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8

里科特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时政热点议论文摘抄初中政治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engjieji

已采纳
专题一 时政热点命题切入点预测 2008年高考政治时事热点问题总汇 十七大报告必背观点60条 “十七大”重点内容分析 专题二 学习“十七大”精神 “十七大”重点内容分析 节能减排 任重道远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内容解读 对十七大修改党章的理论思考 民生问题 专题三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方便面涨价问题 第六次全国铁路提速 中国GDP突破20亿万元人民币 扩大消费需求 增添发展动力 稳健财政政策与从紧货币政策 我国对外贸易的宏观调控政策 我国加强宏观调控的领域 专题四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与城乡统筹 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 内蒙古自治区喜迎六十华诞 努力实现区域经济互动共同发展 10亿吨油田浮出渤海湾 中国最大钢铁基地开工 庆香港回归 盼祖国统一 专题五 发扬奥运精神 弘扬民族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奥运精神在筹办中形成和弘扬 专题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专题七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回眸十六大辉煌成就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专题八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 专题九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文秘杂烩网 求采纳

时政热点议论文摘抄初中政治

303 评论(13)

18995848141

朝鲜第三次核爆会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 一、继续压缩美国战略选择的空间。 这一点没什么疑问。道理很简单,美国如果继续施压伊朗,那么伊朗就有大概率核爆,一旦伊朗核爆,则美国再想捂住中东就不可能了,其它国家必然也要搞核武器,那么美国就只有两个选择:一种是对伊朗发动大规模战争;另一种是从中东黯然撤退,西方近几百年的政治游戏规则崩溃,世界进入新的秩序重组当中。 就现在的美国来说,再发动一场战争,无疑将走越战老路,其结果美利坚很可能将成第二个苏联,鉴于美国各个州的自治能力以及贫富差距,国家都存在解体的可能。而如果不发动战争,美国被挤出中东,其超级大国地位将不复存在,现在美国所欠下的巨额债务将必须自己背负,那时候整个国家如何发展也是未知数,虽然可能比前苏联好些,但其国家遭遇大幅倒退是必然的。因此,美国仍在想尽一切办法阻止伊朗核爆。但是,这个阻止如果变成美国的暂时妥协,美国自身的债务危机又难以长期支撑。这就是美国投鼠忌器的现实局面,也是朝鲜核爆必然压缩美国战略选择空间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动摇近代西方规划的世界政治经济游戏规则。 朝鲜核爆,美国只能加强制裁,美国根本不敢对朝鲜动武,六十多年前以失败而告终,今天更没这能力。而美国没能力对朝鲜怎样,就只能让其它国家也看到美国自身的虚弱。美国虚弱的现实,是整个西方近些年的综合体现。在美国不得不想办法施压伊朗的同时,其结果只能更加促进伊朗核爆,而伊朗核爆的结果就是中东加速核扩散。中东核扩散的结果没有第二个,西方近几百年规划的、有利于西方的政治经济游戏规则将重新洗牌,西方现在这种不用怎么劳动就有好生活的日子将不复存在,世界的分配将趋于更加公平。 三、中俄在当前世界核心问题——伊核问题上、伊核问题的延伸——叙利亚问题上,借朝鲜核爆,可发挥的空间会更大。 现实已经证明,所谓经济制裁也好,武力也罢,都不能解决世界现实问题。那么,大家重新坐下来谈判也许是最好选择。如果美国坐下来谈判,那相当于在世界游戏规则重新制定上更受制于中欧俄,而美国绝不会轻易就范。但是,如果不坐下来谈判,制裁和武力又解决不了问题,盲目施压只能让事情更糟。这事对美国越糟糕,当然作为博弈的另外两个方向的中俄就有更大的活动空间。 当然,现在大国博弈可以妥协的空间越来越小了,以后基本上各国的状态就是摊牌。某种意义上说,朝鲜第三次核爆,也是一种摊牌,是朝鲜对美国的摊牌,也是中俄等国对美国的摊牌。之后,随着美国应对策略以及演化,摊牌的事情将会出现得更多,我们继续对事态发展进行更多关注。另外,关于《大博弈中国之危与机》的时事篇的写作已经准备了不少资料和梳理了思路,年后将开始新的写作。 关于朝鲜核爆时机的选择上,非常恰到好处。一方面,从大的环境上来说,欧美针对叙利亚的政权颠覆已经基本不可逆,巴沙尔政权哪怕不快速结束也是苟延残喘,叙利亚当局竟然不敢对以色列空袭其军事科研设施进行还击,说明巴沙尔政权面对西方和反对派依然是软弱的、骑墙的。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伊朗还是中俄,都得做好退路准备。而美国针对伊朗的施压,已经到了战争威胁的地步,虽然伊朗祭出“四代机”暂时稍稍延缓这一进程,但接着不久美国就再次对伊朗发动了战争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一方面要给世界交代施压朝鲜,而朝鲜也要表现出维护自己国家利益而反弹。中国这么做,是寄望于美国知难而退,减轻伊朗方面的压力。然而,美国不但不减轻压力,反而加大了压力,在展开针对伊朗的战争威胁后,紧接着就制裁了中国五家企业,理由是制造杀伤性武器。若按美国标准,美国的波音公司和通用电气是最该制裁的公司,这些企业制造的装备在世界其它国家杀死多少平民?但是,美国蛮横无理地制裁中国,威吓伊朗,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施压朝鲜的力量必然减轻,朝鲜也必然借机核爆。 很多人误以为这是朝鲜对中国的羞辱,那是看不够事物本质所致。中国在朝核问题上,没必要替美国的核心利益作挡箭牌,甚至帮助美国伤及中国的核心利益。但给美国不顾中国核心利益时,中国更没必要替美国维护这种秩序,朝鲜就是抓住这种空挡去操作自己的事。对于朝鲜第三次核爆,还看到最可笑的一个观点:核爆失败了!这个观点是韩国的观点,这种既鸵鸟又自大的国家的媒体观点能成为主流?他们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相信核爆是失败的。可事实上,朝鲜第一次核爆引起了8级地震,第二次引起了5级地震,这一次引起1级地震,核爆成功与否是显而易见的。事态现在是刚刚发生,未来的发展会很有趣,我们共同给予关注。当然,这个分析限于篇幅,我们没有涉及朝鲜核爆对东北亚的影响,这部分内容将来《大博弈中国之危与机》时事篇中再进行进一步展开。
258 评论(11)

