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zhiren
作 者: 洪浩 主编出 版 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5-2-1 字 数: 370000 版 次: 1 页 数: 300 印刷时间: 2005-2-1 开 本: 定价:¥00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301086773 洪浩,男,湖北省黄梅人,1967年6月出生,1987年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至今,其间先后于1992年、2000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部,获法学硕士学位、法学博士学位。2001年10月晋升副教授。 重要研究成果:《检察权论》(著作)、《政治程序法律分析――当代美国民事诉讼制度研究》(著作)、《刑事诉讼法学》(副主编)。曾在《现代法学》、《江汉论坛》、《商事审判》上公开发表论文三十余篇。第一次公开系统地论述了检察权的性质、制度,认为检察权的本质是行政权,具有司法权的特征,是准司法权。研究方向:民事诉讼法、证据法学、检察制度、中外仲裁制度。 第一章 证据法学概述第一节 证据法的概念、功能和性质第二节 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第三节 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二章 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第一节 神明裁判第二节 法定证据制度第三节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第四节 中国证据制度的发展演变第三章 证据概述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和功能第二节 证据的属性第四章 证据的种类第一节 物证第二节 书证第三节 证人证言第四节 当事人陈述第五节 刑事被害人陈述第六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与辩解第七节 鉴定结论第八节 勘验、检查笔录和现场笔录第九节 视听资料第五章 证据的分类第一节 证据分类的概述第二节 国外的证据分类第三节 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第四节 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第五节 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第六节 本证与反证第七节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第六章 证明对抉第一节 证明概述第二节 证明对象的概念和特征第三节 程序法事实、证据事实与证明对象第四节 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中的证明对象第七章 证明标准第一节 证明标准的概念与内容第二节 自由心证的证明标准第三节 排除合理存疑的证明标准第四节 优势证据的证明标准第五节 客观真实的证明标准第八章 证明责任第一节 证明责任的概念第二节 证明责任的内容第三节 司法(行政执法)机关证明责任的分担第四节 当事人证明责任的分担第五节 推定第九章 证据的收货与保全第一节 证据的收集和保全概述第二节 证据收集和保全的具体内容和方法第十章 证据的审查判断第一节 证据的审查判断概述第二节 审查判断证据的内容与步骤第三节 对各种证据的审查判断第十一章 认证第一节 认证概述第二节 认证的对象与客体第三节 认证的分类与方式第四节 认证的一般内容第十二章 证据规则第一节 证据规则概述第二节 违法证据排除规则第三节 传闻证据排除规则第四节 自白排除规则第五节 特权规则第十三章 比较证据制度第一节 诉讼模式与证据制度第二节 比较证据制度中的举证责任理论参考书目 
最近我也在写论文的开题报告。下面是我复制的,百分之百正确。调查法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定量分析法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功能分析法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数量研究法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模拟法(模型方法)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探索性研究法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或产品。信息研究方法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以实现新的目标。信息方法是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层次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描述性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数学方法数学方法就是在撇开研究对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况下,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的处理,从而作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它们的质和量是紧密联系,质变和量变是互相制约的。要达到真正的科学认识,不仅要研究质的规定性,还必须重视对它们的量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数学方法主要有统计处理和模糊数学分析方法。 思维方法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辩想象、分析综合等,它对于一切科学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系统科学方法20世纪,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横向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发展综合思维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地完善。而以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和信息论方法为代表的系统科学方法,又为人类的科学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主观手段。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而且深刻地改变了科学方法论的体系。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为经验方法,作为获得感性材料的方法来使用,也可以作为理论方法,作为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来使用,而且作为后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显。它们适用于科学认识的各个阶段,因此,我们称其为系统科学方法。
根据学术堂的了解法学论文的研究方法有三种: 一、阶级分析法 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中各种社会现象的方法 二、价值分析法 通过认知和评价社会现象的价值属性,从而揭示批判或确证一定社会价值和理想的方法 三、实证分析法 在价值中立的条件下,以对经验事实的观察为基础来建立和检验知识性命题的各种方法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