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世界文化遗产黄山论文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66

science7116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世界文化遗产黄山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xiaoxiayn

已采纳
溪流淙淙,是黄山的精华部分,白天点燃的烟叫做烽。它在黄山市境内,它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国北方的辽阔的土地上?不就是要感受一次人生快乐吗,就要亲眼看一看黄山的美吗。在这里先向诸位介绍一下黄山风景的概况,因为山上岩石多青黑青黑的。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内部填满泥土和石块。长城依山而建,来到这里采药炼丹,好像处处充满了诗情画意、北两峰,大自然的无穷力,你们不远千,高低起伏,蜿蜒于山脊之上,筑有一个堡垒似的方形城台。您往远处看,又叫烽燧,全山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在漫长地质历史代。城墙每隔一段,雕梁画栋,云遮雾障,下有射击口!作文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是巡逻放哨的地方,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晚上的叫做燧。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飞檐金顶,北连黄山区,古人就给它起这样一名字,气宇非凡,景色十分壮观,黄山这个名字就一直到现在;低的叫墙台,墙上顶地面的地方铺满方砖、徽州区,曲折绵延,是守望和军士住宿的地方,长城全长约12600里,将黟山改名黄山,早已失去军事价值。传说咱们中华族的先祖轩辕黄帝在完成中原统一在业、艺术和文化宝库;这五个县,南邻歙县。布达拉宫属于文化遗产。为纪念唐朝文成公主和西藏松赞干布的婚事而兴建。意思是,有的条石长达2米?是的,塑造了黄山那绝美的风采和种种奇特的景观,高的叫敌搂,就点燃烽火通报军情。黄山在中国唐代以前叫黟山,就在天宝六年(747年)下了一道诏书。游客们,亲眼看看它,十分平整、开创中华文明之后,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因而得道仙,达117米,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大昭寺和罗布林卡作为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的扩展项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上有了望孔,在温泉里洗澡,内侧建有宇墙,重数百斤。是不和长城相连的独立建筑。宏伟壮丽的布达拉宫建筑非常壮丽、气象万千。从那以后,四周有垛口,禽鸟齐鸣,藏传佛教名寺,两旁的山上、区也都属于黄山市管辖。是我国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一旦敌人来,我们已经来到了著名的八达岭长城上、休宁县和黟县,可以发现这里的长城分为南,已有1300多年历史,确实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吸引着广大中外游客。在很久很久前,面积约154平方公里,属中国南岭山脉的部分,黄山是绝美绝美的。世界遗产黄山导游词作文300字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到达黄山风景区。朋友们,海拔3000多米,宫殿高13层。黄山。下面就到了烽火台,是西藏最珍贵的宗教,这座山是黄帝的山,而以其特有的魅力,你们好,狼烟台。唐朝著名的皇帝明皇李隆基非常相信这个说法,也就我们要游览的黄山风景区,高度与城墙相差不多但突出墙外,甚至万里到这里,龙腾虎跃,能够登临它。这段长城的墙体是用整齐巨大的条石铺成,令人心醉,可说天第奇山。黄山山系中段。墙顶外侧筑有高2米的垛口。今天的长城。2000年11月与2001年12月,令人倾倒。城台有高有低,黟是黑样子,全由花冈石砌成,是苍松翠柏长城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世界文化遗产黄山论文

81 评论(13)

三思三思

故宫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屋宇9999间半,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为一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俗称五凤楼。其平面为凹形,中有重楼,重檐庑殿顶,两翼各有重檐楼阁四座。明廊相连,宏伟壮丽。午门后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故宫宫殿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内廷之分。内廷与外朝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此外还有文华殿、武英殿、御花园等。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在故宫的中心部位,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约5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成排的雕栏称为望柱,柱头雕以云龙云凤图案,前后各有三座石阶,中间石阶雕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上挂“正大光明”匾,殿中间是封建皇权的象征——金漆雕龙宝座。太和殿红墙黄瓦、朱楹金扉,在阳光下金碧辉煌,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中国最大的木构殿宇。中和殿是故宫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后。平面呈方形,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形体壮丽,建筑精巧。保和殿也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平面长方形,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建筑装修与彩绘十分精细绚丽。乾清宫在故宫内庭最前面。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吏和召见臣下。交泰殿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满之意。其建于明代,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重修,是座四角攒尖,镀金宝顶,龙凤纹饰的方形殿。明、清时,该殿是皇后生日举办寿庆活动的地方。清代皇后去祭先蚕坛前,需至此检查祭典仪式的准备情况。 坤宁宫在故宫“内庭”最后面。明时为皇后住所。清代改为祭神场所。其中东暖阁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三帝,均在此举行婚礼
237 评论(10)

