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199102
1、公共课程: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政治(马克思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英语、体育。2、专业基础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值分析、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高级语言、汇编语言、编译原理、图形学、人工智能、计算方法、人机交互、面向对象方法、计算机英语等。3、专业方向课程:离散数学、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编译原理、计算机数据库原理、C语言/c++语言、Java语言等。扩展资料知识能力1、具备扎实的数据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2、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4、了解学科的知识结构、典型技术、核心概念和基本工作流程;5、有较强的计算机系统的认知、分析、设计、编程和应用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获取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7、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读该专业外文书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中央美术学院下设的“中国画学院”有书法系。首都师范大学内有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还有书法文化博物馆。西安美术学院下设的“中国画学院”有书法专业。
山西农业大学是山西省惟一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前身是1907年孔祥 先生创办的铭贤学堂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铭贤学院,1951年改称山西农学院,1979年更为现名。目前校本部本专科生、研究生11000多人,生源遍及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具有完整的博士、硕士、本科、高职专科的多层次办学格局。 学校本部现在农学院等17个教学单位,同时经省政府批准,下设运城农学院等5个高职二级学院。学校共有36个本科专业(方向),23个专科专业,21个成人教育专业,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等学科门类,现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博士点,22个硕士点和16个在职硕士学位授予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6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2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学校师资力量雄厚,700多名教学、科研及专业技术人员中,有特聘院士1人,有教授96人、副教授183人,博士生导师26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级专家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40人,80%以上的中青年教师达硕士以上学力。 “九五”以来,农大教师、科研人员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2800多篇,出版专著400多部,300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励。目前,在研的科研项目已达到384项。近年来,一批中青年专家团结协作,联合攻关,承担了国家“863”、“948”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学校按照“加强基础、注重素质、突出能力、面向一流”的教学改革战略,实行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人才培养和英才教育的培养模式,全面推行学分制,并积极开展双学位和辅修专业教育,积极构建多通道、多规格、模块化的教育框架。为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学校组织实施了教育科学研究“百项工程”,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多媒体教学软件研制等。近3年取得省级以教学成果奖达17项,主编国家“十五”规划教材、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达到28部,获省级教学基本功比赛奖10项。学校在优秀本科生中开展了创新教育试验研究,加强基础教育,并实施科研训练计划,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每年划拨5万元资助50名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已有100名学生主持了100项科技创新项目,近3年大学生在省级以上课外科技竞赛中获奖的学生达到 50多项,其中有2名学生获得国家专利;有45名大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省级以上奖励,还涌现出部分特等奖获得者。2002年,山西农大还作为山西省唯一的试点院校启动了全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试点工作。 学校校园占地270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45万余平方米。学校建有计算机与信息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电教中心,拥有大批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现代化多功能健身房、现代化的游泳馆和国家二级标准体育场,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及开展中外学术和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必备的条件。图书馆面积达10000平方米,藏书85万册,中外文期刊2000余种,开设电子阅览室,电子图书达到25万册。校园网为全校师生提供全面的Internet服务。 山西农业大学重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和向国外输送留学生的资格与条件。目前已接受尼泊尔留学生来校进行专业学习,并在高考学生中招收自费赴德留学生和中德双学位班学生。随着我国加入WTO,山西农业大学将以全新的方式融入国际教育体系,为学生出国交流和深造提供更多的机会。 经历近百年的发展,山西农大在山西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新世纪的征程已经开始,山西农大将抓住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机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快科研开发的步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山西地方特色、在全国有一定影响、某些学科专业达到全国同类院校先进水平的综合性高等院校。
