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51

whtfrog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六年级科学论文题材有哪些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whhzw

已采纳
环境方面妈妈曾给我出过这样一个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下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这则迷语告诉我们:蜘蛛专吃活的东西,难道它不吃死的东西吗?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做了实验。 我从墙角处捉来一只小蜘蛛,把它放进一个盒子里(四周扎有小洞,上面盖有玻璃,便于观察)。没等蜘蛛织网,我又捡来一只死的小虫、一只死苍蝇,放在蜘蛛的前面,蜘蛛置之不理,随即用手碰撞盒子,蜘蛛就向其他方向爬去了。 为了彻底弄懂蜘蛛吃不吃死苍蝇,第二天,我又来到盒子前观察,看到死昆虫、死苍蝇还在原来的地方,可盒子角处多了一个网,蜘蛛在网上安静地趴着。这时,我想:昨天死苍蝇、死昆虫没被吃掉是不是因为没有网呢?于是,我又将死苍蝇拿起来轻轻地放在网上,可蜘蛛还是一动不动,紧接着,我又用笔轻轻地触动了一下网的边缘,咦,蜘蛛好像有了反应,开始向颤动的方向爬去,我把笔收回,网停止了颤动,信号断了,它就停了下来,不一会儿,蜘蛛又向网中心爬去。我又用笔尖触动网上死苍蝇的身体,网开始颤动,蜘蛛就开始向这边爬来,我又把笔尖收回,蜘蛛就停了,像上次那样,过了一会儿,蜘蛛又向网中心爬去。噢!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蜘蛛是靠网的颤动来产生感觉的,靠织网而捕食的。于是,我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为了证实蜘蛛靠网的颤动产生感觉,我又做了实验。将笔尖放在网上死苍蝇的身上,长时间的颤动,网的震动越来越大,蜘蛛产生的感觉好像也越来越强烈,蜘蛛便匆匆地赶过来,等蜘蛛碰到苍蝇,我将笔尖收回,只见蜘蛛尾部很快喷出黏乎乎的丝将苍蝇捆住,接着又看着蜘蛛的背一动一动的,好像在吸食苍蝇,不一会儿,网上就剩下一个完整的空壳了。这个实验证明蜘蛛吃动的昆虫。 我们探密小组又到图书馆、书店查阅了大量有关蜘蛛的书籍。其中《普通动物学》一书中写道:蜘蛛为食肉性动物,其食物大多数为昆虫或其他节肢动物。但口无上颚,不直接吞食固体食物,而是慢慢地吸食。当昆虫等动物触网时,会用力在网上挣扎,使网丝颤动而使蜘蛛很快发觉,蜘蛛便顺着纵向丝向猎物爬去,用蛛丝包裹猎物,固定于网上,先用螯肢内的毒腺分泌毒液注入捕获猎物体内,将其杀死,再由中肠分泌的消化酶灌注在被螯肢撕碎的捕获物的组织中,很快将其分解为液汁,然后吸进消化道内,最后吃剩下的体壳,就被完整的弃留在蛛网上了。这些充分证明:飞来的昆虫使蜘蛛网颤动,网颤动会使产生感觉,蜘蛛产生感觉就会将猎物捕获,因此,证实了蜘蛛只吃活动物,而不吃死的昆虫 让火柴“跳舞” 星期天,我和爸爸一块儿做了个“火柴跳舞”的实验。 按照爸爸的吩咐,我端来一盆清水,找来一盒火柴和一瓶胶水。 爸爸先从火柴盒里拿出一根火柴,然后在火柴头上涂了一层厚厚的胶水,再将火柴扔进水里。过了一会儿,奇迹发生了:只见火柴自立于水中,一摇一摆地跳起了“舞”。它时而原地转几个圈,时而向前一摇一摆地走去,时而蹒跚着后退,就像配合着一个无形的舞伴在翩翩起舞。 不料,跳了一分钟,火柴就倒下了。 我就对爸爸说:“才跳了这么一会儿呀!” 爸爸笑了:“你这个性急鬼!就不能再等几分钟?” 于是我耐心地等着。大约过了五分钟,火柴果真又跳起了舞!依然跳得那么欢快,那么有节奏。不过,一会儿,它又倒下了。可再等几分钟,它又能站起来跳。如此反复了好几次后,火柴就再也不动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很纳闷。 爸爸说,火柴头含有磷,与胶水接触后,就会产生一种气体。气体越聚越多,就会使火柴直立起来;气体散发时,火柴就被带动得“舞蹈”起来。当气体散发完了,火柴也就不动了。过一段时间,气体又会聚集起来,火柴便再一次“跳舞”。 真是一次有趣的实验!以后,我还得多做些实验,多了解掌握一些科学知识。

