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文学与教育结合的论文题目有哪些类型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0

tylzlb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文学与教育结合的论文题目有哪些类型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cc048

已采纳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自考毕业论文选题目录一、现代汉语部分二、写作部分三、文学理论部分四、美学部分五、现代文学部分六、古代文学部分七、中国当代文学部分八、语言学概论部分九、外国文学部分十、民间文学部分十一、古代汉语部分十二、中学语文教育学部分一、现代汉语部分著名作家作品语言运作特色的研究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语法中的语义因素“是”字用法研究语用与语法的关系新兴词缀研究祈非主谓句的修辞作用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论句群纳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意义新兴辞格研究语言环境对句式选择的制约作用××方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部分)××方言现象专题报告代词的语用研究语言副词的语用研究助动词的语用研究时下新词描写句型的语用研究语气词的语用研究言语行为在句子里的表现二、写作部分论小说的叙述视角论小说的误乐性心态小说的艺术魅力论现代小说性情节结构类型论小说的新典型观论小说语言的创新论小说的写作技巧论广告辞的审美特性从报告文学的轰动效应探视读者的审美要求试论新时期女性散文的艺术特色试论毕淑敏小说的创作特色试论诗歌中意象的类型与特征论鲁迅小说对人物灵魂的深刻穿透力试论当今散文的发展走向论小说中的意识流手法试论新时期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色论新闻文体的审美特质试论新闻写作的真实性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试谈散文笔法的多元化趋势论新时期散文的艺术嬗变任选当今一个散文作家的作品进行评论任选当今一个小说作家的作品进行论述论散文的“自叙体”色彩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试论王蒙小说的艺术特色试论王安忆小说的艺术特色论文学人物性格的立体结构意识流写法的魅力任选当今一个诗人的作品进行论述文学创作情感论论张洁小说的艺术三、文学理论部分论艺术真实论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文艺欣赏中的共鸣与沟通论艺术直觉论艺术虚构论典型文学流派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简论文学作品形式的独立审美特征9.新时期文学发展与典型内涵的新变化新时期诗歌审美特点的新变化论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论艺术创作的通感与错位论审美变形论艺术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论文艺作品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论本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性主题四、美学部分儒家美学在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庄子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影响论朴素美蔡仪美学思想述评朱光潜在当代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评李泽厚美学思想中国意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禅宗对中国美学发展的影响试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论艺术接受中的个体差异人类审美态度的演进历程论悲剧审美的道德内涵当代中国大学生审美情趣考察论形式美的美育效应美育与社会人文精神的转化与重建美育与社会的文明进步审美与文化的关系略论大众审美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论宗白华美学思想论审美现代性广告的审美特征论析论诗歌语言五、现代文学部分冰心小诗研究郁达夫小说中的抒情特征郁达夫小说中的自我形象《女神》中的泛神论色彩《故事新编》研究“革命十恋爱”小说模式论《孔乙己》的艺术技巧论《祝福》与中国的祭祀文化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进化论与鲁迅思想研究吴荪甫的悲剧特征《腐蚀》的艺术特征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徐志摩诗歌研究---以《再别康桥》为例废名小说主题与艺术风格《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张爱玲小说的主题思想《蚀》与《子夜》的比较分析《四世同堂》的艺术特征进化论与中国现代文学废名小说的艺术风格“五四”乡土小说研究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点林语堂的散文艺术新感觉派小说艺术“七月”诗派的现实主义特征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老舍小说中的幽默风格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散文化问题胡风的诗和诗论路翎小说艺术研究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太阳”意象茅盾小说中的“理性化”特征戴望舒诗歌研究---以《雨巷》为例瞿秋白杂文论萧红小说的艺术特点曹禺《雷雨》的思想主题曹禺剧作的“生命”主题曹禺《雷雨》的结构艺术巴金《激流三部曲》