艰辛与强大不挠的不屈。亲人相继离开,无依无靠的黄博士一边维系着自己的生存,还要为了支撑自己的学业去用劳动换取经济来源,同时付出全部的努力学习。漫漫求学路,终于不负自己。
这位中科院博士从出生到博士毕业,一路走来,坎坷重生,跌宕起伏。即使家庭环境恶劣,他却不屈不挠,用自己的真实经历,让我们再次坚信那句:虽然不能选择怎么生,但我们可以决定怎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