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nicliquids
绪论就是一个概括啊,把你要讲的大框架说出来好像还要翻译成英文的 
化学专业成教毕业论文参考题目一、教学法方向1.国外化学课程改革的历史及发展趋势研究2.我国化学课程改革的历史及发展趋势研究3.国外典型化学课程、教材的基本理念和内容体系研究4.我国化学新课标教材专题内容的横向比较研究5.我国高中化学新课标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的功能定位和内容体系研究6.我国高中化学新课标教材中各个栏目的教学价值、活动设计和教学策略研究7.科学探究的本质及科学探究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8.初、高中化学新课标教材的内容衔接研究9.化学实验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化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研究试论化学教学的艺术化学基础理论的教学策略研究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策略研究元素化合物的教学策略研究高中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研究——以《某***节内容为例》教学反思与化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效探究教学设计初探——以《某***节内容为例》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初、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动机的研究高一新生化学学习障碍的成因分析研究农村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论化学教材中插图的价值与使用策略化学教学中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策略研究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初探基于观念建构的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策略——以《******》教学为例化学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一致性程度研究先行组织者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科学探究中的科学本质教育化学教师的科学探究观调查研究有效实施科学探究的教学设计策略研究论化学探究性学习的评价性问题化学课堂教学逻辑设计的问题探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行为的适应性研究论化学课堂提问的优化化学教师对模型的认识与应用研究合作学习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案例初探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教育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试论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条件、机理、危害及防治措施化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案例初探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研究论高中化学章节间的结构联系污染中有机污染物的调查及处理试论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自考课程免费试听试论我国的酸雨问题及防治对策化学学困生的成因及防治策略有效利用化学史的教学策略例谈教学中化学与其它学科的综合试论有效学习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二、分析化学方向1.化学与食品安全2.化学与农药残留 3.化学与环境4.化学与现代农业5.化学与生命6.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7.维生素与人体健康8.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9.浅谈在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观念的渗透10.环境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意义11.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值的教学研究与设计12.浅谈化学定性分析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13.如何增强化学定性分析实验的趣味性 三、物理化学方向1.各种体系的状态性质加和性的比较研究2.热力学公式导出条件与应用条件分析3.三相平衡线的热力学分析4.热力学标准态和标准热力学函数5.胶体分散系的稳定理论评述6.反应进度的概念及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7.根据热力学原理讨论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8.中学化学教学中有关化学平衡原理的探讨9.中学化学教学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的探讨10.“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教学方法探讨11.新课标体系中《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知识解析——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四、结构化学方向1.