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two
给一篇我拼凑的资料吧。记得要在里面再加上一些你的军理书的这一章的主要观点,因为老师喜欢在文章里看到课上讲过的内容!!! 从机械化到信息化,信息时代和科学技术是改变战争形态的两大推手 地雷战、地道战、游击战、攻歼战……这是我们常在战争片中看到的战斗场景。在那个烽火年代,我军英勇战斗的故事和经典镜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在我们的意识中,战场上,无外乎就是机枪大炮加飞机,为争夺阵地而冲杀。 近几年来,美国战争大片开始冲击我们的视野,不仅宏大的战斗场面吸引我们的眼球,其崭新的战争理念更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尤其是2003年伊拉克战争开始后,美军围绕“斩首行动”实行联合作战,其综合集成、一体化作战模式让我们耳目一新。无论是虚幻的战争大片还是真实的伊拉克战争,显然这种作战模式跟我们意识中那些战争模式不一样。 这就是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萌发于1980~1983年美国提出的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直到1991年的海湾战争,信息化武器装备,比如卫星、GPS等,开始在战争中发挥重大作用,信息化战争初露端倪。这场战争可以被看作是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过渡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提出要打赢高科技战争,并提出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从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就是说,我军已经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 1999年科索沃战争,可以被看作是全球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战争。它的特点是,第一次完全使用空中力量进行作战,地面部队自始至终没有进入,信息化装备大量应用,最后实现战争零伤亡。其后是阿富汗战争,实现了网络化、互联互通,前方不再有大的部队,而是一个个小战斗分队,指挥官在后方通过网络监视大屏幕进行指挥。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是一场信息化水平非常高的战争,实现了战争直播,死伤人数很少,进展速度很快。这三场战争都是信息化战争的初期阶段。 随着科学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军事变革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中。当前我们指的这场新的军事变革,主要是以信息化为核心,以信息化战争为主要目标的一场新的军事变化,这场新军事变革究竟效果如何?可以通过实战验证。美国发动了四场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这都是新军事变革创新成果的验证,所以战争验证也是推动军事变革的一大动因。 我个人认为,推动战争形态的变化,主要有这么几个大的因素。先是社会变革,社会变革对战争形态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催化作用,我们今天讲的信息化战争,是受信息时代推动。二是科学技术的推进。科学技术向来是推动战争样式、战争形态发展和变化的助推器,是原动力。我们都知道,没有核技术就没有核武器,没有核武器也就没有火箭部队和导弹部队,当然也就没有核作战理论。另外一个动因就是军事变革的孕育。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武器装备的变化要求编制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编制体制的改变,也要求军事理论进行创新,进而要求整个军队进行变化,这样的一切变化我们叫做军事变革。 信息化战争就是要综合集成,技术融合,一体化作战,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信息化战争不是孤立于冷兵器、热兵器之外的,它主要是讲究综合集成和技术融合。我们说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就是信息化和智能化。新军事变革的本质是综合集成和技术融合,实现新军事变革的方法和措施,就是进行精确控制。什么是精确控制,精确控制就是像水龙头那样,一开哗哗的水流不断,一关就滴水不漏了。什么是综合集成呢?坦克、飞机、航空母舰、卫星、导弹这些都是相互分离的武器装备,它们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现在的新军事变革,就是要把互不关联的武器装备联成系统,只有形成系统才能综合集成,综合集成的目的就是集成为强大的战斗力。 人民战争思想是我军历次革命战争中克敌制胜的法宝,在未来战争中,随着战争形态的变化,“打一场人民战争”的可能性有多大?“人民”在战争中的作用会不会越来越小?“人民战争思想”是否过时? 现在进入信息时代,我军在党的领导下依然按照人民战争的理论,与时俱进,建设信息化军队,准备和打赢未来的信息化战争,时代的变化可以赋予人民战争更多新的内涵。未来新的作战空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海洋、外空和信息空间。未来信息化条件下依然将继续发挥人民战争的优势。比如信息战、网络战的基础是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这些东西的优势在民间,民用信息技术领先于军用信息技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因特网的路由器和宽带技术、手机通信和短信技术、卫星通信和导航技术等等,都是民用技术领先于军用。还有就是网络黑客技术、网络病毒技术等等,就更要依靠人民群众进行信息作战。 信息化战争,人民群众参与战争的机会更多了。今后军队发展的方向是继续大量减少正规军,增大战争动员的潜力,在国家需要的时候通过快速动员体系把战争潜力迅速转变为战争实力,支持和打赢战争。所以人民战争理论不是过时了,而是应该增加新的内涵,使之更加丰富和完整。 还有一点要注意,人民战争不是人海战争。未来战争没有前线后方,所以不存在上不上前线的问题;未来战争很难分清军人和民众,所以不存在直接参战和间接参战的问题。当然,这是一般战略意义上的划分,就直接作战部队而言,未来战争讲究非接触、非线式、非对称作战,这些则是在联合作战层面上的问题,联合作战层面要用联合作战的概念去解释,不要与人民战争相混淆,人民战争是指导联合作战的。 我们要和平崛起,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的军队就是要忍,韬光养晦,永不称霸、不轻易言战。尤其是年轻人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要被国外的一些有目的的说法和谣言蛊惑,人家说航母好,我们就跟着炒作航母;人家说你中国要称霸,我们就盲从。实际上,这全是别有用心的人在蛊惑和挑拨中国的国际关系。 纵观中国,我们经历了数千年的沉浮。今天,我们面临信息化战争的机遇,这次机遇我们必须要抓住,我们从1840年到1949年经历了百年的沦落史,从1949年建国之后到2050年我们又将经历百年建设史。未来的五十年,我们要实现强国梦。