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甜儿66
与其他论文格式一样,写一些史实就行了 
历史小论文写作要领一、立论立论就是确定历史小论文的中心论点。即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批判什么。或对某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表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考虑中心论点时应注意:1.立论的科学性所谓立论的科学性就是作者的观点和搜集的资料信息要有理论根据和事实依据。即作者的观点要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讲述的史实要有依据或明确的出处,不可以想当然,更不应该凭空臆造。只有这样的立论才有价值。2.立论的前卫性立论的前卫性就是超前意识。立论要新,就是要写没有人写过或很少有人写过的题材。这就要求学生对近几年的学术动态应该有大致的了解,以免撞车,还有人云亦云之嫌。3.立论的指导性立论的指导性又称立论的实用性。论文出来是给别人看的,作品要能给读者以启迪,对读者有所帮助、有所鼓舞、有所收获。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就是论文的价值。如果有人反其道而行之,去歌颂义和团运动的盲目“排外”,或者为反面人物歌功颂德,这类文章即使写得再好,也是不可取的。二、命题论文的中心论点决定以后,给论文定一个新颖、明确、有吸引力的题目,用来表达文章主题是十分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论文的命题比论文写作更难。1.题目要新在重视科学性的前提下,论文命题要新,要有创意,切忌平淡无奇,要力争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2.题目要奇命题要奇,不是指搞文字游戏或故弄玄虚,而是要用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态度为自己的论文命题,以达到文章能引人入胜的效果。3.题目要小历史论文题,宜小不宜大。特别是刚刚学习写作的中学生更是不要选大题目,选大题目的结果不是大而空,就是大而乱。想把文章写得面面俱到,却往往因为自身能力和水平限制会一面都不到。三、布局1.开头、结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论文开头十分重要,第一段应该力求开门见山,直接接触主题,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最好还要有点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和追求。结尾要提纲挈领,发人深思,余味无穷。所以有些有经验的作者在论文的开头和结尾上是很下功夫的。2.编写提纲论文写作提纲是文章的设计方案。首先提出论点(包括总论点和分论点),然后提出论据。论据包括历史史实、名人名家论述。最后是明确的结论。至于有几个分论点,引用哪些论据,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一般视作者自身习惯而定。如果有必要,或文章篇幅较长,也可以加上小标题,以求取得一目了然的效果。四、定稿历史小论文的写作,包括起草、修改、定稿三个步骤。起草就是写初稿,要深思熟虑,一气呵成。修改时,要对史料、观点、语言一一检查,以提高文章的质量。还可以征求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对文章加以补充,最后定稿。
他们并不占有明显的优势,所以是不会坚持长久的。”在这之前,曹叡曾派治书侍御史荀禹慰劳戍边将士,得知吴军进犯的消息,便在去江夏的路上沿途召集各县兵马,加上自己身边的骑从卫士共计步骑兵千余人。抵达江夏城外,荀禹指挥军队借山势举火向吴兵发起攻击,吴军果然撤退
【论文摘要】:作为现代民主理论的渊源之一,古希腊的民主制度给人类社会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古希腊民主制度,尤以雅典为代表,在选举、行政、审判等制度上都具有相当的历史进步性,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其不足之处。在解读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时,我们要用辩证的态度去对待其优与劣 【论文关键词】:雅典; 民主; 局限 一、古希腊民主制度概观 古希腊文中有demokratia一词,其demo 意即人民,skratia是统治或权威之意,demokratia就是人民的统治,即 "民主"。在公元前5世纪,希腊诸多城邦都发生了伟大的政治转型--民主化改革,其中以雅典最为突出,"它的民主发展是希腊城邦政治发展的典型,它的民主制度是希腊民主制度的突出典型"[1],其所描绘的政治景象对现代民主派有着其经久不衰的吸引力。 (一) 公民大会 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所谓直接民主制度,就是指城邦的政治主权属于它的公民,公民们享有直接参与城邦治理的权利,而不是通过选举代表,组成议会或者代表大会(即代议制)的形式来治理国家。"公民大会"是直接民主的体现,雅典的全体公民都要出席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举行二至四次,解决城邦的一切重大事件,包括选举和评审政府官员,修改法律、解决财政收支、决定宣战和媾和、缔结和解除盟约、审查中审法庭的讼事等等。