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江湖
今年是中国加入WTO第3年,一些发达国家纷纷通过提高技术壁垒来限制中国产品进入。美国除数月前启动《食品企业注册管理条例》和《进出口食品预先通报条例》外,还逐步实施SA8000标准认证,将劳工权利与订单挂钩,约束服装、制鞋、纺织、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日本从今年4月起实施《种苗修正案》,对涉及该国专利的农产品的市场准入进行控制;欧盟也正式禁止含有化学活性物质的320种农药及使用禁用农药的产品在市场销售。在变幻莫测的国际贸易中,广东企业出口下降或退货的遭遇时有出现,由此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面对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真正的出路不是寻求新的保护主义措施。广东企业要适应国际竞争并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关键是要熟悉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建立出口预警机制,及时分析国际市场变化。同时加强政府、行业协会与企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共同应对出现的新问题。(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技术贸易壁垒(TBT)已成为新的、最主要的国际贸易障碍,而技术标准是国际技术贸易壁垒的核心。许多国家为了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结构,纷纷制定严格苛刻的质量标准、环保标准、安全防护标准、卫生标准、包装认识标准等,限制、阻挡他国产品的进入。最大障碍:技术贸易壁垒 据分析,广东出口产品退运急增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进口国提高产品质量标准,设置技术贸易壁垒;二是出口货物质量不合格或不符合客户要求;三是出口产品更新换代落后。而国外设置技术贸易壁垒这一条最为严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技术贸易壁垒(TBT)已成为新的、最主要的国际贸易障碍,而技术标准是国际技术贸易壁垒的核心。许多国家为了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结构,纷纷制定严格苛刻的质量标准、环保标准、安全防护标准、卫生标准、包装认识标准等,限制、阻挡他国产品的进入。 据专家介绍,广东出口的大类商品主要以机电、纺织、鞋帽、珠宝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传统产品为主,在国际市场上主要靠价格低廉、薄利多销取胜,这类产品往往是各国TBT关注和阻挡的重点。中国加入WTO后,一些国家对中国出口的茶叶允许的农药残留指标只有原来的1%,出口番茄酱、脱水蔬菜还被要求出具非转基因、化学残留和不含放射性的证书。 近年来,随着省外一些地方出口蜂蜜、畜肉等动物源性产品被以“抗生素超标”为由遭到查封、退货或销毁等事件的相继发生,广东食品出口企业开始对国际“绿色壁垒”关注起来。它是指国际贸易中商品进口国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为名,限制国外产品进口的贸易保护措施,如因农药残留超标、抗生素超标等。 广东作为全国食品主要的加工出口基地之一,近年来食品出口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据统计,2003年广东出口食品1亿美元,占全国食品出口总额的3%。广东出口的食品以农产品和水海产品为主,去年分别出口6亿美元和5亿美元。但随着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退货、反倾销等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发达国家设置的新技术壁垒成为广东今年食品出口的最主要障碍。 美国、日本是广东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但近年来,美日屡屡设置壁垒,使广东企业对美日食品出口成本将有所增加,货物流通时间也将延长,出口风险增大。这是我写论文的时候我老公给我找的,所以我也不知道出处,希望对你有帮助把,开题报告我也写了,只不过我们的题目应该不一样把。我的是我国出口频遭退货的问题研究。 