的反封建意义试论高觉新形象《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汪文宣形象分析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苏青小说研究中国现代作家与中国传统文学(择一角度)艾青诗歌的艺术特征赵树理小说民间化特征论徐志摩的诗论闻一多的诗论钱钟书《围城》的主题思想论穆旦的诗曹禺与夏衍戏剧之比较论沈从文的《边城》萧军小说研究论田汉的戏剧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丁玲小说研究六、古代文学部分《诗经》的审美学特色论《诗经》中的征役诗论《诗经》中的婚恋诗论《诗经》中的史诗论《诗经》中的农事诗(其他类型,自拟题目)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先秦史传寓言研究先秦史书寓言研究(其他类型,自拟题目)先秦文学与理性精神《吕氏春秋》与杂家《诗经》的比兴与《楚辞》的象征论《左传》的战争描写论《左传》的妇女形象《战国策》的艺术成就《战国策》名篇研究老子的思想《老子》的艺术特色《庄子》的艺术特色《庄子》寓言的艺术成就孟子论辩散文的艺术风格23.从《离骚》看屈原的自觉与不自觉24.《史记》所描写的游侠25.《史记》所描写的刺客司马迁的反暴政思想27.《史记》所描写的战国四公子《《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从《氓》到《孔雀东南飞》──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曹操与诗文革新论曹操的诗歌创作特色论曹操的散文创作论曹丕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论曹丕的文学成就曹植的生平与其诗歌创作的历程论三曹对建安文学的贡献论建安文学的美学倾向阮籍诗歌的美学倾向论陶渊明的田园诗谢灵运与山水诗陆机、潘岳诗文的比较研究《世说新语》的语言技巧《世说新语》的写人技巧《世说新语》与中国古代小说论王维和李白的山水诗论李白的自由精神论李白的情感世界杜甫诗歌的地域色彩论杜甫诗歌的儒家精神试论李白诗歌的浪漫特质论王维的“诗中有画”唐代各类题材诗歌研究(任选一类)唐代各体诗歌研究(任选一体)唐代诗人研究(可选一人,也可选数人进行比较研究)唐诗的精神风貌唐代社会、政治、文化与唐诗创作之关系(可只论述唐诗创作与某一方面因素的关系)对宋诗的研究可参照以上七个方面拟题论李贺诗的怪诞李贺诗与屈原赋论李商隐诗的朦胧美论白居易的新乐府论白居易的感伤诗唐代进士与文学的关系杜牧的史论诗论韩愈散文的“气”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成就唐传奇名篇研究(可任选一篇分析)唐传奇与佛教唐传奇与道教唐传奇题材类型研究(可任选一类题材研究)唐传奇作家研究(可任选一位作家作综合研究)唐传奇的审美风格唐传奇与中国古代小说唐传奇与中国古代戏曲唐传奇的叙事特征唐传奇与中国史传文学唐传奇的抒情特征唐代小说的创作观念唐代小说专书研究唐代小说的各类主题研究唐代各体散文研究唐代散文家研究唐代散文的艺术特色唐代散文的思想特色唐代社会、政治、文化与散文创作之关系对宋文的研究可参照以上诸方向自行拟题苏洵散文研究论苏轼的“超然”试论宋词婉约派在美学上的意义试论宋词豪放派在美学上的意义论皮日休、陆龟蒙的小品文从文艺政策看唐诗的繁荣论文人山水诗的寄托论王安石的咏史诗论杜牧的咏史诗李清照的词论及其实践李清照之人格与风格苏轼各体词研究苏词的风格苏轼的词论特色与其词创作的关系对辛词的研究可参照以上诸方面自行拟题苏、辛词与豪放词派之关系论咏物诗论晚唐小品文的艺术追求温庭筠、韦庄词之比较论节奏──古典叙事散文的抒情化调节机制《三言》名篇研究(可只取一篇或一个系列分析)《三言》人物形象研究(商人、妇女、僧道、文人、市民等各类人物,可只取其一)《三言》思想倾向研究《三言》创作技巧研究《三言》与中国古代小说之关系《三言》与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三言》与冯梦龙的文学创作活动《二拍》研究(参照《三言》研究诸方面自行拟题)明代散曲与民歌牡丹亭的人文主义色彩《郁离子》研究高启诗文的艺术特征吴伟业的叙事诗艺术《花间集》风格论《花间集》题材论《花间集》与唐宋词史论贾宝玉(或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水浒传》人物论(任选其一)《水浒传》风格论《水浒传》接受史《水浒传》与中国文化精神《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研究(任选其一)《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精神《西游记》孙悟空、唐僧形象分析论《儒林外史》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七、中国当代文学部分试论王蒙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新探索试论谌容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试论蒋子龙笔下的改革者形象试论张贤亮小说创作中的美学特征《茶馆》简论试比较许秀云与胡玉音的艺术形象金庸小说主题论试论梁晓声知青题材小说创作的特色试论高晓声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新贡献论莫言《红高梁》系列小说的特征论邓友梅《那五》的艺术典型试论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在军事题材小说创作上的新突破试论《人生》中高加林与刘巧珍的爱情悲剧陈忠实《白鹿原》研究(自拟题目)苏童小说研究---以《米》为例余华小说艺术探讨试论宗璞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试论五十年代的“创业者”梁生宝与八十年代的改革者武耕新形象的异同试论王安忆的小说创作《废都》研究(以《废都》为论述对象,自拟题目,如人物、结构、语言等)试论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浮躁》试论刘心武长篇小说《钟鼓楼》或《四牌楼》的思想艺术特色试论王安忆《长恨歌》试论茹志鹃小说创作独具的审美特征阿来小说《尘埃落定》研究试论池莉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张平《抉择》的意义试论“先锋派