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18

C罗qwert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典论论文原文朗读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qiqi924110

已采纳
文章本质相同而枝节有所差异,大概奏议应该文雅,书论应该有条理,铭诔注重朴实,诗赋追求华丽

典论论文原文朗读

206 评论(14)

懒懒兔子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意思是:大凡文章(用文辞表达内容)的本质是共同的,而具体(体裁和形式)的末节又是不同的,所以奏章、驳议适宜文雅,书信、论说适宜说理,铭文、诔文崇尚事实,诗歌、赋体应该华美。出处:《典论·论文》。原文节选: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于自见,谓己为贤。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翻译:一般人看重古人,轻视今人,崇尚名声,不重实际,又有看不清自己的弊病,总以为自己贤能。大凡文章(用文辞表达内容)的本质是共同的,而具体(体裁和形式)的末节又是不同的,所以奏章、驳议适宜文雅,书信、论说适宜说理,铭文、诔文崇尚事实,诗歌、赋体应该华美。这四种科目文体不同,所以能文之士(常常)有所偏好;只有全才之人才能擅长各种体裁的文章。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建安以前,文学受经学束缚,少有独立地位。盛极一时的汉赋,竟被扬雄斥之为“童子雕虫篆刻。(翻译:小孩子写的文章)”。这已开始把写文章与对生命个体的自身价值的思考联系起来了。据此,曹丕号召作家要以古代圣贤“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为榜样,努力改变目前这种“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的精神状态,培养自己具有一种超功利的审美心态。曹丕在《论文》里还从统治阶级立场有意识地提高文学的地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典论·论文
114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