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议论文的框架结构作用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07

wpf414478922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议论文的框架结构作用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nxhw

已采纳
议论文的结构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纵贯式结构方式 按照引论(导论、绪论)、本论(正文)、结论三部分组织材料,叫纵贯式结构方式。它大体上是按照提出问题

议论文的框架结构作用

247 评论(11)

小沐沐888

作文结构就是文章内容的组合与构造,也就是文章组织安排内容的具体方式。大家都知道,在写一篇作文的时候,我们准备了各种材料,但我们不能把它们胡乱地堆放在一起,因为杂乱无章的一堆材料是表达不出一个集中鲜明的中心思想的。因而,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线索,把有关内容主次分明、有条有理、有头有尾地组织起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作文。这就是解决结构的问题。由此可见,在一篇作文的写作过程中,安排结构是一个重要步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有人把一篇作文比作一个人体:主题是灵魂,题材是血肉,而结构是骨髓。又有人把它比喻成盖房子,准备了一堆砖瓦、泥土、木料等等,必须把它们一一有序地安排在它应该在的地方,才能盖起房子。这个比喻通俗生动地强调了组织结构的重要性,如果不妥善安排,材料就散乱,就不可能盖起外观美丽的房子,也不可能成为一篇内容和形式完整统一的作文。
155 评论(13)

dqlxn2008

议论文的结构模式1、 全文的总分式“总——分——总”式,这是总分式的完整式。这类文章往往在序论部分首先提出中心论点,而在本论部分将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基本上是横向展开的分论点,一一进行论证,最后在结论部分加以归纳、总结和必要的引申。简言之,即是“提出论点——用论据证实论点——做出结论”。2、本论的并列式并列式模式结构(一)分论点并列式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结构形式,其特点是层次分明,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中心论点。三个分论点要紧扣中心论点。分论点要简洁、鲜明、突出。可将三个分论点锤炼成一个排比句。写作步骤:1、首先提出一个论证总题却不确定论点2、在本论部分围绕中心论点列出几个平行的分论点,分别予以论证,从各个方面阐释,做出结论具体要求:1、选择的分论点从数量上说,至少是三个方面或更多的方面。2、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中心论点。各分论点之间处于同等地位,但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3、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就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也就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证广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4、并列式议论文特别要注意的是避免给人有泛泛而谈的感觉,要注意点题。(二)分论据并列式写作基本要求:主体部分是横向展开的,各层次之间是并列关系。在论证过程中,为了充分摆事实,讲道理,把几个论据并列起来,这几个论据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3、本论的对照式(1)对照式的基本结构:① 在序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② 本论部分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去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论证,最后进行结论。它的特点是两种看法或论据之间为一正一反的关系,或通过正反对比明辨事非,或通过正反衬比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这种结构方式能起到对比鲜明、突出深化观点的作用(2)基本结构模式:正反对比:先从正面论述,再从反面论述(或顺序相反)。4、全文的层进式层进式的基本结构: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基本结构模式(一)论述了“为什么”后,进一步指出“怎么样”。二、基本结构(二)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
353 评论(13)

11系军长

在写议论文时要写出合适的标题,标题符合中心和论点。以《过秦论》为例,论题直击论点。 2/6第一段开篇引出论题,在写作技巧上可以运用一个总论点加三个分论点,构成完整的第一段。如下图还可以在开头加入3处分论点。 3/6第二段第一个分论点:捍卫母语, 珍爱母语, 是我们的责任。主写的还是主题珍爱母语,但以责任展开。 4/6第三段第二个分论点:发展国语, 净化母语, 是我们的使命。主写的还是主题珍爱母语,但以使命展开。 5/6第四段第三个分论点:弘扬母语, 传承母语, 是我们的荣耀。主写的还是主题珍爱母语,但荣耀展开。 6/6显然这三段式的分论点是并列式的,因此在结尾时,可以呼应一下主题:弘扬母语,正是我们的责任、使命和荣耀…… 注意事项上文是议论文的一种框架形式,并列式。
94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