”小说的创新与不足试论“新写实主义”小说的思想倾向与艺术特色试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女性形象试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崛起、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试论贾平凹文学创作的特色试论余秋雨的散文创作试论徐迟对报告文学的新贡献论“朦胧诗”的源起、成就与不足论舒婷诗歌创作的思想意蕴与美学特色八、语言学概论部分试论语言符号与其他人工符号的异同从社会功能看语言的本质汉语词义的演变××话中常见的语流音变××话一般词汇的消长谈句型变换与语言表达试论词义的模糊性汉字与拼音文字比较研究浅谈语音演变的规律性××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对应关系试论社会方言与言语社团的关系九、外国文学部分评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评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特色评莫里哀的喜剧艺术评雨果《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思想倾向评拜伦诗歌的艺术风格评普希金的抒情诗评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金钱”主题评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艺术)评左拉创作的自然主义倾向评屠格涅夫的中短篇小说(可选择其中一部)评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描写艺术评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评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中的“复调”艺术评契诃夫短篇小说艺术评《静静顿河》的艺术成就从《双城记》来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评《简爱》的爱情主题评《呼啸山庄》的艺术特色评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评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论卡夫卡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十、民间文学部分当代中小学生新编顺口溜论当代社会顺口溜论当代笑话论论民间文学的实用性论民间文学的流传变异性论民间文学的传统性论民间文学的集体性论民间文学与表演性的关系论民间文学的历史价值民间文学与风俗习惯的关系论民间文学的多功能性论民间文学在生产劳动中的实用价值民间文学总结劳动经验论论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论民间文学的娱乐功能民间文学的艺术欣赏价值论洪水神话论神话的艺术特征论神话的影响论×地民间传说的主要内容论×地的人物传说论×地的能工巧匠传说论×地的英雄传说论×地的历史传说论×地的地方传说26.论×地的风俗传说论×地长工与地主的故事28.论×地的劳动故事29.论×地的家庭故事30.论×地的爱情故事论×地生活故事的类型问题论×地的嘲讽笑话论×地的幽默笑话论民间笑话的艺术成就论民间笑话的美学意义论传统民间童话的内容论传统民间童话的分类38论×地的精灵童话(故事)40.论×地的人物童话(故事)论×地的童话的艺术特色论×地的民谣论×地的民歌论×地的山歌论×地的民间小调论×族民歌论×地的劳动歌论×地的农民苦歌论×地的长工歌谣论×地的工人苦歌论×地的妇女苦歌论×地的讽刺歌谣论×地的情歌论×地的仪式歌论×地的儿歌、童谣论民间歌谣的艺术特点论×地的政治谚语论×地的劳动谚语论×地的谚语的艺术特点论谜语的历史论×地的谜语内容论×地的谜语分类论地的谜语艺术特征论×地歇后语分类论×地民间长诗的艺术特色论×地相声论×地快书、快板十一、古代汉语部分论汉字的性质论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许慎六书说论评古汉语的后置定语问题原始汉字的认定及其构形特点“‘何所’十动词”的内部结构层次现代汉字构形特点现代汉字的表记功能论现代汉字中的变体字论现代汉字中的形声字论现代汉字中的会意字论现代汉字中的象形字汉字编码研究及方案设计汉字字形的文化信息研究汉字考释方法述评汉字析形方法研讨汉字教学方法研究词的多义性和词素的多义性词义演变的深层意义基础音义联系的任意性和命名的理据性汉字起源研究述评半坡刻符的性质及其与文字的关系古汉字指事字的表义功能形声字起源试论甲骨文形声字研究《说文》省声研究汉字形体演变的基本规律论汉字形体演变的繁简分合汉字前途讨论述评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论中学教材文言文的注释论汉字的音义联系江永“女书”源流研究江永“女书”的形体结构研究主谓间“之”字探源指代性“见”字词性再研究主谓间“而”字的形成和发展十二、中学语文教育学部分语文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研究论语文教学目标的规范表述语文教学目标对语文教学效率的影响论语文教学目标体系的建构论文学教学内容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语文新教材的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初、高中;各种版本均可)论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关系论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语文教学模式与语文教学个性关系论语文教学中××模式(或方法)的运用作文批改的多种方式及效果论作文测评的效度与信度论阅读题型的设计语文素质的构成及培养思考语文课堂评价的价值与策略论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或科学意识)中学语文加大文言文内容的价值探讨论说话(或听话、阅读、写作等)能力的培养论语文教学中减负与提质的关系文学教学模式及方法研究语文教师科研意识和行为研究探究性学习与语文教学语文知识结构和教学结构的关系

