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69

Tanya_th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生态与发展800字议论文素材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772954170

已采纳
保护生态平衡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生物都是独特的、独一无二的、且公平生存于世界上的;通常不会因为与自身有所差异就排斥对方、甚而欺侮对方。生物间大都相互保持着微妙的“和平”关系,而和平的根本就是尊重且包容对方,并去欣赏其独特性,如此一来便会发展成一多彩多姿的世界。 人与人之间也依循着此规则,绝不能以别人的肤色不同、国籍不同、长相美丑不同而去讨厌别人、打压别人、辱骂他人、排挤他人;相反的我们要去学习、包容与尊重此差异性,尊重一个身为人的基本权利,这就是“人权”,也唯有如此才能在这地球上共生共荣的生存下去。那对于动物、植物这些生物呢?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尊重 生物的“生命权”及“环境权”呢?人类就是太过于自私自利,以致于忽略了生物应有的权利,离开了“和平”的根本,导致许多生物间的绝迹与灭亡;因此我们应 该去懂得与学习何谓“保护生态”,“保护生态”就是尊重其生命、爱护它们、照顾它们,这么一来才能回归到最初的本质,生物们才能和平共存,生态也才得以继续源源不 断的生长。 而保护生态这艰巨富有重要性的任务就落在你我身上!只需一个不起眼的举动或是想法,就有可能拯救一个无辜的小生命!譬如以领养代替购买 猫狗动物也不失为一个好作法,在流浪动物之家的动物,虽然外貌与可爱的样子不如宠物店里头的那么讨喜,但只要经过一段时间无人认养,收容所就会将那些动物 集中处理… 为了减少流浪猫狗在外滋生咬伤、攻击、传染以及环境卫生事件,而将他们进行处理,但它们的命运真的可以由我们人来掌控吗?那种处理真的是为它们着想以及它们愿意的吗?这件事绝对是错误的,但若不是人缺乏同情心以及一颗保护生态的心,那些动物才不至于遭受这些对待、面临死亡与生死大关操之在“人”,自己却无能为力的下场吗?因此,人人都应该怀着一颗保护生态的心,付诸行动,以领养代替购买、不任意弃养、不随意杀生,而这些举动及影响的后果,但凭我们的一念之间。 生物差异性与生态的平衡是需要我们去珍惜与保护每种生物,不论是人或动植物,只要给予对方空间、尊重、珍惜、包容,多一些同情少一点自私,如此一来世界上所有的生命才能相互和平共存。

生态与发展800字议论文素材

217 评论(8)

流浪/J

1 可持续发展的丰富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观。是应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可持续发展, 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 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 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可持续的3个主要特征: 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 其之间互相关联而不可分割。生态持续是基础, 经济持续是条件, 社会持续是人类共同追求的应该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 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 个人得到充分发展; 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 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 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 反之则应予摒弃。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为人类世界的发展指出了一条环境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为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思想模式。其实质就是把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紧密联系起来, 实现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观要求在发展中积极地解决环境问题, 既要推进人类发展, 又要促进自然和谐。主要表现在: 从以单纯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转向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发展, 从以物为本位的发展转向以人为本位(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的发展, 从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 从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非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科技与知识) 推动型的发展。 2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所谓可持续发展战略, 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和纲领, 是多个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称, 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 尤其是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1992 年6 月,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 会议提出并通过了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1世纪议程》, 并且要求各国根据本国的情况, 制定各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和对策。1994 年7 月4日, 国务院批准了我国的第一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标志了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发展观念的重大革命, 标志了它是一个有利于人类健康地走向21世纪的新的发展理念和行动纲领。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将会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3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资源方面: 随着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发展, 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和大规模的开采消耗, 导致资源基础的削弱、退化、枯竭, 淡水资源紧缺。石油等能源价格上涨, 土地资源及矿产资源掠夺性破坏严重。维护地球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 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方面: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加强环境保护,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消除贫困、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4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有利于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 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农业。5 科学的发展观 传统的发展观, 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 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简单地把GDP的增长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指标, 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 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 忽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 尽管人类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 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越来越多, 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却往往并不能随经济增长而相应提高, 甚至出现危及未来生存的许多社会和环境问题。要解决这些历史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 就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影响, 在发展观上进
213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