每个公民在大会中都有选举权,且公民大会用抽签的方式选举出五百人议事会、陪审员和一般行政人员。伯里克利说:"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任何提拔,当任公职,这就对他优点的赏赐,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2]"。 (二) 行政制度 五百人议事会是雅典的最高行政机关,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它负责对内处理国家日常事务,如为公民大会准备提案和主持大会等,对外则有权代表国家委派使节。议事会选出议长委员会五十人,分成十个组,每组五人,每组轮流主持日常政务35~36天。所以,在议事会的一年任期内,每个议事会成员都有一次成为主持政务的五议长之一。 根据亚里士多德介绍,一般城邦所设行政官员包括,将军或统帅、市场监理、城市监护、公共水源管理、乡区监护、司库、登记民间契约或法庭判决的"注册司",以及执行法庭判决刑罚的"执罚员"及"典狱官"等等(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页)。这些行政官员都是义务职,不支薪金,任期不一,全都由公民大会或者其他相应机构直接选出。全部行政官员并不是在统一的行政首脑领导下形成"政府",而是各自独立对公民大会或者其相应机构直接负责。 每个部落由公民投票选出一位将军,统率本部落的军队,并组成"十将军委员会",在战时则统帅军队对外作战。"十将军委员会"其实是掌握最高政权的行政权力机关,它掌握着一切外交和财政事务。 (三) 审判制度 雅典城邦设立了十个陪审法庭,作为最高的司法机关,审理重大诉讼案件。陪审法庭总共有6000名成员,平均每个陪审法庭有500人,其余1000人作为后备。陪审员由通过抽签方式选出,任期一年,不得连任,年满30岁的男性公民均有权成为陪审员。陪审法庭除审理重大诉讼案件之外,还有权受理普通公民的申诉。对所受理案件采用开庭审理方式,经过原、被告的申辩之后,由陪审员投票,得票多者即为胜诉。 贝壳流放制是克里斯提尼改革中最富有特色的一种制度,主要是针对那些滥用权力,危害国家利益,侵犯公民权利的人而设置的。每个春季,召开一次非常公民大会,先用口头表决方式提出是否有人危害了公民的自由,必须被放逐的。如果有就召开第二次公民大会,每个人都在陶片或者贝壳上写上他认为应被放逐人的名字。凡被大多数投票判决有罪的人,就要被放逐十年,期满之后方可返回雅典。 二、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局限 毋庸置疑,在古希腊,雅典的政府、政治以及政治生活,极大地优越于大多数人生活于其中的无以计数的非民主政制,尤其它的直接民主制更成为现代民主理论的四大渊源之一,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被蒙蔽,也要透过其令人瞩目的成就,来辩证的对待它的局限性。 (一) 公民资格的排他性 "从当代民主的视野来看,希腊民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存在一个至关重要的局限性,那就是,公民资格具有高度的排他性 [3]"。当时古希腊的公民,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公民,而是特指城邦内一小部分成年男性。妇女不是公民,奴隶不是公民,边远地区的居民也不是公民,长期居住在雅典的外邦移民同样也没有公民的身份。举雅典为例,全部居民约为30万,18岁以上的成年男性公民约3~4万,其中30岁以上享有充分政治权力的公民只有区区2万人左右。 不仅如此,在古希腊,享有民主权利只是同一城邦内具有资格的公民,而对于外邦成员民主是不允许的。也就是说,古希腊的民主只是邦内民主,而对于全体希腊人来说,民主并不存在。 公民资格的排他性,在城邦中的公民与居民之间以及各城邦之间都形成了坚深的思想界限。在城邦内部,公民与居民之间的鸿沟,使人感到国家"不再是全民的国家,而是自由公民的国家[4]",而且自由公民是否能够完全代表全体居民的意志成为与现代代议制民主相类似的问题。 在希腊各城邦之间的排他性,导致了各城邦的相对封闭,甚至是不断的武力侵犯、冲突,这就使古希腊的统一成为不可能,从而也就不可能以强有力的"希腊"来抵抗波斯人的侵略,而只能是以某种松散而微弱的方式联合起来,由此也就注定了古希腊逃不过被马其顿人和罗马人征服的命运。(二) 直接民主制本身的限制 雅典城邦政治活动极其频繁,公民大会每月举行二至四次,参加的大会的公民要每月两次前往奥林匹斯山,这就造成在具有公民资格的人中,贫穷的以及居住在远离城邦的公民事实上行使不了公民权。其他如议事会及陪审法庭的活动等等就更多,如此频繁的政治活动是普通公民在经济上和时间上都无法承受的。第一,雅典的官员早期是无薪制,虽然后来有了一定的津贴,但是类似将军之职仍然是无薪的,这样贫穷的公民为生活所迫,不敢问津。第二,公民大会频繁的会议,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要求农民放弃农活,手工业者放弃生产,然而为了生计部分公民会选择放弃,尤其是远离城邦的公民在时间上更是难以行通。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雅典的士兵都是公民军,都是具有公民身份的人充任,战时是军队,平时则是民兵,在战争爆发时,无论是邻邦的内战还是波希战争之类的外敌入侵,这部分人都无法参与公民大会。据统计,"经常能出席公民大会的人数只占公民总数的1/5左右。