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289415095
无私奉献是人类最纯洁、最崇高的道德品质。她像冰山雪莲,洁白无瑕;她像满山杜鹃,情暖人间。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最耀眼的是无私奉献的灿烂光辉,最感人的是无私奉献的杰出人物。屈原、司马迁、杜甫、孙中山等,他们之所以耀眼、感人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无私地奉献给了社会、国家和人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作了一个形象的诠释。那么,怎样才能达到无私奉献的境界呢?无私奉献,要确立自己的远大理想。理想就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也就是那种对人类和社会有较大意义的奋斗目标。人的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比只贪图享受的物质需要更具有驱动力。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人的思想境界高一分,无私奉献的精神就会登上一个新阶梯。”无私奉献,要坚持埋头苦干的务实态度。如果说“无私奉献”是我们思想修养追求的彼岸,那么“埋头苦干”则是抵达这一彼岸的桥梁。因为无私奉献不是凭口头怎么说,而是要看行动怎么做。就是说,无私奉献不仅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更重要的还要表现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作为教师,就应为培养国家更多的创新型人才默默耕耘;作为工人,就应为国家和人民多生产合格的产品;作为农民,就应为国家生产出更多的粮食;作为军人,就应为国家和人民坚守边疆、保家卫国;作为科学家,就应为国家和人民发明出更多的科研成果;作为学生,就应该努力学习成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让我们吸吮中华民族的精神营养,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真正无私奉献的人。第二篇:谈谈无私奉献 2013年4月22日下午,一位名叫汪策的女志愿者在向地震灾区运送救灾物资时,在芦山县境内被坠石砸中,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汪策生前是贵州某药业公司在川攀西片区经理。地震发生后,她主动请缨运送药品支援灾区,遭遇不测。4月28日原本是她33岁的生日,如今,生命的年轮停止转动,永远定格在32岁。(新京报) 作为一名普通的志愿者,为了灾区的人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今天我们讲奉献,并不是讲付出劳动不要报酬,而是讲一种精神,一种忘我的,全身心投入的精神。奉献就是不论从事任何职业,从业人员的目的不是为个人、家庭,也不是为了名和利,而是为了有益于他人,为了有益于国家和社会,更多的意味着对自身利益一种自觉的舍弃。所谓奉献应具备视别人的痛为自己的痛,视国家的难为自己的难,视世界的苦为自己的苦的大爱精神,同时还应做到先人后己,先公后私。 要具备高尚的奉献精神,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一要立足本职,尽职尽责。从“尽职”到“奉献”还有一个不断升华的过程,但也一道人们走向无私奉献的“起点”。伟大出于平凡,尽职尽责看似简单,要做好却很难。二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要坚持义利统一,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三要正确处理奉献与获得的关系。我们要坚持获得来自奉献,奉献是获得的前提。正如徐虎所说“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四要关心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无论我们所做的事是大是小,只要有益于国家、有益于党的事业、有益于人民,就是一种奉献。奉献也是我们人生价值的具体体现。 我们在当前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广大党员干部和积极分子都能够尽职尽责,顾全大局,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与国家的关系,在积极维护国家、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和实现个人的正当利益。相信只要我们人人都奉献一点点,世界会变成美好人间。 
论奉献 奉献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是一份在平凡岗位上恪尽职守、勇挑重担的职责。我们应该具有奉献精神,但是也应该考虑奉献的代价和限度。 古人曾经说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许多著名的人物都这样解读过自己对生存的感受:曹禺先生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该为人民用尽自己的才智、专长和精力,再离开人间。不然,他总会感到遗憾,浪费了有限的生命。”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讲过:“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也还能以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们服务。”爱因斯坦也讲过:“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既短暂而又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而更多的伟大人物则是用自己的具体行动解读了人生的意义:雷锋、焦裕禄、郑培民、还有在抗击“非典”中英勇奋战的广大白衣战士,举不胜举的英雄们用自己的实践,阐述了奉献与发展个性、实现自我价值的关系,展示了人生价值的真谛。 