kuaipz

时事政治论文如下:  一、吃的讲营养  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在逐步改变,食物消费注重结构的调整,注重讲究营养。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269元,比2000年增长3%,年均增长12%。主要表现为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农村居民人均主食消费308元,占食品消费支出的32%,比2000年下降8个百分点,各种营养较丰富的副食类消费增加,如:2005年肉及制品人均消费286元,比2000年增加149元,增长59%;水产品人均消费32元,比2000年增加14元,增长77%;水果类食品人均消费45元,比2000年增加26元,增长84%。  二、穿着讲时尚  过去农民不富裕是一衣多季,现在农民富裕了是一季多衣,而且非常注重讲究服装面料、款式、和品牌。过去的布鞋、胶鞋也被各式皮鞋、波鞋所替代。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167元,比2000年增长42%,年均增长21%。其中人均服装支出118元,比2000年增长54%,年均增长93%;购买面料支出2元,下降13%,年均下降83%。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鞋帽袜类支出40元,与2000年的32元相比,增长了11%。  三、住房讲宽敞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农村生活水平提高最直观、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住房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大部分住上了楼房。2005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309元,比2000年增长73%,年均增长33%;年末住房面积人均4平方米,比2000年多了1平方米,增长23%,年均增幅42%。其中,楼房面积6平方米,增长71%,年均增长13%,占住房总面积的12%。钢筋混凝土面积5平方米,增长64%,年均增长44%;砖木结构面积9平方米,增长33%,年均增长10%。现在农村一幢幢新房处处可见,它们不仅外观新颖漂亮,而且室内装璜考究、设施齐全、美观舒适,改变了原来基本不装修、室内没摆设的状况。  四、家电讲高档  随着收入的稳步增长,城乡用电同网同价政策的落实,农村居民一改过去买得起家电而用不起电的状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高档家用电器已不再是奢侈品,正成为农村居民生活要素的重要内容而逐步走进寻常百姓之家。截止2005年底,郴州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洗衣机30台、电冰箱29台、彩电93台,比2000年分别增长73%、61%、83%,年均增长81%、24%、72%。一些更为高档的热水器、空调等耐用消费品正在成为收入水平较高农户的消费热点。  五、交通、通讯讲便利  近几年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为民办实事的力度,使农村交通、通讯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城乡路网四通八达,为农民使用现代化交通、通讯工具“铺平了道路”。2005年人均交通、通讯消费支出240元,比2000年增长6倍,年均增长61%,交通、通讯成为近几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其中,交通工具人均支出23元,增长8%,年均增长52%;通讯工具人均支出42元,增长2倍,年均增长23%。2005年底每百户农户拥有摩托车42辆,移动电话75部,电话61部。  六、文化娱乐丰富多彩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文教娱乐费用的支出不断增长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用于文教娱乐方面的支出344元,比2000年增长81%,年均增长52%。2005年底每百户农户拥有组合音响23台、照相机5架、家用计算机2台、高档乐器1台。  七、生活环境优美  近年来,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都得到很大改善,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2005年,全市100%的行政村通了公路,100%的行政村通了电话,100%的行政村通了电,农户住宅电话普及率已达61%,农户饮用自来水普及率达21%。森林覆盖率逐年增长,水泥硬化乡村公路里程逐年增加,城镇化率逐年提高。2005年起,我市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农民生活的提高将从制度上得以保证,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能力增强。  八、人口素质提高  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与人口素质的提高息息相关。“十五”期间,郴州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快。从全市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看,2005年7-15岁农村小孩的入学率为8%,比2000年提高7个百分点。农村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劳动力比重由2000年的81%上升到2005年的52%。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为6年,比2000年高3年。  郴州大手笔展示大变化 “南大门”成省级文明城市  9月27日,在全省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表彰会上,郴州市成为继岳阳、常德和长沙之后,由省委、省政府正式命名的第四个省级文明城市。该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也即将圆满成功。  从“南大门”到“后花园”  1995年,是郴州2000多年建制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这年,国务院批准郴州撤地建市。