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o_xiao
评判的标准就是不要有抄袭,查重率一定要低,以及有创新性和内容丰富。 
高质量的医学论文是所有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需要,也是晋升的硬性标准,医学职称的晋升要求比其他行业要高,对论文的要求自然也是比较高的,如何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得以发表见刊,成为困扰很多医务工作者的难题,如何写高质量的医学论文?写好论文把握以下各个部分写作要点: 1、标题写作要简明扼要,确切鲜明,突出文章主题。 2、署名要特别注意,谁在先谁在后是根据对文章的贡献来判断的,多单位合写时,用脚注标明。 3、摘要一般控制在200-400字之间,不宜过长,交代清楚文章研究内容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4、关键词一般选取3-6个最能体现文章核心内容的词组。 5、正文写作,正文一般包括引言、材料方法、结果、讨论几个主要部分,也是一篇文章的最核心部分,作者应当党确保这部分的数据、实验、相关材料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真实性,做到逻辑清晰,思维缜密,中心突出,有一定创新,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医学论文的写作标准主要看发表刊物是什么级别的刊物,普刊相对容易发表,如果是发表核心期刊或者sci期刊,对文章的要求必然是比较高的,尤其是sci期刊,需要英文写作,难度是非常大的,因此如果作者打算发表sci期刊,还需要在英文写作方面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一些针对性的训练提升,便于论文的发表。
一、观点要新鲜,具体而言,一要明确,二要有新意。二、结构要规范,论文结构虽无定律,但开篇往往从现象入手,或从政策规章入文,从中引出观点;或分析问题,导出自己理念。三、论述要有力,既然是论文,用到的言语一般带有论述性而非描述性,也不是简单的陈述问题、罗列现象,往往是书面语言而非口头语言,论述还需具有论辩性。四、材料要适用,材料使用不只是拥有相关的素材即可,而是要能有力支撑自己的观点。运用到文章中的材料要经过筛选组合,不是简单堆砌。如引用材料,要善用注释,不要照搬照抄。材料要用经典,不要信手拈来、随意性强。
质量控制系统,其目的是保证生产链中所有重要活动都在受控情况下进行。每一生产链各自都有专门的综合质量系统规章制度。
质量控制方面的东西很多你先看一下,下面的东西对你有用吗?一、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注:质量控制不是检验,而是一个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满足要求的程质量控制包括根据质量要求制定标准、测量结果,判定是否达到了预期求,对质量问题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预防类似问题再发生的过程。二、质量控制系统设计在进行质量控制时,需要对需要控制的过程、质量检测点、检测人员、测量类型和数量等几个方面进行决策,这些决策完成后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质量控制系统。1、 过程分析一切质量管理工作都必须从过程本身开始。在进行质量控制前,必须分析生产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相关过程。一个大的过程可能包括许多小的过程,通过采用流程图分析方法对这些过程进行描述和分解,以确定影响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2、质量检测点确定在确定需要控制的每一个过程后,就要找到每一个过程中需要测量或测试的关键点。一个过程的检测点可能很多,但每一项检测都会增加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所以要在最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地方进行检验。典型的检测点包括:(1)生产前的外购原材料或服务检验。为了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首先要通过检验保证原材料或服务的质量。当然,如果供应商具有质量认证证书,此检验可以免除。另外,在JIT(准时化生产)中,不提倡对外购件进行检验,认为这个过程不增加价值,是“浪费”。(2)生产过程中产品检验:典型的生产中检验是在不可逆的操作过程之前或高附加值操作之前。因为这些操作一旦进行,将严重影响质量并造成较大的损失。例如在陶瓷烧结前,需要检验。因为一旦被烧结,不合格品只能废弃或作为残次品处理。再如产品在电镀或油漆前也需要检验,以避免缺陷被掩盖。这些操作的检验可由操作者本人对产品进行检验。生产中的检验还能判断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若检验结果表明质量波动较大,就需要及时采取措施纠正。(3)生产后的产成品检验。为了在交付顾客前修正产品的缺陷,需要在产品入库或发送前进行检验。3、检验方法 接下来,要确定在每一个质量控制点应采用什么类型的检验方法。检验方法分为:计数检验和计量检验。计数检验是对缺陷数、不合格率等离散变量进行检验;计量检验是对长度、高度、重量、强度等连续变量的计量。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还要考虑使用何种类型控制图问题:离散变量用计数控制图,连续变量采用计量控制图。4,检验样本大小 确定检验数量有两种方式:全检和抽样检验。确定检验数量的指导原则是比较不合格频造成的损失和检验成本相比较。假设有一批500个单位产品,产品不合格率为2%,每个不合格品造成的维修费、赔偿费等成本为100元,则如果不对这批产品进行检验的话,总损失为100*10=1000元。若这批产品的检验费低于1000元,可应该对其进行全检。当然,除了成本因素,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涉及人身安全的产品,就需要进行100%检验。而对破坏性检验则采用抽样检验。5、检验人员检验人员的确定可采用操作工人和专职检验人员相结合的原则。在6Sigma管理中,通常由操作工人完成大部分检验任务。三、防务和控制的措施有:1)、强化质量意识,提高责任心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并建立质量责任制。2)、加强岗位专业技能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3)、加强“三检“(自检、互检、专检:首检、巡检、终检),建立质量控制机制。4)、改进工艺方法,减少对操作人员的注意力的依赖程度。5)、加强专职检验,适当增加检验的频次。6)、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促进自我提高和自我改进的能力。注:QC小组是企业质量管理组织的基本细胞。QC小组具有活力与对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起重要作用。中国企业QC 小组存在问题有:(1)QC小组成员素质普遍较低,影响QC小组活动的进一步开展。(2)由于一些企业领导不重视,工作时间内的QC小组活动得不到支持,而业余时间的活动又缺少激励和组织等实际问题,较难正常开展。(3)没有及时、认真的管理和指导,QC小组缺乏动力和活力,因此达不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