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21

shuima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有关潮流的议论文高中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懂得最难

已采纳
如今是一个流行社会,对正处于青少年的我们来说,追逐潮流,崇尚歌星,听自己喜爱的流行音乐是我们色彩纷呈的精神世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以流行音乐展开了一次调查。“追星族”这个名词从20世纪80年代就出现了,在英文里叫做“FANS”,意思就是一群疯狂着迷的人。“追星”,是每个人的自由,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喜欢什么人、讨厌什么人。“追星”也体现了我们的价值观、审美观和兴趣倾向,是一种合情合理的现象。我知道,流行音乐之所以会流行,全仰仗于青少年的好奇心,一传十,十传百,加上如今迅速发达的传媒行业,久而久之,不流行变成了流行,如果人人都不赞成,那就没有“流行”可言了。 试问,整个人群中喜欢流行音乐的人有多少?喜欢古典音乐的人又有多少?这是一个不问即知的问题,喜欢流行音乐的占绝大多数,喜欢古典音乐的寥寥无几。大家可以看一看港台歌星,大陆歌星的演唱会,歌星往台上一站,眼睛一闭,台下人山人海,群情亢奋,有时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而演奏古典音乐呢?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演奏厅里静悄悄的,人也少得多,最多在一曲终了,有些掌声,这个反差太大了 人们为什么喜欢流行歌曲?为什么不喜欢古典音乐?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这反映出了现代人的内心世界。透过这个现象我们可以发现许多问题。流行歌曲在过去叫做下里巴人,它是一种很浅白的音乐。可是古典的音乐呢?情况就不同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现代人的审美观趋于浮躁的情况。

有关潮流的议论文高中

328 评论(14)

小胖2010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的瑰宝,怎能让它淹没在时代的潮流之中? 孩子手中捧起的是日本漫画,而不是含蓄隽永的唐诗宋词;学生阅读的是魔幻小说,而不是《红楼梦》《三国演义》;年轻人热衷于过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而传统节日的味道越来越淡;新新人类听的是摇滚,是RB,而那些传统经典音乐几乎成了空谷绝响。 当你捧着《诗经》,吟咏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当你翻开《唐诗三百首》,默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当你品读《宋词》,轻唱着“杨柳岸,晓风残月”……你会领悟到古典文学的意蕴。 可偏偏要翻开言情小说,看着一篇又一篇的言情故事。听着网络音乐“她只是我的妹妹”……盲目追求潮流,看着魔幻小说,可紧跟潮流勿忘树大根深。 当你看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时有没有想到周杰伦的“兰亭集序”与“青花瓷”?这些流行中的经典也是值得我们追捧的。当你看到张泽瑞的清明上河图,有没有想到高档酒店长廊里的清明上河图?这也许是证明我们传承传统文化的事实。因为它不会挂一副长达数十米的漫画。紧追潮流勿忘经典。 可也有这么一些调查数据让我们心寒。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清研咨询和民意中国网,对3269人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的人确认我们当前存在汉语应用的能力危机,另有2%的人不赞成这一说法。调查中,受访者坦言自己在汉语应用中存在不少问题:词语储备不够、经常感觉次穷、词语的使用,搭配存在问题。等等。我认为原因在于“网络时代”,人们在使用汉语时不太规范。这些事实又告诉我们,紧追潮流勿忘树大根深。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思考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而不是一味的追随潮流,精神家园不能丢。
273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