但当时的郴州城市规模过小,城市人口少,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偏低,与湖南“南大门”的位置、与连通粤港澳的区位优势以及与广大市民的愿望和要求均极不相称。  为了赢得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在调查研究、审时度势、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时任市委书记的梅克保和市委、市政府一班人集思广益,确立了“加快建设湖南‘南大门’,努力营造粤港澳‘后花园’”的战略思路,变区位优势为开放优势,变交通优势为流通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推动郴州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市委、市政府的意图很明显,一方面,通过加快建设“南大门”,实施“开放带动”首选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力求使郴州的经济发展成为全省的“亮点”,并对全省开放和发展起到好的带头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营造粤港澳“后花园”,紧贴市民的需求,改善人居条件,美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建设文明城市,扩大对外开放度和知名度。  1998年,年富力强的梅克保调任衡阳市委书记,儒雅清秀的李大伦从湘西来到郴州走马上任。在对郴州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后,2000年,市委、市政府又确立了“南延东进”的城市发展战略,提出5-8年在城南新区再建一座郴州城的目标。  短短7年里,郴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近40亿元,完成大小工程项目300多个,其中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8亿元。2001年,中心城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24个,计划总投资6亿元,完成投资3亿多元。今年,市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1个,计划完成投资7亿多元,到目前为止,完成投资6亿元。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再居全省第二;综合经济指标名列全省第三;利用外资总量跃升全省第二。  两大城市杰作  城市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面貌是一个地方精神风貌、投资环境、领导管理能力的综合反映。为了把城市做大做好做美,郴州市树立了“抓城市建设和管理就是抓经济”的思想,城市建设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如今,让郴州市民津津乐道的两大手笔均已建成,并开始发挥了效益。总面积达69万平方米、总投资8000多万元的五岭广场,建设资金采取以地生财方式筹集。工程从1999年10月正式动工,次年5月1日交付使用。它的建设是市委、市政府的一篇“杰作”,它在做活经营城市文章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土地是城市最大的存量资产,做活土地文章是盘活存量资产的关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盘活存量资产最有效的手段,城市建设是工业化的载体,可以说,修建一条路,带动两边土地升值,激活一批产业,从而推进工业化进程,为政府增加税源。  据统计,从1999年至2001年,郴州市城区市政基础设施总投入达8亿元,相当于前20年投资总和的20倍,其中政府直接投入只占15%,信贷投入占28%,其余57%均靠经营城市而来。今年,该市组织开展了“城镇经营建设管理效益年”活动,市城区通过市场经营又将筹资15亿元,完成11个城市建设重点项目。  郴州的第二大手笔是郴江河的治理。郴江河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近7亿元,在规划建设方面,坚持了多目标兼顾的原则。沿江道路及防洪堤坝的建设,不仅仅单纯是解决道路交通和城市防洪问题,还兼顾了改善郴江河水域生态环境,改进河道可达性与亲水性,改善沿江单位、居民生活环境,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该项目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沿江风光带的建设,充分考虑了城市居民对城市空间环境的需求。主要是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的生活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使人与自然更贴近、更融合。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没有个性和文化品位的城市是没有生气和灵魂的城市。在城市扩容过程中,郴州市委、市政府十分注重城市品位的提升。  郴州市在这方面的做法,一是提升城市生态品位。郴州自古为林中之邑,南宋诗人吴镒曾留下“他年休歇处,诗里识郴州”的美言,北宋词人秦观更是写下“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的千古佳文。根据城市的地理和自然优势,郴州市提出了“以山壮城、以水秀城、以绿美城,把森林搬进城市,让城市变成花园”的口号,在建设中力求使基础设施、园林绿化、公共建筑和设计达到个体与群落、局部与整体、自然与色彩的和谐统一。先后修建了由人行游道、河西走廊、江滨游园等景观组成的郴江沿江风光带,建设了人民路、国庆路生态园林带、天堂温泉生态园林景区和王仙岭生态旅游区。2001年,该市实施了“5000棵大树进城工程”,今年3月又开展了“城区绿化月”活动,掀起了全民参与绿化的热潮。城区公共绿地面积都超过了省级园林城市标准。  第二大举措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人民把城市雕塑比喻为“城市的眼睛”,郴州市的城市雕塑把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起来,既注重自然景观的开发又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如“苏耽跨鹤”城雕借古寓今,折射出郴州今昔的巨大变化;“神农作耒耜于郴”城雕置身于开阔大气的五岭广场之中,显得庄严凝重,喻示着郴州悠久深厚的历史文脉。
86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