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f1828160
铁路工人技师年度工作总结 我是一名铁路工人技师,下面是我对自己工作总结: 加强曲线、道岔的设备养护使曲线、道岔设备全面达标。 曲线和道岔的养护历来使设备养护当中最难也是最薄弱的。运用绳正法每次将曲线整治好后,保持时间很短,因而,在实际工作当中也是投入劳动力最大的。今年6月,我带领职工对管内的2条曲线进行了一次彻底整治。具体方法是:1、先找出曲中点,然后两侧分点。2、找水平、拨正曲线,均匀石碴达到石碴饱满、捣固均匀。3、改轨距、打磨钢轨达到轨控标准不超千分之一标准。4、定位五大桩的埋设和标志、标识的从新刷写,最后用地锚拉杆按标准进行锁定。经过精心的整治和通过3个月观察、检查,曲线稳定变化率低,有效的控制了曲线难整治问题。道岔的养护仿效了曲线整治的办法收效良好。 继续不断努力学习新经验、新方法并积极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在现场的维修作业当中,除了所要求必须的技术业务、标准外,工作的巧可使质量和效率成倍增长。在年初k40 000-k50 000配合大机捣作业中,自已就积极与段技术科联系提前介入抄平,一改往日靠眼观起道的不科学方法,使该段线路大机捣一次成为了优良公里线路。在拆、铺桥护轨维修作业时,提前制作了适合拆护轨螺帽的母螺帽,嫁接到内燃螺丝机上,使工作效率成倍增长,在一个天窗修时间内完成了车间要求的生产任务,且质量、标准一次达标。不但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而且节约了大量的人工费用,受到了车间、段技术科的好评。一次,在工务通讯上学习了添乘时如何判定晃车和车晃的论文后,自已不断摸索和总结,在添乘设备时应验率达到了90%以上,避免了多次浪费人力的情况。 进一步提高认识,不断提高管理工作水平。 当前正值铁路唱响二次创业的发展时期,对于自已则更要不断创新认识理念、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班组管理上狠下功夫,全面提升班组的综合实力。通过学习自已认识到设备质量提高了,不能代表班组好了,而是班组应在综合治理、后勤保障、职工队伍素质、班组建设上等均有提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因此,自已也认识到了不足和缺点,需要走的路也还很长,要学的东西也还很多,全面发展提高了才符合二次创业的要求和理念。一年来我的收获颇丰,越来越感觉到自已要不停地学习、奋进才能不掉队,才能同班组的职工一起将六大理念树立好、贯彻好!使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浅谈窄轨铁道曲线段质量曲线段是铁道的薄弱环节之一,要使机车顺利快速安全通过,曲线段轨道必须加宽轨距、外轨超高设置合理。1 加宽曲线段轨距(1)加宽轨距虽能改善列车运行条件,但车轮踏面减少,增加脱机的危险,车辆运行摇晃,增加钢轨与车轮之间的磨耗。所以,轨距的加宽值必须适中。(2)煤矿窄轨铁道根据使用机车和矿车轴距加宽轨距,见于表1。应保证多数机车在曲线段呈自由内接,少数轴距较大的机车呈静力内接形式,可以顺利通过。(3)加宽曲线段轨距,是把内轨向内侧移动。轨距的递增递减应平缓,使车轮作用在轨道上的横向水平力不突然发生或消失,避免列车振动。曲线加宽的递减应在曲线头尾以外的直线范围内进行。可按递减率不大于千分之一进行递减。困难情况下递减率不应大于千分之三,特别困难时不大于千分之六。2 曲线段外轨超高(1)为了平衡列车在曲线上运行时,产生的离心力,消除或减轻离心力产生的各种不利因素,保证行车安全,外轨比内轨垫高的量称为超高值:H=100SV2/R式中:H—超高值,mm;S—轨距,m;V—行车速度,m /s;R—曲线半径,m。外轨超高尾数以5mm进位,进位后不足10mm者可以不设超高。(2)曲线超高设置的是否合适,对于减少曲线钢轨的磨耗和压溃,延长钢轨使用寿命,有直接关系。根据实际情况,若内轨磨耗和压溃并有切压轨道现象,说明超高过大。若轨距扩大,外轨垂直磨耗严重并压溃,外轨侧面磨耗说明超高太小。如果发现超高设置不当,必须进行调整。外轨超高的顺坡应在曲线两端的直线段进行。为了保证行车平稳,其顺坡率不应大于千分之一,困难情况不大于千分之三。(3)应根据不同情况,垫高外轨1)单曲线的外轨,自圆曲线的始终点按规定的超高加高,然后再向直线顺坡;2)复曲线的两曲线,由于曲线半径不同,两曲线超高不等时,从连接点起将两曲线的超高向超高均匀顺坡;3)两同向曲线超高顺坡终点向直线段长度应不短于5m。直线段长度不足时,如两曲线超高顺坡剩余量相等,则直线部分可以保留这一剩余量的超高;如果不等,则直线部分从较大超高向较小超高均匀顺坡;4)两反向曲线超高顺坡终点间直线段长度≥5m,人推矿车≥3m。中间直线较短的困难地段,外轨超高允许一半在曲线,一半在直线内顺坡,同时圆曲线始终点处,外轨超高不得少于规定的50%,两股钢轨在同一水平上的直线长度准许减为1台电机车或1辆矿车的长度。由于开采及顶板来压原因,底板会鼓起,造成轨距不符合标准,车速过快,很容易造成落轨事故。3 质量标准轨道完好的标准为:(1)扣件齐全、牢固,并与轨型相符。轨道接头的间隙≤5mm,高低左右错差≤2mm;(2)直线段2条钢轨顶面的高度差,以及曲线段外轨按设计加高后与内轨顶面的高度偏差,都≤5mm;(3)直线段和加宽后的曲线段轨距上偏差为+5mm,下偏差为-2mm;(4)在曲线段内应设置轨距拉杆;(5)轨枕的规格及数量应符合标准要求,间距不超过500mm。道碴的粒度及铺设厚度应符合标准要求,轨枕下夯实。经常清理道床,应无杂物、浮煤、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