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时代潮流议论文题目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95

程忠艳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时代潮流议论文题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ulightnight

已采纳
我刚写过,我的作文题目是追逐时尚的螃蟹

时代潮流议论文题目

84 评论(12)

ye19786

改革开放至今已经整整三十年了,三十年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单从穿衣上人们就从温饱已经到了小康了。 上世纪70年代,全国大量进口化纤设备,引发了国人在"穿衣"上的革命,挺阔不皱、结实耐用的"的确良"代替了统一的"灰色装"、老样式,好的“的确良”还有一个名字叫“快八的”,现在听起来挺有意思的,人们的穿着从这个时候开始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当时买布料要凭布票,一张小小的布票,悄然影响着人们实用主义的审美观,"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人们的穿衣习惯。跟棉布相比,"的确良"布挺阔不皱、结实耐用,因此即使价格不菲,也挡不住人们对它的追捧。 追求"时髦"的日子上世纪80年代,勇于尝试的青年人穿上了有踩脚带的弹力健美裤。歌舞片《霹雳舞》的火爆,又带来了流行装束蝙蝠衫。蝙蝠衫式毛衣的宽松,也打破了毛衣外再罩外衣的旧习惯,开创了内衣外穿的风气。从"的确良"到"涤卡",从绿军装、喇叭裤到蝙蝠衫、健美裤,上世纪80年代的青年的思想中已注入了"时髦"的情绪。 服装市场和品牌专卖一步裙、露脐装、吊带衫、半截裤、破洞牛仔裤、松糕鞋,哈韩族的肥裤子、掉裆裤,上世纪90年代的女性几乎没有什么不敢穿的,也几乎没有什么衣服能让人轻易满足。而男性服饰其实也在悄悄改变,休闲西服已是常见不过的衣服,与此同时,外国品牌陆续进驻中国市场,从皮尔?卡丹、鳄鱼到耐克、阿迪达斯,即使这些牌子并不是人们记忆中了不起的"国际顶级品牌",但它们进入中国早,留给国人的印象也是最深刻的。 90年代,人们在与世界名牌的初级对话中,学会了追逐"品牌",慢慢拉近了中国高端服装与世界的距离。这时的人们买衣服已经有了明确的地点:要么去服装市场,要么进品牌专卖店。 21世纪初:时尚搭上了中国风随着千禧年的钟声在24个时区接连响起,此时的中国人,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青涩、手足无措,变得张扬而自信。青年人习惯用"混搭"创造独一无二的个人服饰。随英伦、波西米亚、ol等服饰风尚先后刮起,旗袍、唐装、汉服也卷土重来。表象背后则是"时尚循环"之手在幕后指引。 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人们还有一些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周围的变化,那么在改革的巨浪卷席整个社会30年之后,人们已在大悲大喜之中体味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得失,从土灰色到多元色,人们身上的服饰最直观的体现了社会生活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
251 评论(12)

addle123

就时尚呗!~或者是我爱时尚!~我的时尚!~
82 评论(13)

llli3333

潮流如今的社会潮流变化很大,人们总喜欢把自己乌黑亮泽的黑头发染成枯草似的黄头发;在大街上少男少女们总喜欢把自己漂漂亮亮的刚买来的牛仔裤剪几个大口子,或是拿着自己最心爱的超薄随声听,在大街上晃悠晃悠……他们的这一类行为,仅仅只是喜欢吗?还是一种“潮流”?这种潮流是一种不好的现象,是一种喜新厌旧的一股热流,出现了这古热流后,人们的观念和意见也相继发生了变化,他们一自己观点来评判别人。现在的这种“潮流”已经传到学校里了,记得上次,我们在唱:大河向东流……的时候,我实在听不到有什么人在唱,就转过头去问道:“你们怎么不唱啊?”张宇帆说:“我唱了就是声音小了点。”而她的同桌余秀秀却好象习惯性的说道:“这种歌谁要唱呀!”我听了一惊,第一个想法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平时,她不管走到哪,都忘不了说两句:“某某某的什么歌很好听的……”那时侯,我觉得她一定很爱歌,可谁知道,她是爱歌,不过是“流行歌曲”。我想她那时心里想的一定是大多数人心中都有的:这种几十年代的老歌怎能和现在的摇滚艺术比?难道在她们心目中:唱这种歌就是丢面子的,唱当代的流行歌曲,那就表明有“文化”,不落伍?荒谬!这些歌曲同样是艺术,同样是中国的一种文化,这些东西是不能拿来比较的,因为它们同是一件“艺术品”,既然是艺术品,那就各有各的特点。就好比这些歌曲吧,一个是气势高昂的,而另一个是摇滚的,他们的特点都不一样了,你有怎能乱下结论说哪个好听,哪个不好听呢?即使你有这样的想法,那也是你的个人爱好的问题,你喜欢哪一首,这是你自己的选择,也是不好强求的,当然,你也不能只热爱自己喜欢的,而鄙视别人喜欢而你不喜欢的东西。如果如果有人唱得是你最讨厌的“老歌”,你也不能就按照自己的思想去觉得他不懂得“潮流”,觉得他是“土包子”,然后就鄙视他,认为他没文化。这是不行的,没个人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最不应该的就是那自己爱好与别人的爱好衡量,看哪个对哪个错,这是比不来的,所以。别以自己的看法去评判别人。记得在一次音乐课上,我们正兴起的唱着民歌,坐在前排的赵帆烨回过头来用轻蔑的眼神看了我一眼,然后又转过头去,继续闭着嘴,干她的“活”去了。她的眼神给我一个感觉,我感觉她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石星月怎么会唱这种歌?这种风气完全是社会上传染过来的,然而如今社会并不这么重视这么问题,所以才延伸到今天这个地步,现在,这以是“潮流”了,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按照“潮流”做,那你就会被人看作“落伍”,或是“土包子”。如何才能改变这种风气呢?光靠一个人说一个人做是不行的靠的是大家一起的努力,把这种偏见改掉。社会上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好的,有的是值得我们学的,但有的是我们要制止的,我们现在虽然还是学生,但是,我们也应该学会什么好榜样,什么是不好的风气,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
292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