林逋(967或968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北宋初年著名隐逸诗人 。家谱载,自五代始,世居福建长乐,传至11世,钘、钏、镮、釴兄弟4人迁居奉化、象山,林逋父釴定居大里黄贤村(今奉化市裘村镇黄贤村)。逋系林氏第12世孙,故宅在奉化大脉岙口(今大茅岙)。一说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溢“和靖先生”。
中文与社会系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现设有语文教育和文秘教育两个专业。拥有设备一流的语音室2间、多媒体教室24间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本系各专业培养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具有较为广阔的就业前景。一批批中文学子在各行各业建功立业,特别是在教育战线,涌现了一大批中小学语文优秀教师、中小学校长和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人。我系现有专兼职教师30名,其中特级教师1人,副教授6人,讲师19人,研究生7人,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模范班主任3人,市级优秀教师3人,市级劳模3人,市级模范班主任3人,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1人,省级普通话测试员8人。 数计系是我校规模较大的教学系之一。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在未来几年内,我系将建构一支学历更高、知识结构涵盖面宽,功底扎实的教学科研队伍,保证教学科研的长足发展。近3年来,出版论著3部,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国家级15篇,省级22篇,师生在重大教学竞赛中荣获一、二等奖多项。系下设三个教研组:基础数学教研组,高等数学教研组,现代信息技术教研组。另有1个资料室,4个计算机机房,1个网络实验室,1个数学教学仪器室。数计系现有数学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及计算机应用三个专业。数学教育专业有11个教学班,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有3个教学班、计算机应用专业有7个教学班。各专业既传授专业知识,又培养专业技能,为学生走出校门后升学或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系学生活动丰富多彩。如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计算机编程比赛,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计算机汉字录入比赛,专科毕业班课堂教学过关、比赛及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校园文化艺术节(摄影、手抄报、书法、征文),演讲比赛,12·9活动等;通过活动,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锻炼。 外语系目前有23个教学班,1000多名学生,包括高起点三年制专科英语教育(5个教学班)、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英语教育(18个教学班)及初中起点三年制商务英语(2个教学班)三个层次,是全校较大的系之一。全系共有28名教职工,其中高讲1人,讲师8人,有7人获得硕士学位,2人在读硕士。经过多年的建设,本专业在师资力量、教学水平、教学实力、办学规模、教学手段、教学管理上均取得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本专业充分发挥年轻教师的优势,创立了富有小教特色的师资培养模式,既传授专业知识,又培养专业技能,毕业生深得用人单位的好评。商务英语专业根据社会的就业需求,在课时分配和资源配置上都做到一流,使学生能在旅游英语和文秘英语方向取得很大的发展。我系教师敬业爱岗、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学生的英语四级通过率逐年提高。面对现在的多元化就业形式,我们积极为学生提供各种校内外比赛机会,组织学生参加相关赛事,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做着不懈的努力。本系学生活动丰富多彩,同学们能歌善舞,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地从事英语协会的社团活动及英语沙龙活动等。英语系现拥有现代化的语音室2个,多媒体教室23个,外籍教师一人。同学们每节课都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在富有青春活力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基础部是我院规模较大的一个教学部,下设有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教育学、心理学等八个学科组。承担着全院八个学科十多门课程的公共课教学任务。基础部现有教师48名,其中副教授20人,具有博士研究生学位的教师2人,具有硕士研究生的教师14人。荣获国家级及省级优秀教师称号的教师2人,被授予省级学科带头人3人,省级骨干教师5人,市级拔尖人才3人,市劳模1人。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水平很高,科研能力很强。其中心理学和政治是师资力量最雄厚的两个学科组,而且是校级精品课程课题组。另外基础部还拥有设备一流的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和生物实验室。“让每一个学生毕业时,带走的是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地燃烧下去”的铿锵誓言,已经深深铭刻在我部每一个教师的心田。这也正是激励他们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用心耕耘,在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优异成绩的原因所在。近几年来基础部教师在省部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10多部,荣获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0多项,在重大教学竞赛中荣获一、二等奖10多项。忆往昔,硕果累累。待明日,坦途昭昭。为了迎建运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我部将再接再厉,不断进取,争取在未来几年内,建设一支学历层次更高、知识结构更合理、教学功底更扎实的教学科研队伍,以保证教学科研的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