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货币金融学相关论文选题背景

  • 回答数

    7

  • 浏览数

    90

wuqian214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货币金融学相关论文选题背景

7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dt1985858976

已采纳
如果想要找金融学方面的任务,觉得你应该到书店去查找一下,或者是图书馆去查找一下资料。

货币金融学相关论文选题背景

225 评论(8)

newson

你可以到幸福校园论文网站上看看,那里有好多金融学论文,你做个参考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目录]首先,究竟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其次,国际金融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原文]现在关于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日本限制我国的副食品出口,东南也金融危机等一系列话题已经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已经成为了大众关注的话题!但是对于大多数的老百姓来说国际金融还是个陌生的名词。首先,究竟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国际金融学这一门新兴学科本身的庞杂,决定了它在研究对象的确定问题上难度较大,所以现在关于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地确定还没有定论。在国外,他们认为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分为广义和狭义。1.广义定义的研究对象为:①国际金融广义地规定为国际货币关系。譬如,R·M·罗德里盖和E·E·卡特在其《国际金融管理》一书中,将国际金融定义为国际货币经济学。②国际金融学研究的范围很广泛。譬如,日本学者吉野昌浦、藤田正宽编著的《国际金融论》一书与洒井健三编著的《国际金融》一书,也都将国际金融的职能、国际收支、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国际汇兑、贸易与非贸易金融、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政策、
274 评论(13)

1038820205

这个题目不错,还比较好写。数据分析可用假设验证 回归分析等方法
194 评论(10)

乌托邦之夜

2000字我这就想说也给你说不完。
168 评论(12)

梦幻阵容

骨骼惊奇即使填充物略差也并无大碍,如题目结构对于原理模型的推倒可完全参照教 科书的思路,完备且缜密。尤其以构造模型为易,添加一个新的参数或变量即可,例如 《计量经济学》《期权期货市场导论》《金融工程》等注重数学运用的教材,本身带 有逻辑性强,变量多推导过程严密的特点,稍加改造即可大量引用;
309 评论(10)

qingshuiyuan

《货币金融学》论文的课题的话是有很多的,你可以研究一个金融的一个发展趋势。
227 评论(9)

1206411001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关于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供大家进行参考:  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调整  [提示] 此题的论点在于,必须对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进行调整,在论述过程中,可以介绍过去我国对货币政策目标的讨论,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出台的背景通过论述经济金融形势的新变化,得出调整的方向和目标。  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与财政政策目标的协调  [提示] 可以通过论述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控制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以及20世纪90年代末期防范通货紧缩的政策措施,来论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目标上的协调。  我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取  [提示] 此题可以包括如下内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重要性;选择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主要依据;从理论上来说有哪些中间目标可供选择;西方国家在货币政策方面的实践;我国在货币政策方面的实践;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及其选择原因;货币政策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利率应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提示] 我国目前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这一目标现存的问题;利率作为中间目标的好处及条件;我国目前的状况已达到利率作为中间目标的要求;如何为中间目标的调整做好准备。  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终结  [提示] 货币供应量曾经普遍作为中间目标的事实;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金融科技的发展为货币供应量继续作为中间目标带来的困难;其他可供选择的中间目标。  我国应继续将货币供应量作为主要中间目标  [提示] 西方国家纷纷放弃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的事实;西方国家放弃这一中间目标的原因;鉴于我国目前的状况,我国应继续将货币供应量为主要中间目标;对货币供应量中间目标进行改进。  发挥再贴现政策的作用,改善宏观金融调控  [提示] 可以结合目前票据业务蓬勃发展态势,对我国中央银行再贴现政策的进一步发展进行论述,主要侧重对再贴现政策的功能、重要性、目前的条件等进行论述。  进一步拓展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对策  [提示] 我国目前的公开市场业务概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公开市场业务的重要性,进一步拓展公开市场业务的对策(如进一步促进国库券市场的发展)等。  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进一步改革  [提示] 1998年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以后所取得的主要进步,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这些问题的影响;对进一步改革的建议;相应准备条件。  衡量货币政策松紧程度的指标选择  [提示] 要建立衡量货币政策松紧程度的指标体系,在选取指标时,需要考虑其可测性、客观性、及时性等要求。  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的特点  [提示] 主要从中国目前经济转轨时期的特征出发,对货币政策的特殊性进行概括和总结,最好能与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货币政策进行对比。  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确定  [提示] 相对于前一题来说,范围要小一些,主要侧重于货币政策目标的论述。可以参考东欧、前苏联国家的经验教训。  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  [提示] 主要针对中国转轨时期的特点,提出选择货币政策工具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如传导机制、对传导体的要求等),可供选择的主要工具,对目前情况下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组合的建议。  中国与美国(或其他国家)货币政策的区别(及其启示)  [提示] 通过比较,论述两者之间的特点,并从中得出启示。  通货膨胀机制与通货紧缩机制的比较(及其启示)  [提示] 通过论述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机制,说明货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可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说明货币运行的惯性、经济运行的惯性,并得出货币管理的经验教训。
84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