文学与教育结合的论文题目有哪些类型

111 评论(10)

sjwgogogo

提供一些资料,供参考。1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研究2 、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研究3 、国正语文教育思想研究4 、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初探5 、语文课堂调控艺术初探6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初探7 、语文教育与思维能力培养8 、论语文学习环境的营造9 、学校文化资源与语文教育10 、创新意识与语文教育11 、论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2 、语文诵读教学的艺术13 、论语文自主学习14 、语文批评与语文教育的发展15 、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策略16 、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7 、论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观18 、多媒体手段与语文教育19 、语文特级教师的研究20 、对我国“文选”型语文教材的思考21 、语文教科书内容及其价值取向分析22 、对语文教育中倡导“人文精神”的思考23 、学生亚文化与语文教育24 、试论语文探究性学习25 、语文教育合作学习初探26 、对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思考27 、语文新课程与语文教师的发展28 、发展性评价理念与语文教育29 、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初探30 、多样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关系31 、试论阅读多元解读与阅读教学32 、说课与说课的艺术33 、文言文教学的困惑及其对策34 、中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其对策35 、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发展观36 、语文新课程改革研究37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
355 评论(14)

a450829556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一)1、论先秦儒家“乐”的思想之政治意义2、论先秦儒家“中和”学说的形成3、论先秦两汉时代游戏的文学表现4、论先秦青铜器装饰艺术的美学思想5、论先秦道家科技伦理思想6、论先秦到汉代孔子历史地位的变迁7、论先秦孝道观的演变8、论先秦两汉诗歌的表演性9、论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10、论先秦儒家学习伦理思想11、论先秦儒家治国理论的现代应用12、论先秦义利思想及其当代价值13、论先秦楚乐的审美取向14、论先秦民本思想的实质15、论《诗经》中的玉文化16、论《诗经原始》之解《诗》主张17、简论《诗经》中的女性思想18、论《诗经·卫风·氓》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接受19、论《诗经》中的天命信仰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二)《诗经》的审美学特色论《诗经》中的征役诗论《诗经》中的婚恋诗论《诗经》中的史诗论《诗经》中的农事诗6、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7、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8、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9、先秦史传寓言研究10、先秦史书寓言研究11、先秦文学与理性精神12、《吕氏春秋》与杂家13、《诗经》的比兴与《楚辞》的象征14、论《左传》的战争描写15、论《左传》的妇女形象16、《战国策》的艺术成就17、《战国策》名篇研究18、老子的思想19、《老子》的艺术特色20、《庄子》的艺术特色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三)1、历史的界河——论先秦“礼崩乐坏”之“乐坏”2、论先秦两汉的颂、赞、箴、铭3、论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4、论先秦“道”“势”关系与士人的精神超越5、论先秦道家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教学的启示6、论先秦儒家礼乐文化与当代社会公德教育7、再论先秦民本思想的实质8、论先秦儒家生命价值观9、论先秦法律文献中的和谐思想10、从“中和”准则到“平和”心境11、论先秦东夷文化分布范围的演变12、论先秦法家社会进化历史观13、论先秦礼治思想的演变过程14、中国早期铭文石刻新论15、论先秦文学的水意象16、浅论先秦儒家德治思想体系17、论先秦儒家“中和”学说的形成18、论先秦诸子的“以史为鉴”19、论先秦乐论与诗论的同构与分化20、论先秦儒家散文文学表现的历时性发展(学术堂提供更多论文知识)
142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