利用一维势箱模型处理共轭体系2.波函数与电子云3.电子运动的宏观性与微观性4.电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5.第二周期双原子分子及其离子共价键结构比较6.几种典型分子化学键的比较与探讨7.有关氢键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前景8.金属晶体的堆积型式与点阵型式9.离子晶体的堆积型式与点阵型式 五、有机化学方向 《化学必修2》模块中有机化合物知识内容变化及教学策略探究 高中课程标准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教材内容建构3 近三年来新课标高考理综有机化学试题分析研究 在新课程中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绿色化学教育的实践6.烷、烯或炔制备的改进(可选其中之一) 新课程理念下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方式探索8.“苯、芳香烃"课堂教学探讨9.有机分子不饱和度的计算及在解题中的应用10.试论中学有机化合物的教学特点11.如何增加有机化学实验的趣味性12.有机实验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作用13.如何在“煤和石油”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石化工业14.含氧有机化合物教学中结构与性质关系的探讨15.中学有机实验改进意见16.影响有机物水溶性因素的探讨17.有机物命名中常见的错误18.搞好有机化学复习的几点体会19.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20.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性及其结构因素21.中学有机化学教学中注重与实际联系的点滴做法
高压物理和高压化学主要从事于高压诱导相变和高压诱导化学反应的研究,以及高压下荧光光谱和拉曼光谱的研究。发光材料合成主要从事发光有机小分子与金属形成有机络合物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质的研究。原子光刻技术原子束刻蚀从事新型自组装单分子层抗蚀剂的开发和利用;亚稳态中性原子曝光源的开发和利用,硅表面硅纳米结构的制造和表征。曾经研究方向:主要是合成有机分子晶体,通过拉曼光谱研究这些分子固体在高压下的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的变化。已经对二苯甲酮(Benzophonone)、安息香(Benzoin)、偶氮苯 (Azobenzene )、苄连氮(Benzalazine)、二苯基乙二酮(Benzil)等晶体的高压下的拉曼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测试,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主要研究高压下有机分子晶体的相变和光谱学性质。有机分子是有不同的基团组成的,每个基团又是由各种原子组成的,各原子间由化学键连接。具有各种不同的异构体,同分异构体,官能团异构体,构象异构体等。戊烷具有正、异、新三种异构体。环己烷具有船式和椅式两种异构体,而且环上的氢具有两种不同的排列(直立键和倒伏键)。分子的振动和转动产生分子光谱。在拉曼光谱中表现出不同基团的特征频率。而且这些特征频率随着压力的升高,有机分子的结构发生变化,出现新的凝聚相,有些频率消失,或出现新的拉曼频率。有机分子间作用力主要有范德华力和氢键。压力很容易改变其作用力。在特定的压力下,分子间的排列将向最优化排列方向发展,来达到最大堆砌原理,给有机分子晶体带来新的光电磁效应。有机分子的相变可以根据光谱的变化来确定发生了什么的变化。如高压X射线研究高压下分子结构等。国外的高压研究组织先后对甲烷,以及相关的卤代甲烷,萘,蒽,六联噻吩,金刚烷(乌洛托品),碳60,苯,环己烷,环己烯等进行了研究,主要采用的测试手段有差热分析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中子衍射等技术手段。本实验室主要采用拉曼光谱和荧光光谱来研究有机分子晶体的结构变化和能带变化,计划添加红外光谱仪和拉曼光谱仪结合研究构象变化。并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机分子晶体随着压力升高,在不同的偏振片位置的图象采集,为研究提供直观的判断!高压下苯(Benzene)的研究:苯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呈现杏黄色。在常温下,随着压力的升高,从液相逐渐向固相发生转变,而且还有固相的几次转变,且运用金刚石对顶砧技术加压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具有非常漂亮的色彩变化。而且还先后运用X射线衍射研究在不同压力的结构,用拉曼光谱仪和红外光谱仪对分子振动及相变进行研究,发生相变时拉曼峰内部模式变化,或间并态分裂,或拉曼峰消失。还有其它的实验测试手段也曾经对苯进行了研究。最早对苯进行研究的是布里奇曼(Bridgman),在测量苯的压缩率时发现了苯的固相II(Phase II),具有一定的粘滞性。随后开雷恩(Klein)等通过透光的高压窗口观察到了整个相变的过程,并解释为马氏体或互换位置的相变类型。继之乐(Akella)和肯尼迪(Kennedy)运用金刚石对顶砧高压技术通过差热分析法对苯的固相II进行了证明。随着同步辐射的发展,皮埃尔马瑞尼(Piermerini)等通过X射线晶相研究苯的固相II,确定了苯固相II为单斜晶系(monoclinic)(P21/c)C52h的空间群。元胞内有两个分子处于Ci点位置上。其相变的条件为:294K,25Kbar。随后的实验证明了苯固相I (Phase I)Pbcd,D52h的空间群。元胞内有四个分子处于Ci点位置上。其相变的条件为:294K,14K 苯固相III(Phase III)为单斜晶系,P21/c。其相变条件为295K,40Kbar。伴随着固相III'(Phase III') 苯的固相IV其相变条件为:295K,110Kbar。我们在室温下可以连续观察到苯的相变过程。并有苯的室温高压相变过程的录像可供下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