臧克家的诗句说得好: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因此,人是应该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我们的社会需要这种奉献精神,奉献也会让我们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但是,奉献应该有一定的限度或者考虑奉献的代价,比如,杨大兰,是湖南省宜昌市技江县枝花信用社炊事员,她看到两名歹徒揪门扭锁,同歹徒搏斗,不幸被歹徒用匕首连扎十七,光荣献身!事后被全国农行系统授予“多融卫士”的光荣称号,追认为烈士。许多人称赞杨大兰,这们年仅18岁的女青年度过了轰轰烈烈的一生,是当代青年的楷模。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杨大兰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青年,参加工作才8个月,人生的路还非常慢长,如果她不死亡,肯定会为国家做出更大的奉献。面对歹徒,她应该考虑能否制服歹徒,如果没有把握,不仅不能保证金库的安全,而且还可能有生命危险。我认为这样的奉献太不值了。 因此我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但是必须考虑奉献的代价,考虑奉献的限度,那种一味追求奉献而不顾成本,甚至生命代价的奉献不仅不能为社会带来任何好处,还有可能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谈奉献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奉献——它确实是的,对于有些人来说是物质上的奉献,而对于有些人却是精神上的奉献。李商隐说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奉献是什么呢?它就是一支蜡烛的一生。 蜡烛需要火柴来点燃晚上乘风散步时,路过一户人家,母亲正在给孩子讲关于奉献的故事。这时,我恍然悟到,母亲是火柴,孩子则是蜡烛。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老师或家长可能会给你灌输一种意识——奉献。我以前认为奉献不能说是蜡烛,但现在我知道这刚好照应了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如果我们从小没有受到好的教育,那么便几乎没有奉献意识,还有可能会会走上“反派”道路。望着那情景,我不禁赞叹道:“世间多美好”。我也暗暗祈祷,愿每个孩子都能受到好的教育。 蜡烛燃烧发光放热做过慈善的人都知道,自己虽然失去了一些东西,但帮助了其他人。鲁迅说过;“有一分热,发一份光。”事实就是这样,给予比接受更快乐。奉献也是这样,奉献出自己的一点点,这一点点也许会成为别人的一大点,有首歌这样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谁都希望世界可以变成美好的人间,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呢?只要大部分人奉献,我相信世界终有一天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蜡烛燃烧后留下灰烬此时我不禁想起雷锋,想起臧克家写的《有的人》——鲁迅的艰苦一生。桂林小伙叶劲无偿地吧自己的心脏送给需要它的江西男孩小包,这岂不是人间的一种温暖?叶劲虽然不在了,但他的奉献之心将会永存人间。萧楚女说过:“人生应该像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世上有很多人都把自己最美好的东西留了下来。而现在有些人却因一些利益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浪费优越的条件去挥霍青春(不好好学习),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句话。人生就是如此多去奉献吧!记住:“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价值 在这世界上找不到一个完全相同的你,这足以说明生命的不平凡:科学技术再发达,还创造不出最简单的生命,这足以说明生命的伟大;生命属于每个入都只有一次,时光不能倒流,生命不能重来,这足以说明生命的弥足珍贵。因此,每个人的存在,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人为谁活着?从大的角度讲,你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从小的角度讲,你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自身的角度讲,你是普通而伟大、平凡面珍贵的你。中学生正值人生的花季,犹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中学时代就是为了实践最真实的自我奠定基础,你有什么理由不热爱生命、好好活着? 其次,人生需要远大的理想。理想会激励我们,使我们的眼光更远大:理想会指引我们,明确奋斗的目标。惟有设定梦想和目标,我们的理想才能实现。但是要到达理想的彼岸,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就是:如何付诸行动?如何实践目标?作为一名中学生,首要的任务就是努力学习,为实现自身价值,奉献社会、创造美好的未来奠定扎实的基础。有人说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年轻朋友,你可有奉献社会的才能?也有人说人生的价值在于占有,年轻朋友,你可有占有资源的资本?有人说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年轻朋友,你可有创造价值的本领?也有人说人生的价值在于享受,年轻朋友,你可有享受生活的物质和精神基础?我不能说你们一无所有,但可以说你们知道的还甚少甚少。乐于奉献、乐于创造无疑是高尚和伟大的,追求占有、追求享受也不见得卑鄙与下流,它们之间往往是辩证统一的,往往是成正比的,像比尔‘盖茨在创造巨大财富,奉献社会的同时,他也过的比人家好。 同学们,你们可曾想过,没有一技之长,你今后如何自立社会,去实现自身价值、创造美好未来、享受美好人生? 同学们,你只要全身心地去爱、去创造,你就会拥有一片蓝天!不断超越自我,努力实现人生价值,最终赢得人们对你的肯定!唯有对未来抱有远见,追求卓越,方能步步为赢,迈向人生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