六年级科学论文题材有哪些

143 评论(9)

tjpu411

一: 浴室毛巾自动风干器 每天洗脸的时候,我们经常发现挂在浴室的毛巾总是湿的,有时天气不好,毛巾上还会生出一些像胶水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滑潺潺的,洗起脸来很不舒服。 后来,我们发现:如果每次用完毛巾后,都把他晾在浴室外有阳光或通风好的地方,就不会出现上面的现象,但这样做很不方便。能不能设计一个毛巾不用拿出浴室也很快晾干的仪器呢?经过反复研究,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终于设计制作出一个“浴室毛巾自动风干器”。 制做工具:漏斗、风向计、管子、剪刀。 制作方法:1、我们先把一个大漏斗安装在风向计上2、然后用管子和软管把漏斗和挂毛巾的不锈钢管连起来3、不锈钢管上钻有多个小孔,因为“仪器”是装在浴室外通风的地方,加上风向计可以随风转动,所以不管风从哪个方向吹来,漏斗口总能对准风向,确保有足够的风进入漏斗。风进入漏斗后就顺着管子吹向浴室内挂毛巾的不锈钢管,然后从不锈钢管上的小孔吹出来,由于每个小孔都是对着毛巾的,毛巾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吹干。 摘要:浴室毛巾自动风干器利用了加快物体表面风的流速,从而加快蒸发。达到自动风干的效果。关键词:自动风干、 二:节省能源的路灯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勤俭质朴的优良传统的民族,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保持着这一种良好的作风。无论是在生产劳动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也都体现出这个特点,总要力图以最节省的方式,尽可能办好每件事情。正是由于这一良好思想观念,我们才懂得去节省能源。能源问题对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大规模开发,能源紧缺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我们国家到目前为止仍旧提倡节俭的作风,在奥林匹克场馆的重大建设中,国家就是从实际需要考虑,提出了“节俭办奥运”的口号;在今年的55周年国庆相继提出“节俭办国庆”的口号。我们国家就是从顾全大局的角度出发,从节省能源方面做到勤俭的作风的。节省能源可以减少开支,促进经济的增长,还可以保护自然环境,也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先决条件,更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 在城市的夜晚,公路的两旁都亮着密集而又整齐的路灯,看上去宛如一条巨龙腾空,虽然这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但是许多时候这些路灯的光亮都白白浪费了,因为很大一部分时间里,路上是空荡荡的,这种情况尤其出现在经济、交通不是很发达的地区。电力资源的极大浪费,给这些地区的经济带来负面影响,无一利而有百害。那么,有没有既方便晚上行人和车辆通行,又节省能源的自动控制装置呢? 节省能源,实际上就是尽可能减少能源损失。偏僻的公路上,交通流量极少,长时间的打开路灯,不管是有车辆,还是没有车辆,有行人,还是没有行人,都造成能源的极大的浪费。即使有车辆经过,也不应该全线路灯都开亮,只应在车辆行驶的有效范围内打开路灯,否则那会造成多么巨大的损失!行人在路上走路也是如此,只应在行人走路的相应范围内打开路灯,满足照明的需要即可。这个问题可以类比现在常见的声控开关,只要有人在楼梯间走路,发出声音,声音产生的震动传递到声控开关,灯就会发亮,并且只在行人走路的范围内的灯亮了,而不是长期不灭的。从这里得到启示,当车辆和行人在公路上通过时,不就对路面产生了压强吗?要是有一种感应器能够在受到压强的作用下能自动控制开关,控制相应范围内的灯的亮和灭,这就达到了节省能源的目的。 那么这个感应器不能是通过声音产生的空气震动控制的,而是要通过车辆和行人对路面的冲击和压强而产生的路面震动控制,这两种震动是不同的,否则就会阴差阳错,说不定是动物的叫声,路以外的喧哗声就把灯亮了,同样达不到节省能源的目的。倘若车辆、行人发出的声音很小,灯不会亮呢?那么就形同虚设,毫不起作用。汽车的行驶、行人的走路,自然而然会对地面产生冲击和压强,使路面震动,这就可以利用路面的震动来控制路灯亮还是熄灭。假如有这样的一个装置:它可以安装在路灯的灯箱内,各个装置用一根金属棒与路面相连,当路面受到冲击和压强产生震动时,对应的路灯就会发光,哪里有车辆或行人,哪里的灯就会亮起来,震动停止,灯在一定时间限定内自动熄灭。这个装置就是利用冲击和压强产生的震动来控制路灯的,能够起到很好的节省能源的作用。当然,为了减少装置的安装数量,可以由这样的一个装置控制多盏路灯,装置与装置之间并联连接在一个电路中,也就是每隔一段路程安装一个,然后通过导线把装置与相应的路灯连接起来。我们不妨先把它命名为“震动感应器”。我们再来看一看“震动感应器”的工作原理:首先,金属棒就是用来感应路面上有无震动的。当汽车或行人在某一路段上经过,对路面施加压力的冲击,产生震动时,金属棒将震动传到“震动感应器”,“震动感应器”受到震动的刺激,命令由它控制的几盏路灯闭合开关发亮;车辆和行人继续经过下一路段,下个路段的“震动感应器”同样受到震动刺激也使对应的路灯发亮,依此类推。同时,车辆和行人经过以后的路段的“震动感应器”由于没有继续受到金属棒传给它的震动信息而断开开关,不再使相应路灯继续发光。但要求这种“震动感应器”灵敏度要高,而且还能够判别震动的来源。比如遇到特殊情况,遇到雷电天气或者工厂产生的高分贝声响使空气剧烈震动,也会经过金属棒传到“震动感应器”,“震动感应器”误以为震动是由路面传来的,使路灯发光。 好了,只要在有路灯的公路上安装这种“震动感应器”,就不需要大量的人力来控制供电了,一切工作就交给机器来自动控制吧。我们可以想象,随着汽车或行人在路面经过,路灯次第发光与熄灭的情景,熠熠夺目,应接不暇,不也是夜间一道独特而又亮丽的风景吗?在方便交通的同时,最大的好处就是大大的节省了能源。 这种“震动感应器”是为节省能源而设计,希望这种装置能够应用到实际中去,发挥巨大的作用。在我们发展经济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了保护能源的重要性,节省能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一篇长一篇短的,看看你需要,自己删减或增加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301 评论(8)