我们要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当前的世界眼光就是新军事变革,战略思维就是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运用。把信息化应用到国家的建设,进行电子政务,进行广播电视的网络化,通讯的网络化,对军队来讲就是打赢信息化战争,把信息用在战争准备上。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通过网络系统,把它融为一体。一体化的核心是什么?综合集成,技术融合。我们武器装备的发展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就是C4ISR系统,信息战装备,精确制导武器和信息化平台。 我们有理由相信,信息化军事变革中的国防信息化是依托国家信息产业的强大支撑作为其发展动力的,并植根于整个国民经济和科技基础之中。我国信息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积累了雄厚的自主创新和生产能力,这为我国国防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随着军民一体化的加速实施,中国的国防实力将更上一层楼。 
我们青少年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通过参加国防教育能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从而增强对国防的义务感、责任感和坚决保卫祖国的坚强意志。 每年九月第三个星期六是全民国防教育日,这是和平年代历史对现实的警醒,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怎能忘记那段沉重屈辱的历史?八国联军入侵中国,还不是因为当时国力薄弱,清政府腐败无能吗?到头来落得个割地赔款,卖国求荣的下场,园明园被洗劫一空,多少珍贵的文物流失海外,这是多么沉痛的教训啊!俗话说落后就要挨打,只要我们国力强盛,军事过硬,众志成城,就能立于不败之林。 爱国主义教育是国防教育的永恒问题,国防教育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的话题。我们应该牢记无数先烈们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邱少云、江姐、董存瑞等先烈的名字将永远刻在中国历史的丰碑上,二万五千里长征,更让世人见证了中国人民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激励着我们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国防意识。 我们青少年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国防观念,有了丰富的知识,我们才能制造出世界上一流的武器装备,才能令垂涎中国的列强望而却步。在和平年代虽然没有真枪实弹的锻炼机会,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近距离感受战争,比如在革命纪念馆有一些模拟战场,通过高科技声、光、电再现战争场景,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震撼不已。 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日本侵略者虽然有着比中国先进的武器装备,但是最终还是被勇敢的中国人民赶出了中国,因为中国人民知道国家安全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被人践踏是一种耻辱,所以他们团结起来,万众一心,加强国防,谱写了一曲胜利的赞歌。 每一个青少年都应实行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的原则,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假期里经常参加一些军训之类的活动,锻炼好自己的身体,在艰苦的条件下勇于磨练自己的意志,拥有野外生存的能力,如果有机会的话,最好能到部队上亲自感受一下绿色国防的魅力,让你会更加有一种使命感好、责任感、自豪感。你一定会特别向往军营生活,服兵役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选择军营,关注国防是你无怨无悔的选择。军装很美,它不只是一种服饰,它更是一种责任、一种荣誉。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的身影,每一次抢险救灾,他们都冲在了最前面,虽然满是艰险,却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在每一次战胜困难时,看到同胞们感激的笑脸,那是最奢侈的回报啊! 政治、文化、经济三者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任何一方面的冲突都会引起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冲突,而军事是一个国家的坚强后盾,政治安定,经济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现在,仍有一部分反动势力在兴风作浪,大搞分裂祖国的活动,对中国推行“西化”“分化”战略,企图利用各种手段将中国搞散、整垮。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针对性地开展国防教育,才能更好地振奋名族精神,激发爱国主义,促进国家的团结统一,保持民族的生机与活力。 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国防人才。民是国之本,国民素质是决定国家盛衰强弱的根本性因素。我国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国防需要的是身体健康,拥有从事生产和一定的战斗技能能够爱国守法的“国防人”。只有广大公民都具备国防所需要的特定素质,,才能适应国防的要求,否则,就难以成为对国防有用的人,更不能成为国防人才。国民素质的提高,国防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国防教育作用的发挥。 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国防实践中,反复地接受国防教育,整体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现代战争对人的精神、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今世界各国无不将国防教育视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国防人才的重要途径,予以高度的重视。就连军事技术最发达、武器装备最先进的美国,也丝毫没有放松对国民进行国防素质的培养。我们要建设现代化国防,要提高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能力,也必须大力加强国防教育,使广大公民从思想上、知识上、技能上做好进行国防建设和开展国防斗争的准备,特别是早就一大批适应现代化国防要求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国防人才。这项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是地方各个部门和系统义不容辞的责任。 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国防教育应该从小抓起,有的学校对此十分重视,把减负留给我们的时间,转化为让他们自我发展和主动发展的空间,运用了“两条退走路”的方法开展国防教育。 