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65

125微沫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中国商业史论文题目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玩驰炯炯

已采纳
1、接待海外学者来访:  1994年,美国加洲大学历史系教授周锡瑞(Joe Esherick)讲学。  1997年,犹他州立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副院长高爱德访学。  2000年,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欧大年(Daniel﹒L﹒Overmyer))讲学并合作研究;  香港建道神学院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邢福增讲学。  美国圣迭亚戈州立大学朱葆瑨教授讲学。  2001年,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欧大年(Daniel﹒L﹒Overmyer)讲学并合作研究;香港建道神学院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邢福增讲学。  2002年,3月18-19日,香港建道神学院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梁家麟、主任邢福增讲学。  5月,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历史系教授司徒琳讲学。  5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历史系教授范德讲学。  5月,香港佛教法住文化书院院长霍韬晦教授访问、讲学。  2003年4月,台湾大学李炳南教授访问、讲学。  10月,台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张玉法教授访问、讲学。  10月,台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张力教授访问、讲学。  12月,香港中文大学宗教系温伟耀教授访问。  12月,香港中文大学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吴梓明教授访问、讲学。  12月,香港中文大学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卢龙光教授访问、讲学。2、出访:  1995年1月,日本名古屋学院大学访问学者,出席《有关中国的综合情况的多媒体体系化整理》国际会议。  1996年3月--8月,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历史系访问学者。出席《燕京大学与近代教会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宋以前中、日、韩妇女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等。  1996年8月--9月,香港中文大学访问教授。  1998年2月--7月,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进行香港宗教田野调查。出席《人种志在今日中国:方法与成果的评估》、《第一届中国商业史》、《第一届中国近代基督教史》、《第一届中国近代海防史》、《戊戌变法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多篇。  1998年12月--1999年2月,法国远东学院访问学者,发表演讲《目连戏与中国民众宗教》,访问年鉴学派。顺访香港、韩国、意大利、奥地利。  1999年6月,香港岭南学院访问学者,并出席由香港浸会大学主办的《机遇与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并在香港珠海书院发表演讲。  2000年1月--2月,香港珠海书院访问学者。出席亚洲研究中心主办的《五十年来的香港、中国与亚洲》国际学术讨论会,发表论文,并作《我对两岸学术交流的见解座谈会》引言人。  2000年9月--12月,韩国岭南大学校交换教授。先后出席由韩国慕山学术研究所等主办的《高丽文学与宋元文学的比较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庆北大学校出席第2回韩国中国史学会国际学术大会,发表论文《解读近代中国民众信仰民俗---以华北信仰民俗为例》。并在岭南大学校和东亚大学校发表演讲。  2001年10月,赴台湾参加《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并在辅仁大学、成功大学、高雄师范大学等校发表演讲,并在香港建道神学院、香港城市大学讲学。作为嘉宾出席香港电台访谈节目。  2002年4月--5月,赴韩国仁荷大学参加由中国史学会主办的《黄海沿岸民间信仰》国际研讨会,发表论文;并到岭南大学访问,在东亚大学演讲。  2003年7月—8月,带研究生多名参加香港中文大学宗教系主办的暑期密集课程,并到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科目、香港道教学院等高等院校访问。  2003年12月,赴香港出席《香港及华南道教国际学术研讨会》和《近代中国留学生国际学术研讨会》,均有论文发表。

中国商业史论文题目

251 评论(13)

微雨xyz

1、关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的研究。 2、中国传统政治体制与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3、中国古代经济结构与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4、中国体统文化意识与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5、关于资本主义萌牙的研究。6、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原因与性质的研究。7、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特点与水平的研究。8、关于个体小农经济与中国古代社会性质的研究。9、历史时期北方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及其成因。10、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研究。11、战国秦汉时期的经济区域。12、商品经济与战国秦汉社会变迁。13、秦、汉重农抑商政策比较研究。14、西汉经济政策述评。15、豪族与两汉社会。16、两汉土地制度研究。17、秦汉时期的移民问题19、汉代儒学的发展及其影响。20、门阀政治形成的原因。21、门阀士族与魏晋文化的发展。22、门阀士族与魏晋隋唐社会23、六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与经济重心的转移。24、府兵制与关陇集团。25、商品经济与唐宋社会变迁。26、唐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27、科举制度与唐宋社会。28、唐宋时期的经济政策与社会经济。29、汉、唐外交方针之异同研究。30、隋唐地方权力研究。31、地方行政体制与魏晋南北朝的长期分裂。32、门阀集团与隋唐政治。33、 唐宋时期的城市和城市经济。34、古文运动与儒学的复兴。35、佛教与唐宋文化。36、道教与唐宋文化。37、元代文化政策研究。38、行省制与元代的地方发展。39、明朝经济政策及其历史影响。40、朱元璋与明初政治。41、明清流民与山区开发。42、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问题。43、清代边疆地区的开发。44、唐以前的国家、社会与水利。45、宋以后的国家、社会与水利。46、秦汉隋唐的地方行政与社会控制。47、宋明清的地方行政与社会控制。48、士大夫阶层与宋明社会研究。49、地主阶层与中国体统政治研究。50、唐宋科技与社会、文化研究。51、汉唐时期的陕西。52、宋明时期的陕西。53、汉唐时期的乡村社会。54、宋明时期的乡村社会。1.秦汉时期的移民政策及其影响2.秦汉与匈奴的战争评述3.秦汉时期北部边疆的开发及历史意义4.秦汉时期北部边疆的开发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5.中国古代重农政策的历史作用6.试论西汉的商业政策7.试论汉代的农业政策8.西汉时期汉匈人口流动及影响9.东汉对南匈奴政策评析试论汉武帝的用人方略11.司马迁的民族观略论12.汉代外戚集团的形成与擅权13.论西汉后期的社会问题14.两晋南北朝士族门阀的特征15.试论唐太宗的民族政策16.试论唐太宗的人才思想17.汉唐异同论18.试论辽代的双轨行政制度19.宋辽对峙格局的形成及历史意义20.宋金战争爆发的原因21.宋代冗官及其社会影响22.金代的重农政策23.元代文化的特点24.《盐铁论·散不足》所反映的西汉社会生活25.东汉的赈灾政策26.自然环境变迁与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关系27.康熙在维护国家统一中的作用28.清末移民实边政策的作用
122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