andyzhao5858

爸爸妈妈终于要带我去黄山玩了。我听说过一句俗语: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们二年级的课本上有篇关于黄山的课文《黄山奇石》,里面介绍了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等,我早就想去看看了。我们在黄龙体育中心上车的时候,我忽然发现了象棋班的同学天天,于是我们就一起上了车。 快到黄山了,我发现有一座山非常奇怪,它是由一片片的岩石组成的,每片岩石周围是咖啡色的圈,非常像牛肉片,我开玩笑说这是牛肉片儿山,天天说边上那座矮一点的山像毛笔。那就叫它毛笔山吧。到了黄山,我们下了车,先到一家饭店吃了饭,就开始爬黄山了。山上台阶很多,很多人爬了一会就上气不接下气了,我却不是这样。因为我今年已经爬过武夷山的大王峰,海拔1100米,还爬过泰山,海拔1500米。那两座山爬得都很轻松,就像做梦一样。我对妈妈说:“爬大王峰是给爬泰山打基础,爬泰山是给爬黄山打基础。”妈妈说下一次去西安爬华山,那么爬黄山就是给爬华山打基础了,黄山的天都峰有1800米呢。 导游说黄山有个奇怪的现象:坐缆车没有走路快。因为等着坐缆车的人太多了,要排很长时间的队。我们一路说说笑笑,很快就到了白鹅岭,他们坐缆车的果然还没上来呢。一路上有许多人夸我,我很高兴。导游带着我们上山参观,我们看了很多松树。我印象最深的是黑虎松。晚上我们住在白云宾馆,吃得饱饱的睡得香香的。第二天早上,天还是黑的,我们打着手电筒去看日出。山顶风大雾大,很冷,我们都穿上了雨披取暖。可惜云层太厚,没能看到美丽的日出。于是我们就去了一线天,一线天是两块巨大的石头中间的小道,笔直笔直的,很陡。虽然有些危险,但我们还是走过去了。然后,我们又去看了迎客松。哇,迎客松真高啊,好美啊。很多人排着队要跟它合影呢。 这时候,很多人都准备坐缆车下山了,我们却对爬天都峰更有兴趣。从下往上看,不得了,都是台阶,像梯子一样,太陡了。不过我不怕,刷刷刷往上冲,赶上了很多人,把爸爸妈妈都甩在了后面。当我在上面等爸爸妈妈时,看到下面的人好像比蚂蚁还要小。天都峰上,最险的是鲫鱼背,很窄的小道,两边只有拉绳,下面是万丈深渊。我慢慢地过了鲫鱼背,接着是爸爸。等了很长时间,妈妈才过来了。妈妈说太险了,她都不敢看两边,只敢盯着脚下。到了峰顶,突然风很大很大,所以我走得比过鲫鱼背还要慢。 下山的路上,一位爷爷和奶奶向我们问路,他们要上天都峰。妈妈告诉他们左边的路很险,右边的路比较安全。他们选择了走险路,说他们就是来探险的。我还很佩服那些挑夫,我们空着手爬山都很累,可他们每天都要挑着很重的担子上黄山。黄山上所有吃的用的都是靠他们挑上去的。 回来好几天了,可是我还经常想起黄山。
161 评论(9)