doudou611724

去年暑假,天气十分闷热。我走进院子里,摆弄着爸爸的“宝贝花草”。忽然,我眼睛一亮,看到一只蜗牛在缓缓地爬着,上了叶子。“蜗牛是益虫还是害虫?”“为什么它走过的地方总留下长长的一条线?”“它的鼻子、眼睛、在哪里?”一连串的问题在我的脑海里浮现。 我跑进屋,问正在看报纸的爸爸,爸爸笑着说:“你既然想知道蜗牛的秘密,为什么不自己去体验一下呢,等与到麻烦再来找我。”“好,自己体验就自己体验,我一定把答案找给你看,哼!”于是,我决定自己去实验一番。 “蜗牛是害虫还是益虫?”我先检来白菜叶子和馒头等又检来几只蜗牛,把它们分别放在每个食物面前。大概它们都饿极了,爬向自己喜爱的食物而每只蜗牛都选上了白菜叶子,嚼了起来,对馒头闻也不闻。不一会儿,一片白菜叶子就被吃光了。我初步认为,它是坏家伙。 接着,我又开始分析“蜗牛爬行时为什么会留下一条长长的线。”我把蜗牛放到高处,等它伸出壳时,便想去捉住它的身子,可是我的手还没靠近,它又伸进去了。我想,它可真是胆小鬼。一连试了几次都失败了。我真的有点泄气了。可想起和爸爸打赌,又有了一个好办法!“有了,有了”我手舞足蹈。我先用一块尖石头顶破蜗牛壳,抽出蜗牛身子,用手摸了摸它的下面,只觉得粘糊的,隐约还有小粒的东西,这是什么呢?经过查阅书本,我找到了答案,原来,那是它的脚,那粘湖的是蜗牛的排泄物,它有助于蜗牛的爬行。 我还不满足,想看看它的眼睛和鼻子,在哪里。我把一片菜叶放在一尺蜗牛面前,拿来放大镜。只见那只蜗牛先伸出一对较长的触手碰了碰,又用下面较短的另一对触手又碰了碰,才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我猜大概一对眼睛,一对是鼻子吧,可到底哪对是眼睛?哪对是鼻子呢?我又取了一片树叶子,再拿来一片一样大小的菜叶,分别放在另一只蜗牛面前,只见它先用小触手碰碰,便知道哪个是白菜叶子,哪个是树叶了。我猜得八九不离十,大触手具有睛的功能,小触手有鼻子的功能。 我真是受益不小。不但发现了蜗牛的秘密,还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长大有所发明创造,必须从小做起。
116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