国防是国家安全的有力保障,强国防、爱中华,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浅谈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加强国防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国防意识,是德育内容之一,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国家安全和民族前途,关系到青少年能否成为祖国和人民所需要的合格接班人。 国防教育内容十分广泛,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国防观念教育:使青少年认识军队的作用,热爱人民解放军,并建立正确的国防形势观、国防 义务观、国防光荣观和国防法纪观。 (2)国防精神教育:使青少年树立爱国精神、奉献精神、革命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 (3)国防知识教育:使青少年了解现代军事知识、现代武器知识和现代防护知识。 (4)对青少年进行初步的国防训练,具备一定的军事技能。 当今,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繁荣、 生活要提高,这是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中国人民也要党的领导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建设,一切工作都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展开。人们也普遍认识到经济发展是综合国力 增长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屹立于强国之林的保证。但在教育新一代的过程中,有些教育工作者在强调“经 济建设”这个中心时,忽略了国防教育的重要性。而使生活在幸福、安定环境中的新一代,在国防意识 方面,产生了许多误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部分中学生认为国防教育对他们来说还为之尚早: 在一些中学生眼中,参加国防建设乃是成年人的事,为国防事业而奉献都是将来才做的,他们不明 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明白国防意识应从现在开始培养。试问,一个不为国爱安危着想的学生, 能够为社会,为人民而努力学习吗? 二、没有全面认识到当今世界的形势: 当今世界,虽然没有发生世界性的大规模战争,但发生了一些震动世界的局部战争和政治事件。例 如:“苏联解体”、“两伊战争”、“多国部队与南联盟之间的战争”、“阿以争端为轴心的中东问 题”。中学生对于这些世界重大事件了解,大都有是不清晰的,一鳞半爪的,而不是全面完整的,他们 并没有意识到世界各种矛盾在深入发展,流血冲突和局部战争仍继续存在,仍影响着我们的生存、发展。 三、没有意识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存在,始终是解决和平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搞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国家,企图把自己的政治制度,意识形势、价值观念和经济模式强加于人, 奉行“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动辄以联合国名义,“制裁”主权国家。如此美国借口“人 权”问题干涉我国内政,又比如美轰炸我驻南使馆,这些都是霸权主义的表现,而当代青少年成长于和平 年代,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并无深刻体会,更没有认识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的主要障碍。 四、青少年极其缺乏军事知识和军事技能: 学校在新生入学时,有些没有进行军训,有些进行了一至二周的军训,但目的不明确,时间又这么短, 能让学生的国家意识提高多少?它最多只能让学生学会立正、向左向右转,而对于军事防护知识,为国拼搏 的精神,学生又能了解多少?这难道就是我们所要进行的军训吗? 针对以上国防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当前应抓紧时间补好国防教育这堂课,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首先应提高德育工作者重视国防教育的思想意识,认识国防教育对于中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这是加 强国防教育的前提。 学生的国防意识启蒙,一般是从教师开始的,当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广阔的军事天地,他们会迫不及待 地了解,去探索这新鲜而又充满刺激的领域,相反,当一个教师设有认识到国防教育的重要性,不注意国 防教育时,学生又怎么能懂得他们今日安宁的学习、生活离不开人民解放军的防护?显然国防意识只能是一 片空白。 二、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有关的教学内容,时刻不忘加强国防教育,例如:电脑课可向学生讲解 全球军事科技已电脑化,如美军于1988年提出使用不同的机器人组成机器人“战争群”方案,并计划于2004 年列编股役。化学课可向学生讲解军事知识,如两伊战争中生化武器在战争中的运用,给两国人民带来深重 的灾难。而政治课担负着加强国防教育的主要任务,其教材内容很多和国防教育密切相关,教师可详尽阐述 自己的见解,帮助学生提高国防意识。 三、进行军训,这是加强国防教育的有效手段。 我市已有3个军事教育基地,我们应充分利用。进行军训,目的应明确,不能仅仅只停留在教会学生立 正、向左向右转,同时军训内容应丰富多彩,除基本军事技能训练外,还要开展一些现代军事防护知识,同 时也可开展模范人物学习会,让学生明确军队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奉献精神,只有这样,才 能全面实现军训目的,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 四、开展时事评论活动,这是一种可普遍采用的加强国防教育的方法。 当新闻、报刊报道有关国防方面的问题时,应及时地积极倡导学生针对性地对时事进行评论。例如:98 抗洪,可让学生明确军队在抗洪斗争中的作用,让学生自觉向抗洪斗争中的英雄人物学习,支持灾区的抗洪 斗争,培养爱国主义意识。又如: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维和部队轰炸我驻南使馆事件。让学生评论,在激愤陈 词中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并充分认识到国家的贫穷、落后,只能受他国的欺凌,这些都可让学生真实体 会国防的重要性,从而自觉提高国防意识。 此外,还可开办“少年军校”,开展拥军优属等活动。总之,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国防教 育条件,灵活机动地开展国防教育活动,提高中学生的国防意识,使新一代成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合格接 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