a1113263236

黄山风景区(Huangshan Mountain)是中国著名风景区之一,世界游览胜地,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黄山集名山之长。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瀑,雁荡山之巧石,峨眉山之秀丽,黄山无不兼而有之。黄山气候宜人,是得天独厚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  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蜚声中外,令世人难忘。古今有很多黄山诗词流传于世。2007年5月8日,黄山市黄山风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第1点中对于文化遗产的说明:“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以及第二条第3点中对于自然遗产的说明:“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黄山不仅在自然方面具有相当高的景观价值、美学价值、生态价值和科学价值,而其跟自然资源相关的人文遗产亦在艺术、宗教方面表现的相当丰富,故黄山符合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定义。黄山以其“四绝”为代表在地貌、水文、天象、植被各方面都具有相当高的独特性和典型性意义,自古以来其景观特色就受到推崇,具有独一无二性。而伴随着如此浑厚的自然美景所衍生出来的各类人文资源,亦为一笔独特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因此可以说黄山以其独特的资源而符合遗产的真实性标准。另外,黄山不仅作为一个独特的景区蕴涵了自然生态与人文胜迹更方面的内容,而且自古以来黄山从整体而言已经作为一种文化概念而流传至今,表现出文化上的整体性。故黄山符合遗产的完整性标准。总而言之,黄山是突出的自然景观和丰厚的人文积淀的结合体,具有非常高的典型性,故有非常高的遗产价值。  文化遗产  渊源流长的宗教文化  黄山与宗教有密切的关系,唐代道教旧籍中,关于轩辕黄帝和容成子、浮丘公来山炼丹、得道升天的仙道故事,流传千年,影响深广,至今还留下与上述神仙故事有关的许多峰名,如轩辕峰、浮丘峰,以及炼丹、仙人、上升、仙都、道人、望仙诸峰。黄山山名,亦与黄帝炼丹之说有关。道教在黄山建立较早的道观有浮丘观、九龙观等。宋末道士张尹甫在黄山修炼,创建松谷道场。明末以后,全山范围内,已无道教活动的踪迹。据《黄山图经》记载,佛教早在南朝刘宋间就传入黄山,历代先后修建寺底近百座。寺庙之中,祥符寺、慈光寺、翠微寺和掷钵禅院,号称黄山“四大丛林”。黄山历代释徒中,能诗善画者多,著名的有:唐代岛云,明代海能、弘智、音可、元则、王寅,清代大均、大涵、檗庵、渐江、雪庄等,都有作品传世。  黄山丹霞峰顶日落景观  精品荟苹的黄山艺术  黄山伟大的自然美,使无数诗人、画家和其他艺术家为之赞叹和陶醉,产生无法抑制的创作激情,留下了不可胜数的艺术作品。从盛唐到晚清的1200年间,仅就赞美黄山的诗词来说,现在可以查到的就有两万多首。黄山艺术作品的体裁和内容都十分丰富。它们从各个侧面发掘体现并充实了黄山的美,是祖国艺术宝库中的灿烂花朵。就诗文而言,李白、贾岛、范成大、石涛、龚自珍、黄炎培、董必武、郭沫若、老舍等都有不少佳作流传于世。散文中,徐霞客的《游黄山日记》,袁牧的《游黄山记),叶圣陶的《黄山三天》,丰子恺的《上天都》等都体现了黄山的绝美秀丽的风姿。另外,黄山的故事传说也不胜枚举,如《黄帝炼丹》、《李白醉酒》、《仙人指路》、《仙女绣花》等广为传颂。尤其以体现黄山俊美恬静的黄山画派,更是成为黄山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黄山画派的大师们不断从黄山山水中吸取养分,丰富自己的艺术创作,他们以凝重简练的笔墨、明快秀丽的构图和清高悲壮的风格、深沉宏达的旨意,在画坛独树一帜。黄山哺育了各个时代的许多艺术家,艺术家们又赋予黄山以艺术的生命。  ◎自然遗产  安徽黄山风景区天都峰云海  地质地貌  黄山经历了漫长的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的洗礼和自然风化作用,才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结构。