据《国际商报》报道,10多年来,中国玩具业从微不足道的小行业变成具有出口绝对优势的产业,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国,玩具出口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而来自深圳海关2005年1~5月深圳玩具出口出现负增长的统计数据则又把人们的视线转移到中国玩具出口存在的问题上。 一、出口市场受制壁垒 深圳玩具出口额占全国玩具出口总额的40%,因此,深圳的玩具出口动向对于全行业而言无疑是举足轻重的。2005年1~5月,深圳市累计出口玩具9亿美元,比2004年同期下降1%。这是深圳口岸玩具出口自2001年以来首次遇到负增长。而深圳玩具出口下降的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1)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大幅上升压缩企业利润空间,企业出口热情不高;(2)近年来由于环保、安全问题,中国玩具出口频遭绿色贸易壁垒。 玩具生产成本的提高,使得国内企业原先所依赖的低成本、低价格的优势受到威胁。这表现在近一年来国际石油价格不断攀升,使得塑料原料价格大幅上扬,相关玩具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加剧,加之东部沿海一些地区出现的电力供应紧张以及劳动力短缺问题,制约了玩具行业的发展。 而由于玩具产品进口国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如保护本国相关行业,以及来自市场和消费者的压力,往往会利用世贸组织的有关法则,制定颁布一些以环保、安全为名的法规,这无形中抬高了我国产品出口的“门槛”和成本。 据悉,美国、日本以及欧盟各国等正不断修改其现有的玩具安全标准以及相关法律和法规。从2004年8月开始,日本禁止在儿童玩具中使用六类邻苯二甲酸盐(DINP和DEHP)增塑剂;2004年,澳大利亚制定了玩具手枪的新标准;美国玩具协会和英国玩具协会要求其会员从2006年开始只能向已通过国际玩具理事会商业运作规范认证的供应商采购玩具。欧盟新普惠制方案将于2005年7月1日实施,将彻底取消包括玩具在内的中国16大类、50种产品的关税优惠政策,税率的增加令国内玩具企业备感压力。此外,2005年8月13日,欧盟将启动《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规定称电子电气产品中交流电不超过1000V,直流电不超过1500V的设备必须报废,电子玩具又将受到冲击;2005年7月1日起,欧盟将施行的禁用物资指令则提升了对玩具科技含量的要求,成为另一个“门槛”。 二、创建品牌说易做难 在我们关注成本上涨和贸易壁垒给企业出口带来压力的同时,企业自身存在的“软肋”--技术低、无品牌则是导致其出口难的根本原因。由于我国玩具出口贸易方式单一,出口贸易形式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来样加工型的玩具品种占出口玩具品种总数的95%以上,反映出玩具企业缺乏自主开发的能力,企业利润普遍很低。部分塑料玩具出口竟然已达到“出口价格=塑料价格×重量+加工费”的地步。 在近日举办的玩具展览会就显示出:尽管国内参展商较多,但参展的玩具整体水平却不高,玩具的技术含量还比较低,产品创新程度不够,产品仍以毛绒玩具、附加值较低的普通塑料玩具和填充玩具,以及电子玩具等产品为主。一些外观设计新颖、产品质量较好的产品则多为外资或合资品牌。展会是中国偌大玩具市场的一个缩影,它揭示了中国玩具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缺乏自主研发、自主品牌。 深圳工艺礼品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少卿表示,其实不少企业也已经意识到自有品牌的重要性,但从“中国制造”走到“中国创造”却并非易事。 现实的问题有3个:(1)进口商往往不要求厂家生产自有品牌,以此确保厂家集中全力为其加工:(2)玩具品牌往往依托于影视文化,国外玩具创品牌、打市场的通用模式是影视先行,玩具随后。而国内的动画产业相对并不发达,企业即使投入大量的宣传经费也未必能迅速占领市场。如此一来,很多企业“心甘情愿”地去做加工贸易,出口产品成为生产重心所在;(3)企业之所以没有自主品牌,与缺乏设计人才有很大关系,玩具设计涉及美术和电子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这样的全才很难寻觅。尽管有一些香港设计师活跃在内地,并已经成为国内一些地区玩具设计的顶梁柱,但是他们薪酬较高,并非每家企业都能聘请得起。 “中国制造”,象征着价廉物美。但是面对挑战越来越严峻的国内外市场,玩具出口企业所具有的价格优势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压。尽管有各种难题,但对于想要顽强生存下去的玩具企业来说,规范化、品牌化的道路,通过品牌来赢得市场,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来赢得生存,是一条不得不走的路。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