[5] (三) 政制中存在的问题 直接民主制对于公民的价值造成"政治肥大" 直接民主制需要公民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公共政治之中,公民为了更可靠实现自身的自由和权利也不愿放弃参与公共政治的机会,政治成为了对公民来说最有价值的事务。以至于公民大都宁愿牺牲私人空间,荒废经济事务等也要参与到民主政治中来,造成了社会生活各种功能的深度失衡,萨托利称之为"政治肥大"。所以可以这样说,古希腊的民主是及其奢侈的,它是以牺牲公民的生活和其他社会价值为代价的。 庞大的行政机构的潜在矛盾 雅典的民主主要依靠庞大的行政机构来维持。议事会的500人以及陪审法庭的6000名成员,其总数约占雅典当时充分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的1/3,还有其他官吏、士兵等等,构成了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已经是相当庞大的行政机构,其运行所需社会成本和经济成本都非常巨大,而"政治肥大"却又压缩了经济发展的空间,更加地违背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社会发展规律,存在着一定的矛盾隐患。 公民素质低造成裁判的不科学性 公民大会、议事会、陪审法庭的成员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他们对于所需要裁判的问题并没有专业的知识和技巧,也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意见,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大多数公民的投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也就给反动煽动者创造了煽起人们的非理性激情的机会,并可能导致破坏性的后果。例如,公元前406年六位雅典将军费公民大会宣判死刑,原因是作为远征军的统帅,虽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是必须为许多雅典士兵的伤亡负责。一些恶意分子煽动民众的情绪,违反了数条正当审判必要的程序而将六位将军宣判死刑,他们甚至没有为自己申辩的机会。 不仅如此,古希腊的民主制度还存在政权更替频繁、执政官任期太短造成的执政经验不足,工作缺少连续性与积极性,以及选举中存在的极大偶然性等等局限,文章不详细阐述。 三、小结 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民主制度,从梭伦改革开始,到克里斯提尼改革时确立,伯里克利时代发展到顶峰,最后因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结束。古希腊民主虽然只存了很短时间,同时其制度设计也是相当的简单而粗糙,且带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但是,它却是人类实践民主和追求自由理想的开始,是后代人追求民主、自由不竭的智慧和力量源泉,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的璀璨明珠。 参考文献 [1] 丛日云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 P [2]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1500年前的世界[M] 吴象婴, 梁赤民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9, P [3] [美]罗伯特·A·达尔 民主及其批评者 曹海军译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 P [4] 丛日云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 P [5] 王楷模 现代政治概论[M]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P
贴春联,我国年俗的文明符号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总把新桃换旧符”,过春节、贴春联是我国千百年来的民俗之一。贴春联民俗的延续,生动体现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 一、春联的由来春联,就是把喜庆、吉祥的词语或对偶句写在红纸上,张贴在门口的两边,每副春联还有横批,多是喜庆、贺岁之类的词语。每逢除夕之际,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都要贴上春联,以示辞旧迎新,期望新的一年过得更好。春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年俗,源远流长,也是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关于春联的由来,有人说发端于宋、明代。其实,我国民俗中贴春联过新年的风俗,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有了贴春联的习俗。不过,那时候由于没有纸张,所以春联往往是刻写在门庭木掾或石柱上,当然也有的富贵人家把春联写在丝帛稠带上。后来,造纸术发明后,一些文人墨客便用把春联写在纸上悬挂,以后在发展到用红纸书写春联,春联也“飞入寻常百姓家”,挂在普通百姓的门口或者厅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