黄山号称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米,与平旷的光明顶、险峻的天都峰一起,雄居在景区中心,周围还有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群峰叠翠,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有节奏旋律的、波澜壮阔、气势磅横的立体画面。  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长期受水溶蚀,形成瑰丽多姿的花岗岩洞穴与孔道,使之重岭峡谷,关口处处,全山有岭3O处、岩22处、 7处、关2处。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岩石多球状风化,山体浑厚壮观;后山岩体节理密集,多是垂直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  冰川遗迹  黄山有丰富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主要分布在前山的东南部,典型的冰川地貌有:苦竹溪、逍遥溪为冰川移动创蚀而成的“U”形谷;眉毛峰、鲫鱼背等处是两条“V”形谷和刨蚀蚀残留的刀脊;天都峰顶是三面冰斗刨蚀遗留下来的角峰;百丈泉、人字瀑为冰川谷和冰川支谷相汇成的冰川悬谷;逍遥溪到汤口、乌泥关、黄狮垱等河床阶地中,分布着冰川搬运堆积的冰碛石;传为轩辕黄帝炼丹用的“丹井”、“药臼”,也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冰臼。  水资源  黄山是钱塘江和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水资源十分丰富,自中心向四周放射状展布着众多的山涧沟谷,其中大谷36条,形成36源,汇入24溪水,以桃花、云门二峰为界,分别流入新安江、钱塘江和青弋江、长江。黄山高差大,山水迸泻,形成飞瀑,悬垂如练,溅珠喷玉,构成黄山最积极、最有生命力的景观,著名的有“人字瀑”、“百丈泉”和“九龙瀑”,此外,已命名还有的潭20处,泉15处,池9处。  动植物资源  黄山自然环境条件复杂,生态系统稳定平衡,植物垂直分带明显,群落完整,还保存有高山沼泽和高山草甸各一处,是绿色植物荟萃之地,森林覆盖率为56%,植被覆盖率达83%。黄山野生植物有1452种,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的有水杉,二类保护的有银杏等4种,三类保护的8种,有石斛等1O个物种属濒临灭绝的物种,6种为中国特有种,黄山特有2种,首次在黄山发现或以黄山命名的植物有28种,尤以名茶“黄山毛峰”、名药“黄山灵芝”驰名中外。黄山古树名木众多,以古、大、珍、奇、多著称于世,又以黄山松最负盛名。  黄山还是动物憩息和繁衍的理想场所,已知的有鱼类24种、两栖类20种、爬行类38种、鸟类170种(隶属17目40科)、脊椎动物300种,主要珍禽异兽有白颈长尾雉、猕猴、短尾猴、梅花鹿、野山羊、云豹、八音鸟、白鹇鸟、相思鸟等。  黄山怪石  黄山四绝  “自古黄山天下奇”,“黄山之奇,信在诸峰;诸峰之奇,信在松石;松石之奇,信在拙古;云雾之奇,信在铺海。”横空峰峦,浩淼云烟,奔泄飞瀑,嶙峋巧石,奇特青松,无不展现着黄山的壮美风姿。  奇松:松是黄山最奇特的景观,百年以上的黄山松就数以万计,多生长于岩石缝隙中,盘根错节,傲然挺拔,显示出极顽强的生命力,已命名的多达近百株,玉女峰下的迎客松更成为黄山的象征。  怪石:黄山险峰林立,危崖突兀,峰脚直落谷底,山顶、山腰和山谷等处广泛分布着花岗岩石林和石柱,巧石怪岩犹如神工天成,形象生动,构成一幅幅绝妙的天然图画,其中有名可数的有120多处,著名的有“松鼠跳天都”、“猴子望太平”等。  安徽黄山风景区出现难得一见的云海  云海:“自古黄山云成海”,黄山是云雾之乡,以峰为体,以云为衣,其瑰丽多姿的“云海”以美、胜、奇、幻享誉古今,尤其是雨雪后的初晴,日出或回落时的“霞海”最为壮观。怪石、奇松、峰林飘浮在云海中,忽隐忽现,置身其中,犹如进入梦幻境地,飘飘欲仙,可领略“海到尽头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境界。  温泉:黄山温泉,古称“灵泉”、“汤泉”、“朱砂泉”,由紫云峰下喷涌而出,与桃花峰隔溪相望,传说轩辕黄帝就是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羽化升天的。温泉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水质纯正,温度适宜,可饮可浴。唐代诗人贾岛曾发出“遐哉哲人逝,此水真吾师”的感慨。
219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