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xlcccc
眼前赫然呈现的,是一排陈列整齐的“动物瓷玩”,分别有狮、象、羊、蛙、鸟、龟等造型奇特的动物。它们一个个造型浑圆,神态栩栩如生,或正襟危坐,或懒散趴卧,都十分逗人可爱,让人看后玩味无穷。 往前走,便是“青瓷馆”。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大清的“釉下五彩凤尾瓷瓶”。高大的器形上主要绘纹花卉,如芙蓉,牡丹,牵牛等,口沿下还绘有双龙抢珠,右上墨书:“梗阳尚书钧鉴,属吏晏光书监制。”也就是在这时,中国瓷器开始进入了“五颜六色”的时代。 步入另一个样馆,小巧玲珑的绿松石宛如一颗豌豆,它色泽艳丽,质地细腻,呈蓝绿色,微微透明,散发出淡黄绿色的荧光。而它身边的玛瑙璜,形如半环,璜体光润,质地晶莹,色泽艳丽明快,自然纯正,纹理自然流畅,使人身心得到慰藉。 古人最大的特点,便是他们独一无二的想象力,这种特点在他们的帛画上表现的淋漓尽致。“一号T型帛画”很明显被分为了天上、人间、地下。天上绘有金鸟九只(太阳)、蟾蜍(月亮)、烛龙等;人间绘有一名老太太正在三个侍女的簇拥下缓缓升天,她的家人正在祭祀;地下绘为巨人托举天地。此画用浪漫的手法,表现了古人对天国的想象和永生的追求。 “三号T型帛画”的布局和构图与“一号T型帛画”略有差别。天上只有一日而非九日,满天的星斗,天门移至中间部位,蛟龙亦无玉璧相扣,龙首相背,下部巨人未托举天地,而是双手擒龙。人间部分为墓主人肖像,是名身着红袍,腰间配有长剑的男子。 历史有时候是神秘的,神秘的让人无法相信。千古遗容“辛追”夫人,举世闻名的大清皇陵,震惊世界的商周青铜器······或许还有更多我们人类不知晓的史事,在等着我们的挖掘,探索。 (暑假作业刚好是这个,自己写的) 
内容如下。对于博物馆的印象,最初是从上海自然博物馆里的那巨大的恐龙骨骼开始。那时,应该是我还很小的时候,爸爸利用某个周末带我去的。第一次看见这么大的恐龙,被这庞然大物震撼了,惊讶于她的巨大、不可思议,也有点被其有些可怕的面部吓住了。于是对于那时自然博物馆的印象,也只停留在了这恐龙上了,其他的就什么不记得了。 如今,上海的博物馆每年都有新的出炉,造型各异,主题不同,种类越来越细化,总之是各式各样,层出不穷。 从外型上来说,如今的博物馆早已不再停留在只是一幢四四方方的房子了。上海博物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青铜器、天圆地方的造型不仅成为都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与博物馆的主旨十分合拍,充分显示了设计者的巧思和用心良苦。 在内部设施上,随着各方面条件的快速发展,展馆的已愈发先进和人性化。宽阔明亮的展厅,玻璃的展品放置处,柔和、明亮而不刺眼的灯光,感应灯,室内良好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这一切都最大程度上保护了展品,同时也给我们参观者以很大程度上的享受。 除了这些硬件,博物馆里的软件也日益提高着。如今,很多博物馆都有电脑查询系统和介绍,你可以通过小小的显示屏就先概括而完整地了解整个博物馆的情况。当然,也可以通过登陆各博物馆的网站来了解。另外,每个博物馆都配有专业的导游,能较详尽地为游客作介绍,力求让人们看懂、理解些什么,才能物有所值。如果你不想请导游的话,也可以租借讲解器,可以更自由地按个人喜好随时放讲解录音,同样能很快地了解、获得知识。 博物馆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反映着上海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也是上海文化生活质量的一种提高。可喜可贺。 人们都说,上海的明天会更美好。而我坚信,上海那么多的博物馆的明天一样会更好。
天空万里无云,阵阵微风为人们赶走夏日的酷暑,我们一行六人驾车踏上了瑷珲之行。 没有太过奢华的装饰,没有纷繁复杂的陈列,没有寸步不离的讲解,我们就这样参观了瑷珲历史博物馆。瑷珲博物馆坐落在一个古朴又历史的小镇,没有众多的人口,没有广阔的土地,没有繁杂的喧嚣,就这样安静的驻足在这里诉说着属于瑷珲,属于黑龙江,属于中国的历史 博物馆里陈列着由远古时候的兵器,瓷器,到近代的中俄的历史文物。从远古时候的象牙,人们装盛食物的器皿,还有上山打猎的衣物,武器到战争时期战士们穿的盔甲,用的刀剑,一件件物品无不在诉说着属于我们的传统我们的历史, 从签订瑷珲条约的场景到都统衙门被抄的场面,一具具蜡像把场景人物刻画的淋漓尽致,细致到人物脸上的表情,手臂的皱纹到脸上的无奈,多么像你亲身经历了一场浩劫一样,多么的让人惊心动魄!光绪年间的诏书,康熙年间的奏折,看着一个个豪华霸气印章,仿佛看见了当时中国的兴盛于蓬勃。一件件战士穿的盔甲,战袍似乎都在宣誓着胜利的喜悦,一个个陈旧的兵器锈迹斑斑的讲述着战场的恢宏与壮烈。 逼真的半景画是人们驻足最多的地方,几分钟的演出却每每换来满场的观众。黑龙江的屈辱历史,中国的屈辱历史在这,一幕幕的上演:被杀戮的中国人躺在血泊中,枪声炮声还有沙皇俄国的驱赶声成为了整个黑龙江上空最响亮的声音。俄国鬼子们用刀用枪杀掉了在场的所有中国人,把他们的辫子绑在一起然后成堆的扔进我们的江中,远远近近的江面上漂着的都是我们的同胞们,鲜血染红了我们的松花江面染红了我们的黑龙江面更染红了我们中华民族儿女的心。一段沉重屈辱的历史,一个不愿再被人们提及的沉痛的过去,却在向我们诉说着一个真实而又那么深刻的历史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人们争先恐后的合影留念的时候,我的心却不能平静,一个多么惨痛的教训,一段多么悲屈了历史,一个个多么让人愤恨的场面久久的在脑海里回荡,内心的不平被堆积起来的仇恨愈演愈烈,却在心中化作一个个斟酌的字眼:落后——挨打!!! 一次并不起眼的参观却换来我心头一阵涟漪,还有那一句不朽的话语:落后就要挨打!