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er_114
建议使用CNKI系列数据库那里有非常详细的资料。 本体理论在动物学知识组织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好倩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7 新课程内容标准对生物教师动物学知识结构要求的研究 作者:李红梅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6 替硝唑缓释剂的体外药物释放及其治疗牙周炎效果的动物学研究 作者:刘娟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内蒙古大青山南部湿地鸟类生态学及民族动物学初步研究 作者:格日乐图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3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师生物专业《动物学》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马纲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2 德日进与中国古脊椎动物学 作者:舒群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1990 本体理论在动物学知识组织中的应用研究:以鸟类本体模型为例 作者:王好倩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 冶炼厂周围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指示研究 作者:王雪峰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8 关键词:土壤动物学 含动物形象的俄语谚语、俗语分析 作者:吴丹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外国语学院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7 关键词:动物学 语言世界图景 人类中心论 对比性 语义分析 长白山北坡访花昆虫群落动态初步研究 作者:杜秀娟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动物学 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的生殖系统发育及其繁殖行为研究 作者:赵晓勤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博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动物学 肌肉废用对黄鼠(Citellus dauricus)和大鼠比目鱼肌形态结构与肌纤维类型影响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琦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动物学 剑角蝗科8种蝗虫触角显微结构研究 作者:刘淼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6 利用ISSR和COI序列标记分析不同地理仿刺参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作者:闫晗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海洋动物学 山地次生林中大山雀窝卵数与繁殖成功的关系 作者:苏循瑞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动物学 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对盐度的适应性及其脂肪营养需求研究 作者:侯俊利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博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动物学 现生介形类动物系统发生及太湖介形类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作者:禹娜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博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动物学 中华鳖对饲料蛋白质水平适应性研究 作者:齐占会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6 关键词:动物学 薄荷饮治疗温病卫分证的实验研究 作者:赖鹏华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中医学院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广西淡水鱼类物种多样性及动物地理学分析 作者:王丹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几株芽孢杆菌肉鸡代谢研究 作者:韩秋霞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两种幽灵蛛的行为学研究 作者:陈海峰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的建立及可视化胚胎工程的研究 作者:徐艺玫 学位授予单位:第一军医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实验动物学 三氯杀螨醇对中华大蟾蜍的毒性和雌激素效应 作者:唐超智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塔里木兔的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作者:李增超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蚜科Aphididae及扁蚜亚科Hormaphidinae的分子系统学和进化研究 作者:任珊珊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中国尺蛾亚科系统分类学研究(鳞翅目:尺蛾科) 作者:韩红香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学位名称:博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中国皿蛛科蜘蛛分类学研究 作者:图立红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学位名称:博士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动物学 
