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jing078079
1、来稿选题内容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结果可信,重点突出、文字精练,文理通顺,逻辑性强。凡与本刊近年已发表文章选题相同的文章,除有新的进展以外,请勿投稿。来稿请用打印稿并备5英寸软盘,复印稿恕不受理。来稿请注明单位正式名称、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和邮政编码,并附有作者单位对其资料内容真实性负责并同意发表的证明或介绍信。2、论著类文章需附中英文摘要,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结构写出。英文摘要译出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和所在单位的英译名称及地名和邮政编码。标出能反映文章内容重点的关键词3~8个。关键词请从最新出版的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Index Medicus》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查找。3、文章格式请参照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1991年修订的《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和国家标准《科技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中有关要求,采用由引言、临床资料、方法、结果和讨论构成论文主体。4、标题层次分明,稿中节段层次序号分别用阿拉伯数字1、1等形式表示。专用名词用统一医学科技名词,翻译名词应附原文。简化字按1986-10-10经国务院批准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书写,计量单位按1984年国务院颂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用单位符号表示。5、文中的图和照片请另页附于文后。线条图须用碳素墨水在硫酸纸上精确绘制,图中字符应以打字剪贴,或计算机绘制后激光输出。照片图应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应用别纸剪贴,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下。病理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每幅照片的背面请用铅笔注明文题、作者姓名。表格用三线表,应有表序、表题。6、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年主要文献。论著的参考文献一般不超过10条;综述的参考文献应精选,一般不超过20条。非正式发表资料不能作为文献引用。参考文献的标引和著录,按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以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引于引文上角,并按编号顺序著录于文后。7、刊编辑部对稿件保留修改的权利,如不同意者,请来信注明。请自留底稿,勿一稿多投。本刊概不退稿。 
每年7-8月报名,10月考试,专科大三可以报名,升本后学制5年,不读专科
看你读的是哪个系了,护理大二就可以考了,升本以后得把本科的科目补上。。
牡丹江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是黑龙江省医学影像学本科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现有在校生2200余人,2000年被评为黑龙江省重点专业,2005年黑龙江省重点专业从新评选再次被评为省重点专业, 2008年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普通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是我院的品牌专业,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学科被定为我院第一批申硕学科。经过几代影像人的努力,从以前隶属临床医学专业的一个教研室逐步发展成现在的学科类齐全、理工医相融合的九个教研室、三个综合实验室和一个医学影像工程实习实践基地。医学影像学系以培养既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现代医学影像学又有理工学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特色,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省内、外各级医院影像科缺乏影像诊断和影像技术的专门人才,所以学院领导和我校的医学影像的前辈根据医学人才市场需要,高瞻远瞩,在全国率先设立了培养专科生的放射学专业。1978年末成立了放射学教研室(包括诊断组和技术组),1979年招收放射学专业学生,1990年招收医学影像专业本科生,1996年3月正式成立牡丹江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1999年招收医学影像专业工程方向本科生。自1982年放射线专业毕业生起共培养影像专业本、专科毕业生2750人,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大中型医院,有多人取得硕士、博士学位。黑龙江省省市级医院影像科的科主任及学术骨干均为我院医学影像学系毕业生。医学影像学专业包含着医学影像诊断和医学影像工程两个专业方向,其中影像诊断以培养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医生为人才培养目标;影像工程专业方向以培养既有医学基础知识,又有理工学知识的医学影像工程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 近五年来,影像系在学科建设、教学质量、教学水平、教学设施、教学研究、学风与综合素质培养和师资队伍培养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快速的发展。有十七项教学科研获学院教学科研一等奖,九项科研成果获省级奖项,承担国家、省、市科研项目十八项,并形成了独特的科学研究方向。多名教师主编或参编各种教材,其中国家统编规划教材5部、协编教材9部、自编教材及指导教材8部。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省级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SCI收录一篇。目前,我系已形成了一支学科门类齐全,学历、年龄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朝气蓬勃的师资队伍,拥有专业教师70余名,其中,教授与主任医师17名,副教授与副主任医师17名,讲师与主治医师16名,医学博士3名,在读博士1名,硕士18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学科带头人2名;欧洲放射学会会员1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议专家2名,全国介入放射学会委员1名。 医学影像学系下设放射学、影像技术、超声诊断、核医学、影像设备学、电工电子、物理、机械制图、数学共九个教研室;影像诊断物电、影像设备共三个综合实验室;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图像处理及电神经共二个研究室和一个医学影像工程实习实践基地;教学管理机构下设办公室、教务科、实习就业管理科和学生工作办公室。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设备,其中临床教学设备有64排CT、MR、DSA、光子刀、直线加速器、模拟定位机、彩色多普勒、超声、X光机等价值4500余万元的设备。基础教学实验设备有CT、X光机、超声、SPECT、放免计数器等价值600余万元的设备。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医学影像学系基本形成了理工医相结合的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