动目的: 1、通过活动更直接更具体地了解野生动物,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2、在活动中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3、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通过活动使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互相协作,保护自然。活动方式: 课外查找、收集有关野生动物生存状态的资料以及相关资料,了解当前保护野生动物的情况,通过小品、朗诵、书画、音乐、舞蹈、讲、读、听、写、讨论等形式开展活动,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展示收获。活动汇报: 一、导入。 在自然界中,物种与物种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组成了自然界中的生物链,无论哪一种物种的灭绝都会给其他物种带来影响。因此,对每一个物种,不论大小、美丑,都应该保护。 目前我国野生动物的情况非常严峻:生活在青海可可西里高原的藏羚羊10年前还有几十万只,现在已不足7万只,并且每年还要被猎杀两万只;生活在长江里的白鳍豚20年前还有400头,现在已不足20头;野外生存的东北虎仅长白山还不足8只……保护野生动物,已经到了十分危急的时候! 关注生态大自然,就是关心人类自己。为保护野生动物出力,该从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 二、程序。 学生主持。 1、讲述客家民间传说《“哥子着着”鸟》(即鹧鸪)、《鹦鹉的传说》。(作引子)(语文之课外) 2、用多媒体展示收集到的关于野生动物的图片(鱼类、两栖类、爬虫类、鸟类、哺乳类等),传阅与野生动物有关的照片、实物、明信片以及邮票。(直观感)(运用信息技术) 3、同时给听课老师发放填写问卷调查表。(开发教师资源,生成性) 问卷调查主要内容有:您是否吃过野生动物,流行吃野生动物的原因,是否有必要吃野生动物,是否了解所吃的野生动物现在的生存环境和现状,吃没有经过检疫的野生动物是否安全,滥吃野生动物是否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是否关注所吃动物的来源,吃野生动物所持的态度,是否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对吃野生动物是否文明消费等。 4、同步安排以“保护野生动物”为主题的同学书法绘画。(运用书法、美术) 5、运用PPT课件给成语填空,续填歇后语,猜动物谜语。(语文之语言积累) 成语如: 鼠目寸光 虎视耽耽 牛鬼蛇神 兔死狐悲 龙飞凤舞 蛇蝎心肠 马到成功 羊肠小道 猴年马月 龙腾虎跃 鹤立鸡群 狗急跳墙 如鱼得水 珍禽异兽 噤若寒蝉 虎背熊腰 莺歌燕舞 指鹿为马 狼吞虎咽 鱼目混珠 蜂拥而起 凤毛麟角 狼心狗肺 雕虫小技 偷鸡摸狗 井底之蛙 惊弓之鸟 歇后语如: 老虎屁股——摸不得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老牛拉破车——慢吞吞 猴子吃辣椒——抓耳搔腮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肉包子打沟——有去无回 谜语如: 播种(布谷) 整容(画眉) 兄长多(八哥) 霜须公(白头翁) 恍然大悟(知了) 样子差不多(象) 浑身是尖针(刺猬) 行也是坐,立也是坐,坐也是坐,卧也是坐(娃) 头大脚掌大,象个笨冬瓜,四肢短而粗,大多穿黑褂(熊) 6、有关动物的诗词背诵。齐背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临时抽背其他有关野生动物的诗词。(看平时积累)(语文之诗词) 7、用看图软件放映动物图片说英语。(旁及外语)(运用信息技术) 8、结合本地物种介绍有关野生动物的习性等。(生物)(语文之读)运用在图书馆、上网等查阅的有关资料,介绍一种需要保护的野生动物,说明保护它的重要性。 9、与野生动物有关的吃、穿小品表演。(语文之综合) 10、配乐宣读动物界近百年来的灭绝名单。(音乐及语文之读) 11、放映FLASH动画《民以食为天》、《朋友》。(运用信息技术) 12、随机问答。题目:如果在餐馆或家中见到有人吃野生动物,要劝他们纠正,你该如何劝阻?请听:《某某,你听我说》。(随机抽取)(语文之说) 在当今的社会里,滥食野生动物是一种极不文明的陋习,它是造成乱捕滥猎,走私贩私,非法加工、制作、出售野生动物的原因之一,严重地破坏了野生动物资源和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13、调查及报告。含向听课老师现场调查结果统计汇报。(语文之写) 所在地区目前野生动物的生存情况调查,如主要有哪些野生动物,哪些是属于国家保护的,它们目前的数量还有多少,有关部门采取了哪些保护措施,当地群众保护这些野生动物的意识如何,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等。 14、放映FLASH动画《动物表演》。(信息技术) 15、丹顶鹤之歌。(音乐故事动画歌曲舞蹈) 配乐(轻音乐)讲述一个保护丹顶鹤的动人故事。 放映MTV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舞蹈表演。 16、介绍梅花山中国虎自然保护区。(语文之讲) 17、念所写的建议书。(语文之写、读) 呼吁各饲养、运输、餐饮企业不非法经营、贩运、加工、制作、销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做一个绿色、环保、守法的经营者。 18、拟广告词或标语交流。(语文之写) 交流广告词或标语。 19、展示书画、板报。(书法艺术、绘画艺术、设计艺术) 20、播送给有关媒体对这次活动拟写的一篇消息。(语文之写、诵) 21、班长对这次活动的小结。(语文之讲) 三、总结。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受到广泛重视。保护野生动物,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全社会要积极行动起来,不乱捕、不滥杀、不滥食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从餐桌做起,做一个文明守法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